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勘查与研究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68
1
作者 张复新 肖丽 齐亚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06-412,共7页
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发现超大型卡林金矿及1000余千米的成矿带,引起世界各国重视,70年代卡林金矿找矿理论传入中国,经历了找矿实践和初步研究的认识时期,中国陕西与贵州同时发现卡林型金矿线索;80年代中后期中国找矿有重大突破,勘查确... 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发现超大型卡林金矿及1000余千米的成矿带,引起世界各国重视,70年代卡林金矿找矿理论传入中国,经历了找矿实践和初步研究的认识时期,中国陕西与贵州同时发现卡林型金矿线索;80年代中后期中国找矿有重大突破,勘查确定了包含40多例大、中型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分布于环扬子地台的“西北金三角”和“西南金三角”,典型矿床研究取得较大进展;90年代找矿勘探又上一新台阶,除继续发现一批矿床外,成功勘查出数例特大型该类矿床,对矿床成因、成矿机理、矿床类型与成矿动力学进行综合性研究;跨入新世纪仍有金矿床的不断发现,显示出中国西北、西南地区寻找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金矿 找矿勘探 勘查 成矿带 成矿动力学 成矿机理 中国 新台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松潘构造结中的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构造背景、存在问题和研究趋势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赖民 张国伟 +5 位作者 刘家军 姚安平 杨涛 王飞 李犇 郭波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01-204,共4页
关键词 卡林金矿 西秦岭 构造结 研究趋势 成矿构造背景 存在问题 秦岭造山带 区域构造 松潘 构造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地区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及其成矿时间、构造背景和模式 被引量:257
3
作者 陈衍景 张静 +2 位作者 张复新 Franco PIRAJNO 李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4-152,共19页
秦岭造山带是世界第二大卡林—类卡林型金矿省,其地质背景与美国西部卡林—类卡林型金矿省明显不同,位于大陆内部的碰撞造山带,而非活动大陆边缘的盆岭省。秦岭卡林—类卡林型金矿主要赋存于板块缝合带及其前陆冲断带的海西—印支构造层... 秦岭造山带是世界第二大卡林—类卡林型金矿省,其地质背景与美国西部卡林—类卡林型金矿省明显不同,位于大陆内部的碰撞造山带,而非活动大陆边缘的盆岭省。秦岭卡林—类卡林型金矿主要赋存于板块缝合带及其前陆冲断带的海西—印支构造层中,以泥盆系和三叠系为主,主要岩性为潟湖—浅海相的含碳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即碳硅泥岩系;成矿元素为 Au—As—Sb—Hg—Ag,缺乏 Tl,共生矿种为 Sb,Hg,Ag,U和重晶石等;成矿温度为160~300℃,流体盐度为4%~10%(NaCl_(eq)),压力为5~50 MPa,深度约0.5~5 km,属于中低温中浅成热液矿床,与内华达卡林—类卡林型金矿一致。成矿流体具有建造水特点,C_2H_6 含量较高,显示了有机流体参与成矿。成矿同位素年龄介于 220~100 Ma之间,以170 Ma 为高峰,地球动力学背景属碰撞造山过程挤压—伸展转变期的减压增温体制,成矿构造模式为碰撞造山成岩成矿和流体作用模式。陆陆碰撞过程中,沿龙门山、阿坝—黑水—平青、若尔盖—文县、玛曲—勉县—略阳、白龙江、双河—公馆、凤县—镇安、安康等大型断裂带的陆内俯冲作用不仅导致了西秦岭地壳缩短增厚隆升,而且使俯冲板片变质脱水、熔融,派生成矿流体和相关熔体,流体和熔体的上升到仰冲板片次级构造带,形成了卡林—类卡林型和造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 西秦岭造山带 挤压向伸展转变期 成矿时代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明华矿(Zhengminghuaite):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中新矿物的发现及其成矿学意义
4
作者 顾雪祥 章永梅 +5 位作者 范光 李婷 董树义 彭义伟 杨成富 李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8,共14页
郑明华矿是最近在黔西南紫木凼卡林型金矿床中发现的一种硫盐类新矿物。文章在概述郑明华矿产出状态、物理性质、光学特征、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基础上,侧重介绍该新矿物形成的地质背景、显微组构特征及与同型系列其他矿物的关系,并结合... 郑明华矿是最近在黔西南紫木凼卡林型金矿床中发现的一种硫盐类新矿物。文章在概述郑明华矿产出状态、物理性质、光学特征、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基础上,侧重介绍该新矿物形成的地质背景、显微组构特征及与同型系列其他矿物的关系,并结合矿物共生组合特征,探讨其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郑明华矿产于受断层破碎带控制的角砾状金矿石中,与其共生或伴生的矿物为成矿晚阶段石英、雄黄和方解石,以及少量至微量As-Sb-Hg-Tl的硫化物和硫盐。郑明华矿为不透明矿物,金属光泽,性脆易碎,无解理,莫氏硬度约为4;反射色为浅灰色,双反射和反射多色性不显至微弱,非均质性微弱,反射率为23%~29%(546 nm);理想化学式为Cu_(6)Fe_(3)As_(4)S_(12),三方晶系,空间群R3,晶胞参数:a=13.5373(17)Å,c=9.2354(13)Å,V=1465.7(4)Å^(3)(Z=3),属硫砷锌铜矿同型系列的新矿物。