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奖惩频率对3~5岁幼儿完成博弈任务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小晶 李红 +1 位作者 张婷 廖渝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5-405,共11页
通过对情感决策的常用研究工具——标准爱荷华博弈任务进行了得失总量不变而频率改变的修改,并使之适合于年幼的3~5岁儿童,可以比较幼儿在不同奖惩频率任务中的表现,从而考察奖惩频率对幼儿情感决策的影响。对120名3~5岁幼儿在四种不... 通过对情感决策的常用研究工具——标准爱荷华博弈任务进行了得失总量不变而频率改变的修改,并使之适合于年幼的3~5岁儿童,可以比较幼儿在不同奖惩频率任务中的表现,从而考察奖惩频率对幼儿情感决策的影响。对120名3~5岁幼儿在四种不同类型的任务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后,所得实验结果如下:(1)儿童对惩罚和奖励频率的变化比较敏感:正向博弈任务中,"有利纸牌不变,不利纸牌的惩罚总量不变,只增加不利纸牌的惩罚频率"可以使3~5岁儿童完成博弈任务的成绩有显著提高;逆向博弈任务中,"不利纸牌不变,有利纸牌的奖惩总量不变,而有利纸牌奖励频率的增加"能促使4~5岁幼儿更多更快地做出正确选择。(2)幼儿的情感决策能力在3~4岁时期发展迅速,而在4~5岁时仍然有较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决策 博弈任务 奖励 惩罚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荷华博弈任务(IGT)与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18
2
作者 蔡厚德 张权 +1 位作者 蔡琦 陈庆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1-1410,共10页
爱荷华博弈任务(IGT)是一项检查情感性决策机制的常用实验范式。据此,Damasio等人提出了躯体标记假设(SMH)解释情绪影响决策的神经生理机制。近期,大量研究在IGT究竟是模糊决策还是风险决策、与情绪和认知的关系、与工作记忆和陈述性记... 爱荷华博弈任务(IGT)是一项检查情感性决策机制的常用实验范式。据此,Damasio等人提出了躯体标记假设(SMH)解释情绪影响决策的神经生理机制。近期,大量研究在IGT究竟是模糊决策还是风险决策、与情绪和认知的关系、与工作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的关系以及IGT的神经网络与分子遗传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资料。结果显示,IGT加工的早期由模糊决策主导,情绪性躯体信号对引导决策选项的偏好可能起关键作用,后期则倾向是一种风险决策,认知评价和预期对选项偏向逐渐占优势;IGT与工作记忆的加工成分有相互重叠,也需陈述性记忆的参与;IGT的加工不仅依赖于杏仁核、腹内侧前额皮层、眶额皮层等组成的情绪脑网络的活动,还与背外侧前额皮层、海马、腹侧纹状体、岛叶皮层、辅助运动前区、扣带回皮层等许多脑区的活动有关;COMT和5-HTT的基因多态性会调节IGT相关的决策加工。总之,IGT是一项需要多重神经系统协同活动的决策加工任务,且模糊与风险决策可能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荷华博弈任务 情感性决策 模糊与风险决策 工作记忆 陈述性记忆 躯体标记假设 认知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荷华博弈任务在临床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凤华 李光涛 +1 位作者 胡笑羽 董圣鸿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3-518,共6页
爱荷华博弈任务作为一种经典的模糊决策范式,常被用来模拟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该任务范式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工具,逐渐在临床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爱荷华博弈任务为出发点,介绍其在精神分裂症、... 爱荷华博弈任务作为一种经典的模糊决策范式,常被用来模拟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该任务范式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工具,逐渐在临床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爱荷华博弈任务为出发点,介绍其在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综合征、物质依赖、进食障碍等领域的应用,以期对其他临床领域有借鉴作用,并指出了该任务范式的局限及未来发展前景,使研究者对此予以积极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荷华博弈任务 模糊决策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博弈任务对冒犯者得到宽恕后行为的研究:人格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田 傅宏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3-368,共6页
