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地区典型食用鱼中4类卤代芳香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和摄入风险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莉娜 李会茹 +2 位作者 彭平安 刘明洋 胡建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73,共15页
卤代芳香类化合物(HACs)具有环境普遍存在性、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各种毒性,其污染和风险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对华南地区5种常见鱼肉中4类典型HAC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鱼肉中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呋喃(PCDD/Fs)、类二噁英多氯联苯... 卤代芳香类化合物(HACs)具有环境普遍存在性、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各种毒性,其污染和风险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对华南地区5种常见鱼肉中4类典型HAC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鱼肉中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呋喃(PCDD/Fs)、类二噁英多氯联苯(DL-PCBs)、多溴代二苯并二噁英/呋喃(PBDD/Fs)和总二噁英类(dioxins)毒性当量(TEQ)的平均值±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0.0680±0.3230)pg·g^(-1)(0~2.21 pg·g^(-1))、(0.118±0.124)pg·g^(-1)(0.000451~0.528 pg·g^(-1))、(0.139±0.164)pg·g^(-1)(0.00882~0.917 pg·g^(-1))和(0.325±0.366)pg·g^(-1)(0.0409~2.30 pg·g^(-1))(以单位湿质量计),均低于欧盟规定的鱼肉中dioxins的TEQ限值;5种鱼中桂花鱼的总TEQ和摄入风险最高,其次是鳗鱼和鲶鱼,鲈鱼最低,但种类间并无显著差异。鱼肉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浓度(0.347±0.297)ng·g^(-1)(0.0191~1.40 ng·g^(-1))(以单位湿质量计)与国内外相比中等偏低,种类变化顺序为三文鱼>鳗鱼>鲈鱼>桂花鱼>鲶鱼。鱼肉中的PCDD/Fs以高氯代PCDDs为主,可能源于污染饲料和五氯酚/五氯酚钠的使用;DL-PCBs以PCB-118和PCB-105为主,主要源于其商业品和金属冶炼过程;PBDEs的来源包括其商业品和高溴PBDEs脱溴降解;PBDD/Fs以高溴PBDFs为主,其污染与PBDEs密切相关。华南地区居民通过膳食鱼肉摄入4类HACs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值分别为6.56×10-6~2.87×10-5和0.0314~0.114,其中儿童风险值高于青少年和成人。PBDD/Fs对总TEQ和摄入风险的贡献(平均45.6%)远高于其他HACs,其生物体污染和风险值得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合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二噁英/呋喃 多氯联苯 多溴联苯醚 致癌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醛、酮、卤代烷及胺类化合物多光子电离解离质谱的研究
2
作者 张为俊 纪玉峰 吴存恺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36-36,共1页
我们在分子束飞行时间质谱装置上,使用YAG激光器532nm、355nm的强激光输出,系统地进行了羟基化合物(甲醇、乙醇)、羰基化合物(甲醛、乙醛、丙酮)、卤代化合物(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碳)以及胺类化合物(二乙胺、三乙胺)多光子电离解... 我们在分子束飞行时间质谱装置上,使用YAG激光器532nm、355nm的强激光输出,系统地进行了羟基化合物(甲醇、乙醇)、羰基化合物(甲醛、乙醛、丙酮)、卤代化合物(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碳)以及胺类化合物(二乙胺、三乙胺)多光子电离解离(MPID)质谱的研究。 实验发现,在高光强区(激光采用紧聚焦),质谱中各离子丰度的绝对分支比对光强变化保持不变,简称为质谱持平。由此现象,我们结合准平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子电离 胺类化合物 质谱 准平衡理论 分支比 YAG激光器 中国科学院 卤代化合物 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含钌-铂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娅芬 陈骏如 +2 位作者 李瑞祥 赵松林 李贤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84-887,共4页
考察了水溶性 Ru/ Pt-TPPTS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的加氢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在Ru-TPPTS中添加铂或钯后 ,反应活性明显提高 ,尤其是 Ru/ Pt-TPPTS双金属催化剂更表现出显著的双金属协同效应 .在 p H2 =1 .0 MPa,70℃ ,反... 考察了水溶性 Ru/ Pt-TPPTS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的加氢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在Ru-TPPTS中添加铂或钯后 ,反应活性明显提高 ,尤其是 Ru/ Pt-TPPTS双金属催化剂更表现出显著的双金属协同效应 .在 p H2 =1 .0 MPa,70℃ ,反应 2 h的条件下 ,双金属催化剂 0 .5 0 Ru/ 0 .5 0 Pt-TPPTS催化对 -氯硝基苯加氢生成对 -氯苯胺的反应转化率达到 1 0 0 % .对于取代基和取代位置不同的一些卤代硝基苯加氢 ,该双金属催化剂也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生成卤代苯胺的选择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硝基化合物 催化加氢 水溶性双金属催化剂 双金属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芳香族化合物在长江底泥中吸附行为的CoMFA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魏东斌 张爱茜 +2 位作者 徐满 韩朔睽 王连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6-690,共5页
