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焦点--兼论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9
1
作者 孙翠香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4-8,共5页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开启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之旅,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成为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而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关键。由此,博士层次"双师型"...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开启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之旅,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成为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而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关键。由此,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其目标定位应是"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研究性"于一体的高层次职教教师;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专业课程+教育课程+职业课程+研究性课程+实践课程"相整合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契合应用技术大学需要的、独具职教特色的博士层次的"双师型"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业教育专业博士的独立设置——基于“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特需项目”十年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薛栋 冯亚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27,共8页
职业教育专业博士是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和面向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要求而设置的专业学位,“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特需项目”十年实践为职业教育专业博士培养提供了“先行先试”范例。该项目致力... 职业教育专业博士是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和面向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要求而设置的专业学位,“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特需项目”十年实践为职业教育专业博士培养提供了“先行先试”范例。该项目致力于职业教育工科“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培养目标,实施“交叉课程—企业实践—教育实践—技术研修”课程教学,组建“教育学—工学—职业院校—企业”四师协同导师组,开展“高等院校—龙头企业—职业院校”校企校深度学术训练以及构建“校企校—校院—院院”多际协同组织保障体系,十年实践形成了“教育学+工学”“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因陷入项目终止与质量标准缺失的内外部困境,建议独立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博士并构建分类评价体系,支持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辟博士层次职教师资培养新赛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专业博士 “双师型”教师 博士特需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领域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蔡玉俊 郭家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41-44,共4页
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水平专业的迫切需要。以能综合运用教育学理论方法解决工程和技能人才培养中实际问题的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为培... 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水平专业的迫切需要。以能综合运用教育学理论方法解决工程和技能人才培养中实际问题的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为培养目标,以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工学硕士或职业院校在职工学硕士教师为招生对象,完善以专业教学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采用交错学习方式,构建"培养院校—企业—职校"协同育人机制,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双师型"博士教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层次 双师型 教师 工学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9
4
作者 赵文平 蔡玉俊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74-76,共3页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匹配的高层次职教师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为:"职业课程+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相整合的课程结构,"技能实践+工程实践+教育实践...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匹配的高层次职教师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为:"职业课程+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相整合的课程结构,"技能实践+工程实践+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施环节,"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合作的双导师指导制度,"职业文化+教师文化"渗透的课程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硕士层次 课程体系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被引量:2
5
作者 卢军 韩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81-82,共2页
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对职业院校师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设计上,采用"三三三"培养模式,设计职业院校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同时,从培养主体为学校+行业、课程内容的设计优化、推行新型的导向型自主学习教学法、合... 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对职业院校师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设计上,采用"三三三"培养模式,设计职业院校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同时,从培养主体为学校+行业、课程内容的设计优化、推行新型的导向型自主学习教学法、合理进行专业师资配备、建立充足的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制定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的保障制度、开展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硕士层次 双师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前沿理论与系统设计——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论纲》
6
作者 石伟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6-79,共4页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论纲》一书聚焦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以系统化、专业化的研究视角,深入剖析了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科教融汇体系创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论纲》一书聚焦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以系统化、专业化的研究视角,深入剖析了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科教融汇体系创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关键领域的应然运行逻辑与可为实践路径。该著作通过构建立体化的理论框架体系,深刻剖析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既从学理层面厘清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与本科教育层次属性的有机统一逻辑,又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了产教深度融合、科教双向赋能、国际协同创新的实践路径,对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长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双师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博士教师向“双师”转型的起点、矛盾及其变革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士晶 阙明坤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6-101,共6页
新时代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进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关键行动,也是应用型高校博士教师转型的必然目标“。双师型”教师作为高等教育实用理性下生成的类型教师,与依赖学术惯习成长的博士教师存在发展矛盾。应用型博士教师的“双师型”... 新时代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进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关键行动,也是应用型高校博士教师转型的必然目标“。双师型”教师作为高等教育实用理性下生成的类型教师,与依赖学术惯习成长的博士教师存在发展矛盾。应用型博士教师的“双师型”转型行动不仅触及了博士教师在发展生态、成长关系及支持系统等方面的核心矛盾,还揭开了博士教师发展的深层困境。为消解博士教师转型隐忧,研究从协调学术惯习和实用要求的中间路径出发,重构博士教师转型的角色认知、类型资源和制度系统,进而为破解博士教师的认知与行动分歧,提升博士教师转型活力,提供变革思路及路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博士教师 双师型”教师 转型矛盾 变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舒婷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90-93,共4页
“双师型”教师评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使得整个评价过程更加公平公正,进而充分地发挥出考核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从师德师风、教学能力、技能水平、科研能力四个方面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 “双师型”教师评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使得整个评价过程更加公平公正,进而充分地发挥出考核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从师德师风、教学能力、技能水平、科研能力四个方面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分层次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再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选取某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教师进行实例研究,为“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双师型”教师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考评体系权重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高星 王惠珍 +1 位作者 翟惠敏 高钰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4期914-916,共3页
[目的]确立"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考评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建立"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考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23名护理资深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 [目的]确立"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考评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建立"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考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23名护理资深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考评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通过计算确定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各级指标权重均满足逻辑一致性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结论]利用该体系对"双师型"护理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为公正、客观、准确地对"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评价提供了统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 护理教师 层次分析法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的宏伟工程 被引量:1
