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湛江地区养殖南美白对虾冷藏期间的菌相分析及优势腐败菌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7
1
作者 田凤 王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8,共5页
将湛江地区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在(4±1)℃条件下进行冷藏保鲜,通过细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对冷藏不同时期的细菌组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对优势腐败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湛江地区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冷藏初期的细菌总数为... 将湛江地区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在(4±1)℃条件下进行冷藏保鲜,通过细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对冷藏不同时期的细菌组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对优势腐败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湛江地区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冷藏初期的细菌总数为2.8×104CFU/g,由10个属的细菌组成,其中有6个属为G-,且它们的数量占细菌总数的80%,其中以黄杆菌和气单胞菌的数量最多,分别占细菌总数的33.3%和13.3%;冷藏的第2天为高品质期,细菌总数为5.1×104CFU/g,黄杆菌(30%)和不动杆菌(16.7%)的数量最多,G-的数量增长到86.7%;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细菌种类逐渐减少,货架期终点时细菌总数为3.0×106CFU/g,但只分离到8个属的细菌,其中G-占93.4%,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的数量均增加到16.7%,而黄杆菌减少为26.7%,其他种类的G-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冷藏至第6天,细菌总数高达2.4×107CFU/g,虾肉完全腐败变质,从中分离获得的4个属的优势腐败菌均为G-,它们分别是黄杆菌、希瓦氏菌、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各自所占比例为28.74%、26.44%、21.84%和1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对虾 冷藏 相分析 优势腐败 初步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温贮藏中南美白对虾特定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腐败能力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谢丽丹 李蕾蕾 +1 位作者 王素英 董世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1-176,共6页
为了分离鉴定南美白对虾在冰温贮藏条件下的腐败菌,并分析其腐败能力的大小。通过冻结实验,确定南美白对虾的冰点,在0℃与冰点之间贮藏南美白对虾,从中分离腐败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分离得到的腐败菌接种至灭菌虾汁中,... 为了分离鉴定南美白对虾在冰温贮藏条件下的腐败菌,并分析其腐败能力的大小。通过冻结实验,确定南美白对虾的冰点,在0℃与冰点之间贮藏南美白对虾,从中分离腐败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分离得到的腐败菌接种至灭菌虾汁中,通过产硫化氢,降解蛋白质,产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衡量腐败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从南美白对虾中分离得到12株腐败菌,分别是Shewanella hafniensis,Acinetobacter johnsonii,Planoccoccus citreus,Bacillus cereus,Acinetobacter beijerinckii,Enterobacter hormaechei,Arthrobacter bergeri,Bacillus licheniformis,未鉴定出的菌株X1和X10。在冰温贮藏条件下,导致南美白对虾腐败的优势腐败菌依次是Shewanella hafniensis、X1、Acinetobacter johnsonii和Acinetobacter beijerinck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对虾 冰温贮藏 腐败 分离鉴定 腐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的冷藏特性及生物保鲜剂对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吴佩君 唐树平 +5 位作者 彭名军 马广智 汪光华 杨喆 王静辉 黄儒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41-344,350,共5页
以感官评价、p H、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为测定指标,探究冷藏南美白对虾的货架期。为了提高南美白对虾冷藏期间的品质,用滤纸片法探究山棯子黄酮提取物、茶多酚、溶菌酶和Nisin对南美白对虾腐败菌的抑制效果,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 以感官评价、p H、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为测定指标,探究冷藏南美白对虾的货架期。为了提高南美白对虾冷藏期间的品质,用滤纸片法探究山棯子黄酮提取物、茶多酚、溶菌酶和Nisin对南美白对虾腐败菌的抑制效果,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实验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整虾货架期为3 d;茶多酚对恶臭假单胞菌、腐败希瓦氏菌、藤黄微球菌、鲁氏不动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MIC分别为0.12、016、0.06、0.18和0.14 g·100 m L^(-1);山棯子黄酮提取物可以抑制恶臭假单胞菌、腐败希瓦氏菌、藤黄微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和鲁氏不动杆菌,MIC分别0.40、0.50、0.20、0.90和0.40 g·100 m L^(-1)。溶菌酶对蜡样芽胞杆菌、哥伦比亚肠球菌和藤黄微球菌有抑制作用,MIC分别为0.18、0.04和0.02 g·100 m L^(-1),Nisin可以抑制鲁氏不动杆菌、哥伦比亚肠球菌和藤黄微球菌,MIC分别为0.20、0.05和0.04 g·100 m L^(-1)。综合来说,山棯子黄酮提取物和茶多酚可以抑制部分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而溶菌酶和Nisinz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对虾 山枪子黄酮提取物 茶多酚 乳酸链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败希瓦氏菌对南美白对虾黑变及品质劣变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婷 杨胜平 +2 位作者 郁佳怡 谢晶 钱韻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61-167,共7页
