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东侧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1
作者 张文俊 俞存根 +2 位作者 菅康康 颜文超 郑基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7-494,共8页
根据2017年秋季(11月)、2018年春季(5月)在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东侧海域开展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鱼类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ABC曲线等。结果表明,本次在调查海域共获得并鉴定... 根据2017年秋季(11月)、2018年春季(5月)在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东侧海域开展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鱼类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ABC曲线等。结果表明,本次在调查海域共获得并鉴定出鱼类种类有55种,隶属于10目29科45属。其中,春季为25种,秋季为44种;春季优势种有4种,分别是红鳗虾虎鱼、绿鳍鱼、鲐鱼和竹荚鱼;秋季优势种有3种,分别是龙头鱼、六丝钝尾虾虎鱼和七星底灯鱼,两季没有共同优势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情况是丰富度指数(D)秋季高于春季,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则春季高于秋季。根据非参数多维标序技术NMDS和等级聚类CLUSTER分析,可将春季鱼类划分为2个群落,秋季鱼类划分为3个群落。从ABC曲线可以看出,春、秋两季调查海域的鱼类种群干扰程度是春季高于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东侧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虾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19
2
作者 夏陆军 俞存根 +6 位作者 蔡厚才 郑基 陈万东 伍尔魏 毕耜瑶 谢旭 郭小雨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3-83,共11页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素以海洋生物,特别是贝藻类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而著称,俗称"贝藻王国",也是众多渔业资源繁殖、索饵、生长的良好场所。本文根据2013年11月...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素以海洋生物,特别是贝藻类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而著称,俗称"贝藻王国",也是众多渔业资源繁殖、索饵、生长的良好场所。本文根据2013年11月、2014年2、5、9月在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开展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虾类资料,对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虾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及多样性、相似性等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得知,调查海域共鉴定出虾类种类25种,隶属于9科17属,不同季节优势种更替较显著,虾类种数各季节间变化较为稳定,岛礁区的虾类种类数高于沿岸区,夏季多样性低于其他季节,虾类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平面分布相似,地形、水深和水系等环境因素对虾类群落结构影响较大;分布在南麂列岛调查海域的虾类以季节性的广温广盐性种类为主,虾类一般生活在有利于索饵、成长的泥沙底质沿岸区,夏季受台湾暖流、食物链中的鱼类捕食关系影响,其生物多样性较低,虾类多样性分布随水深变化明显,这可能主要是由于调查海域的主要优势种虾类活动范围与水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类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7
3
作者 纪焕红 叶属峰 +1 位作者 刘星 洪君超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60,88,共7页
根据2004年5月、8月、11月和2005年2月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域调查资料,阐述了该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分析了保护区建区14a后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季节生态类群丰度的组成特点。... 根据2004年5月、8月、11月和2005年2月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域调查资料,阐述了该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分析了保护区建区14a后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季节生态类群丰度的组成特点。结果表明,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8月丰度最高,为(267.05±100.94)ind./m3,其他依次为11月、5月和2月;5月生物量最高,为(403.64±331.41)mg/m3,其他依次为8月、11月和2月;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动物丰度与生物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63,丰度、生物量与水温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表现为负相关;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叶绿素a含量未表现出相关性;与1990年相比,2004年春季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秋季变化不大;不同季节各生物类群丰度和百分比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域 浮游动物 丰度 生物量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生态研究
4
作者 张晓辉 周燕 +2 位作者 张成 余俊 卢毅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19,75,共5页
研究了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物种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指数及其与营养盐、浮游动物的关系。经鉴定,共发现浮游植物86种,隶属于33属。网样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94.00×104个/m3,水样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4.98×104个/m3... 研究了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物种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指数及其与营养盐、浮游动物的关系。经鉴定,共发现浮游植物86种,隶属于33属。网样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94.00×104个/m3,水样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4.98×104个/m3,优势类群有角毛藻(Chaetoceros sp.)、角藻(Ceratium sp.)、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红色裸甲藻(Akashiwo sanyuineum)等。网样浮游植物多样性平均指数为2.28,水样浮游植物多样性平均指数为2.17。根据浮游植物组成特点,将其分为两个生态类群:近岸性和广布性类群,外海性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 浮游植物 物种组成 数量分布 多样性指数 生态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南麂列岛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的可行性分析
