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医学院校博士后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吴雨诺 唐国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2-758,762,共8页
目的分析辽宁省医学院校博士后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辽宁省4所医学院校博士后流动站的716名博士后人员,采用横断面研究,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院校博士后培养情况调查问卷、医学院校博士后学科交叉开展情况... 目的分析辽宁省医学院校博士后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辽宁省4所医学院校博士后流动站的716名博士后人员,采用横断面研究,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院校博士后培养情况调查问卷、医学院校博士后学科交叉开展情况调查问卷、科研倦怠问卷及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问卷,共发放780份,回收716份,应答率为91%。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目前状态、博士后类型等指标间博士后培养情况评分的差异。将医学院校博士后学科交叉开展情况评分、科研倦怠感评分、科研创新能力评分与医学院校博士后培养情况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及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博士后培养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辽宁省医学院校博士后培养情况评分为(184.859±21.908)分,总分处于较高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博士后身份的看法、入站原因、对博士后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博士后经历与最初的期望一致性、对博士后工作的满意度和在站期间研究是否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博士后培养情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学科交叉开展情况评分、科研倦怠感评分、科研创新能力评分与博士后培养情况评分正相关(均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历与期望的一致性(比较一致、一般、不太一致、完全不一致)、工作满意度(保持不变、略有改善、显著改善)、相关政策了解程度(完全不了解)、学科交叉开展情况和科研倦怠是博士后培养情况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辽宁省医学院校博士后管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尚存在一些问题,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的管理办法及策略,缓解博士后科研倦怠,提高学科交叉开展水平,促进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从而加强培养一流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博士后培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博士后培养事业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范德尚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7-223,共7页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美博士后培养事业兴起的背景、制度异同、最新发展状况以及各自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对中美博士后培养事业充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博士后培养制度的建议:根据博士后培养目的的变化和科学研究...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美博士后培养事业兴起的背景、制度异同、最新发展状况以及各自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对中美博士后培养事业充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博士后培养制度的建议:根据博士后培养目的的变化和科学研究规律的不同,增强中国博士后制度的灵活性;明确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合作导师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三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强化当事各方之间的协议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 中国博士后培养事业 美国博士后培养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与博士后培养模式的重构 被引量:6
3
作者 史万兵 李广海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27,共4页
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探究我国博士后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意义重大。针对我国的博士后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模式单一、校企合作关系松散、校际缺乏合作、国际合作不足等问题,分析其主要成因在于博士... 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探究我国博士后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意义重大。针对我国的博士后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模式单一、校企合作关系松散、校际缺乏合作、国际合作不足等问题,分析其主要成因在于博士后教育的主体之间协同不够顺畅,缺乏行动的一致性。鉴于此,在协同创新思想的指导下,汇聚各方资源,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校际联合、国际交流等富于创新性的博士后培养模式,从政策出台、资金投入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保障条件,是提高中国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博士后培养模式 创新与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的变迁逻辑及其展望——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正 吴钰滢 焦磊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84,共7页
博士后政策是博士后制度的重要支撑,为打造高水平的博士后人才队伍提供了保障。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对博士后政策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经历了创立试行、快速增长、稳步提高、加速提升、创新发展五个阶段... 博士后政策是博士后制度的重要支撑,为打造高水平的博士后人才队伍提供了保障。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对博士后政策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经历了创立试行、快速增长、稳步提高、加速提升、创新发展五个阶段的变迁。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表现出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且存在制度微调、制度置换和制度转换的制度变迁形态。破除路径依赖,进行制度创新是我国进一步优化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的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制度 博士后政策 博士后培养 历史制度主义 路径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博士后调查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范德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56,共5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美国大学联盟博士后培养委员会和美国西格玛赛(SigmaXi)科学研究会分别于1998年和2003年所做博士后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美国博士后培养事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分析美国博士后调查发现对中国博士后培养事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博士后 美国大学联盟博士后培养委员会 西格玛赛(Sigma Xi)科学研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六届经济学博士后论坛举办
6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2023年6月26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六届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该论坛为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旨在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为经济学博士后构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增进学院经济学青... 2023年6月26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六届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该论坛为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旨在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为经济学博士后构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增进学院经济学青年学人的学术交流与跨领域对话,进一步推动博士后培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术交流 主题教育 线上线下 青年学人 北京大学 博士后培养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