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算政治”转型:由博弈政治到政策政治 被引量:4
1
作者 武玉坤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6,共4页
公共预算是一个政治问题,公共预算的政治意蕴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认同,但预算政治的表现形式却多种多样。通过对美国预算政治的变迁和我国预算改革的分析,文章研究了"预算政治"的表现形式问题。主要观点是,在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 公共预算是一个政治问题,公共预算的政治意蕴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认同,但预算政治的表现形式却多种多样。通过对美国预算政治的变迁和我国预算改革的分析,文章研究了"预算政治"的表现形式问题。主要观点是,在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已经建构了预算政策政治的制度架构,但由于相关条件的缺失,政策导向的预算政治没能有效实现,随着我国预算改革的不断推进,预算政治逐渐由微观的"博弈政治"转向宏观的"政策政治",而进行中的绩效预算改革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政治 博弈政治 政策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应然逻辑、政治博弈与实现机制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礼 孙翊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9,共6页
协同治理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有效沟通、良性互动、积极回应与通力合作形成的治理格局。然而,由于有限理性、利己主义等原因,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过程中蕴含着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社会公众等治理主体间... 协同治理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有效沟通、良性互动、积极回应与通力合作形成的治理格局。然而,由于有限理性、利己主义等原因,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过程中蕴含着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社会公众等治理主体间的政治博弈,这必然将给协同治理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阻碍。实现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必须在各治理主体之间的政治博弈中寻求动态平衡,需要构建有效的承诺与合作机制、信誉机制、信息沟通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政治博弈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气候政治博弈的实质 被引量:8
3
作者 华启和 凌烨丽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112,共5页
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问题的日益关注,气候谈判已经演变成了气候政治博弈。从表面上看,气候政治博弈主要是围绕碳减排问题、资金技术问题而展开,实质上,其背后隐藏地是政治话语权之争、经济主导权之争和伦理价值取向之争。政治话语权的博... 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问题的日益关注,气候谈判已经演变成了气候政治博弈。从表面上看,气候政治博弈主要是围绕碳减排问题、资金技术问题而展开,实质上,其背后隐藏地是政治话语权之争、经济主导权之争和伦理价值取向之争。政治话语权的博弈表现为:欧盟要争当话语权"领导者"、美国要收复话语权失地、发展中国家要谋求话语权;经济主导权的博弈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之争、欧盟与美国之间的经济主导权之争;伦理价值取向的博弈表现为:发达国家坚守目的论伦理价值取向,而发展中国家坚守义务论伦理价值取向。只有把握了气候政治博弈的实质,才能真正找到突破气候谈判困境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政治博弈 政治话语权 经济主导权 伦理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中央政府与西南民族上层的政治博弈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文光 龙晓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24,共5页
和明代相比,清代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巩固和加强对西南边疆的治理。但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深入,与地方民族上层产生矛盾冲突,双方的政治博弈一直不断,中央政府为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加强对西南各民族的治理,不断进行军事镇压与和平招抚,有效地解... 和明代相比,清代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巩固和加强对西南边疆的治理。但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深入,与地方民族上层产生矛盾冲突,双方的政治博弈一直不断,中央政府为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加强对西南各民族的治理,不断进行军事镇压与和平招抚,有效地解决了许多民族矛盾冲突,使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中央政府 民族上层 政治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进入村庄权力结构后的政治博弈分析——以湖北G市“1+X”自治模式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贺海波 包雅钧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6,共6页