10
作者 羌纯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5-16,20,共3页
关键词 青年教师 学历层次 教师队伍建设 年轻教师 研究生教育 在职攻读学位 社会发展 高校教师队伍 博士学位 硕士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指标体系构建
11
作者 郭金岭 王印虎 《河南农业》 2018年第15期6-8,共3页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河南、江苏、江西和广州等省市"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经验,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体系。通过SPSS17.0和AMOS17.0统计分析,该体...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河南、江苏、江西和广州等省市"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经验,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体系。通过SPSS17.0和AMOS17.0统计分析,该体系拟合度较好,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并通过一致性检验,以期对河南省"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后续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双师型教师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师资队伍学历层次的对策
12
作者 田子俊 周学建 王炳芝 《大学教育科学》 1996年第S1期31-34,共4页
提高师资队伍学历层次的对策田子俊,周学建,王炳芝(洛阳工学院)教师的学历结构是衡量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一所高校来说,其师资队伍中高学历人员的构成状况,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所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发展潜能。对一... 提高师资队伍学历层次的对策田子俊,周学建,王炳芝(洛阳工学院)教师的学历结构是衡量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一所高校来说,其师资队伍中高学历人员的构成状况,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所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发展潜能。对一个国家来说,高校教师的学历构成也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资队伍建设 青年教师 学历层次 博士 高学历人才 高学历人员 优惠政策 师资工作 层次人才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双师”的几个问题——兼与胡延华博士商榷
13
作者 葛力力 《职教论坛》 2005年第05X期27-29,共3页
"双师型"教师从开始提出到现在经历了不断充实、修正、完善的过程."双师型"教师是一个符合社会实际、反映了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及规律的科学概念,培育大量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和社会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博士 社会实际 科学概念 教学特点 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学科建设及高层次人才培养
14
作者 徐僖 《中国大学教学》 1991年第1期16-17,共2页
我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已有44个春秋,如今虽然我已年近70,左眼失明,左肺仅有半个肺叶,但为了祖国的富强,在我有生之年,愿为培养人才、多出科研成果,贡献出全部的光和热。下面谈谈我和我的同事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学科建设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我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已有44个春秋,如今虽然我已年近70,左眼失明,左肺仅有半个肺叶,但为了祖国的富强,在我有生之年,愿为培养人才、多出科研成果,贡献出全部的光和热。下面谈谈我和我的同事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学科建设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取得的一点成果。一、发展我国高分子材料学科1.建设国内有影响的塑料专业和高分子材料系50年代初,我国高分子材料工业还十分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人才培养 高分子材料 左眼失明 科研成果 学科发展前沿 研究生指导教师 博士研究生 左肺 研究生学位论文 中国石化总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挑战、实践逻辑与适然路径 被引量:38
15
作者 钟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1-66,共6页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目标定位之惑、发展机制之困、能力素养之痛、产教融合之乏等现实困境。从实践逻辑来看,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而言,对接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本方向,完善"双师型"教师发展...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目标定位之惑、发展机制之困、能力素养之痛、产教融合之乏等现实困境。从实践逻辑来看,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而言,对接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本方向,完善"双师型"教师发展机制是基本思路,聚焦"双师"能力提升是根本导向,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是基本原则。基于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本科"为标准加强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完善现有"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准入、培育、评价等发展机制,构建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体系,打造多形式师资培育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 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进阶与路向探索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学 周鉴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3-47,共5页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向前推进的一件大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是生源进入要具有开放性、人才培养要具有高阶性、面向产业要具有精准性、校企合作要具有紧密性;进阶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现代职...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向前推进的一件大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是生源进入要具有开放性、人才培养要具有高阶性、面向产业要具有精准性、校企合作要具有紧密性;进阶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现代职业教育样板、顺应经济与就业结构变化;路向是制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政策措施、提高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建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产业 校企合作 “双师型”教师 办学条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西部教育研究高地 跻身国际一流教育学科行列 培养高层次教育人才 服务国家与区域教育发展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简介
17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田家炳教育书院)肇始于1945年的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系。2021年2月由教育学院、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合并组建为教育学部,是学校成立的第一个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学部,也是学校重点...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田家炳教育书院)肇始于1945年的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系。2021年2月由教育学院、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合并组建为教育学部,是学校成立的第一个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学部,也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学部。学部历经近80年的发展,在马师儒郝耀东、刘泽如、朱勃、吴元训、张安民等几代学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的奋斗中,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部现有专任教师108人,其中,教授4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8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者54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层次教育 陕西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 评估中心 专任教师 田家炳 海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培养高质量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而奋斗
18
作者 汤洪高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4年第2期1-8,共8页
为培养高质量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而奋斗汤洪高当今世界各国正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际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 为培养高质量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而奋斗汤洪高当今世界各国正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际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国际经济竞争 研究生教育 层次人才培养 发展纲要 教育改革 研究生指导教师 博士生教育 硕士学位 优良学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本科教育的本质内涵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22
19
作者 袁广林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职业本科教育是指参加完全中等教育后,以实践性知识为基础,以行业产业链或岗位(群)实践能力为指向,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途径,除了职业专科升格为职业本科之外,应用型... 职业本科教育是指参加完全中等教育后,以实践性知识为基础,以行业产业链或岗位(群)实践能力为指向,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途径,除了职业专科升格为职业本科之外,应用型本科教育也应成为职业本科教育的主体。办好职业本科教育,要遵循其内在的逻辑要求,深刻把握其价值取向的行业性产业性,设置目标的应用性职业性,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复合性,在培养过程上突出实践性。通过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双元”育人模式 “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业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学林
20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赵中源,1968年生,湖南怀化人,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会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 赵中源,1968年生,湖南怀化人,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会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首届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奖励基金二等奖获得者,广州市杰出专家特聘“广州学者”卓越领军教授,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广州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省级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奖励基金 法学博士 领军人才 层次人才 广州大学 湖南怀化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