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社会理想的认同形式 被引量:3
1
作者 叶泽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社会理想 认同 统治阶级 个体利益 社会发展模式 自主性 强制性 社会整体利益 特殊利益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束缚与自由──《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观
2
作者 陈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75-80,共6页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 自主活动 共产主义 生产力 私有制 资本主义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统治阶级 无产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改变──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美学生成的思想
3
作者 庄锡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美学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资本主义 物质生产 社会生产组织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手稿》 社会制度 生产和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4
作者 林建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12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开 公有制为主体 坚持改革 社会主义事业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党的领导 多种经济成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亡与汉初的黄老政治 被引量:2
5
作者 田静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8-82,共5页
秦亡与汉初的黄老政治田静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秦王朝的迅速灭亡,宣告了统治者单纯依靠法治思想实行统治的彻底失败。继之而起的汉王朝,及时总结秦亡的原因,调整统治策略,确立以“黄老思想”为主的统治思想,实行约法省... 秦亡与汉初的黄老政治田静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秦王朝的迅速灭亡,宣告了统治者单纯依靠法治思想实行统治的彻底失败。继之而起的汉王朝,及时总结秦亡的原因,调整统治策略,确立以“黄老思想”为主的统治思想,实行约法省禁、休养生息的政治。这一做法,在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思想 黄老政治 汉初 秦王朝 约法省禁 清静无为 秦亡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统治 司马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持人的话
6
作者 陈思和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0-50,共1页
本专栏第一期发表的《试论〈无名书〉》中,我提出了当代文学史上存在着“潜在创作”的现象,文章发表后有不少朋友对这个现象感到兴趣,并且提出了进一步的意见。如张新颖建议我将“潜在创作”改为“潜在写作”,理由是许多书信日记随... 本专栏第一期发表的《试论〈无名书〉》中,我提出了当代文学史上存在着“潜在创作”的现象,文章发表后有不少朋友对这个现象感到兴趣,并且提出了进一步的意见。如张新颖建议我将“潜在创作”改为“潜在写作”,理由是许多书信日记随笔等作品在当时并不是以创作为动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 潜在写作 主持人 主流意识形态 文学作品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五六十年代 现当代文学 中西文化 杜勃罗留波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独特的鲁迅研究史——读王富仁的《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7
作者 吴成年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鲁迅研究史 历史与现状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王富仁 文化心理 鲁迅小说 鲁迅观 中国文化 英美派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一文的质疑
8
作者 华寿考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96-96,共1页
对《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一文的质疑华寿考阅读了《理论学刊》1995年第6期载《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该文后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96年第1期转载)一文后,觉得该文的观点有加以辨析、商榷之必要。该文认为,人类... 对《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一文的质疑华寿考阅读了《理论学刊》1995年第6期载《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该文后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96年第1期转载)一文后,觉得该文的观点有加以辨析、商榷之必要。该文认为,人类社会关系就是道德关系,道德是社会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的本质 社会意识形态 阶级性 道德规范 阶级社会 资产阶级道德 公平合理 占统治地位 中国人民 行为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讲座——第三讲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历史的进步
9
作者 洪彩 《商业研究》 1986年第4期46-48,共3页
要学习商品经济的理论,还应了解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自然经济,懂得商品经济为什么要必然代替自然经济。尤其我国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建国以来。
关键词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 经济理论 必然代替 奴隶社会 占统治地位 封建社会 讲座 思想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市场和市场调节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马竹山 《商业研究》 1981年第3期8-11,共4页
什么是市场?市场的原始含义是人们互相交换商品的场所,即买卖商品的场所。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特別是商品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以后,市场作为整个社会商品货币关系的体现,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它的状况和性质是由社... 什么是市场?市场的原始含义是人们互相交换商品的场所,即买卖商品的场所。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特別是商品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以后,市场作为整个社会商品货币关系的体现,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它的状况和性质是由社会生产的状况和性质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调节 几个问题 国民经济 商品货币关系 商品生产 商品交换 社会分工 占统治地位 社会生产 综合反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经济基础定义的不妥之点
11
作者 任玉岭 《河北学刊》 1984年第5期70-70,共1页
各地编写的哲学教科书中,关于经济基础的定义多表述为:“经济基础是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对这一流行的观点,笔者几年来一直表示异议。我认为,把经济基础定义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各地编写的哲学教科书中,关于经济基础的定义多表述为:“经济基础是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对这一流行的观点,笔者几年来一直表示异议。我认为,把经济基础定义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有以下四点不妥之处: 第一,难以同马克思的论述一致。马克思说:“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页)马克思说的是“这些”生产关系,而不是“这一”或“某一”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这里显然没有局限于一种生产关系。 第二,难以同客观现实相符合。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任何社会现实存在的生产关系都不是纯粹的—种,也并非所有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消极、反动的,其中有的往往有某种程度的积极作用,因而有其存在的一定的合理性。 第三,不利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如果把经济基础仅仅看作占统治地位的一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我国的现实来说,就容易把占统治地位以外的其他现实存在的生产关系或成分(如某些个体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传统经济 占统治地位 经济基础 表示异议 马克思恩格斯 哲学教科书 现实存在 现实基础 客观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与劳动的政治经济学
12
作者 巫继学 《中州学刊》 1983年第3期126-127,共2页
如何以《资本论》为指导,来建立社会土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虽未给我们提供一个现象模式,却留下了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留下了《资本论》的逻辑。
