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M卫星降水数据在辽宁地区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国范 吴永玉 林茂森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9-567,共9页
针对现阶段主要技术手段难以直接获得较高精度时空分辨率的降水分布信息,验证卫星降水产品在辽宁地区的适用性。以辽宁地区23个气象站点实测降水数据为基准,采用相关系数(CC)、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误差(ME)、相对偏差(BIAS)、相对绝... 针对现阶段主要技术手段难以直接获得较高精度时空分辨率的降水分布信息,验证卫星降水产品在辽宁地区的适用性。以辽宁地区23个气象站点实测降水数据为基准,采用相关系数(CC)、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误差(ME)、相对偏差(BIAS)、相对绝对偏差(ABIAS)和标准偏差(SD)6种统计评价指标对GPM卫星IMERG_V06降水产品和TRMM卫星3B43_V07降水产品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年时间尺度上,两种降水产品与站点实测降水数据有良好相关性(年CC>0.85);在季时间尺度上,IMERG相比TRMM3B43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各项评价指标均有所提升,CC提升16%,RMSE降低9.79mm,SD降低10.35mm,ABIAS降低3.51%;辽宁地区月降水量呈现双峰模式,分别是5月和7月,两种产品能很好地描述辽宁地区降水特征;在空间上,IMERG降水产品更能准确描述辽宁地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降水分布特征;卫星估测降水量的精度与降水量的大小呈正相关,受高程影响较小。基于这些结果,GPM卫星精度更高且更适用于辽宁地区降水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估测降水 辽宁地区 GPM TR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SAT多光谱卫星图像监测全天时我国华东地区的梅雨期降水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晨曦 郁凡 张成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5-316,共12页
本文应用单位特征空间归类方法进行了MTSAT多光谱卫星图像降水强度场的反演研究.该方法将MTSAT多光谱卫星测值与2007年华东地区梅雨季节高密度地面站实测小时降水率结合起来,进行协同分析,较好的确定了各降水概率和降水强度等级在不同... 本文应用单位特征空间归类方法进行了MTSAT多光谱卫星图像降水强度场的反演研究.该方法将MTSAT多光谱卫星测值与2007年华东地区梅雨季节高密度地面站实测小时降水率结合起来,进行协同分析,较好的确定了各降水概率和降水强度等级在不同的二维光谱特征空间的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相应的不同光谱组合的降水概率和降水强度类属矩阵用于全天时的连续降水监测:白天利用IR1(10.3~11.3μm)I、R3(6.5~7.0μm)、VIS(0.55~0.90μm);夜间利用IR1、IR3、IR4(3.5~4.0μm)以及亮温差(BTD)资料,即IR24(IR4-IR2)来构建降水概率和强度类属矩阵.对比实测降水资料和反演结果,发现20%的降水概率可较好的划分降水区与非降水区;降水强度等级的分析也基本与实况有较好的匹配.但是,卫星进行的是每小时一次的瞬时观测,雨量计是一小时雨量的累计。这两种观测方式的不同是产生比较误差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特征空间归类方法 MTSAT 卫星估测降水 降水类属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