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面部血管瘤 被引量:3
1
作者 史迎春 秦海辉 +2 位作者 孙岳清 王秀荣 陈萍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面部肿瘤/药物疗法 血管瘤/药物疗法 博来霉素/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对增殖性血管瘤VEGF、bFGF和PC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盛华 曹东升 +3 位作者 汪春兰 丁浩 王邦河 陈增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瘤体注射平阳霉素对增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长因子(bF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增殖血管瘤140例随机分成7组,每组20例,A组作为对照组;B、D、F组平阳霉素术前1、2、3周瘤... 目的探讨瘤体注射平阳霉素对增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长因子(bF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增殖血管瘤140例随机分成7组,每组20例,A组作为对照组;B、D、F组平阳霉素术前1、2、3周瘤体注射。C、E、G组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术前1、2、3周瘤体注射。对收集到的血管瘤标本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进行光镜下组织结构观察及VEGF、PCNA和bFGF的含量检测。结果A、F、G组VEGF的表达水平(%)为78.00±3.57、75.90±2.63、70.54±3.11,B、C、D、E组为56.35±2.60、41.50±2.12、40.10±2.27、27.70±1.40,差异有显著性(P<0.05)。A、B、F、G组bFGF的表达水平(%)81.40±2.00、73.55±1.67、71.45±3.88、69.70±3.76,C、D、E组53.65±2.29、45.35±1.82、31.90±2.55,差异有显著性(P<0.05)。A、F、G组PCNA的表达水平(%)为79.55±3.15、76.30±3.71、69.20±2.97,B、C、D、E组57.30±2.34、44.95±2.47、44.25±1.60、34.00±2.2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平阳霉素瘤体注射可明显抑制血管瘤组织中VEGF和bFGF的表达,从而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 瘤/药物疗法 增殖细胞核抗原 博来霉素/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