为研究腐败希瓦氏菌对南美白对虾在冷藏期间黑变及品质的影响,将新鲜样品经Proclin-300灭菌处理后接种腐败希瓦氏菌于4℃条件下贮藏。以未接菌处理和4-己基间苯二酚(4-hexylresorcinol,4-HR)处理为对照,通过测定色差、质构、挥发性盐基... 为研究腐败希瓦氏菌对南美白对虾在冷藏期间黑变及品质的影响,将新鲜样品经Proclin-300灭菌处理后接种腐败希瓦氏菌于4℃条件下贮藏。以未接菌处理和4-己基间苯二酚(4-hexylresorcinol,4-HR)处理为对照,通过测定色差、质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变化,并结合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和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测定水分迁移情况,评价腐败希瓦氏菌对南美白对虾的品质变化。结果显示,在南美白对虾在冷藏期间,3组初始菌落总数分别为3.44 lgCFU/g、6.11 lgCFU/g和6.27 lgCFU/g,贮藏5 d后分别增长至6.40 lgCFU/g、8.84 lgCFU/g和8.61 lgCFU/g,其中接菌组中能产H_(2)S的腐败希瓦氏菌占94%以上,具有优势主导地位。贮藏5 d后,与未接菌组相比,接菌组白度值低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更高,同时虾肉硬度和弹性明显下降、水分流失多,且蛋白质降解更多,说明腐败希瓦氏菌既能促进南美白对虾的腐败变质也能加速其黑变的发生。4-HR处理的接菌组样品初始PPO活性仅为0.120 U/g,远低于其他处理组,但贮藏末期TVB-N值更高、水分流失更多,表明其仅具有防黑变作用,而对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希瓦氏 南美对虾 多酚氧化酶活性 黑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贮藏南美白对虾特定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腐败能力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谢丽丹 李蕾蕾 +1 位作者 王素英 董世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72,共6页
为了分离鉴定南美白对虾在低温贮藏条件下的腐败菌并测定其腐败能力的大小,分别在4℃和-18℃的低温条件下贮藏南美白对虾,从中分离腐败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将腐败菌接种至灭菌虾汁中进行分解蛋白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分离鉴定南美白对虾在低温贮藏条件下的腐败菌并测定其腐败能力的大小,分别在4℃和-18℃的低温条件下贮藏南美白对虾,从中分离腐败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将腐败菌接种至灭菌虾汁中进行分解蛋白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南美白对虾中分离得到12株腐败菌,分别是Shewanella hafniensis,Acinetobacter johnsonii,Planoccoccus citreus,Bacillus cereus,Acinetobacter beijerinckii,Enterobacter hormaechei,Arthrobacter bergeri和Bacillus licheniformis,其中X1与X10可能为潜在新种或新属。南美白对虾优势腐败菌致腐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南美白对虾在冷藏条件下致腐能力强的优势腐败菌依次是Acinetobacter johnsonii,X1,Shewanella hafniensis和Acinetobacter beijerinckii;冻藏条件下致腐能力强的优势腐败菌依次是Planoccoccus citreus,Acinetobacter johnsonii,Shewanella hafniensis,Acinetobacter beijerinckii和X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对虾 低温贮藏 优势腐败 分离鉴定 腐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冰温下菌相变化 被引量:20
6
作者 郭红 董士远 +2 位作者 刘尊英 赵元晖 曾名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80,166,共5页
通过测定南美白对虾的冰点,确定了南美白对虾冰温贮藏温度;分析了冰温贮藏条件下南美白对虾细菌总数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生化实验分离鉴定了生鲜状态和达到一级鲜度时南美白对虾的细菌菌相。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冰点为(-1.4±0.1)℃,... 通过测定南美白对虾的冰点,确定了南美白对虾冰温贮藏温度;分析了冰温贮藏条件下南美白对虾细菌总数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生化实验分离鉴定了生鲜状态和达到一级鲜度时南美白对虾的细菌菌相。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冰点为(-1.4±0.1)℃,冰温贮藏3d后细菌总数达到1.03×105,达到一级鲜度的细菌总数极限值;4 d后细菌总数达到1.75×106,到达货架期终点。生鲜南美白对虾的优势菌为Aeromonas spp.,Chromobacterium spp.和Photobacterium spp.;冰温贮藏条件下达到一级鲜度时,南美白对虾的特定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SSO)为Shewanella spp.,Flavobacte-rium spp.和Acinobacter s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对虾 冰温贮藏 总数 特定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肠道细菌菌群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宛立 王吉桥 +2 位作者 高峰 杨士勇 王年斌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对健康养殖南美白对虾胃、肝胰腺、肠道、肌肉中的需氧菌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胃、肝胰腺、肠道、肌肉中的异氧细菌总菌数分别为5.3×10^5~6.5×10^7cfu/g、6.6×10^5~5.2×10^6cfu/g、1.4×10^8~4.5&... 