为探讨人格特质对得到宽恕与否与冒犯者后续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基于虚拟的囚徒困境博弈范式,并结合人格问卷的测试,对369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宽恕情境下的被试更倾向于不再伤害对方;(2)得到宽恕的程度与冒犯者善待对方的... 为探讨人格特质对得到宽恕与否与冒犯者后续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基于虚拟的囚徒困境博弈范式,并结合人格问卷的测试,对369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宽恕情境下的被试更倾向于不再伤害对方;(2)得到宽恕的程度与冒犯者善待对方的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3)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在得到宽恕与否与冒犯者后续行为之间关系中起调节作用,而大五人格的其他四个维度调节作用不显著;(4)特质性感恩在得到宽恕与否与冒犯者后续行为之间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据此可得出结论,冒犯者得到宽恕后更倾向于不再伤害被冒犯者,且受到部分人格特质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恕 后续行为 博弈任务 人格因素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7岁青少年的决策表现:基于爱荷华博弈任务
5
作者 许盼盼 沈慧欣 +1 位作者 张凤华 张维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0-416,共7页
青少年早期还是青少年后期具备优势决策的能力存在分歧。通过改编版的爱荷华博弈任务,探究12岁~17岁的青少年的决策表现,结果发现:在青少年早期个体已经具备了优势决策的能力,在青少年中期决策能力最好,而在青少年后期决策表现最差,这... 青少年早期还是青少年后期具备优势决策的能力存在分歧。通过改编版的爱荷华博弈任务,探究12岁~17岁的青少年的决策表现,结果发现:在青少年早期个体已经具备了优势决策的能力,在青少年中期决策能力最好,而在青少年后期决策表现最差,这说明在整个青少年时期决策能力的发展并非是线性的;青少年倾向于选择损失频率低的纸牌,出现了显著的“B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决策 爱荷华博弈任务 B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类不均衡数据的多任务博弈概率分类向量机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海洋 李丙新 +1 位作者 郑近德 童靳于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0-437,共8页
在工程实际中获取的故障样本往往会呈现不均衡特点,同时传统的分类模型也会存在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稀疏贝叶斯理论、模糊隶属度等理论,提出了一种多任务博弈概率分类向量机(MGPCVM)分类方法。首先,在MGPCVM的目标函数中,设计了... 在工程实际中获取的故障样本往往会呈现不均衡特点,同时传统的分类模型也会存在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稀疏贝叶斯理论、模糊隶属度等理论,提出了一种多任务博弈概率分类向量机(MGPCVM)分类方法。首先,在MGPCVM的目标函数中,设计了博弈因子,将不同类样本质心间的博弈信息赋予每个样本特定的样本质心敏感值,以解决传统分类器对不平衡数据集分类表现较差的问题;然后,在贝叶斯框架理论下,采用截断高斯先验分布的方法,使样本参数的正负与对应的标签信息相一致,且使样本质心敏感值产生了稀疏估计;最后,将MGPCVM方法应用于两种不同实验平台采集的滚动轴承实验数据处理,进行了故障诊断有效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不平衡比(IR)下,MGPCVM方法的准确率均保持在95%以上,相对于支持向量机(SVM)、概率分类向量机(PCVM)等方法提升了4%~8%;与典型向量式分类方法相比,MGPCVM方法可以在不平衡数据条件下表现出优越的分类性能,适用于实际工况中数据失衡的分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任务博弈概率分类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 概率分类向量机 不均衡比 故障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决策任务对后续的爱荷华博弈成绩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 胡冰 +1 位作者 高晶 唐一源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2期129-133,共5页
该文考察了难度不同的决策任务对其后的风险决策成绩的影响。实验中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完成充满个人情感的道德(Moral-personal)决策情境任务和与道德无关的(Non-moral)选择决策情境任务。接下来被试完成了相同的考察风险决策能力的... 该文考察了难度不同的决策任务对其后的风险决策成绩的影响。实验中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完成充满个人情感的道德(Moral-personal)决策情境任务和与道德无关的(Non-moral)选择决策情境任务。接下来被试完成了相同的考察风险决策能力的爱荷华博弈任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Non-moral选择决策组,Moral-personal选择决策组的被试在后续的爱荷华博弈任务中成绩表现更差,做出了更多的不利选择。实验结果支持资源损耗的假说,越困难的决策任务调用和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导致后续发生的任务资源不足而引起越差的成绩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决策 道德决策 爱荷华博弈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技能博弈的单任务联盟结构生成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史强 夏阳 王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09-2512,2516,共5页
