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有效需求:马克思、凯恩斯与卡莱茨基经济学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陈祥
靳卫萍
-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
出处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56,102,共7页
-
文摘
对有效需求的讨论,联系到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卡莱茨基周期理论以及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其中,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关系的意义上来表述利润的,即利润来自于社会关系,是一种按价值计量的剩余。这种采用“价值理论”表述的有效需求问题难以揭示出现实的货币金融体系的运行。卡莱茨基利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公式推论出了有效需求问题,其核心是成本与利润的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所决定的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他排除了资本存量的价值变动的分析,不能合理解释存量与流量的关系,从而使他的有效需求理论讨论现实的经济波动有很大的局限性。凯恩斯则认为有效需求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函数的交点,它是一个均衡点,这一点来自于企业家利润最大化的决策,由此将决定产出和就业;凯恩斯的有效需求还联系到消费函数和资本的边际效率,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货币价值量,在一个货币金融体系中讨论存量和流量的同时均衡;此外,剑桥增长模型是后凯恩斯对卡莱茨基的经济学的发展。这种模型正是我们所要阐述的稳定状态,一旦两个部门的比例脱离了稳定状态,必然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本文正是从此出发进行分析,得出凯恩斯研究有效需求的方法的科学性结论。
-
关键词
有效需求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
凯恩斯
有效需求
卡莱茨基周期理论
-
Keywords
Effective Demand
Marx's Theory of Reproduction
Keynes's Theory of Effective Demand
Kalecki's Theory of Business Cycles
-
分类号
F014.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