对健康养殖南美白对虾胃、肝胰腺、肠道、肌肉中的需氧菌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胃、肝胰腺、肠道、肌肉中的异氧细菌总菌数分别为5.3×10^5~6.5×10^7cfu/g、6.6×10^5~5.2×10^6cfu/g、1.4×10^8~4.5×10^9cfu/g和1.0×10^4~1.1×10^5cfu/g。对从其肠道中分离出来的111株菌株进行属(科)的鉴定。这些菌株分属于13个属(科),发光杆菌属、弧菌属、气单胞菌属、肠杆菌科、黄单胞菌属、土壤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小球菌属、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色杆菌届,还有一株未鉴定的革兰阳性菌。其中优势菌为发光杆菌属、弧苗属,气单胞菌属、肠杆菌科、黄单胞菌属,次优势菌为土壤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小球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对虾 对虾肠道 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冷藏过程中的细菌分离、初步鉴定及菌相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赵海鹏 谢晶 严文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4-168,共5页
为了明确南美白对虾在冷藏过程中细菌的组成,为开发新的保鲜剂提供指导,利用生理生化检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了鉴定,并结合生理生化检验结果和系统进化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冷藏期间有8种典型菌株,它... 为了明确南美白对虾在冷藏过程中细菌的组成,为开发新的保鲜剂提供指导,利用生理生化检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了鉴定,并结合生理生化检验结果和系统进化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冷藏期间有8种典型菌株,它们在货架期结束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腐败希瓦氏菌36%、嗜水气单胞菌26%、恶臭假单胞菌15%、蜡样芽孢杆菌7%、嗜冷杆菌10%、不动杆菌2%、金黄色葡萄球菌2%、微小杆菌1%,其中腐败希瓦氏菌为南美白对虾冷藏后期的主要优势腐败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对虾 腐败 16SrDNA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对南美白对虾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尹军霞 沈文英 郦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6,共4页
在不同温度下 ,对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肠道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sp.)、双歧杆菌(Bifidobactsp.)、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产气荚膜梭菌... 在不同温度下 ,对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肠道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sp.)、双歧杆菌(Bifidobactsp.)、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厌氧菌总数和好氧菌总数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产气荚膜梭菌为过路菌群 ;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为常住菌群。厌氧菌总数、双歧杆菌随水温升高显著增加 (Ftest,P<0.01) ;好氧菌总数、乳酸杆菌随水温升高变化不显著(Ftest,P>0.05)。肠道中厌氧菌总数比好氧菌多(ttest,P<0.05) ,且随着水温升高 ,厌氧菌的优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南美对虾 肠道 肠道乳酸杆 大肠杆 金黄色葡萄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及菌相变化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蕾蕾 王素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46-251,共6页
测定南美白对虾在不同低温贮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和菌落总数变化,并分离纯化各贮藏温度条件下的腐败菌株,利用ATB ExpressionTM仪进行鉴定,以明确南美白对虾在不同低温贮藏过程... 测定南美白对虾在不同低温贮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和菌落总数变化,并分离纯化各贮藏温度条件下的腐败菌株,利用ATB ExpressionTM仪进行鉴定,以明确南美白对虾在不同低温贮藏过程中的菌相变化,进一步揭示其腐败机理。结果表明:在冷藏、冰温贮藏、冻藏过程中,南美白对虾的货架期分别为3、8 d和56 d,到货架期终点时的菌落总数分别为6.76、6.82、5.91(lg(CFU/g)),TVB-N含量均值分别为27.06、29.96、27.45 mg/100 g;南美白对虾初始菌相中的优势菌株为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22.0%)和Pseudomonas sp.(18.4%)。到货架期终点,冷藏条件下的优势菌株为Shewanella putrefaciens(35.1%)和Pseudomonas sp.(24.3%);冰温贮藏条件下的优势菌株为Shewanella putrefaciens(32.0%)和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27.0%);冻藏条件下的优势菌株为Aeromonas sobria(30.5%)和Photobacterium damselae(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对虾 贮藏温度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蛋白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34
11
作者 王广军 谢骏 余德光 《饲料工业》 2005年第8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南美对虾 免疫功能 饵料系数 成活率 日生长速度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海耿 吴小茜 +4 位作者 姜世豪 宋红桥 张贺 於叶兵 张亚雷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3期27-35,共9页
