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编码IL-6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秀英 卢春 +3 位作者 程林 曾怡 姚水洪 秦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81-886,共6页
目的:分离克隆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编码IL-6基因(vIL-6),并导入NIH3T3细胞中进行真核表达。方法:根据KSHV编码IL-6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BamHⅠ、HindⅢ酶切位点,以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细胞系B... 目的:分离克隆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编码IL-6基因(vIL-6),并导入NIH3T3细胞中进行真核表达。方法:根据KSHV编码IL-6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BamHⅠ、HindⅢ酶切位点,以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细胞系BCBL-1细胞总DNA为模板,PCR扩增vIL-6基因,PCR产物经双酶切克隆进真核载体pcDNA3.1(+)。进一步在原有的下游引物5′端加上一段flag序列,以经过序列测定正确的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vIL-6-flag融合基因,构建含vIL-6-flag的重组质粒。将该质粒转染NIH3T3细胞,经G418筛选获细胞抗性克隆。最后用抗flagM2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vIL-6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获得vIL-6-flag融合基因,全长671bp,其中vIL-6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所登记的KSHVvIL-6基因呈现100%同源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约25ku位置有目的条带,与预期的重组vIL-6-flag融合蛋白大小一致。结论:KSHVvIL-6编码基因在NIH3T3细胞中初步获得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肉瘤相关病毒 病毒编码IL-6 flag序列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包膜糖蛋白K8.1B全长cDNA的克隆及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秦娣 卢春 +3 位作者 钱超 曾怡 唐桂霞 张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16-619,共4页
目的:分离、克隆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包膜糖蛋白K8.1B全长cDNA,并将其置于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用K8.1B基因设计一对PCR引物,其5’端分别引入BamHI和XhoI酶切位点。以佛波酯(TPA)刺激的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细胞系BCB... 目的:分离、克隆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包膜糖蛋白K8.1B全长cDNA,并将其置于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用K8.1B基因设计一对PCR引物,其5’端分别引入BamHI和XhoI酶切位点。以佛波酯(TPA)刺激的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细胞系BCBL-1细胞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KSHVK8.1B编码序列,经双酶切后克隆进pcDNA3.1(+)载体中,构建含K8.1BcDNA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核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后转染人胚肾293细胞,经G418筛选获细胞克隆。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IFA)检测K8.1BcDNA编码蛋白在293细胞中的表达状况。结果:RT-PCR分离、克隆的K8.1BcDNA全长501bp,核酸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与Genbank中已登记的K8.1B编码基因呈现100%同源性。经IFA证实该重组蛋白为KSHVK8.1B特异性蛋白。结论:KSHV包膜糖蛋白K8.1B编码cDNA在293细胞中获得了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肉瘤相关病毒 K8.1B RT-PCR 免疫荧光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体外感染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婴南 倪杰 +2 位作者 卢春 秦娣 朱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索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体外感染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HGF)的途径和方法,为研究KSHV导致口腔卡波济肉瘤病变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用12-O-十四烷... 目的:探索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体外感染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HGF)的途径和方法,为研究KSHV导致口腔卡波济肉瘤病变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用12-O-十四烷酰佛波醇-13-乙酯(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刺激人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rimary effusion lymphoma,PEL)细胞系的BC-3细胞,收集细胞上清(含KSHV病毒颗粒),感染HGF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ric effect,CPE),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GF细胞内KSHV编码基因的转录情况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KSHV感染HGF细胞后可出现CPE;感染后采用RT-PCR可检测到不同时间点ORF26和ORF73基因的转录;感染后12 h可检测到vIL-6蛋白的表达。结论:KSHV可感染HGF细胞并建立潜伏感染,为进一步研究KSHV导致的口腔KS发病机制提供了较好的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卡波肉瘤 卡波肉瘤相关病毒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前列腺上皮细胞并激活Wnt信号通路的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子盾 冯宁翰 +5 位作者 华立新 王平 黄敏 周峰 秦娣 卢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研究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是否能够感染前列腺非致瘤性上皮细胞系RWPE-1及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并初步探索其相关信号通路变化。方法:将12-O-十四烷酰佛波醇-13-乙酯(TPA)刺激人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细胞系BC-3,收集细胞上清(... 目的:研究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是否能够感染前列腺非致瘤性上皮细胞系RWPE-1及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并初步探索其相关信号通路变化。方法:将12-O-十四烷酰佛波醇-13-乙酯(TPA)刺激人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细胞系BC-3,收集细胞上清(含KSHV病毒颗粒),感染RWPE-1及PC-3,观察前列腺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CPE)。采用RT-PCR检测KSHV即刻基因ORF50 mRNA转录状况;进一步运用Western blot检查病毒裂解期产物病毒白细胞介素6(vIL-6)的蛋白表达水平;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被感染细胞胞浆和胞核中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PC-3细胞感染KSHV后未见明显CPE,但RT-PCR和Western blot均在预期位置检测到KSHV基因ORF50和vIL-6的mRNA及其编码的蛋白条带。RWPE-1细胞感染KSHV后可出现明显的CPE,感染后24h可以检测到vIL-6的表达。Wnt通路蛋白β-catenin在感染KSHV的RWPE-1细胞胞浆和胞核均呈上升趋势。结论:KSHV可以感染前列腺细胞系并有可能激活Wnt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肉瘤相关病毒 前列腺癌 感染 WN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包膜糖蛋白K8.1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水洪 卢春 +5 位作者 张玲 汤巧 曾怡 唐桂霞 秦娣 钱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1-484,共4页
