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栓塞与局部注射治疗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合并卡梅现象的效果
1
作者 赵磊 丁语 +2 位作者 徐伟洋 皮梦奇 徐淼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3期4230-4234,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与局部注射治疗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HE)合并卡梅现象(KM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例KHE合并KMP的患儿,选择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和/或聚乙烯醇颗粒对瘤体进行介入栓塞...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与局部注射治疗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HE)合并卡梅现象(KM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例KHE合并KMP的患儿,选择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和/或聚乙烯醇颗粒对瘤体进行介入栓塞,残余病灶行平阳霉素稀释液局部注射,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变化及远期效果。结果7例术后即刻血小板升高,10例术后24 h血小板均明显升高,10例术后72 h血小板>100×10^(9) L^(-1)。术前血小板(29.7±13.8)×10^(9) L^(-1),术后72 h血小板(184.5±39.6)×10^(9)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87,P<0.05)。术后随访6个月~2 a,7例达到治愈,3例达到好转。结论介入栓塞与局部注射治疗KHE合并KMP安全有效,能够较快纠正血小板减少,远期基本可以达到外观满意、功能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瘤 卡梅现象 介入栓塞 局部注射 平阳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临床表现不典型丛状血管瘤2例
2
作者 杨娈 于晓静 孙青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报告2例成人临床表现不典型丛状血管瘤。患者1,男,41岁,颈部疼痛性红色斑块2年。皮肤科检查:颈部散在分布红色斑块,最大面积约7 cm×3.5 cm,上覆簇性暗红色丘疹,质韧,部分呈假性水疱样损害。实验室检查:血小板83×10^(9)/L;凝... 报告2例成人临床表现不典型丛状血管瘤。患者1,男,41岁,颈部疼痛性红色斑块2年。皮肤科检查:颈部散在分布红色斑块,最大面积约7 cm×3.5 cm,上覆簇性暗红色丘疹,质韧,部分呈假性水疱样损害。实验室检查:血小板83×10^(9)/L;凝血功能异常。皮损组织病理:真皮及皮下组织见结节性内皮细胞呈丛状增生,似“炮弹样”外观。免疫组化:CD31、CD34阳性,D2-40局灶阳性。诊断:丛状血管瘤。治疗:建议口服普萘洛尔,患者拒绝,随访观察。患者2,女,30岁,左足背褐色结节伴痛痒2月余。皮肤科检查:左足背分布一直径约0.8 cm的褐色结节,质硬,表面粗糙。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正常;IgG 23.70 g/L,C30.888 g/L;ANA 1∶640(+)。皮损组织病理:真皮见内皮细胞排列致密,呈丛状增生。免疫组化:CD31、CD34阳性,D2-40局灶阳性。诊断:丛状血管瘤。予手术切除,术后随访一年,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状血管瘤 鉴别诊断 卡梅现象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