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近代博物馆学研究综述 |
徐玲
|
《中国博物馆》
|
2007 |
5
|
|
2
|
因特网与博物馆学研究 |
王伟华
杨春辉
|
《中国博物馆》
|
2000 |
0 |
|
3
|
论藏品研究在博物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兼谈中国博物馆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
白文源
|
《中国博物馆》
|
2010 |
1
|
|
4
|
知识·理论·体系·学科——中国博物馆学研究轨迹检视 |
<中国博物馆学史>课题组
|
《中国博物馆》
|
2006 |
4
|
|
5
|
百期《中国博物馆》“博物馆学研究”综述(上) |
闫向东
|
《中国博物馆》
|
2009 |
1
|
|
6
|
百期《中国博物馆》 “博物馆学研究”综述(下) |
闫向东
|
《中国博物馆》
|
2009 |
1
|
|
7
|
中国博物馆学应加强博物馆建设研究 |
陆建松
郑奕
|
《中国博物馆》
|
2008 |
2
|
|
8
|
论博物馆的科学研究 |
项隆元
汪溶
|
《中国博物馆》
|
2016 |
5
|
|
9
|
最省力法则对博物馆学的启示 |
史吉祥
|
《中国博物馆》
|
1999 |
2
|
|
10
|
什么是新博物馆学 |
甄朔南
|
《中国博物馆》
|
2001 |
51
|
|
11
|
关于博物馆与博物馆学史 |
本刊编辑部
|
《中国博物馆》
|
2015 |
2
|
|
12
|
实践中的思考:当代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的发展——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访谈录 |
潘守永
覃琛
|
《中国博物馆》
|
2012 |
2
|
|
13
|
论遗址博物馆学 |
吴永琪
李淑萍
张文立
|
《文博》
|
1996 |
6
|
|
14
|
可贵的精神 难得的范式——读宋伯胤先生《博物馆人丛语》有感 |
张文立
|
《中国博物馆》
|
2006 |
0 |
|
15
|
博物馆传播中符号编译和控制 |
陈晰
|
《中国博物馆》
|
2005 |
9
|
|
16
|
博物馆与公众:21世纪博物馆的核心问题之一 |
安来顺
|
《中国博物馆》
|
1997 |
49
|
|
17
|
辽宁省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 |
|
《中国博物馆》
|
1999 |
15
|
|
18
|
博物馆与传播学 |
李淑萍
|
《文博》
|
1994 |
4
|
|
19
|
《博物馆常用合同概论》 |
王超
|
《中国博物馆》
|
2012 |
0 |
|
20
|
新的观众理念赋予博物馆活力——兼谈天津自然博物馆如何从低谷中走出 |
程雪鸥
|
《中国博物馆》
|
199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