当前,农村社会组织进入村庄权力结构、参与村庄政治博弈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事实。在湖北G市国家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参与村庄治理,建构起了"国家—村两委—农村社会组织—普通村民"四层主体的权力结构,每个权力主体都凭借各自的理... 当前,农村社会组织进入村庄权力结构、参与村庄政治博弈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事实。在湖北G市国家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参与村庄治理,建构起了"国家—村两委—农村社会组织—普通村民"四层主体的权力结构,每个权力主体都凭借各自的理性、利益预期和策略行动等参与村庄的政治博弈,但是农村社会组织成员的利益取向决定了各博弈主体预期利益的实现程度和新型村庄治理结构的存在状态。这种新型村庄权力结构中主体间的政治博弈是我国农村政治制度化和农村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组织 村庄权力结构 权力主体 政治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取向与政治博弈:美国医改政策回眸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丽杭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0年第8期41-48,共8页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在医改政策方面主要围绕着居民健康与卫生保健的权利,以及政府与市场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作用等不同的价值取向展开长期的政治博弈。通过对从罗斯福到奥巴马历任政府医改政策的分析,探讨不同政党在价值选择、政策抉择和基...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在医改政策方面主要围绕着居民健康与卫生保健的权利,以及政府与市场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作用等不同的价值取向展开长期的政治博弈。通过对从罗斯福到奥巴马历任政府医改政策的分析,探讨不同政党在价值选择、政策抉择和基于政府与市场平衡的医改政策。其政策过程表明:政党的价值取向奠定了医改政策的基本点;医改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利益整合的政治问题;政府主导和市场竞争的有机结合即"有管理的保健"改革策略是当下一种明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卫生改革 价值取向 政治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反垄断法的演变轨迹——政治博弈的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应品广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2期15-26,共12页
美国反垄断法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了典型的"钟摆式"运行轨迹,与其不断"经济学化"的主流解释存在抵牾。经济学理论、政党政治以及经济和战争危机等因素确实对美国反垄断法的演变有影响,但是这些解释都不尽周延。以生产... 美国反垄断法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了典型的"钟摆式"运行轨迹,与其不断"经济学化"的主流解释存在抵牾。经济学理论、政党政治以及经济和战争危机等因素确实对美国反垄断法的演变有影响,但是这些解释都不尽周延。以生产者团体和消费者团体为代表的利益团体之间的"政治博弈",是导致美国反垄断法钟摆式演变的根本原因。这种博弈塑造了美国的反垄断政策,并不断引导美国反垄断法的发展和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 政治博弈 钟摆式轨迹 利益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探要 被引量:5
8
作者 严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50,共8页
博弈论源于应用数学研究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一个分析理性个体间策略互动的、实质性的社会科学范式,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语言学以及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政治学者运用博弈分析范式的理论预设、分析方法... 博弈论源于应用数学研究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一个分析理性个体间策略互动的、实质性的社会科学范式,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语言学以及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政治学者运用博弈分析范式的理论预设、分析方法和数理模型进行的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经过了试探期、成型期和常规科学发展期三个发展阶段,形成理性选择、演化分析、经验主义、分析叙事和博弈分析马克思主义等分析路线,在策略投票、政治联盟、国际关系、宪政与法治、政治发展与民主转型、公共物品供应、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群体合作、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以及道德习俗演化等一系列理论议题上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政治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理论创新。如何有机地将权力这一政治学核心分析要素纳入分析框架,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有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 博弈分析范式 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反腐与政治博弈的转型——从“雷冠希案”说起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晨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Z期9-11,共3页
中央纪委向党的十八大的工作报告指出,要建立完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引导机制。如今,当我们重新审视"雷冠希案"等案件时,可以发现其中有多主体的利益博弈和权力博弈。同时,随着自媒体的兴起,网络反腐中的政... 中央纪委向党的十八大的工作报告指出,要建立完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引导机制。如今,当我们重新审视"雷冠希案"等案件时,可以发现其中有多主体的利益博弈和权力博弈。同时,随着自媒体的兴起,网络反腐中的政治博弈呈现出两个方面的转型:一个是绕开了"第四权力"(媒体)进行举报,另一个是"自己人"博弈官员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政治 网络反腐 政治博弈 雷冠希案 反腐体系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政治博弈对伦理共识的诉求 被引量:2
10
作者 华启和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9,共5页
