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博兴洼陷沙四段滩坝沉积体系及其主控因素 |
阳孝法
林畅松
刘景彦
郭凯
宋小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2
|
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成岩作用及其与储层质量的关系 |
司学强
张金亮
杨子成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6
|
|
3
|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沙四段上亚段储集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
李秀华
肖焕钦
王宁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
2001 |
46
|
|
4
|
博兴洼陷沙四段异常压力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 |
吴伟
李小梅
邹灵
唐东
刘建磊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5
|
博兴洼陷古近系沙四上和沙三段油气成藏的差异性研究 |
苏永进
蒋有录
房新娜
宋建勇
石世革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6
|
中国东部富油凹陷高效勘探历程与启示——以济阳坳陷博兴洼陷为例 |
张宇
邱贻博
贾光华
刘志勇
韩敏
|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7
|
湖相页岩油地层岩相组合类型划分及其油气勘探意义——以博兴洼陷沙河街组为例 |
林中凯
张少龙
李传华
王敏
闫建平
蔡进功
耿斌
胡钦红
|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
2023 |
12
|
|
8
|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深洼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沉积特征 |
李维岭
姜在兴
张春明
赖锦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9
|
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高精度层序格架研究 |
宋小勇
林畅松
阳孝法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
2006 |
6
|
|
10
|
博兴洼陷沙三段沉积体系探讨 |
韩祥磊
王文林
孙红蕾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
2003 |
7
|
|
11
|
山东博兴洼陷沙河街组高青砂体的物源及其成因 |
侯宇安
武法东
史晓颖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5 |
6
|
|
12
|
博兴洼陷樊1断块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预测 |
梁书义
董艳蕾
关维锋
杨晓敏
徐磊
谢风猛
霍爱民
赵文勋
|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3
|
博兴洼陷油气成因类型及深层勘探潜力 |
杨楚鹏
陈建渝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
2004 |
9
|
|
14
|
博兴洼陷沙三下段湖相沉积岩性特征及识别 |
毛振强
夏宇
高刚
邓虎成
周明军
滕娟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5
|
博兴洼陷油气成藏特殊现象分析 |
陈青
闫长辉
张善文
荣启宏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6
|
博兴洼陷古近系红层油气成藏期“源—相—势”耦合关系——以金26井—滨斜703井剖面为例 |
贾光华
高永进
宋建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7
|
博兴洼陷高89块沙四上亚段砂岩输导体系研究 |
赵建华
曾溅辉
张永旺
黄理力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13 |
2
|
|
18
|
综合应用波形分析及地震特征反演技术预测滩坝砂岩——以博兴洼陷梁108地区为例 |
才巨宏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2
|
|
19
|
低渗透油藏差异开发技术研究与实践——以济阳坳陷博兴洼陷为例 |
徐亮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
20
|
博兴洼陷高7井特种油气藏成藏特征研究 |
王斌
蒲玉国
袁光祥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
200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