提出一种用于单任务最优联盟结构生成算法STCSG。利用合作技能博弈(CSGs)模型和超图生成合作技能超图(skill hypergraph),根据STSG中最优联盟结构特性,具体讨论了当每个agent最多只能拥有一个技能和一个技能最多被两个agent共同拥有两... 提出一种用于单任务最优联盟结构生成算法STCSG。利用合作技能博弈(CSGs)模型和超图生成合作技能超图(skill hypergraph),根据STSG中最优联盟结构特性,具体讨论了当每个agent最多只能拥有一个技能和一个技能最多被两个agent共同拥有两种情况下搜索合作技能超图的策略,从而求得最优联盟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搜索效率较高,时间复杂度为O(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联盟结构 合作技能博弈 超图 任务技能博弈 合作技能超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得失对朋友博弈结果评价的影响:来自ERPs的证据 被引量:3
9
作者 岳童 黄希庭 +2 位作者 岳彩镇 薛黎明 傅安国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1-666,共16页
本研究通过经典的金钱博弈任务,以FRN和P300为反应指标,探讨了自身获益或损失对朋友结果评价分别会产生何种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模式是如何受到个体自我建构方式调节的。结果发现,在自身获益条件下,观看朋友损益之间的FRN和P300差异不再存... 本研究通过经典的金钱博弈任务,以FRN和P300为反应指标,探讨了自身获益或损失对朋友结果评价分别会产生何种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模式是如何受到个体自我建构方式调节的。结果发现,在自身获益条件下,观看朋友损益之间的FRN和P300差异不再存在;在自身损失条件下,虽然观看朋友输赢之间的P300差异消失了,但FRN差异依然显著。不仅如此,无论自身得失,独立型自我建构启动组在观看朋友损益上的FRN差异均不再显著,但在自身获益后看到朋友损失能激发更强的P300波幅。本研究结果表明:(1)对朋友的结果评价模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随个体自身所处得失境遇的不同而有所区别;(2)相对于互依型自我建构启动组,独立型自我建构启动组在面对朋友的得失时表现得更为冷漠并更具竞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他人表征 金钱博弈任务 自我建构 FRN 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酒精依赖患者的子女的危险性饮酒与决策能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司飞飞 吕晓珍 +3 位作者 张莹 伍庭芳 邱宇甲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探索男性酒精依赖患者的子女(OFAD)的危险性饮酒与决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根据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得分(AUDIT,划界分为7)将OFAD分为“危险性饮酒组”(n=29)和“非危险性饮酒组”(n=43)。采用爱荷华博弈任... 目的:探索男性酒精依赖患者的子女(OFAD)的危险性饮酒与决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根据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得分(AUDIT,划界分为7)将OFAD分为“危险性饮酒组”(n=29)和“非危险性饮酒组”(n=43)。采用爱荷华博弈任务(IGT)评估被试的决策能力。使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的IGT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决策能力与危险性饮酒的关联性。结果:危险性饮酒组与非危险性饮酒组IGT总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性饮酒组较非危险性饮酒组block5选择牌2的试次更少[(3.8±2.5)v.s.(5.7±3.1),P<0.05];控制协变量后,危险性饮酒仍与block5牌2选择试次存在正关联(OR=0.72,95%CI:0.57~0.90,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酒精依赖患者的子女(OPAD)中危险性饮酒者决策能力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酒精依赖患者的子女 危险性饮酒 爱荷华博弈任务 决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在风险明确及不明确情境下的决策分离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龙 汪凯 +3 位作者 季益富 朱春燕 杨平 马慧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在风险明确及不明确情境下的决策功能。