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红枫湖溶解有机质不同分离组分的卤代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立英 张润宇 吴丰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06-2012,共7页
饮用水使用氯化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利用XAD树脂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对贵州红枫湖水体中溶解有机质进行了富集分离,分成腐植酸、富里酸、疏水中性物质及亲水酸性、碱性及中性物质6种组分,比较了各组分在加... 饮用水使用氯化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利用XAD树脂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对贵州红枫湖水体中溶解有机质进行了富集分离,分成腐植酸、富里酸、疏水中性物质及亲水酸性、碱性及中性物质6种组分,比较了各组分在加氯消毒过程中卤代活性的大小及其三卤甲烷的生成情况,揭示了有机组分卤代活性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它们可能的来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红枫湖水体溶解有机质以富里酸组分为主,占分离出总有机碳的56%。氯化消毒实验发现消毒副产物以三氯甲烷和一溴二氯甲烷为主,富里酸的卤代活性最强。结构分析显示各有机组分的卤代活性与紫外吸光系数和酚羟基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6种分离组分的消毒副产物生成量中,富里酸是生成三卤甲烷的主要前驱物质,占消毒副产物总量的76%。有机组分的碳稳定同位素值与C/N比值表明,富里酸主要来自陆源有机物,其余组分兼有陆源和内源两种来源。因此,控制陆源污染是减少红枫湖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枫湖 溶解有机质 氯化消毒 卤代活性 富里酸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卤代均三嗪活性染料及其水解产物的HPLC分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2
作者 胡玲玲 范雪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83,共7页
为研究双卤代均三嗪活性染料的水解反应,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对双卤代均三嗪活性染料及其水解产物进行了色谱分离。从双卤代均三嗪活性染料的选择、色谱柱的选择、流动相的选择和优化、柱温的确定等方面,探讨了对称结构双卤代均... 为研究双卤代均三嗪活性染料的水解反应,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对双卤代均三嗪活性染料及其水解产物进行了色谱分离。从双卤代均三嗪活性染料的选择、色谱柱的选择、流动相的选择和优化、柱温的确定等方面,探讨了对称结构双卤代均三嗪活性染料及其水解产物的HPLC分离方法的建立过程,利用该方法对双一氟均三嗪活性染料活性红LS-2G及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活性红KE-3B的水解产物进行了分离,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均三嗪活性染料 水解 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卤代均三嗪活性染料水解反应机制及其动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玲玲 范雪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8-75,共8页
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研究双卤代均三嗪活性染料(包括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活性红KE-3B和双一氟均三嗪活性染料活性红LS-2G)的水解反应。从双卤代均三嗪活性染料的水解反应机制、色谱峰的定性分析、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等方面进行探... 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研究双卤代均三嗪活性染料(包括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活性红KE-3B和双一氟均三嗪活性染料活性红LS-2G)的水解反应。从双卤代均三嗪活性染料的水解反应机制、色谱峰的定性分析、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测试了90℃下,pH值为11.0时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活性红KE-3B和80℃下,pH值为11.0时双一氟均三嗪活性染料活性红LS-2G的水解性能,获得了染料的双卤代均三嗪形式和一卤代一羟基双均三嗪形式的水解速率常数。结果表明,80℃下双一氟均三嗪活性染料活性红LS-2G的反应性约是90℃下双一氯均三嗪染料活性红KE-3B的3.4倍;2种双卤代均三嗪活性染料中第1个卤原子的反应均导致第2个卤原子的钝化,反应速率降低;且染料反应性的高低主要是由第1步反应的速率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均三嗪活性染料 水解 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 被引量:16
4
作者 薛爽 金乌吉斯古楞 +5 位作者 陈忠林 王智 王俭 文杨 张营 王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0-419,共10页
以东北地区4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考察冬季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组分的去除效果,以及对DOM组分的光谱学特性和卤代活性的影响.利用XAD树脂将DOM分为5个部分:疏水性有机酸(HPO-A)、疏水性中性有机物(HPO-N)、过渡... 以东北地区4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考察冬季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组分的去除效果,以及对DOM组分的光谱学特性和卤代活性的影响.利用XAD树脂将DOM分为5个部分:疏水性有机酸(HPO-A)、疏水性中性有机物(HPO-N)、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过渡亲水性中性有机物(TPI-N)和亲水性有机物(HPI).结果表明,A/O法、曝气生物滤池、浮动填料法和A2/O法对DOM都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其中曝气生物滤池对DOM的处理效果最好.经4种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5种组分的芳香性和三卤甲烷生成活性(STHMFP)均升高.A2/O法对HPO-A和TPI-A的芳香性增强程度最高,而曝气生物滤池对HPO-N,TPI-N和HPI的芳香性增强程度最高.浮动填料法对HPO-A,TPI-A和HPI的STHMFP升高最显著,A2/O法对HPO-N的STHMFP增加最显著,曝气生物滤池对TPI-N的STHMFP升高最显著.4种污水处理工艺对HPI中荧光物质的去除率高于非荧光物质.而对于其他4种DOM组分来说,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不同荧光峰的改变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污水处理工艺 溶解性有机物组分 光谱学特性 卤代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管理 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
5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高锰酸钾预氧化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 微囊藻毒素 腐殖酸 污染控制 卤代活性 国家重点实验室 强化混凝 环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