将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CoMFA)移植到定量结构性质相关研究中 ,探讨了 2 8种卤代芳香族化合物在长江底泥中的吸附行为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发现静电和空间立体效应是影响这批化合物底泥吸附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芳香族化合物 长江底泥 吸附行为 分子结构 水污染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类化合物苯环碳原子的化学位移与其净电荷的关系(Ⅱ)——单卤代酚化合物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力元 童晓 余尚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62-666,共5页
用从头算RHF/ 6 31G 方法对卤代酚苯环碳原子的电荷分布进行量子化学计算 ,从标准图谱上查阅了这些化合物苯环碳原子的化学位移 .氟能使其邻、对位负电荷明显增加 ,化学位移减小 .氯、溴的效应不明显 ,碘呈现出相反的作用 .苯环各碳原... 用从头算RHF/ 6 31G 方法对卤代酚苯环碳原子的电荷分布进行量子化学计算 ,从标准图谱上查阅了这些化合物苯环碳原子的化学位移 .氟能使其邻、对位负电荷明显增加 ,化学位移减小 .氯、溴的效应不明显 ,碘呈现出相反的作用 .苯环各碳原子Ci 的化学位移δi 与其净电荷Qi值基本呈线性关系 .较大的卤素取代基本身起大的电荷屏蔽作用 ,使邻近碳原子化学位移受到影响 .化学位移有助于判断卤代酚类化合物的反应活性 .可推测氟代酚具有较高的亲核 亲电反应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 净电荷 化学位移 量子化学 苯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有机化合物生物富集因子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郑玉婷 乔显亮 +2 位作者 杨先海 陈广超 李雪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2-777,共6页
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构建和使用导则,通过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了一个包含9个描述符的卤代有机化合物鱼类生物富集因子(BCF)的QSAR模型。QSAR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R2adj=0.877,去一法交叉... 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构建和使用导则,通过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了一个包含9个描述符的卤代有机化合物鱼类生物富集因子(BCF)的QSAR模型。QSAR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R2adj=0.877,去一法交叉验证系数Q2LOO=0.873,外部验证系数Q2EXT=0.757,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稳健性和预测能力。采用欧几里德距离方法表征了模型应用域,并对模型进行了机理解释。所构建的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应用域内卤代化合物的B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合物 生物富集因子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卤代乙酸类化合物 被引量:2
7
作者 褚春莹 谭培功 房贤文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5期55-57,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9种卤代乙酸类化合物,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方法在5.00μg/L^2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当取样量为40 m L时,方法检出限在0.7μg/L^1.0μg/L之间,3种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1.2%~98.0%,6次平行测定结果的...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9种卤代乙酸类化合物,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方法在5.00μg/L^2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当取样量为40 m L时,方法检出限在0.7μg/L^1.0μg/L之间,3种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1.2%~98.0%,6次平行测定结果的RSD≤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苯对湛江叉鞭金藻联合毒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曾鸣 林志芬 +1 位作者 尹大强 殷克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共4页