方法:对45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OCD诊断标准的患者和48名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对照组被试进行爱荷华博弈任务(IGT)、色子任务(G...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在风险明确及不明确情境下的决策功能。方法:对45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OCD诊断标准的患者和48名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对照组被试进行爱荷华博弈任务(IGT)、色子任务(GDT)、连线任务(TMT)、Stroop色词任务(SCW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测试,同时对OCD患者进行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定。结果:OCD组IGT净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GDT净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MT、SCWT和WCST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CD组在IGT及GDT上的净得分与发病年龄、病程、Y-BOCS、HAM A、BDI得分不相关,OCD组中接受药物治疗与没有接受药物治疗的病人的IGT和GDT净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CD患者在风险不明确情境下决策受损,而在风险明确情境下决策未受损,即OCD患者在风险明确及不明确情境下决策出现明显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决策 爱荷华博弈任务 色子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距离调节自我-他人的神经表征:来自oFRN的证据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帅 黄希庭 +2 位作者 陈有国 傅于玲 刘孟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6-676,共11页
为考察人际距离对自我-他人表征的影响,采用金钱博弈任务检测了在自己操作、观察朋友操作和观察陌生同学操作时的脑电成分反馈相关负波(FRN)。结果发现,观察任务产生了类似于自我操作时输钱反馈的负偏向,即观察者反馈负波(oFRN);在观察... 为考察人际距离对自我-他人表征的影响,采用金钱博弈任务检测了在自己操作、观察朋友操作和观察陌生同学操作时的脑电成分反馈相关负波(FRN)。结果发现,观察任务产生了类似于自我操作时输钱反馈的负偏向,即观察者反馈负波(oFRN);在观察条件下,被试自评与朋友的亲近程度高于同学(p<0.001),两者引起的oFRN达到边缘显著性水平(p=0.062),亲近程度与oFRN呈显著相关(p=0.041)。前者说明自我和他人具有相似表征,后者则反映了自我对他人信息表征的替代性体验可能受人际距离所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者反馈负波(oFRN) 人际距离 自我-他人表征 金钱博弈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述情障碍者的风险决策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蕾 汪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0-782,共3页
目的探讨医学生述情障碍者的风险决策能力。方法随机抽取300名临床专业三年级的学生,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筛选出得分为60分以上者为述情障碍组;40分以下者为正常对照组,同时采用爱荷华博弈测试(IGT)进行社会决策行为能力的... 目的探讨医学生述情障碍者的风险决策能力。方法随机抽取300名临床专业三年级的学生,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筛选出得分为60分以上者为述情障碍组;40分以下者为正常对照组,同时采用爱荷华博弈测试(IGT)进行社会决策行为能力的测试。结果述情障碍组的IGT净得分少于对照组(t=-0.62,P<0.05)。两组被试在5个Block上净得分的单独比较显示,在Block5上对照组的净得分高于述情障碍组(t=-1.73,P<0.05)。采用2(组别)×5(Block)的方差分析,提示Block主效应显著(F=10.55,P<0.05),即净得分随着任务的进行发生显著改变;Block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2.94,P<0.05),即两组被试的决策模式不同。结论医学生述情障碍者可能存在决策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情障碍 决策 爱荷华博弈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自身得失对朋友得失共情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童 黄希庭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1-545,共5页