目的:对已制备并经初筛的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包膜糖蛋白K8.1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经3次克隆选择,筛选出能稳定分泌针对K8.1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共9株。采用Westernblo... 目的:对已制备并经初筛的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包膜糖蛋白K8.1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经3次克隆选择,筛选出能稳定分泌针对K8.1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共9株。采用Westernblot法评价9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识别原核表达重组K8.1蛋白和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细胞系BCBL-1中KSHVK8.1包膜糖蛋白的能力。结果:筛选了9株能够稳定分泌抗K8.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blot法显示,9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原核表达K8.1/GST融合蛋白和BCBL-1中KSHVK8.1包膜糖蛋白。结论:成功制备了KSHV包膜糖蛋白K8.1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肉瘤相关病毒 包膜糖蛋白K8.1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潜伏相关核抗原编码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丽 卢春 曾怡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分离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潜伏相关核心抗原(LANA)羧基端基因(ORF73C),并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和表达。方法:设计一对PCR引物,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BamH I和EcoR I酶切位点,提取稳定状态的BCBL-1细胞的总DNA作模板,通过PCR扩... 目的:分离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潜伏相关核心抗原(LANA)羧基端基因(ORF73C),并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和表达。方法:设计一对PCR引物,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BamH I和EcoR I酶切位点,提取稳定状态的BCBL-1细胞的总DNA作模板,通过PCR扩增KSHV ORF73C,PCR产物经双酶切后按正确的读码框克隆进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中,并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结果:经核酸序列测定及分析,分离、克隆的ORF73C基因与基因数据库中登记的ORF73基因的羧基端的621bp的序列有99%同源性。经IPTG诱导的重组质粒转化菌体SDS-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显示有大小约为46ku的融合蛋白表达。结论:初步表明ORF73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肉瘤相关病毒 潜伏相关核抗原(LANA) ORF73C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IL-4及其受体启动子在人类单纯疱疹病毒1型激活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启动活性分析
7
作者 吕志刚 卢春 +3 位作者 秦娣 曾怡 程林 陈秀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9-143,193,共6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人类IL-10、IL-10受体(IL-10Rα)、IL-4及其受体IL-4Rα启动子序列,并分析IL-10、IL-4以及其受体的启动子在人类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激活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过程中的启动活性。方法: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 目的:分离和鉴定人类IL-10、IL-10受体(IL-10Rα)、IL-4及其受体IL-4Rα启动子序列,并分析IL-10、IL-4以及其受体的启动子在人类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激活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过程中的启动活性。方法: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IL-10、IL-10Rα、IL-4Rα启动子区序列,并分别克隆载入pGL-3基本载体中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的上游。进一步将上述构建的重组质粒与本室保存的含IL-4启动子重组质粒分别转染HSV-1感染的BCBL-1细胞,并作Luciferase活性检测。结果:分离了IL-10、IL-10Rα和IL-4Rα的启动子区域序列,并成功克隆了含启动子序列重组报告质粒;HSV-1感染的BCBL-1细胞在进一步转染了IL-10、IL-10Rα、IL-4和IL-4Rα启动子重组报告质粒后,其Luciferase值与相应的对照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BCBL-1细胞中,HSV-1可通过直接激活IL-10、IL-4以及相应受体的启动子来上调它们的表达;在HSV-1感染的BCBL-1细胞中,IL-10和IL-4可能对KSHV的裂解复制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肉瘤相关病毒 人类单纯病毒1型 白细胞介素 启动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病变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8
作者 姚水洪 陈敏 +2 位作者 查国芬 邱惠萍 陆小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了解宫颈病变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感染状况,探讨KSH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组织学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SCC)的病例440例作为研究组,同区域、同期就诊或体检并排除有宫颈病变的女性380例为对照组,... 目的:了解宫颈病变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感染状况,探讨KSH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组织学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SCC)的病例440例作为研究组,同区域、同期就诊或体检并排除有宫颈病变的女性38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血液和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提取DNA,巢式PCR检测KSHV ORF26,核酸电泳观察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液样品KSHV检出率12.9%(53/412),对照组检出率6.5%(23/3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宫颈脱落细胞样品中未能检出KSHV;对研究组作分层分析,KSHV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病变女性KSHV检出率高于正常女性,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肉瘤相关病毒 宫颈病变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巢式PCR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型卡波济肉瘤1例
