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博物馆定义和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2
1
作者 魏峻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共5页
自国际博物馆协会1946年成立并首次对博物馆进行定义以来的70年间,国际博协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过7次修改,体现了博物馆视域的逐步拓展,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方有关博物馆定义的表述中,体现了对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的参考借鉴。博物馆定义... 自国际博物馆协会1946年成立并首次对博物馆进行定义以来的70年间,国际博协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过7次修改,体现了博物馆视域的逐步拓展,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方有关博物馆定义的表述中,体现了对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的参考借鉴。博物馆定义内涵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如博物馆的定位、功能、非营利性等.虽然在各国有关博物馆定义中普遍提及,但具体表述因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等差异而体现出各自侧重和特色。在中国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中,应侧重以健全博物馆体制机制为主导、以拓展博物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为抓手,并以新技术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博物馆定义 博物馆功能 非营利性 公共性 服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文本探析:基于逻辑、实体与语境三重维度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迪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28,共6页
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在1946年问世后,经7次修订。该定义采用属种定义法,属概念为"机构",切合该定义的法律语境,种差部分表述较为复杂,由使命、性质、目的、功能、工作对象等因素共同构成,这些因素随社会语境与博物馆实体变化... 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在1946年问世后,经7次修订。该定义采用属种定义法,属概念为"机构",切合该定义的法律语境,种差部分表述较为复杂,由使命、性质、目的、功能、工作对象等因素共同构成,这些因素随社会语境与博物馆实体变化而被调整。文本内容及其调整变化在形式逻辑之外也体现出生存逻辑与权力逻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博物馆定义 文本 逻辑 实体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OM提案对博物馆定义的再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于觐诚 钱益汇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8-112,93,共6页
ICOM曾在2019年为拟定新的博物馆定义征集了269个提案。对提案进行数据分析,能够挖掘其文本内涵,为新的博物馆定义提出合理建议。分析结果发现:定义在宏观角度具有“经济”的隐藏属性;微观角度下,2019年“新的博物馆定义”删改增补了博... ICOM曾在2019年为拟定新的博物馆定义征集了269个提案。对提案进行数据分析,能够挖掘其文本内涵,为新的博物馆定义提出合理建议。分析结果发现:定义在宏观角度具有“经济”的隐藏属性;微观角度下,2019年“新的博物馆定义”删改增补了博物馆功能,却割裂了提案和2007年定义中合理的部分。因此新的定义应表明博物馆机构性、不采取宣言形式、明确非遗作为收藏对象且功能涵盖文化教育层面,并直面博物馆的经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定义 ICOM 提案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权威”到“公共知识生产体”——关于“博物馆定义”的思考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潇笑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2,共6页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语境中,清晰的定义与稳定的身份认同对博物馆发展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反思国际博物馆协会定义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中国博物馆发展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从博物馆发展的内部规律以及博物馆与社会关系的外...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语境中,清晰的定义与稳定的身份认同对博物馆发展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反思国际博物馆协会定义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中国博物馆发展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从博物馆发展的内部规律以及博物馆与社会关系的外向视角,探讨在以智识生活为重要面向的现代社会中,博物馆在对遗产收藏与保存、整理与研究的过程中,如何进行"知识生产"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探索构建社会公众参与的公共知识生产机制与生态。博物馆作为一个"知识生产体","物质性"与"公共性"是它的核心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博物馆定义 核心价值 知识生产 物质性 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汪彬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7-125,共9页
国际博协自1946年推出第一个博物馆定义以来,经过不断地修订至今已形成了八个定义;2019年定义的搁浅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讨论。这些定义为分析二战后至今博物馆领域的思想变化提供了样本。而在其中,1974年、2007年和2019年定义分... 国际博协自1946年推出第一个博物馆定义以来,经过不断地修订至今已形成了八个定义;2019年定义的搁浅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讨论。这些定义为分析二战后至今博物馆领域的思想变化提供了样本。而在其中,1974年、2007年和2019年定义分别代表着国际博物馆界对博物馆认识的三次重要转变。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研究方法不但可以更加整体地分析定义产生的变化,而且也有助于解读定义产生变化的原因。同时,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当下博物馆界的一些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博协 博物馆定义 历时性 共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博物馆定义中的“非营利性” 被引量:8
6
作者 胡凯云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33,共5页
"非营利性"通常被认为是博物馆的核心特征,是将其与商业娱乐机构加以区分的根本因素。但是近年来,经济环境的变动对博物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促使博物馆开始关注自身的运营状况。同时,一些具备博物馆教育、展示等基本职能的商... "非营利性"通常被认为是博物馆的核心特征,是将其与商业娱乐机构加以区分的根本因素。但是近年来,经济环境的变动对博物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促使博物馆开始关注自身的运营状况。同时,一些具备博物馆教育、展示等基本职能的商业机构也开始增加,博物馆的边界趋向于模糊。在此背景下,博物馆的定义是否应该有所延伸?"非营利性"是否还是博物馆身份识别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解析非营利性的内涵,阐明当前博物馆的生存现状以及博物馆与非营利性的关系,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思考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博物馆定义 非营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公约数语境下博物馆定义的中国化表达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曹岳森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2,共4页
