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博斯腾湖湖滨湿地植被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张海燕
刘彬
-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疆特殊环境物种多样性应用与调控实验室
-
出处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3,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03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XJEDU2011I39)
-
文摘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湿地植物群落进行分类,采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典范对应分析(CCA)对群落进行排序,以明确博斯腾湖湖滨湿地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影响植被类型变化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湖滨湿地植被可分为7个主要群丛,分别为长苞香蒲(Ass.Typha angustata)、芦苇+长苞香蒲(Ass.Phragmites australis+Ty.angustata)、芦苇+水烛(Ass.P.australis+Ty.Angustifolia)、多枝柽柳-芦苇(Ass.Tamarix ramosissima-P.australis)、胡杨-多枝柽柳(Ass.Populus euphratica-Ta.ramosissima)、旱柳-多枝柽柳(Ass.Salix matsudana-Ta.ramosissima)和多枝柽柳(Ass.Ta.ramosissima),它们分布于湖滨浅水带、湖滨沼泽带、湖岸乔灌林带和旱生灌丛带;TWINSPAN分类产生的7个主要群丛在DCA排序图上被很好地反映出来。CCA排序与DCA排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总含盐量是决定该地区植被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博斯腾湖湖滨湿地植被种类单一,生态结构简单,水盐动态及其相互作用是影响该地区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博斯腾湖湖滨湿地进行植被保护与重建过程中,需重点考虑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总含盐量这2个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止土壤盐渍化的发生。
-
关键词
湿地植被
双向指示种分析
除趋势对应分析
博斯腾湖湖滨湿地
-
Keywords
Wetland vegetation
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
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
Bosten Lake wetlands
-
分类号
Q948.158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