气候问题不只是一个技术和政治问题,还是一个伦理问题。气候政治博弈之所以迟迟没有结果,就是因为国际社会缺乏一定的伦理共识。伦理共识的达成应该优先于解决气候问题的政治技术方案的形成,因为任何技术、政治谋划的合法性都将接受伦... 气候问题不只是一个技术和政治问题,还是一个伦理问题。气候政治博弈之所以迟迟没有结果,就是因为国际社会缺乏一定的伦理共识。伦理共识的达成应该优先于解决气候问题的政治技术方案的形成,因为任何技术、政治谋划的合法性都将接受伦理道义的考量,这也凸显了伦理共识在气候政治博弈中的价值性。不仅如此,国际关系的向善之道、人类共同利益的定在、普世伦理的兴起也为伦理共识的达成提供了现实依据、利益基础和理论依据。气候谈判中达成的伦理共识应该为:"平等而又差别"的正义原则、"区别而又共同"的责任原则、合作优先于冲突原则以及生存权与发展权统一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危机 气候政治博弈 伦理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政治博弈的伦理冲突及生态思维范式的价值选择 被引量:2
11
作者 华启和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但是,在利益面前,气候政治博弈却引发了巨大的伦理冲突。为了从根本上超越冲突,走出气候政治博弈的"囚徒困境",人类必须转变文明理念,摒弃传统的本体思维...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但是,在利益面前,气候政治博弈却引发了巨大的伦理冲突。为了从根本上超越冲突,走出气候政治博弈的"囚徒困境",人类必须转变文明理念,摒弃传统的本体思维范式,倡导和谐共生的生态思维范式,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诗意地栖居于地球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政治博弈 伦理冲突 生态思维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曾祺改编《沙家浜》的背后——透视当代文艺中地方权力的政治博弈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阳扬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9-178,共10页
《沙家浜》的故事情节脱胎于一九三九年的一个真实的事迹。叶飞率领江南抗日义勇军离开苏常地区后,留下了三十六名伤病员。他们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不畏艰苦,重建武装,坚持抗日斗争。
关键词 《沙家浜》 政治博弈 地方权力 当代文艺 汪曾祺 改编 抗日义勇军 地方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博弈”与“国家构建”——辛亥革命场域的外蒙古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建勇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辛亥革命以来,民初中央政府与外蒙古地方的政治磨合略显吃力,后者对中央政府的政治认同度不高。此间,外蒙古王公喇嘛对未来之政治趋向做了设计,遂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其后俄国插手其中,事态遂演变成一局中... 辛亥革命以来,民初中央政府与外蒙古地方的政治磨合略显吃力,后者对中央政府的政治认同度不高。此间,外蒙古王公喇嘛对未来之政治趋向做了设计,遂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其后俄国插手其中,事态遂演变成一局中俄蒙三方参与的政治博弈。伴随着中俄蒙三方展开的政治博弈,其背后之目标是为了完成"国家构建"。尽管南京临时政府以及之后的北京政府以构建国家认同为路径,通过劝谕、册封、立法、厚给利益、教育统合等诸手段,加强了与外蒙古地区的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该地区之统合。然而,由于历史继承生因素和俄国的插手,使得这一国民统合之进程从整体来说,实效不足。但不管怎样,此间通过与俄国、外蒙古之政治博弈,促使外蒙古宣布放弃"国家构建",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一种对外宣扬和阐释统合外蒙古地方的合法形象,随后还将外蒙古地方纳入其行政管理之下,亦可称得上是一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民初中央政府 外蒙古 俄国 政治博弈 国家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抗战时期“政治部第三厅”组建中国共两党的政治博弈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建强 公坤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12,共9页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国共合作背景下产生,它既是国民党政府的军事部门,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汇聚大量进步人士的抗战文化机构,是武汉抗战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抗日的共同目标下具体合作共事的唯一政权组织。武汉抗战期间,...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国共合作背景下产生,它既是国民党政府的军事部门,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汇聚大量进步人士的抗战文化机构,是武汉抗战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抗日的共同目标下具体合作共事的唯一政权组织。武汉抗战期间,第三厅在宣传抗战的文化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见证了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的合作与斗争。从第三厅的建制发展脉络来看,其作为国民党的机构组织诞生于蒋介石加强个人军事集权、整合政工与党务的独裁统治中,天然具备为蒋介石宣传“一个政府、一个主义、一个领袖”服务的政治逻辑和工作宗旨。中共则立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基点,坚持既独立又斗争的既定方针,牢牢把握文化宣传工作的领导权,聚拢大批左翼爱国人士,最终将第三厅建设成为中共领导的、团结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战斗堡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抗战 第三厅 国共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治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特区到边区——陕甘宁根据地区域名称的政治博弈与生成逻辑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8,共11页