关键词 自主劳动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的逻辑 必要价值 轴心关系 生产过程 占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公式
13
作者 黎克明 徐超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6,共6页
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谈到他怎样在1842—1843年间“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从而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这个研究使他在1844年得出:“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根源于物质的生活... 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谈到他怎样在1842—1843年间“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从而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这个研究使他在1844年得出:“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论.接着他将自己在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阐明,而在《共产党宣言》中作了详细论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简要表述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生产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 生产关系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形式 唯物史观 占统治地位 选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窦娥冤》中的鬼魂
14
作者 姜小青 《高校教育管理》 198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钟林斌同志在《中国古典戏曲名著简论》中说:《窦》剧中“三桩誓愿的实现,鬼魂上场伸冤是消极落后的因素”,“这无疑在客观上散布了天堂地狱之说和今生来生的观念.”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我们分析任何问题,绝不能只看表象,而忽视事... 钟林斌同志在《中国古典戏曲名著简论》中说:《窦》剧中“三桩誓愿的实现,鬼魂上场伸冤是消极落后的因素”,“这无疑在客观上散布了天堂地狱之说和今生来生的观念.”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我们分析任何问题,绝不能只看表象,而忽视事物的实质,对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中鬼魂的出现,也应该透过表面,去窥探其实质.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窦》剧中鬼魂出现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魂 《窦娥冤》 关汉卿 天堂地狱 封建迷信 三桩誓愿 明传奇 建压 积极意义 占统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论商业的产生及其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发展(续)
15
作者 林文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6,共6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在封建生产方式内部孕育萌芽,而后又通过瓦解封建生产方式而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所...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在封建生产方式内部孕育萌芽,而后又通过瓦解封建生产方式而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所谓资本主义要素的解放,其基本的条件有二:一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封建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 经济结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生产资料 占统治地位 封建社会 商业资本 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16
作者 周义庚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15,共2页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周义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的大问题。我们应当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社摆在突出的地位,...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周义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的大问题。我们应当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社摆在突出的地位,始终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物质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精神文明建设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共同富裕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物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17
作者 柏南 《商业研究》 1985年第6期3-3,共1页
为什么说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呢? 首先,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后来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瓦解了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人类社会进入... 为什么说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呢? 首先,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后来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瓦解了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商品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封建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社会 占统治地位 原始社会 生产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但愿并非老生常谈
18
作者 张国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3-6,共4页
笔者作为我院学报的一个工作人员,参与了办刊十年的全过程,对学报的方方面面有所接触。
关键词 学报编辑主体 民族研究 办刊 能动性 学术 社会主义大学 内稿 占统治地位 个人人格 新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札记
19
作者 寒璋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4年第3期22-28,共7页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是恩格斯在一八八四年三——六月撰就而成,当年发表,距今整整一百周年了。为了纪念这部光辉著作发表一百周年,根据自己进一步学习的体会,谈以下几点意见。这部著作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的理论问题极...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是恩格斯在一八八四年三——六月撰就而成,当年发表,距今整整一百周年了。为了纪念这部光辉著作发表一百周年,根据自己进一步学习的体会,谈以下几点意见。这部著作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的理论问题极其广泛而又深远,限于本人水平,所谈意见不免有错误,请予批评指正。 一 十九世纪的七十、八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在各国的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家庭形式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札记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起源》 马克思主义 国家的产生 占统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的部族与部族主义
20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47-47,共1页
非洲的部族与部族主义部族的英文为“Tribe”,法文为“Tribu”,我国过去一般都译为部落。它是非洲国家独立前社会组织的重要单位。部族以相近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相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和方言。共同的宗教和习俗以及相... 非洲的部族与部族主义部族的英文为“Tribe”,法文为“Tribu”,我国过去一般都译为部落。它是非洲国家独立前社会组织的重要单位。部族以相近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相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和方言。共同的宗教和习俗以及相对集中的权力体系。在非洲人民反对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族主义 非洲国家 民族国家 社会组织形式 部族国家 殖民主义 权力体系 民族独立 传统势力 占统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