郑明华矿形成于成矿主阶段含金富砷黄铁矿、毒砂等Fe硫化物沉淀后的成矿晚阶段,但主要形成于雄黄等As硫化物大量沉淀前,在此期间成矿流体的硫逸度(f(S_(2)))升高了1~2个对数单位,温度降低了60~100℃。郑明华矿的发现及与其他热液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为揭示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明华矿 硫盐 新矿物 卡林金矿 成矿意义 黔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富宁者桑金矿床与基性岩年代测定--兼论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30
5
作者 皮桥辉 胡瑞忠 +3 位作者 彭科强 吴建标 韦朝文 黄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31-3342,共12页
素有"金三角"之称的右江盆地广泛发育卡林型金矿,其成因是否与岩浆活动有关颇有争议。本文以云南富宁地区的者桑卡林型金矿床和该区出露的基性岩为研究对象,分别确定了卡林型金矿床和基性岩的年龄。研究表明,矿床中与载金矿... 素有"金三角"之称的右江盆地广泛发育卡林型金矿,其成因是否与岩浆活动有关颇有争议。本文以云南富宁地区的者桑卡林型金矿床和该区出露的基性岩为研究对象,分别确定了卡林型金矿床和基性岩的年龄。研究表明,矿床中与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共生的热液蚀变成因绢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215.3±1.9Ma,该区晚期基性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215±5Ma,成岩成矿时代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该矿床的成矿动力学模式:伴随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在印支运动后碰撞伸展背景下,形成了富宁地区215±5Ma的基性岩。者桑金矿床分布区的深部可能存在该时期的隐伏岩体,深部岩浆活动驱动主要为大气降水成因的流体浸出地层中的金、砷和锑等成矿元素形成了者桑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者桑卡林金矿 锆石U—Pb定年 绢云母Ar-Ar定年 成矿作用 印支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首次发现大量次显微-显微可见自然金颗粒 被引量:38
6
作者 苏文超 张弘弢 +4 位作者 夏斌 张兴春 胡瑞忠 周国富 夏勇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7-260,共4页
在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原生富矿石的一条含砷黄铁矿细脉中发现有100余粒次显微-显微自然金颗粒(0.1~6μm),并具有清晰的显微岩相学结构。提出了该类型金矿次显微-显微可见自然金颗粒的形成过程可能与含Au热液-岩石相互作用过程... 在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原生富矿石的一条含砷黄铁矿细脉中发现有100余粒次显微-显微自然金颗粒(0.1~6μm),并具有清晰的显微岩相学结构。提出了该类型金矿次显微-显微可见自然金颗粒的形成过程可能与含Au热液-岩石相互作用过程中含Fe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Fe的大量硫化物化而导致热液中Au的过饱和有关,含Fe碳酸盐赋矿围岩是形成高品位大型卡林型金矿床最重要的控制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显微-显微自然金颗粒 形成机制 卡林金矿 水银洞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金龙山卡林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涛 朱赖民 +3 位作者 李犇 罗增智 曹东宏 王飞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30,共16页
金龙山金矿床位于南秦岭造山带的复理石褶冲带中,赋矿围岩为碎屑岩-碳酸盐建造,矿化明显受地层岩性与韧-脆性构造发育程度的控制。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地层岩石、矿石和热液矿物的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和特征参数基本一致,表明成... 金龙山金矿床位于南秦岭造山带的复理石褶冲带中,赋矿围岩为碎屑岩-碳酸盐建造,矿化明显受地层岩性与韧-脆性构造发育程度的控制。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地层岩石、矿石和热液矿物的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和特征参数基本一致,表明成矿流体应主要来自于赋矿地层。铅同位素研究表明,地层岩石、矿石和热液矿物均具有较高的放射性成因的铅同位素组成,且均落入南秦岭造山带的泥盆系范围内,暗示铅也主要来自赋矿地层。对前人已有的碳-氧-硫-氢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数据综合分析表明,碳和氧应主要来自海相碳酸盐的溶解作用,硫主要来自海相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的δ18O及δD值向大气降水线"漂移",指示成矿流体以盆地建造水和变质水为主,在晚阶段有大气降水加入。金龙山金矿床与卡林型金矿床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应属于卡林型金矿床,其形成于秦岭造山带陆内造山作用过程中,多层次陆壳叠置加厚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是陆内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龙山金矿 卡林金矿 地球化学 成因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中部卡林型金矿床冲断-褶皱构造的地震勘探证据及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煜昭 张桂权 +2 位作者 王津津 韩润生 周卓铸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71,共9页