测定了以卤代苯为代表的非极性麻醉型混合有机化合物对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的联合毒性效应,探讨了混合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mix)的理论计算模型用于表征藻类联合毒性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以卤代苯为代表的非极性麻醉... 测定了以卤代苯为代表的非极性麻醉型混合有机化合物对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的联合毒性效应,探讨了混合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mix)的理论计算模型用于表征藻类联合毒性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以卤代苯为代表的非极性麻醉型有机化合物对藻类联合毒性的QSAR模型。结果表明,采用QSAR模型:log1/EC50M=0.723logKowmix+0.740(n=48,r 2=0.860,SE=0.134,F=283.054,P<0.001)定量描述以卤代苯为代表的非极性麻醉型混合有机化合物对湛江叉鞭金藻的联合毒性,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SAR模型 混合毒性 化合物 湛江又鞭金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S和PM3算法对缺氧沉积物中卤代芳烃还原脱卤QSPR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慧敏 全燮 +3 位作者 陈硕 陈景文 赵雅芝 杨凤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8-304,共7页
运用HamiltonianPM3算法,计算了36种卤代芳烃化合物的26个量子化学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卤代芳烃化合物在缺氧沉积物中还原脱卤速率的QSPR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解释卤代芳烃化合物还原脱卤的机理.结果表明,卤代芳烃化合... 运用HamiltonianPM3算法,计算了36种卤代芳烃化合物的26个量子化学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卤代芳烃化合物在缺氧沉积物中还原脱卤速率的QSPR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解释卤代芳烃化合物还原脱卤的机理.结果表明,卤代芳烃化合物中整个分子的最负的原子净电荷(q-)、键序最小的碳卤键中碳原子的单中心项电子-核吸引能(ENC)、该碳-卤键上碳原子的净电荷(qC)、分子最低未占据轨道能(Elumo)值越大,该卤代芳烃化合物还原脱卤的速率常数越小;而前线轨道间隙能(ΔE)、键序最小的碳卤键中碳原子的单中心项电子-电子推斥能(EEC)、相对分子质量(Mr)、整个分子的最正的原子净电荷(q+)、平均分子极化率(α)值越大,该卤代芳烃化合物还原脱卤的速率常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化合物 缺氧沉积物 还原脱 量子化学 PLS算法 PM3算法 QSPR 水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卤代PTP1B抑制剂的化学合成及其活性研究
10
作者 王保程 王立军 +2 位作者 江波 杨猛 史大永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6-61,共6页
从松节藻中分离的含卤素化合物表现出显著PTP1B抑制活性。其中BPN效果最佳。为研究BPN侧链基团极性对其抑制活性的影响,本文以香兰素(1)为起始原料,经过溴代、氧化、还原、傅克烷基化以及酯化等反应,成功合成了新化合物2,3-二溴-1-(2-溴... 从松节藻中分离的含卤素化合物表现出显著PTP1B抑制活性。其中BPN效果最佳。为研究BPN侧链基团极性对其抑制活性的影响,本文以香兰素(1)为起始原料,经过溴代、氧化、还原、傅克烷基化以及酯化等反应,成功合成了新化合物2,3-二溴-1-(2-溴-3,4-二甲氧基-6-((4-硝基苯氧基)甲基)苯甲基)-4,5-二甲氧基苯(10)、4-((3-溴-2-(2,3-二溴-4,5-二甲氧基苄基)-4,5-二甲氧基苄基)醚)苯胺(11)、4-((3-溴-2-(2,3-二溴-4,5-二甲氧基苄基)-4,5-二甲氧基苄基)醚)-4-乙酰乙酸(12)和3-溴-2-(2,3-二溴-4,5-二甲氧基苄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肟(14)。通过1 H-NMR,13C-NMR等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化合物进行了PTP1B酶抑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侧链极性对PTP1B酶抑制活性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卤代化合物 PTP1B抑制剂 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苯的分子连接性指数与其毒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玉梅 孙凯 任智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172-9174,共3页
[目的]探明卤代苯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致毒机理,为化学品环境风险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生长抑制试验,测定了17种卤代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中混合细菌的慢性毒性。选用价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对毒性数据进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 [目的]探明卤代苯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致毒机理,为化学品环境风险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生长抑制试验,测定了17种卤代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中混合细菌的慢性毒性。选用价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对毒性数据进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研究。[结果]测得了17种卤代苯类化合物的MATC值,毒性范围为4.31(氯苯)~5.25(1,2,4三-氯苯)。卤代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细菌的慢性毒性主要与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数目有关。取代基对毒性的贡献表现为:Br〉C l〉NH2〉OH。取代基数目越多,化合物毒性越强。[结论]方程-lgMATC=1.1906XVPC-0.3723XVP+4.611能够很好的描述卤代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细菌的慢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类化合物 江水细菌 价分子连接性指数 MATC 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烷灭火剂的发展