9
作者 张雪薇 张彪 +1 位作者 季建敏 乔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1-543,共3页
卡波济肉瘤(Kaposi's sarcoma)又名多发性良性色素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属于内皮细胞肿瘤。该病在我国较为罕见,主要发生于新疆地区。由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蔓延,发病率明显上升^[1],其发生与感染人类第8型疱疹病毒(HHV-8... 卡波济肉瘤(Kaposi's sarcoma)又名多发性良性色素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属于内皮细胞肿瘤。该病在我国较为罕见,主要发生于新疆地区。由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蔓延,发病率明显上升^[1],其发生与感染人类第8型疱疹病毒(HHV-8)相关。本文报告本院最近确诊的1例经典型卡波济肉瘤,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肉瘤 经典型 人类第8型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慢病毒载体介导HIV-1 Nef蛋白对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细胞系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影响的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小飞 秦娣 +2 位作者 周峰 卫冰冰 卢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构建含有HIV-1负调控因子(Nef)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检测Nef蛋白在人胚肾293T细胞、体腔渗出性淋巴瘤细胞BCBL-1和人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BCBL-1和EA.hy92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从本实验室已构建好的含... 目的:构建含有HIV-1负调控因子(Nef)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检测Nef蛋白在人胚肾293T细胞、体腔渗出性淋巴瘤细胞BCBL-1和人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BCBL-1和EA.hy92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从本实验室已构建好的含Nef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I-neo-Nef中扩增出Nef基因,插入到慢病毒载体pHAGE-CMV-MCS-Izs-Green中构建成pHAGE-Nef,利用脂质体将其与包装质粒psPAX2和包膜质粒pMD2.G共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293T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并收集培养上清,此上清经0.45μm滤器过滤后即获得慢病毒悬液。梯度稀释法测定慢病毒滴度。将重组慢病毒分别感染293T、BCBL-1和EA.hy926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Nef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检测Nef蛋白对BCBL-1和EA.hy92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和核酸序列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含HIV-1 Nef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病毒滴度为1×107 TU/ml。以重组慢病毒分别感染293T、BCBL-1和EA.hy926细胞,均能检测到Nef蛋白的表达,且Nef蛋白能够抑制BCBL-1和EA.hy926细胞的增殖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含HIV-1 Nef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获得的慢病毒不仅能够有效感染293T、BCBL-1和EA.hy926细胞,而且能够介导Nef蛋白在这些细胞中表达。重组慢病毒载体介导的Nef蛋白能够抑制BCBL-1和EA.hy926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NEF 卡波肉瘤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诊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I编码病毒蛋白R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表达蛋白对KSHV溶解性周期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方欣 卢春 +3 位作者 曹戌 李久明 秦娣 吕志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89-1094,共6页
目的:构建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编码病毒蛋白R(Vpr)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初步探索Vpr基因编码蛋白对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溶解性周期复制的影响。方法:构建pVpr-Flag重组质粒并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将pVpr-Flag... 目的:构建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编码病毒蛋白R(Vpr)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初步探索Vpr基因编码蛋白对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溶解性周期复制的影响。方法:构建pVpr-Flag重组质粒并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将pVpr-Flag重组质粒临时转染BCBL-1和NIH3T3细胞,采用RT-PCR、IFA和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Vpr基因的表达情况;提取临时转染pVpr-Flag重组质粒的BCBL-1细胞总RNA,进行RT-PCR检测KSHV次要衣壳蛋白编码基因ORF26(仅在病毒裂解期表达)mRNA转录水平,初步探索HIV-1Vpr基因编码蛋白对KSHV复制的影响。结果:克隆的Vpr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记的Vpr序列100%同源。RT-PCR、IFA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pr基因mRNA及其编码蛋白在真核细胞中得到了转录和表达。RT-PCR结果进一步显示,Vpr基因编码蛋白能够降低KSHV ORF26 mRNA转录水平。结论:成功构建含Vpr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获得正确表达;初步探索表明Vpr蛋白能够抑制KSHV溶解性周期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病毒蛋白R 卡波肉瘤相关病毒 真核表达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假病毒的构建及对人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细胞系的感染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晓蕾 卢春 +1 位作者 吕志刚 秦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分离、克隆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的包膜糖蛋白(VSV-GP)编码基因,包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假病毒,并研究其对人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细胞系BCBL-1细胞的感染状况。... 