地震勘探资料对黔西南中部卡林型金矿赋存层位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东吴不整合面和广西不整合面显示良好。该地区卡林型金矿主要受冲断-褶皱构造的控制。在地震剖面上,根据卡林型金矿在冲断-褶皱构造中的位置,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类,... 地震勘探资料对黔西南中部卡林型金矿赋存层位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东吴不整合面和广西不整合面显示良好。该地区卡林型金矿主要受冲断-褶皱构造的控制。在地震剖面上,根据卡林型金矿在冲断-褶皱构造中的位置,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类,即断层控制型金矿和断层伴生型金矿。在断层控制型金矿床中,断层"上陡下缓",为低角度逆冲断层,断层上盘常发育不对称背斜构造,断层向下在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大厂层"凝灰岩和东吴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间滑脱,金矿体产于低角度逆冲断层中,在浅部为脉状矿体,在深部渐变为缓斜穿层矿体。断层伴生型金矿床发育于由高角度断层引起的层间滑动带,呈似层状。印支晚期华南古特提斯洋的相继闭合是形成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主要冲断-褶皱构造的主控因素。地震勘探资料揭示,黔西南中部还存在与已经发现卡林型金矿的冲断-褶皱构造带类似的构造,找矿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断-褶皱构造 卡林金矿 地震勘探 黔西南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林-类卡林型金矿研究中被忽略的问题
9
作者 李杰美 王美娟 +2 位作者 朝银银 张岱 李光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45-446,共2页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内华达北部发现卡林金矿床之后,卡林型和类卡林型金矿被研究了几十年,大到地球动力学背景、构造控制作用、金矿成矿类型、成矿年龄、赋矿岩石,小到矿物组合、流体特征等等。美国卡林金矿的权威专家A.s.Radtke在《卡...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内华达北部发现卡林金矿床之后,卡林型和类卡林型金矿被研究了几十年,大到地球动力学背景、构造控制作用、金矿成矿类型、成矿年龄、赋矿岩石,小到矿物组合、流体特征等等。美国卡林金矿的权威专家A.s.Radtke在《卡林金矿地质学》和F.W.Dickson首先提出'卡林型'金矿的概念,他们总结出卡林型金矿的主要特征:'金与黄铁矿化、硅化关系密切;含金矿物颗粒极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金矿 产出 自然金 金矿 金矿 贵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沟里类卡林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军 张复新 张旺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602-605,共4页
该文从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盆地环境、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等方面探讨了类卡林型金矿床特征及其与铅锌矿床的共生关系,揭示成矿作用与大陆造山带活动的耦合关系。
关键词 卡林金矿 地质地球化学 小沟里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曼龙沟卡林型金矿床磷灰石LA-ICP-MS U-Pb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礼传 杨昌毕 +1 位作者 杨飞祥 王加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滇东南曼龙沟金矿床是滇东南地区代表性的卡林型金矿床,为进一步确定其成矿时代,对其中发育的两类磷灰石——与含金黄铁矿密切共生、呈细脉状集合体产出和与含金黄铁矿关系不密切、在细脉旁呈斑块状集合体产出,开展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 滇东南曼龙沟金矿床是滇东南地区代表性的卡林型金矿床,为进一步确定其成矿时代,对其中发育的两类磷灰石——与含金黄铁矿密切共生、呈细脉状集合体产出和与含金黄铁矿关系不密切、在细脉旁呈斑块状集合体产出,开展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原位U-Pb定年。结果显示,与黄铁矿关系密切共生的磷灰石形成时代为(148±25)Ma(MSWD=0.64),与黄铁矿关系不密切的磷灰石形成时代为(142±69) Ma(MSWD=11.8),两组磷灰石测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说明两者形成于相同的成矿作用过程。总体上看,曼龙沟金矿床成矿时代为~145 Ma,属于燕山早期,矿床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华南陆块岩石圈自东而西伸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金矿 磷灰石 LA-ICP-MS U-Pb定年 成矿时代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卡林型—似卡林型金矿床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0