为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在设施大棚中构建了中试规模的南美白对虾循环水养殖模式(RAS)和生物絮团养殖模式(BS)2种模式,每种模式为3个平行,每个平行投放南美白对虾苗10万尾,初... 为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在设施大棚中构建了中试规模的南美白对虾循环水养殖模式(RAS)和生物絮团养殖模式(BS)2种模式,每种模式为3个平行,每个平行投放南美白对虾苗10万尾,初始放养殖密度为500尾/m^(3)。每隔1 d测定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待100 d饲养结束后,测定南美白对虾生长指标和肠道菌群。结果显示:RAS和BS组养殖水体中的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_(2)^(-)-N)、硝酸盐氮(NO_(3)^(-)-N)、温度、pH和溶氧(DO)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BS组有近20 d的NO_(2)^(-)-N积累,进而影响南美白对虾的生长。BS组的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最终养殖密度显著低于RAS组(P<0.05),饲料系数和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养殖模式下对虾肠道菌群在门水平无显著差异,属水平显著差异(P<0.05),RAS养殖模式中的norank_f_JG30-KF-CM45丰度最高,BS养殖模式中下水道球菌属(Amaricoccus)的丰度最高。研究表明,采用RAS模式可实现养殖水质指标的稳定可控,进而可提升对虾的生长性能,但生产成本略高于BS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对虾 养殖模式 循环水养殖 生物絮团养殖 生长性能 肠道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宝碘对草鱼、南美白对虾的急性毒性和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春花 林明辉 +2 位作者 黄志斌 石存斌 林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8-140,共3页
新型宝碘是一种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有效消毒剂。在室内常温静水条件下,采用新型宝碘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草鱼及南美白对虾的24、48、96 h LD50分别为84.1、7... 新型宝碘是一种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有效消毒剂。在室内常温静水条件下,采用新型宝碘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草鱼及南美白对虾的24、48、96 h LD50分别为84.1、79.4、74.3 mL/L和92.9、89.1、81.5 mL/L,参照经验公式计算得出24 h安全浓度(Sc)分别为7.4、8.2 mL/L。采用二倍稀释法进行新型宝碘对爱德华氏菌(Edwarsiella tard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等5种水产养殖动物常见致病菌的抑菌试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7.50、9.36、18.75、9.36、18.75μL/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7.50、37.50、37.50、18.75、37.50μL/L。施药12 h后,对5种试验菌的杀菌率达100%的新型宝碘浓度分别为37.50、9.36、18.75、9.36、18.75μL/L。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宝碘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南美对虾 新型宝碘 急性毒性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养殖南美白对虾肠道细菌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宛立 王吉桥 +1 位作者 杨世勇 王年斌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2-64,共3页
用双层琼脂扩散法检测从健康养殖南美白对虾肠道内分离出的111株菌对8株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111株菌对白假丝酵母菌,非01群霍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指示菌无抗菌活性,48.6%的菌株对余下的5株指示菌有抗菌活性,其中气单胞菌属和发... 用双层琼脂扩散法检测从健康养殖南美白对虾肠道内分离出的111株菌对8株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111株菌对白假丝酵母菌,非01群霍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指示菌无抗菌活性,48.6%的菌株对余下的5株指示菌有抗菌活性,其中气单胞菌属和发光杆菌属对荧光假单胞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性最强。各菌属中以气单胞菌属,发光杆菌属的抗菌谱最广,弧菌属、肠杆菌科、黄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小球菌属次之。土壤杆菌属、棒状杆菌属、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色杆菌属则没有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对虾 肠道细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对南美白对虾致病力及黄酮抗菌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小玉 喻达辉 +4 位作者 黄桂菊 叶乐 郭奕惠 龚世园 吴开畅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91,共3页