12
作者 崔振宇 张高榕 《农村农业农民》 2008年第11期65-65,67,共2页
一、概述卤代烷由来 卤代烷是以卤素原子取代烃类化合物分子中部分或全部的氢原子后所形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一些低级烷烃中的卤代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灭火能力,通常将这些具有灭火能力的卤代化合物统称为卤代烷灭火剂。氧原... 一、概述卤代烷由来 卤代烷是以卤素原子取代烃类化合物分子中部分或全部的氢原子后所形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一些低级烷烃中的卤代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灭火能力,通常将这些具有灭火能力的卤代化合物统称为卤代烷灭火剂。氧原子能使该化合物稳定、减小毒性、降低沸点及增加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灭火剂 有机化合物 卤代化合物 灭火能力 热稳定性 烃类化合物 氢原子 原子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型卤系阻燃剂和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抒 梁世懿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28-134,共7页
以卤代双酚A及双酚S为原料,合成了五个含卤反应型阻燃剂:2,2-二[3,5-二溴-4-(2-羟乙氧基)-苯基]丙烷,2,2-二(3,5-二氟-4-(2-羟乙氧基)-苯基)丙烷,二[3,5-二溴-4-(2-羟乙氧基)苯基-]矾,2,2-二[3,5-二溴-4-羧甲氧基-苯基]丙烷,2,2-二[3,5... 以卤代双酚A及双酚S为原料,合成了五个含卤反应型阻燃剂:2,2-二[3,5-二溴-4-(2-羟乙氧基)-苯基]丙烷,2,2-二(3,5-二氟-4-(2-羟乙氧基)-苯基)丙烷,二[3,5-二溴-4-(2-羟乙氧基)苯基-]矾,2,2-二[3,5-二溴-4-羧甲氧基-苯基]丙烷,2,2-二[3,5-二氯-4-羧甲氧基-苯基]丙烷。用这些单体与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醇等,合成了十种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测定了这些树脂的热机械性能、氧指数及热性能。得出如下结论:含溴双酚A型化合物的阻燃效果优于含氯的,但硫的引入对阻燃性并没有改善;含A22(卤代双酚二羧甲基醚)的树脂阻燃性远好于含D22(卤代双酚二羟乙基醚)的树脂,因此推广应用A22是很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不饱和聚酯 卤代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均相的铂钯合金纳米催化剂用于芳香族化合物脱卤反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燮义 谢光友 李衡峰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3,共8页
用一锅法合成的负载于聚酰胺酸盐上的铂钯纳米催化剂,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p H值实现催化剂与反应体系的有效分离和循环利用.准均相的铂钯催化剂应用于水相中卤代芳香族化合物的氢化脱卤反应,转化率达到99%以上,并且在重复使用5次后仍然... 用一锅法合成的负载于聚酰胺酸盐上的铂钯纳米催化剂,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p H值实现催化剂与反应体系的有效分离和循环利用.准均相的铂钯催化剂应用于水相中卤代芳香族化合物的氢化脱卤反应,转化率达到99%以上,并且在重复使用5次后仍然保持很高的活性.铂钯双金属催化剂拥有比单一金属铂或者钯更高的催化活性,这主要是由于铂钯合金在催化反应时具有协同效应.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数据表明铂钯纳米粒子负载于聚酰胺酸上以后可以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并且处于均匀的分布状态,纳米粒子尺寸约为4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盐 铂钯合金纳米粒子 准均相催化 芳香族化合物 反应
原文传递
碘甲烷的海洋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陆小兰 杨桂朋 +1 位作者 宋贵生 张亮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3-110,共8页
评述了海洋环境中碘甲烷的来源、分布、迁移和转化等过程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该领域有待进一歩研究的问题。开展碘甲烷的海洋化学研究,有助于了解海洋中碘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大气臭氧层的重要保护作用。
关键词 碘甲烷 挥发性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海-气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甲烷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陆小兰 杨桂朋 高先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8-874,共7页
对氯甲烷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介绍了氯甲烷在海洋环境中的来源、分布、去除、海-气通量、大气氯甲烷的源、汇估算及海水中氯甲烷的分析方法等方面,并提出在国内海域进行氯甲烷研究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 氯甲烷 挥发性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海-气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亚硫酸钠体系对2,4,6-三溴酚的脱溴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晓 程婷 +4 位作者 陈晨 王津南 陈刚 邓琴 王磊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9-74,共6页