12
作者 张复新 季军良 +1 位作者 龙灵利 范春花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2-499,共8页
笔者将南秦岭卡林型—似卡林型金矿床与与其共生的热水沉积成因铅锌矿床、中国滇黔桂卡林型金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命名地美国西部卡林金矿床、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型金矿床等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对比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矿床的形成均与... 笔者将南秦岭卡林型—似卡林型金矿床与与其共生的热水沉积成因铅锌矿床、中国滇黔桂卡林型金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命名地美国西部卡林金矿床、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型金矿床等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对比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矿床的形成均与现代板块构造活动机制具有密切耦合关系,属于造山期成矿矿床。它们既具有相似特点:容矿建造属沉积岩型,沉积构造环境具有拉张裂陷性质,均显示同生—叠加改造两次成矿作用的特征;它们又具明显差别:所属大地构造背景不同,造山带组成及结构存在明显差别,叠加改造成矿作用表现的复杂和强烈程度差别较大。造山带区域构造演化与大规模成矿作用是同一大陆动力学过程的不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 卡林 浸染 金矿 成矿规律 成矿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水银洞层控超大型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研究 被引量:64
13
作者 夏勇 张瑜 +4 位作者 苏文超 陶琰 张兴春 刘建中 邓一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73-1482,共10页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是一个近年来发现的、具较高品位、资源量已达超大型的层控卡林型金矿床。矿床受灰家堡背斜核部构造和有利岩性组合控制。金矿床具有低温成矿特征,出现去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和粘土化等围岩蚀变,特征的Au-As...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是一个近年来发现的、具较高品位、资源量已达超大型的层控卡林型金矿床。矿床受灰家堡背斜核部构造和有利岩性组合控制。金矿床具有低温成矿特征,出现去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和粘土化等围岩蚀变,特征的Au-As-Hg-Tl元素组合。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低盐度和较高压力和富挥发份的特点,均一温度在220℃左右,盐度在6%NaCl左右,压力为160±40MPa。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高压和富挥发份促使成矿流体从深部迁移至控矿背斜核部,并由于构造作用挥发份的快速逃逸,压力骤降,促使流体快速卸载,金快速沉淀,形成水银洞超大型层控卡林型金矿床。根据找矿标志及成矿和找矿模型,进行了成矿预测研究并取得很好效果,使水银洞金矿新增储量数十吨,并且预示该类型金矿找矿远景巨大,已经成为黔西南第一个超大型层控卡林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控卡林金矿 成矿模式 成矿预测 水银洞 黔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与古油藏的成因联系:有机岩相学证据 被引量:24
14
作者 顾雪祥 章永梅 +5 位作者 吴程赟 彭义伟 李葆华 付绍洪 夏勇 董树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106,共15页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有机质,一种为具较低反射率的原地藻类体,散布于金矿石和沉积围岩中,多呈层纹状或条带状平行于层理面产出;另一种为热解沥青/焦沥青,多呈微细粒状产于蚀变及矿化岩石中,尤其是高品位矿石中,与主阶段...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有机质,一种为具较低反射率的原地藻类体,散布于金矿石和沉积围岩中,多呈层纹状或条带状平行于层理面产出;另一种为热解沥青/焦沥青,多呈微细粒状产于蚀变及矿化岩石中,尤其是高品位矿石中,与主阶段似碧玉状石英、含砷黄铁矿、毒砂紧密共生或伴生,或呈分散的粒状被主阶段和晚阶段的石英、方解石、雄黄等热液矿物包裹。沥青以含较高的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As(4.90%~7.88%)和S(大多为7.48%~15.24%)区别于原地有机质(不含As,S含量2.72%~7.18%)。金矿石热液矿物中常见气相CH4、气液两相CH4-H2O等烃类流体包裹体。古油藏沥青多见于二叠系生物礁碳酸盐岩的溶洞、孔隙、裂缝等开放空间中,或单独产出,或与热液方解石伴生,沥青多呈镶嵌结构,显示出高热演化程度的特点。岩相学证据显示,金矿床成矿流体是一种富含金属和碳氢化合物的油水不混溶的盆地流体,金与烃类有机质一起活化、迁移,并通过不同的沉淀和捕获机制成矿、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学 有机质 焦沥青 卡林金矿 古油藏 黔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丹寨卡林型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红阳 高振敏 +2 位作者 杨竹森 罗泰义 饶文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共4页