研究副溶血弧菌3种不同的感染方式对南美白对虾致病力影响,发现注射感染虾只在高密度菌液中有死亡,24h的LD50为1.2×10^7/mL,95%的置信限为5.61×10^6~2.04×10^7/mL;而创伤感染虾在不同密度菌液中都有死亡,浸... 研究副溶血弧菌3种不同的感染方式对南美白对虾致病力影响,发现注射感染虾只在高密度菌液中有死亡,24h的LD50为1.2×10^7/mL,95%的置信限为5.61×10^6~2.04×10^7/mL;而创伤感染虾在不同密度菌液中都有死亡,浸泡感染虾则都没有死亡。表明创伤程度及其导致的健康状况恶化是弧菌致病的关键。同时发现肌肉创伤处是弧菌致病的主要部位。初步探讨了黄酮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副溶血弧菌的抗菌作用,为养虾生产的防病治病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 南美对虾 致病性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生素对南美白对虾肠道菌群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温俊 孙鸣 孙冬岩 《饲料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免疫机能 合生素 南美对虾 肠道 枯草芽孢杆 绿色饲料添加剂 水产饲料添加剂 水产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抗菌防病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国忠 房如森 +1 位作者 王松刚 郑宗林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南美对虾 生长速度 作用 防病作用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益生菌对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崇英 刘伟 宋金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80-84,共5页
为了研究益生菌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采用含不同浓度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物(质量比1:1)],分别添加益生菌0%、0.6%、1.2%、1.8%到基础饲料中,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A、试验组B和试验组C。结果表明,随着饵料中... 为了研究益生菌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采用含不同浓度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物(质量比1:1)],分别添加益生菌0%、0.6%、1.2%、1.8%到基础饲料中,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A、试验组B和试验组C。结果表明,随着饵料中益生菌浓度的增加,南美白对虾成活率提高、生长加快,益生菌组的饵料系数明显降低。免疫指标也呈类似变化,试验组B和试验组C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均显著高于试验组A和对照组(P <0.05),添加益生菌试验组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因此,添加一定量益生菌能有效提高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指标和免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对虾 益生 大棚养殖 生长性能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络合碘对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的急性毒性和抑菌效果试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磊 杨仲明 +1 位作者 肖基琴 杨乐 《现代渔业信息》 2008年第8期19-21,共3页
采用常温静水试验,探讨了高效络合碘对鲤鱼、南美白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同时进行了高效络合碘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高效络合碘对鲤鱼、南美白对虾的24h、48h、96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2.99mg/L... 采用常温静水试验,探讨了高效络合碘对鲤鱼、南美白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同时进行了高效络合碘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高效络合碘对鲤鱼、南美白对虾的24h、48h、96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2.99mg/L、47.07mg/L、38.87mg/L和88.20mg/L、62.48mg/L、47.04mg/L,安全浓度分别为3.89mg/L和4.70mg/L。22℃,1%高效络合碘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低杀菌体积分数为2.5×10-6,杀菌率达100%。实验表明,新研制的高效络合碘与其它碘制剂相比具有高效、低毒、杀菌抑菌的效果,值得大规模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络合碘 急性毒性 实验 鲤鱼 南美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对南美白对虾免疫功能、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房媛 董林娟 +1 位作者 王孟 张龙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76,共4页
本研究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合适添加量。在饲料中依次添加不同浓度水平(0%、1%、2%、3%、4%和5%)的天蚕素抗菌肽,配制为6种配合饲料,用以投喂南美白对虾,饲养周期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天... 本研究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合适添加量。在饲料中依次添加不同浓度水平(0%、1%、2%、3%、4%和5%)的天蚕素抗菌肽,配制为6种配合饲料,用以投喂南美白对虾,饲养周期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天蚕抗菌肽对南美白对虾增重率、蛋白质沉积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高水平天蚕素抗菌肽会抑制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南美白对虾的饵料系数显著下降,但对南美白对虾存活率和摄食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添加水平不断增加,3%组南美白对虾的ACP、POD和SOD含量达到最大水平,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添加水平的不断上升,3%组南美白对虾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含量最高,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发育速度,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南美白对虾的抗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蚕抗 南美对虾 抗病力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