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暖性特质”与社会疗愈——约瑟夫·博伊斯“扩展的艺术”观念及其当代价值 |
郑川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论约瑟夫·博伊斯艺术的自由之思 |
刘强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4 |
0 |
|
3
|
丹尼·博伊尔电影的主题思想与黑色人物 |
赵飞
刘晓冕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4
|
作者论视域中的丹尼·博伊尔电影 |
曹祥英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5
|
丹尼·博伊尔与英国黑色喜剧电影 |
季蓓蓓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6
|
东方谋略的西方诠释——博伊德结合《孙子兵法》的军事理论创新 |
王琰
韩苗苗
|
《滨州学院学报》
|
2021 |
3
|
|
7
|
“作者电影”视域下的丹尼·博伊尔电影风格研究 |
宋杨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8
|
基于博伊姆怀旧理论的《一秒钟》探析 |
李冬萍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9
|
从纳博科夫研究到进化论文学批评——布赖恩·博伊德的学术轨迹梳理与评述 |
崔永光
|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7 |
0 |
|
10
|
马可·波罗故乡重走当代丝绸之路--专访克罗地亚驻华大使科哈罗维奇·奈博伊沙(Nebojsa Koharovic) |
于靖园
|
《小康》
|
2016 |
0 |
|
11
|
丹尼·博伊尔黑色喜剧的审美特征 |
张啸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2
|
美国浆果博伊森莓(boysenberry)的研究概况 |
杨海莺
刘佳
丁庆波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3
|
斯蒂格勒,博伊斯和社会雕塑 |
夏开丰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4
|
丹尼·博伊尔电影中的底层叙事 |
郭健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5
|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多重身份,宝刀未老 |
薛毛毛
|
《歌剧》
|
2018 |
1
|
|
16
|
丹尼·博伊尔影片中的人性之思 |
翟亚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7
|
从博伊斯的艺术作品到艺术思想理念 |
吴佳宁
|
《艺术科技》
|
2019 |
0 |
|
18
|
艺术之镜荷兰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公共艺术仓库 |
MVRDV
|
《室内设计与装修》
|
2021 |
0 |
|
19
|
河北省政府代表团访问高宝(KBA)拉得博伊尔工厂 |
萧定勤
|
《广东印刷》
|
2004 |
0 |
|
20
|
巴伦博伊姆接受德国联邦大十字勋章 |
|
《音乐爱好者》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