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研究表明 ,从未蚀变层纹状灰岩到强硅化灰岩 ,SiO2 、Au、As和Sb含量逐渐增高 ,CaO、CO2 和MgO含量逐步降低 ;在强碳酸岩化灰岩中 ,CaO和CO2 含量增高 ,SiO2 含量降低 ;各类蚀变与矿化岩石的稀土含量和配分模式与未... 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研究表明 ,从未蚀变层纹状灰岩到强硅化灰岩 ,SiO2 、Au、As和Sb含量逐渐增高 ,CaO、CO2 和MgO含量逐步降低 ;在强碳酸岩化灰岩中 ,CaO和CO2 含量增高 ,SiO2 含量降低 ;各类蚀变与矿化岩石的稀土含量和配分模式与未蚀变层纹状灰岩总体基本一致。流体包裹体资料指示 ,成矿溶液为富Cl- 型 ,爆裂温度为 2 0 0~ 3 3 8℃。同位素研究揭示 ,δ3 4S硫化物 =(1 6 0 78~ 2 0 48)× 1 0 - 3 ,δ18O =(1 9 4~ 2 0 3 )× 1 0 - 3 ,δD =(- 1 1 0~- 47)× 1 0 - 3 ,2 0 6 Pb 2 0 4 Pb =1 8 2 88~ 1 9 2 0 2 ,2 0 7Pb 2 0 4 Pb =1 5 6 85~ 1 5 793 ,2 0 8Pb 2 0 4 Pb =3 8 3 6 6~40 40 1。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 ,成矿物质以壳源为主 ,仅有少量幔源组分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金矿 地球化学 丹寨金矿 成矿流体 成矿物质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部卡林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年代学研究─—以贵州烂泥沟大型卡林型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60
16
作者 苏文超 杨科佑 +1 位作者 胡瑞忠 陈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9-362,共4页
本文利用Rb-Sr法计时原理,分析测定了贵州烂泥沟大型卡林型金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流体包裹体与方解石脉矿物的Rb、Sr同位素组成,获得一条线性较好的Rb-Sr等时线,其年龄值为105.6Ma,这一结果为我国卡林型金矿的研究提供了重要... 本文利用Rb-Sr法计时原理,分析测定了贵州烂泥沟大型卡林型金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流体包裹体与方解石脉矿物的Rb、Sr同位素组成,获得一条线性较好的Rb-Sr等时线,其年龄值为105.6Ma,这一结果为我国卡林型金矿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卡林金矿 金矿 液包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卡林型金矿床及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64
17
作者 张复新 宗静婷 马建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2-184,共13页
鉴于目前对沉积岩型金矿、卡林型金矿概念和类型划分存在分岐,该文在对秦岭沉积岩区浸染状金矿研究基础上,主张将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金矿床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沉积岩型金矿床是具有广义内涵的一类金矿,包容了从沉积-轻微改造,... 鉴于目前对沉积岩型金矿、卡林型金矿概念和类型划分存在分岐,该文在对秦岭沉积岩区浸染状金矿研究基础上,主张将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金矿床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沉积岩型金矿床是具有广义内涵的一类金矿,包容了从沉积-轻微改造,到沉积-强烈改造的一类热液金矿;可划分四种亚类:卡林型、变质细碎屑岩型、热水沉积岩型、脉状体型。卡林型金矿床是狭义内涵的金矿类型,属于沉积岩型金矿类型中的重要亚类;在区域金成矿密集区内,可构成卡林型矿床地球化学系列。建议不要将沉积岩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相互代替使用或等同起来。秦岭沉积岩区卡林型金矿与美国卡林典型矿床有较好的类比性。矿床具有沉积-轻微改造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金矿 沉积岩 金矿 成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中微量元素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苏文超 胡瑞忠 +1 位作者 漆亮 方维萱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2-516,共5页