在金钱博弈任务中让被试暗中操控对朋友赢或输的赏罚金额。结果发现,当被试与朋友一起参与博弈时,较之于仅仅观看朋友博弈,对其赌赢的奖赏金额有了明显的降低,而对其赌输的惩罚金额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而且,自己输要比自身赢的前提下对... 在金钱博弈任务中让被试暗中操控对朋友赢或输的赏罚金额。结果发现,当被试与朋友一起参与博弈时,较之于仅仅观看朋友博弈,对其赌赢的奖赏金额有了明显的降低,而对其赌输的惩罚金额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而且,自己输要比自身赢的前提下对朋友赌赢的奖赏更低,但对朋友赌输的惩罚金额则不受自身得失的影响。这说明,关注自身的得失会减弱对朋友获益的共情水平,而不会影响对其损失的共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失共情 金钱博弈任务 社会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秩序线索对个体信任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池丽萍 张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7-522,共6页
人类有追求规则、秩序的本能,有秩序的环境是否能提高人们的信任水平呢?本文的具身性研究思路将社会学中抽象的"秩序"具体化为任务操作,以197名大学生为被试,将其分为三组分别完成秩序程度不同的连线任务,然后通过投资博弈任... 人类有追求规则、秩序的本能,有秩序的环境是否能提高人们的信任水平呢?本文的具身性研究思路将社会学中抽象的"秩序"具体化为任务操作,以197名大学生为被试,将其分为三组分别完成秩序程度不同的连线任务,然后通过投资博弈任务测量被试信任水平。结果显示,(1)秩序线索影响信任水平,强秩序线索能提高个体信任水平;(2)秩序线索对信任的影响因个体性别不同而表现出差异,秩序线索的差异只影响女性信任水平;不同秩序条件下的男性信任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序线索 信任 秩序感 博弈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过”和“放弃”使决策表现更好 被引量:1
16
作者 路红 连培灿 +1 位作者 龚婳 谢楚茵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88,206,共14页
为探究个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哪个阶段有更好的决策表现,改进经典爱荷华博弈任务(Iowa Gambling Task,IGT),发展出变式IGT。实验一、二主要用于确认变式IGT是否能实现经典IGT的功能,是否能分离决策过程,以及关于四副牌的知识对任务表现的影... 为探究个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哪个阶段有更好的决策表现,改进经典爱荷华博弈任务(Iowa Gambling Task,IGT),发展出变式IGT。实验一、二主要用于确认变式IGT是否能实现经典IGT的功能,是否能分离决策过程,以及关于四副牌的知识对任务表现的影响;实验三是基于上述实验结果的程序优化,以提高被试的时间敏感性,进一步验证实验一、二的结果。结果显示,变式IGT实现了经典IGT的基本功能,并且能够实现对IGT决策过程的分离,能更精确地识别出进入概念水平的时程。健康成年被试进入概念水平的时间是在200个试次之后,比经典IGT的80次更迟。结果表明,拥有四副牌知识的多少不影响被试的任务表现,而“跳过”和“放弃”不利选项会使决策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荷华博弈任务 变式IGT 分离决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决策功能的神经机制和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月 金海燕 +2 位作者 孙伯民 张陈诚 占世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2-1045,共4页
强迫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致残性神经精神障碍,从神经生物学基础而言,其与大脑的一些重要脑区如眶额皮质、前扣带皮层有关。同时,神经影像学研究也表明与决策功能相关的脑区有眶额皮质、背外侧前额叶等。由此可见,强迫症与决策功能有一定... 强迫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致残性神经精神障碍,从神经生物学基础而言,其与大脑的一些重要脑区如眶额皮质、前扣带皮层有关。同时,神经影像学研究也表明与决策功能相关的脑区有眶额皮质、背外侧前额叶等。由此可见,强迫症与决策功能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相关性。决策功能受损是强迫症的典型临床表现,而且强迫症的发病与异常决策功能也有相关性。通常决策可分为风险模糊下决策和风险明确下决策,常用的评估前者的任务主要是爱荷华博弈任务,评估后者的有色子任务等。该文对强迫症中决策功能的神经机制和评估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决策功能 眶额皮质 爱荷华博弈任务 色子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和风险取向类型对情感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灿灿 游旭群 +3 位作者 漆振邦 宁红 袁双双 甘萍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5,共8页