研究了紫外/亚硫酸钠(UV/SO32-)体系对2,4,6-三溴酚(2,4,6-TBP)的脱溴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了还原体系2,4,6-TBP的脱溴过程、降解机理及降解路径。结果表明:UV/SO32-还原体系对2,4,6-TBP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单独UV体系;亚硫酸钠浓度、pH... 研究了紫外/亚硫酸钠(UV/SO32-)体系对2,4,6-三溴酚(2,4,6-TBP)的脱溴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了还原体系2,4,6-TBP的脱溴过程、降解机理及降解路径。结果表明:UV/SO32-还原体系对2,4,6-TBP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单独UV体系;亚硫酸钠浓度、pH与反应温度均对还原体系目标污染物的降解影响显著。随着亚硫酸钠浓度升高、pH上升及反应温度提高,UV/SO32-体系2,4,6-TBP的降解效果逐渐增加。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可描述不同亚硫酸钠浓度与反应温度时还原体系对目标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水合电子捕获剂的添加可有效抑制2,4,6-TBP的脱溴反应;UV/SO32-体系污染物还原降解速率与溴离子产生率均高于单独UV体系。还原体系中2,4,6-TBP在水合电子作用下逐级脱溴降解为低毒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合物 2 4 6-三溴酚 水合电子 UV/SO32-还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性能乙烯淤浆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开发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俊领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共4页
通过引人卤代醇类化合物制备了适用于乙烯淤浆聚合工艺的新型高性能Ziegler—Natta催化剂(简称GH催化剂)。采用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粒径和形态等;采用淤浆聚合法研究了催化剂的聚合性能,并与国产商业... 通过引人卤代醇类化合物制备了适用于乙烯淤浆聚合工艺的新型高性能Ziegler—Natta催化剂(简称GH催化剂)。采用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粒径和形态等;采用淤浆聚合法研究了催化剂的聚合性能,并与国产商业化催化剂(参比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H催化剂的活性达21.6kg/g,聚乙烯堆密度达0.34g/cm2,粒径≥75—830岬的聚乙烯粉料质量占聚乙烯粉料总质量的97.9%,且GH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和其催化乙烯与1一己烯共聚合的性能均优于参比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淤浆聚合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醇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利用微生物菌群降解有毒化学污染物质
19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57-857,共1页
化学污染物质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及危害。其中,卤代化合物(HalogenatedCompounds)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最大量存在的环境化学污染物质之一,主要来自人类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化学溶剂和化工产品等。由欧盟第... 化学污染物质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及危害。其中,卤代化合物(HalogenatedCompounds)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最大量存在的环境化学污染物质之一,主要来自人类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化学溶剂和化工产品等。由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资助支持,德国科研人员领导的欧盟多个成员国科研人员参与的“Ispadehal”研究团队,研究开发的利用新型微生物的修复技术,努力克服卤代化合物的有害影响,其治理卤代化合物污染场所的研究已取得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污染物质 微生物菌群 欧盟 利用 卤代化合物 有毒 降解 人类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专利:聚亚芳基硫醚的制备方法
20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7-157,共1页
本发明是在有机酰胺溶剂中加热聚合二卤代芳香族化合物和碱金属硫化物的聚亚芳基硫醚的制造方法中,大幅度缩短聚合反应体系的冷却时间的制造方法。在聚合工序后,设置对由含有生成的聚亚芳基硫醚和有机酰胺溶剂的液相与含有气体成分(... 本发明是在有机酰胺溶剂中加热聚合二卤代芳香族化合物和碱金属硫化物的聚亚芳基硫醚的制造方法中,大幅度缩短聚合反应体系的冷却时间的制造方法。在聚合工序后,设置对由含有生成的聚亚芳基硫醚和有机酰胺溶剂的液相与含有气体成分(A)的气相构成的聚合反应体系进行冷却的冷却工序,且在冷却工序中,冷却气相中的气体成分(A)的同时,从聚合反应体系的气相,减少具有比气体成分(A)中的水的沸点低的沸点的低沸点气体成分(Al)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基硫醚 制备方法 高分子 芳香族化合物 冷却时间 气体成分 专利 反应体系 聚合工序 制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