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神赋》为“寄心文帝”说质疑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50-52,共3页
曹植《洛神赋》是建安辞赋名篇。它以奇幻的想象,熔铸神话题材,描写了一幕哀艳感人的人神恋爱悲剧。由于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抒情气氛浓郁,千百年来曾得到无数人的击节赞赏,交口称誉。但是它究竟寓意何在,却众说纭纷,莫衷一... 曹植《洛神赋》是建安辞赋名篇。它以奇幻的想象,熔铸神话题材,描写了一幕哀艳感人的人神恋爱悲剧。由于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抒情气氛浓郁,千百年来曾得到无数人的击节赞赏,交口称誉。但是它究竟寓意何在,却众说纭纷,莫衷一是。大约在唐以前,此赋“为甄后作”之说较流行,所以萧统《文选》归之于“情”类,李商隐甚至说:“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东阿王》)。”《文选》李善注更详叙曹植在甄后嫁曹丕前就对她爱慕,黄初中入朝曹丕以甄后玉镂金带枕赐植,及曹植至洛水感而作赋等过程,但经后人特别是清代何(?)、丁晏和近人卢弼等列举事实加以批驳,该说之荒谬巳昭然若揭,很少有人再相信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神赋 曹丕 卢弼 三国志 洛水 曹植 曹操 京师 兵权 白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弼籍贯考
2
作者 史保 《学术论坛》 1985年第11期56-56,共1页
1979年出版的《辞海》“王弼”条说他是“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人。”实误。阅近人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二十八《王弼传》注说:“《世说(新语)》注引《弼别传》云:‘弼山阳高平人’。又同书卷六《刘表传》注说:“高平见《武纪》建安... 1979年出版的《辞海》“王弼”条说他是“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人。”实误。阅近人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二十八《王弼传》注说:“《世说(新语)》注引《弼别传》云:‘弼山阳高平人’。又同书卷六《刘表传》注说:“高平见《武纪》建安十八年,又互见《王粲传》,故城在今山东兖州府邹县西南。”查《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64—65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籍贯考 山阳高平 三国志 新语 卢弼 邹县 刘表 魏国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志》拾诂
3
作者 吴金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47-55,共9页
(一) 发闻《魏志·武帝纪》:“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闻,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卢弼《三国志集解》(下称《集解》):“不曰‘事泄’,而曰‘发闻’,谁发之?谁闻之?”华按:“发闻”,谓... (一) 发闻《魏志·武帝纪》:“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闻,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卢弼《三国志集解》(下称《集解》):“不曰‘事泄’,而曰‘发闻’,谁发之?谁闻之?”华按:“发闻”,谓其事显见,被人闻知也。《同语·齐语》:“有居处好学,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发闻于乡里者。”《韩非子·说疑》:“众归而民留之,以誉盈于国,发闻于主。”《潜夫论·潜叹》:“虞舜之大圣也,德音发闻。”《后汉书·寇恂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后汉书 韩非子 中华书局 标点本 潜夫论 男子 大司农 卢弼 资治通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志》解诂
4
作者 吴金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55-60,共6页
曩读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文,颇拾其古义时语之费解者,就管见所及,为之疏证。兹删存十余事,皆于前修时贤之说,有所订补。末学肤受,不敢自信,达人方家,幸垂教焉。(一) 所在《魏书·董卓传》“(李)肃等格卓。卓惊呼:‘布所在?’布... 曩读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文,颇拾其古义时语之费解者,就管见所及,为之疏证。兹删存十余事,皆于前修时贤之说,有所订补。末学肤受,不敢自信,达人方家,幸垂教焉。(一) 所在《魏书·董卓传》“(李)肃等格卓。卓惊呼:‘布所在?’布曰:‘有诏!’遂杀卓,夷三族。”(引文据卢弼《【三国志】集解》本,标点为笔者所加。下同。) 按:“所在”,即“何在”,魏晋口语。《后汉书·董卓传》作“吕布何在?”可以参证。“布所在”一句,语气急促,活现董卓窘迫惶遽之状。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中华书局点校本 裴松之注 后汉书 魏书 解诂 魏晋南北朝 古义 订补 卢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