用ICP-MS测定了黔西南烂泥沟和丫他卡林型金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中的Co、Ni、Cu、Pb、Zn和Pt等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中均有较高的Co、Ni、Cu、Pb和Zn含量,并首次发现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流体中富含Pt。据此认为... 用ICP-MS测定了黔西南烂泥沟和丫他卡林型金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中的Co、Ni、Cu、Pb、Zn和Pt等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中均有较高的Co、Ni、Cu、Pb和Zn含量,并首次发现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流体中富含Pt。据此认为基性火山岩可能是卡林型金矿床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微量元素 卡林金矿 贵州 成矿流体 基性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丫他卡林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程赟 顾雪祥 +4 位作者 刘丽 李保华 程文斌 章永梅 彭义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7-285,共9页
黔西南丫他金矿床是典型的沉积岩容矿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从流体包裹体的角度,探讨了丫他金矿床成矿的温度压力条件和流体演化。各阶段石英、雄黄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主成矿阶段包裹体主要类型有H2O、CO2和CO2-... 黔西南丫他金矿床是典型的沉积岩容矿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从流体包裹体的角度,探讨了丫他金矿床成矿的温度压力条件和流体演化。各阶段石英、雄黄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主成矿阶段包裹体主要类型有H2O、CO2和CO2-H2O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组合呈现CO2-H2O不混溶的特征,晚成矿阶段包裹体类型主要为H2O包裹体;从主成矿阶段到晚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由139~268℃变化至121~194℃,盐度由2.9%~7.4%变化至2.7%~6.6%。根据共存CO2包裹体和H2O包裹体的等容线计算法,还原主成矿期包裹体捕获温度为260~294℃,捕获压力为59~98 MPa。对比不同类型金矿床中的富CO2流体特征,指出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中存在的富CO2流体可能在金的搬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CO2-H2O相分离可能是导致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丫他金矿 卡林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板其卡林型金矿床方解石REE、Fe、Mn元素特征及其对找矿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加昇 韩振春 +3 位作者 李超 高振华 杨毅 周国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4-504,共11页
板其金矿床是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矿集区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卡林型金矿床。方解石是其最主要的脉石矿物,按形成时间可分为成矿前、主成矿期、成矿晚期、成矿期后四种类型。各类型方解石无论野外产状、物性标型特征还是微... 板其金矿床是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矿集区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卡林型金矿床。方解石是其最主要的脉石矿物,按形成时间可分为成矿前、主成矿期、成矿晚期、成矿期后四种类型。各类型方解石无论野外产状、物性标型特征还是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不一致。四种类型方解石相比较,成矿前方解石稀土元素总量最高(ΣREE=29.70~40.10μg/g),最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1.96~3.03),具有最大正Eu异常(δEu=3.83~5.02),无明显Ce异常(δCe=1.02~1.05);主成矿期方解石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ΣREE=10.76~15.53μg/g),最富集重稀土元素(LREE/HREE=0.11~0.23),Eu异常(δEu=0.73~1.20)与Ce异常(δCe=0.88~1.25)均不明显;成矿晚期方解石稀土元素总量最低(ΣREE=2.82~4.34μg/g),与主成矿期方解石相似,具有重稀土元素富集特征(LREE/HREE=0.26~0.86),具有弱的负Eu异常(δEu=0.67~0.83)及负Ce异常(δCe=0.55~0.81);成矿期后方解石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ΣREE=6.92~10.91μg/g),轻稀土元素富集(LREE/HREE=1.83~2.34),弱负Eu异常(δEu=0.72~0.74)与中等负Ce异常(δCe=0.41~0.50)。此外,成矿期方解石Fe、Mn元素含量明显高于非成矿期方解石,而且方解石Fe+Mn含量与LREE/HREE比值具有明显负相关关系,说明板其金矿床方解石富集重稀土元素与其所含的Fe、Mn元素有关。对方解石各种标型特征的研究,将为滇黔桂卡林型金矿找矿勘查提供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其 卡林金矿 方解石 稀土元素 Fe、Mn元素 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