5
作者 高华亭 宋伟华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1-213,共3页
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5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南麂列岛有着独特的特点,在该海域进行海洋资源开发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文章结合南麂列岛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他相关特征,分析了在该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列岛 海洋牧场 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麂列岛海域原甲藻种群动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扬 吕颂辉 +3 位作者 江天久 李欢 萧云朴 尤胜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6-245,共10页
研究了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之间,南麂海域原甲藻种群的种类组成、季节动态、空间分布及其与水温、盐度、氮磷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原甲藻种类有三角棘原甲藻、东海原甲藻、海洋原甲藻和反曲原甲藻,前两者是南麂海域最为优势的种类... 研究了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之间,南麂海域原甲藻种群的种类组成、季节动态、空间分布及其与水温、盐度、氮磷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原甲藻种类有三角棘原甲藻、东海原甲藻、海洋原甲藻和反曲原甲藻,前两者是南麂海域最为优势的种类,它们的分布季节集中在春季(4—6月),并先后于5月12日和5月25日形成赤潮。原甲藻细胞数量在表层水体中的数量显著高于底层,这与原甲藻种类能够自主运动,具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特性有关。三角棘原甲藻较高细胞数量相对集中出现在水温为18.5—19.5℃,盐度为29.58‰—30.95‰的水体中;东海原甲藻较高细胞数量则相对集中出现在水温为18.5—21.3℃,盐度为29.03‰—30.92‰的水体中。氮盐和磷酸盐浓度与原甲藻细胞数量之间呈负相关,磷营养盐浓度的高低对原甲藻种群动态影响更甚。对原甲藻细胞数量和环境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原甲藻细胞数量与N:P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并与磷酸盐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原甲藻细胞具有较强储备氮磷营养物质能力的生物学特性使其能够在低营养条件下取得生长竞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甲藻 种群动态 环境因子 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南麂列岛潮间带多毛类环节动物多样性研究
7
作者 熊遇安 邬博文 +3 位作者 陈万东 林立 蔡厚才 陈永久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449-452,458,共5页
2018年春、夏两季在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进行的底栖动物调查,共得到多毛类环节动物525个个体。基于形态学,鉴定得到10科22种的多毛类;7个采样站点2个季节总的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火焜岙3.61,大柴屿2.91,后麂3... 2018年春、夏两季在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进行的底栖动物调查,共得到多毛类环节动物525个个体。基于形态学,鉴定得到10科22种的多毛类;7个采样站点2个季节总的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火焜岙3.61,大柴屿2.91,后麂3.22,龙船礁2.05,马祖岙3.44,下马鞍1.43,上马鞍2.69。火焜岙与马祖岙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从保护区各调查点多毛类动物的多样性分布情况来看,没有显示出保护区级别与多样性的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本次研究的收集数据的时间较短,尚不足以得出较为确切的结果,但本次研究可为保护区下一步开展长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与评估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针对人为因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岛 海洋自然保护区 多毛类动物 形态学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在南麂列岛开展底栖螺类增殖放流活动
8
作者 《科学养鱼》 2023年第10期87-87,共1页
日前,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联合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南麂列岛马祖岙、大沙岙、火焜岙开展管角螺、泥东风螺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以恢复南麂保护区日渐衰退的底栖螺类资源。此次增殖放流管角螺3.66万粒,平均螺高为2.22厘... 日前,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联合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南麂列岛马祖岙、大沙岙、火焜岙开展管角螺、泥东风螺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以恢复南麂保护区日渐衰退的底栖螺类资源。此次增殖放流管角螺3.66万粒,平均螺高为2.22厘米;泥东风螺7.65万粒,平均螺高为1.22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产养殖 海洋自然保护区 列岛 增殖放流 螺类 底栖 管角螺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水乡 湿地润城
9
作者 温宣 《绿色中国》 2023年第3期70-73,共4页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这是宋朝诗人杨蟠笔下对温州地区水网纵横、山青水秀场景的描写。温州素来有“浙南水乡”之称,全市湿地面积21.45万公顷,湿地面积大,湿地类型多样,其中近海与海岸湿...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这是宋朝诗人杨蟠笔下对温州地区水网纵横、山青水秀场景的描写。温州素来有“浙南水乡”之称,全市湿地面积21.45万公顷,湿地面积大,湿地类型多样,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18.47万公顷、河流湿地1.25万公顷、湖泊湿地12公顷、人工湿地1.73万公顷。湿地率约16.26%,湿地保护率约32.54%。温州拥有1600多公里的海岸线,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比重超76%。拥有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乐清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龙港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温州湾等近海与海岸湿地。其中温州湾湿地是世界八大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途中重要的补给中转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自然保护区 列岛 湖泊湿地 候鸟迁徙 湿地面积 湿地公园 河流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