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藏东南迦巴瓦构造结高硫酸盐地热水的形成机理探讨 |
邓承东
张云辉
袁兴成
王鹰
吕国森
李星泽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东构造结滑坡清单建立与侵蚀速率估算 |
耿豪鹏
徐子怡
郭宇
张建
|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3
|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南迦巴瓦构造及组构运动学 |
许志琴
蔡志慧
张泽明
李化启
陈方远
唐泽民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88
|
|
|
4
|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群高压麻粒岩中含石榴石花岗岩脉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与折返作用 |
戚学祥
李化启
李天福
蔡志慧
于春林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4
|
|
|
5
|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的解体 |
孙志明
耿全如
楼雄英
郑来林
李生
廖光宇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4 |
21
|
|
|
6
|
“东构造结”地区铁路工程地质选线研究 |
何小军
张广泽
徐学渊
|
《铁道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7
|
环东冈瓦纳大陆周缘的古生代造山作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的岩石学和年代学证据 |
张泽明
王金丽
沈昆
石超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3
|
|
|
8
|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花岗质片麻岩的初步研究 |
孙志明
董瀚
廖光宇
郑来林
耿全如
楼雄英
李生
石文礼
张东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5 |
10
|
|
|
9
|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中的石榴辉石岩——印度大陆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至80~100km深度的证据 |
张泽明
郑来林
王金丽
赵旭东
石超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6
|
|
|
10
|
南迦巴瓦地区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印度与欧亚大陆古新世初期碰撞的构造及年代学证据 |
张进江
季建清
钟大赉
桑海清
何顺东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
11
|
大陆碰撞造山带的流体成分与演化: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高压麻粒岩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
沈昆
张泽明
闫玲
王金丽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12
|
南迦巴瓦构造结东侧结合带岩石类型与构造特征 |
邹子南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
13
|
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楔入及其地质效应 |
刘宇平
潘桂棠
耿全如
郑来林
刘朝基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0 |
14
|
|
|
14
|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石英EBSD组构研究及地壳构造变形环境指示 |
费镕泽
董汉文
唐灼
李广旭
王亚莹
郝光明
宋昱霆
曾令森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5
|
南迦巴瓦构造结墨脱地区高Sr/Y花岗岩的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 |
董汉文
许志琴
李源
刘钊
李忠海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16
|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高压基性麻粒岩成因与构造意义 |
吴双鹏
张泽明
田作林
芦维瑞
郭明明
张成圆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7
|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壳形变及断层运动特征 |
陈静
杨莹辉
廖诗森
赵凌园
曾陈浩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8
|
青藏高原东构造结林芝地热田浅部典型电性结构及热储关系 |
李栋
祝杰
叶高峰
金胜
董浩
魏文博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9
|
GPS数据揭示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现今应变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 |
韦少港
徐锡伟
武艳强
梁诗明
罗佳宏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0
|
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 |
王晓楠
唐方头
邵翠茹
|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