本研究采用爱荷华赌博任务(Iowa Gambling Task,IGT)范式,探究工作记忆在情感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风险取向类型与工作记忆的作用机制。以8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变量2(风险取向类型:风险偏好/风险规避)×2(工作记忆负荷:无负荷/... 本研究采用爱荷华赌博任务(Iowa Gambling Task,IGT)范式,探究工作记忆在情感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风险取向类型与工作记忆的作用机制。以8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变量2(风险取向类型:风险偏好/风险规避)×2(工作记忆负荷:无负荷/有负荷)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发现,高工作记忆负荷会降低被试的IGT成绩;工作记忆负荷和风险取向类型存在交互作用,即对于风险偏好型被试,工作记忆负荷对IGT损失敏感性的干扰并不明显,但对于风险规避型被试,高工作记忆负荷时的IGT损失敏感性比低工作记忆负荷时的更差。这些结果表明工作记忆和风险取向均会影响个体的情感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风险取向类型 爱荷华博弈任务 情感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状况对不公平感相关决策的影响:基于静息态的fMRI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轶洁 徐佳琳 +3 位作者 郑丽 李林 杨光 郭秀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8期598-603,共6页
目的使用最后通牒博弈任务,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功能连接对于提议者经济状况对回应者不公平感相关决策产生影响的预测作用。材料与方法 30名健康被试参与本研究。在任务中,被试首先会得知提议者的经济状况(好或差),之后会... 目的使用最后通牒博弈任务,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功能连接对于提议者经济状况对回应者不公平感相关决策产生影响的预测作用。材料与方法 30名健康被试参与本研究。在任务中,被试首先会得知提议者的经济状况(好或差),之后会得知来自提议者的分配方案,他们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该分配。本研究采用被试的拒绝率和公平感评分来衡量提议者经济状况对回应者进行决策的影响。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助手(data processing assistant for resting-state fMRI,DPARSF)处理采集到的静息态数据并计算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及右侧丘脑与全脑体素的功能连接值,进一步将功能连接值与拒绝率和公平感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当不公平分配来自于经济状况较好提议者时,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右侧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功能连接与拒绝率之间呈负相关(r=-0.80,P<0.01),右侧丘脑与左侧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功能连接与公平感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0.59,P<0.01)。结论在静息状态下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丘脑及内侧前额叶皮层间的功能连接对于经济状况对不公平感相关决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公平感 经济状况 最后通牒博弈任务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烟雾病患者的模糊决策功能研究
20
作者 邬攀 聂佳佳 +3 位作者 蒿玉兴 李超 汪凯 卫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24-2128,共5页
目的探索成年烟雾病(MMD)患者的模糊决策功能是否受损及其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试41例成年MMD患者(MMD组)和41例健康对照(HC组)的执行功能,采用爱荷华博弈任务(IGT)测试两组被试者的模糊决策功能,并对两组数据... 目的探索成年烟雾病(MMD)患者的模糊决策功能是否受损及其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试41例成年MMD患者(MMD组)和41例健康对照(HC组)的执行功能,采用爱荷华博弈任务(IGT)测试两组被试者的模糊决策功能,并对两组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IGT任务中,MMD组总有利选择次数明显低于HC组(Z=-2.782,P<0.01),MMD组总不利选择次数明显高于HC组(Z=-2.782,P<0.0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MMD组在Block4、Block5的净剩值分别低于HC组的Block4、Block5(t=-3.433,P=0.001;t=-5.271,P<0.001),Block1的净剩值高于HC组的Block1(t=2.715,P=0.008)。②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GT净剩值、总有利次数、总不利次数与执行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成年烟雾病患者可能存在模糊决策功能受损,且与执行功能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模糊决策 执行功能 脑血管疾病 爱荷华博弈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