自成立以来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国际博协推出了9版博物馆定义文本。对新版定义的出炉,既要认可其修订完善的必要性,同时更要对定义的“最大公约数”特性秉持审慎看待的姿态。在新版定义文本框架下,要回望中国博物馆发展历程,在提炼博物馆... 自成立以来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国际博协推出了9版博物馆定义文本。对新版定义的出炉,既要认可其修订完善的必要性,同时更要对定义的“最大公约数”特性秉持审慎看待的姿态。在新版定义文本框架下,要回望中国博物馆发展历程,在提炼博物馆中国特质语境下,认真开展博物馆定义的中国化表达探讨,指导博物馆学研究在中国的开展,进而结合中国国情促进中国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博物馆定义 中国化 公约数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抑或是割裂?试论博物馆学传统的未来——兼论“博物馆定义”的再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奕 安海 +2 位作者 陈怡玮 吕昌霖 王思怡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6-128,共3页
ICOFOM专委会(博物馆学专委会)致力于对博物馆历史、收藏、教育、伦理、展览、管理和社会角色多样性等多方面展开讨论。京都新定义的搁浅似乎让我们重新反思博物馆学的传统与发展,当今时代下的博物馆定义如何与博物馆学的研究相契合,抑... ICOFOM专委会(博物馆学专委会)致力于对博物馆历史、收藏、教育、伦理、展览、管理和社会角色多样性等多方面展开讨论。京都新定义的搁浅似乎让我们重新反思博物馆学的传统与发展,当今时代下的博物馆定义如何与博物馆学的研究相契合,抑或是相决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博物馆定义 非物质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全球化与博物馆再定义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瑾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39,共6页
全球化带来的人员、资本、物品和观念流动,计算机革命和借息技术给博物馆带来新挑战,博物馆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的语境、视角、词义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博物馆应该重新思考定义,重构实现核心使命和功能的运作系统,在保持元价值基础上... 全球化带来的人员、资本、物品和观念流动,计算机革命和借息技术给博物馆带来新挑战,博物馆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的语境、视角、词义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博物馆应该重新思考定义,重构实现核心使命和功能的运作系统,在保持元价值基础上从全球视角塑造新的行业形象,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定义 全球化 语境 视角 词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国宁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16,共4页
20世纪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博物馆是西学中用的代表,21世纪的中国博物馆见到中西合璧的面貌,今后我们的博物馆还会有什么新的中国特征呢?面向社会的现代性与未来性,应当是未来博物馆定义中包含的核心内容,此定义应当适应社会多元的发展,... 20世纪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博物馆是西学中用的代表,21世纪的中国博物馆见到中西合璧的面貌,今后我们的博物馆还会有什么新的中国特征呢?面向社会的现代性与未来性,应当是未来博物馆定义中包含的核心内容,此定义应当适应社会多元的发展,并能够体现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博物馆定义 现代性 未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新定义在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修订中的反射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安来顺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127,共6页
2019年以来,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为代表的国际博物馆领域为应对社会和博物馆行业的快速变革,以开放、透明、民主的方式推出了一系列事关文博事业发展大计的重大举措,其中尤以博物馆新定义的出台和《ICOM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的修订... 2019年以来,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为代表的国际博物馆领域为应对社会和博物馆行业的快速变革,以开放、透明、民主的方式推出了一系列事关文博事业发展大计的重大举措,其中尤以博物馆新定义的出台和《ICOM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的修订最为引人关注。虽然后者之于前者的工作角度和解决的问题不完全重合,但相互衔接、补充和支撑,旨在将博物馆新定义所确定的博物馆机构属性、价值观念、功能坐标、行为体系和运行路径转承为规范博物馆及其从业者基本行为的标准,即职业道德准则。目前准则修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可望于2023年6、7月间提交正式审议。回顾和梳理这一过程,可以观察博物馆在不同维度上对博物馆新定义的“反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职业道德 职业伦理 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 博物馆定义 国际博物馆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版块导言 被引量:1
12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共1页
乡村博物馆面向基层,立足乡村,是展示与传播乡村文化遗产的平台,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工作抓手。随着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旺盛和新技术的快速崛起,博物馆的主客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乡村博物馆正是这一背景... 乡村博物馆面向基层,立足乡村,是展示与传播乡村文化遗产的平台,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工作抓手。随着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旺盛和新技术的快速崛起,博物馆的主客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乡村博物馆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虽然至今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乡村博物馆定义,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乡村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关系 乡村博物馆 博物馆定义 乡村文化遗产 文化振兴 展示与传播 工作抓手 客观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编絮语
13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共1页
近日,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组织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正式发布,《中国博物馆》杂志第二次入选文化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自2018年10月《中国博物馆》首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的三年来,《中国博物馆》紧... 近日,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组织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正式发布,《中国博物馆》杂志第二次入选文化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自2018年10月《中国博物馆》首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的三年来,《中国博物馆》紧跟当前博物馆领域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策划各类专题12个,“考古遗址与博物馆”“新冠疫情下的博物馆”“现代博物馆制度建设”“博物馆定义再思考”等热门专题受到博物馆学界广泛关注,配合专题举办的“新时代博物馆定义研究”学术研讨会、2019当代中国策展人论坛等学术活动也有众多博物馆积极参与,有效发挥了行业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现代博物馆 学术活动 北京大学图书馆 学术交流平台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考古遗址 博物馆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