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卟啉吡啶季铵盐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许光军 刘彦钦 +2 位作者 韩士田 王希军 于立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23-724,共2页
研究了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情况下,卟啉试剂溴化5 [4 (2 吡啶乙氧基)苯基] 10,15,20 三(4 甲氧基苯基)卟啉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pH3~5时,铜(Ⅱ)与卟啉吡啶季铵盐形成了稳定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8×105L·mol-... 研究了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情况下,卟啉试剂溴化5 [4 (2 吡啶乙氧基)苯基] 10,15,20 三(4 甲氧基苯基)卟啉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pH3~5时,铜(Ⅱ)与卟啉吡啶季铵盐形成了稳定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8×105L·mol-1·cm-1。铜(Ⅱ)浓度在0~0 7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配合物其组成的摩尔比为Cu∶卟啉吡啶季铵盐=1∶2,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吡啶季铵盐 铜(Ⅱ) 测定 显色反应 光度法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卟啉吡啶季铵盐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铜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志华 石晓霞 韩士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2-534,共3页
应用新试剂5-[4-N-(对氯)-苄铵基吡啶基]-10,15,20-三(4-N-吡啶基)卟吩氯化物作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痕量铜,在pH 3.2的邻苯二甲酸盐缓冲介质中,此试剂与铜离子生成组成比为1比1的稳定配合物,其吸收峰位于428.0 nm波长处,表观摩尔... 应用新试剂5-[4-N-(对氯)-苄铵基吡啶基]-10,15,20-三(4-N-吡啶基)卟吩氯化物作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痕量铜,在pH 3.2的邻苯二甲酸盐缓冲介质中,此试剂与铜离子生成组成比为1比1的稳定配合物,其吸收峰位于428.0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9×105L.mol-1.cm-1。铜含量在0.1 mg.L-1以内符合比耳定律,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52+0.31C(r=0.999 1)。按所提出的方法测定了3种环境水标准样品中的痕量铜(Ⅱ),测得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卟啉吡啶季铵盐 铜离子 环境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吡啶季铵盐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锌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志华 郭玉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59-1260,共2页
卟啉化合物为超高灵敏显色剂,已用于铜、铁、银、铅、锌等多种元素的测定。新型卟啉——溴化5-[4-N-(对硝基)苄铵基吡啶基]-10,15,20三(4-N-吡啶基)卟啉季铵盐[铂具有显色剂和表面活性剂双重功能,其水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显... 卟啉化合物为超高灵敏显色剂,已用于铜、铁、银、铅、锌等多种元素的测定。新型卟啉——溴化5-[4-N-(对硝基)苄铵基吡啶基]-10,15,20三(4-N-吡啶基)卟啉季铵盐[铂具有显色剂和表面活性剂双重功能,其水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显色过程中,不需加入表面活性剂和辅助络合剂,仍能达到灵敏度高、稳定性高的效果,已成功用于水中铜含量的测定并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测定 卟啉吡啶季铵盐 痕量锌 表面活性剂 化合物 铵盐 抗干扰能力 显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尾式卟啉-吡啶季铵盐对铜(Ⅱ)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士田 刘彦钦 邓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研究了三种新型不同链长尾式卟啉 -吡啶季铵盐与Cu2 +的显色反应条件 ,其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 4 13nm(Ⅰ ) ,(Ⅱ ) ;4 14nm(Ⅲ )。在相同条件下 ,试剂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 4 4 3 5nm(Ⅰ ) ;4 4 4nm(Ⅱ ) ;4 4 6nm(Ⅲ )。对比度大约 ... 研究了三种新型不同链长尾式卟啉 -吡啶季铵盐与Cu2 +的显色反应条件 ,其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 4 13nm(Ⅰ ) ,(Ⅱ ) ;4 14nm(Ⅲ )。在相同条件下 ,试剂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 4 4 3 5nm(Ⅰ ) ;4 4 4nm(Ⅱ ) ;4 4 6nm(Ⅲ )。对比度大约 30nm。试剂与铜络合比均为 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Ⅰ ) 3 4× 10 5,(Ⅱ )2 9× 10 5;(Ⅲ ) 2 5× 10 5L·mol-1·cm-1,铜含量分别在 (Ⅰ ) 0~ 0 5 μg·( 10mL) -1;(Ⅱ ) 0~ 0 6 μg·( 10mL) -1;(Ⅲ ) 0~ 1 0 μg·( 10mL) -1内符合比尔定律 ,可用于痕量铜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式-吡啶铵盐 铜(Ⅱ) 显色反应 痕量分析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锌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志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61-862,866,共3页
在pH 1.2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中,新型卟啉吡啶季铵盐显色剂-溴化5-[4-N-(对甲氧基)苄铵基吡啶基]-10,15,20-三(4-N-吡啶基)卟啉与锌(Ⅱ)形成1:1配合物。在此显色反应中,新型卟啉试剂具有显色和表面活性剂的双重功能。此配合物... 在pH 1.2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中,新型卟啉吡啶季铵盐显色剂-溴化5-[4-N-(对甲氧基)苄铵基吡啶基]-10,15,20-三(4-N-吡啶基)卟啉与锌(Ⅱ)形成1:1配合物。在此显色反应中,新型卟啉试剂具有显色和表面活性剂的双重功能。此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24 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4.96×10~5 L·mol^(-1)·cm^(-1),锌(Ⅱ)质量浓度在800μg·L^(-1)以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3个水样中锌(Ⅱ)的测定,方法的回收率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96.0%~97.1%和0.43%~0.6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卟啉吡啶季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