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卡尔·波普尔的社会技术观 |
田鹏颖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2
|
评卡尔·波普尔的历史非决定论 |
梁中义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3
|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与音乐美学 |
罗艺峰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4
|
社会进步与文化传统──关于卡尔·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 |
袁元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5 |
0 |
|
5
|
卡尔·波普尔的“真理观” |
曹均伟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6
|
走进世界3——纪念波普尔提出“世界3”理论40周年 |
吕乃基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6
|
|
7
|
探寻后现代视野下的波普尔哲学 |
洪晓楠
王丽丽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8
|
论波普尔的“历史意义”问题 |
谭扬芳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9
|
波普尔及其“世界1、2、3理论” |
刘迅
|
《图书与情报》
|
1982 |
1
|
|
10
|
波普及其“世界3” |
本刊编辑部辑
|
《图书馆论坛》
|
1984 |
0 |
|
11
|
知识生态学:对人类与知识实体关系的新探索 |
牛龙菲
张一凯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10
|
|
12
|
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出土文献?——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不可证伪性 |
西山尚志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13
|
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新探 |
王锡伟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2
|
|
14
|
曲解与推动:对《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批判和再审视 |
吕红霞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5
|
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思想与评价 |
杨文武
罗文宝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6
|
索罗斯的资源诅咒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
陈烈
刘树君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7
|
从认识主体的能动性方面看问题的求解 |
张谨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0 |
|
18
|
漫谈科技阅读与人文研究 |
汪政
|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