"特区"与"边区"虽是抗战之前即已存在的区域之称,而"陕甘宁边区"无疑是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一种特殊政治行政存在,不过其区域名称则在"特区"与"边区"之间经历了曲折复杂的更名互替。个... "特区"与"边区"虽是抗战之前即已存在的区域之称,而"陕甘宁边区"无疑是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一种特殊政治行政存在,不过其区域名称则在"特区"与"边区"之间经历了曲折复杂的更名互替。个中情由既有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博弈,也有中共自身的多重考量,与中共对政治体制的认知也有关系。随着根据地区域范围的不断壮大,陕甘宁边区的名实之争又成为抗战中后期国共两党政治博弈的焦点之争。陕甘宁边区的历史生成,自当是中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必然,但国民党的封锁包围却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中外人士络绎不绝,争相进入陕甘宁边区实地考察之后形成的大量记述,不仅大大拓展了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影响,为其继续存在和发展赢得了广阔的舆论空间,同时也为中共的发展壮大赢得了难得的政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抗日根据地 国共合作 政治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政治博弈论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丕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5,共5页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核心议题。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政治化,对国际秩序的重建和世界经济转型将产生深刻影响。为了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之间,以及不...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核心议题。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政治化,对国际秩序的重建和世界经济转型将产生深刻影响。为了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之间,以及不同阵营内部围绕着气候变化问题展开了复杂激烈的政治博弈。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气候问题的最终解决,同时采取正确的措施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维护世界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政治博弈 中国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债危机背后的政治博弈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52-53,共2页
政府主权债务危机解决起来十分困难,一方面削减财政支出与刺激经济增长,短期内存在着权衡;另一方面。
关键词 债务危机 政治博弈 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财政支出 财政赤字 利益纷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悉诺逻恭禄获罪遣:吐蕃贵族论与尚的政治博弈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辛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92-96,共5页
传统贵族"论"与王室外戚"尚"的政治更迭是吐蕃政治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728年前,传统贵族"论"主导着吐蕃政局。以公元728年韦.悉诺逻恭禄"获罪遣",墀德祖赞随即任命没庐.穷桑倭尔芒为大论... 传统贵族"论"与王室外戚"尚"的政治更迭是吐蕃政治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728年前,传统贵族"论"主导着吐蕃政局。以公元728年韦.悉诺逻恭禄"获罪遣",墀德祖赞随即任命没庐.穷桑倭尔芒为大论为分水岭,王室外戚"尚"取代"论"正式崛起。不过,与传统贵族"论"族主政时期有所不同的是,吐蕃王室在此后的政治权力运行过程中更注重了权力制衡和防止贵族专权,在王室外戚叱咤吐蕃政坛的同时,传统贵族也分得了一杯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悉诺逻恭禄 论族 尚族 政治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治博弈论的韩非耕战制度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四丁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4-47,62,共5页
韩非耕战制度的有效性归因于该制度与民众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利出一空的制度安排使耕战成为君主、大臣、民众的共同理性选择;推功称能的耕战绩效奖励制度能够使厌恶风险的民众也愿意为结果不确定的战争投下赌注;赏告奸制度使民众与大... 韩非耕战制度的有效性归因于该制度与民众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利出一空的制度安排使耕战成为君主、大臣、民众的共同理性选择;推功称能的耕战绩效奖励制度能够使厌恶风险的民众也愿意为结果不确定的战争投下赌注;赏告奸制度使民众与大臣处于完全非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之中,加大告奸的奖赏力度、降低监督成本可大幅降低大臣的枉法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博弈 韩非 耕战制度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治博弈论
20
作者 黄正 赵玉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政治博弈论是博弈论在政治科学中的运用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当前,博弈论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并在经济学中取得显著成就,而在政治科学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在对政治博弈论的思想脉络、政治博弈论与博弈论关系的分析基础上,对政... 政治博弈论是博弈论在政治科学中的运用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当前,博弈论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并在经济学中取得显著成就,而在政治科学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在对政治博弈论的思想脉络、政治博弈论与博弈论关系的分析基础上,对政治博弈论的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博弈 博弈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