目的:分离、克隆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的包膜糖蛋白(VSV-GP)编码基因,包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假病毒,并研究其对人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细胞系BCBL-1细胞的感染状况。方法:根据GenBank登记的VSV-GP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PCR引物,其5′端分别引入HindⅢ和BamHⅠ酶切位点。以质粒pHCMV-G为模板,PCR扩增VSV-GP基因,经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进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SV-GP。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核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后与含包装和复制功能缺陷的HIV-1基因组重组质粒pNL4-3.Luc.R-E-共转染人胚肾HEK293T细胞,收获细胞进行Western blot,检测HIV-1p24蛋白的表达;收获HIV-1假病毒感染BCBL-1细胞,进行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活性检测以及用ELISA的方法检测感染后细胞上清中HIV-1p24蛋白的含量。结果:PCR分离、克隆的VSV-GP序列全长1536bp,序列经过核酸分析证实;Western blot在HIV-1p24蛋白预期位置检测到特异性条带;HIV-1假病毒感染BCBL-1细胞后上清可以检测到HIV-1p24蛋白,并且测得Luciferase活性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成功包装了HIV-1假病毒,并且该病毒可以感染BCBL-1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性口炎病毒包膜糖蛋白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假病毒 卡波肉瘤相关病毒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白细胞介素6对甲基转移酶1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徐建 许雨乔 +3 位作者 潘世扬 彭姗姗 黄蕾 孙瑞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观察病毒白细胞介素6(viral interleukin-6,vIL-6)对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表达的影响。方法:vIL-6真核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DNMT1表达的变化,比色法检测DNMT1的活性。结... 目的:观察病毒白细胞介素6(viral interleukin-6,vIL-6)对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表达的影响。方法:vIL-6真核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DNMT1表达的变化,比色法检测DNMT1的活性。结果: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均表明vIL-6可显著促进DNMT1的表达,且vIL-6能上调DNMT1的活性。结论:vIL-6能诱导DNMT1的表达,可能是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致DNA甲基化异常,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L-6 甲基转移酶1 卡波肉瘤相关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SHV包膜糖蛋白编码基因K8.1、K8.1A和gL的克隆及真核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华国 卢春 +4 位作者 程林 曾怡 秦娣 吕志刚 陈秀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2-506,共5页
目的:克隆并在293T细胞中表达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包膜糖蛋白编码基因K8.1、K8.1A与gL。方法:以BCBL-1细胞总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K8.1和gL基因;以BCBL-1细胞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出K8.1A基因。将PCR产物... 目的:克隆并在293T细胞中表达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包膜糖蛋白编码基因K8.1、K8.1A与gL。方法:以BCBL-1细胞总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K8.1和gL基因;以BCBL-1细胞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出K8.1A基因。将PCR产物克隆进真核载体pcDNA3.1(+)内,分别构建含K8.1、K8.1A和gL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K8.1和K8.1A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gL基因在293T细胞中的转录。结果:核酸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克隆的K8.1、K8.1A和gL基因与GenBank中已登记的KSHVK8.1、K8.1A和gL基因序列100%同源。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约35ku位置有目的条带,与预期的重组K8.1和K8.1A蛋白大小一致。RT-PCR结果显示约在500bp位置检测到特异性条带。结论:KSHVK8.1、K8.1A和gL编码基因在293T细胞中获得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肉瘤相关病毒 包膜糖蛋白编码基因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 Tat对KSHV感染SK-N-SH细胞的影响
15
作者 周锋 秦娣 卢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6-302,共7页
目的:初步探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对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SH细胞(SK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细胞系BCBL-1细胞与SK细胞共培养,观察SK细胞的细胞病... 目的:初步探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对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SH细胞(SK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细胞系BCBL-1细胞与SK细胞共培养,观察SK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CPE)并采用Real-timePCR检测KSHV在SK细胞中的复制。重组质粒Tat+pcDNA3.1(+)和空载体pcDNA3.1(+)分别转染SK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抗性克隆,以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Tat基因的表达。通过BCBL-1细胞与SK-Tat/SK-vector细胞共培养,采用Real-timePCR检测SK-Tat/SK-vector细胞中KSHV裂解期基因ORF50和26的mRNA表达。结果:细胞共培养后,SK细胞出现CPE且SK细胞中检测到KSHV的基因。RT-PCR和Westernblot均在Tat预期位置检测到特异性条带。Real-timePCR检测显示Tat降低KSHVORF50和26mRNA转录水平。结论:初步探索表明,在细胞共培养过程中Tat蛋白抑制KSHV在SK细胞中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肉瘤相关病毒 HIV-1 TAT 共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