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柯克亚地区卡拉塔尔组沉积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剑 王振宇 +2 位作者 孙崇浩 谭秀成 邓兴梁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6,共4页
以工区内的录井、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测井曲线及野外露头剖面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柯克亚及邻区古近系卡拉塔尔组岩石结构组分类型及特征、古生物化石、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沉积相标志的详细研究,指出了本区总体上为海湾... 以工区内的录井、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测井曲线及野外露头剖面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柯克亚及邻区古近系卡拉塔尔组岩石结构组分类型及特征、古生物化石、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沉积相标志的详细研究,指出了本区总体上为海湾泻湖沉积环境,以潮坪、障壁滩坝、台内滩、半局限泻湖、局限泻湖、滩间海等亚相沉积为主。卡拉塔尔组沉积水体总体较浅,容易浅滩化,以多旋回滩体向上变浅序列发育为特征,沉积特征受控于海平面变化,其沉积演化经历了2个海侵—海退的沉积旋回,受大气淡水淋溶改造的台内滩亚相为本区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演化 卡拉塔尔组 柯克亚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始新统卡拉塔组极热事件记录
2
作者 张现军 刘宣威 +6 位作者 王睦童 姜福杰 王东辰 燕卓越 陈君青 孙海涛 张京伟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854,共16页
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是新生代重要的气候转折期,多次极热事件的发生导致地球表层碳汇能力减弱,海平面多次发生波动。始新世以来,海相沉积在中国仅有3处区域保留有记录,塔西南卡拉塔尔组保留了这一阶段完整的海侵记录,是研究新生代古气候及... 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是新生代重要的气候转折期,多次极热事件的发生导致地球表层碳汇能力减弱,海平面多次发生波动。始新世以来,海相沉积在中国仅有3处区域保留有记录,塔西南卡拉塔尔组保留了这一阶段完整的海侵记录,是研究新生代古气候及特提斯洋演化的重要层位。本文针对卡拉塔尔组记录的极端气候沉积特征展开研究,结果显示:(1)卡拉塔尔组记录了可信的天文旋回周期,沉积时间持续6.6 Ma,与卢特泰阶一致;(2)卡拉塔尔组观察到风暴序列中的5个组成部分,即粒序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和块状泥岩层,表明塔里木盆地区域沉积期处于风暴频发的热带-亚热带低纬度地区;(3)受沉积相和水动力差异影响,发育了10种类型的鲕粒,即原生沉积成因的放射鲕、同心鲕、表鲕、复鲕、椭形鲕和偏心鲕以及后生改造成因的泥晶鲕、变形鲕、负鲕和白云化鲕。始新世中期,异常气候事件推动了海平面上升,海水进入塔里木盆地,事件持续至卢特泰阶结束。沉积期内,温室效应控制下风暴作用频发,CO_(2)浓度升高,海水蒸发量变大,大陆风化作用加剧,长期恶化的环境使得生物化石具有机会主义选择特征。本文对新生代异常气候的研究补充了中国区域的海相剖面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卡拉塔尔组 风暴作用 鲕粒 极热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方法识别和评价碳酸盐岩有效储层
3
作者 徐文圣 孙耀玺 +2 位作者 刘奇广 庞雄奇 张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6,共12页
塔西南拗陷柯克亚地区卡拉塔尔组为碳酸盐岩储层,其孔隙裂缝系统决定着油气的富集程度,应用单一测井参数识别和评价孔缝系统非常困难且效果差。为此,以主成分分析方法为核心,在损失很少信息条件下,将多个成分耦合后并在保证数据信息丢... 塔西南拗陷柯克亚地区卡拉塔尔组为碳酸盐岩储层,其孔隙裂缝系统决定着油气的富集程度,应用单一测井参数识别和评价孔缝系统非常困难且效果差。为此,以主成分分析方法为核心,在损失很少信息条件下,将多个成分耦合后并在保证数据信息丢失最小的原则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常规测井数据资料对碳酸盐岩孔隙裂缝系统储集空间解释与评价的新方法,对未实施成像测井区域实现储层纵向高密度孔隙裂缝系统联合量化分析与评价。研究利用声波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深侧向测井及浅侧向测井等测井资料,结合研究区实测孔渗数据及压汞测试等数据,建立塔西南柯克亚地区次生孔隙裂缝储层解释数学模型,量化表征碳酸盐岩孔隙裂缝系统储集空间。结果表明,柯克亚卡拉塔尔组孔隙裂缝储层解释模型的识别结果与成像测井解释结果吻合率较高,可达73%,表明该方法有效,研究结果可为致密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高效勘探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碳酸盐岩 孔隙裂缝系统 主成分分析 储集空间识别 卡拉塔尔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克亚背斜新生代构造变形时序厘定与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凌东明 韩耀祖 白建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1-506,共6页
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体,以构造正演模拟和生长地层分析为约束条件,对柯克亚背斜的构造变形时序进行重新厘定。分析认为,新生代以来柯克亚背斜主体经历了中新世晚期、更新世早期和更新世中—晚期3个阶段不同性质构造运动的叠加。中... 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体,以构造正演模拟和生长地层分析为约束条件,对柯克亚背斜的构造变形时序进行重新厘定。分析认为,新生代以来柯克亚背斜主体经历了中新世晚期、更新世早期和更新世中—晚期3个阶段不同性质构造运动的叠加。中新世晚期以低速率的水平推覆为主,在研究区卡拉塔尔组形成大量低角度顺层断裂;更新世早期柯克亚背斜主体处于相对稳定的构造低部位,以被动接受沉积为主;更新世中—晚期则以高速率的垂向隆升为主,在柯克亚背斜核部形成大量高角度调节断裂,导致更新统低部位厚层沉积被抬升到整个背斜的高部位,遭受剥蚀,形成现今的构造形态。新的构造发育模式下,柯克亚背斜核部和北翼发育多套优质储集层的叠置断块,多期断裂的叠加可有效改善局部储集层物性,促进深层油气向卡拉塔尔组调整运移、充注成藏。这深化了对柯克亚凝析气藏的认识,也为下步勘探开发提供了新的目标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克亚背斜 卡拉塔尔组 新生代 生长地层 正演模拟 构造变形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