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南南秦岭石墨成矿带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10
1
作者 赖群生 樊中玲 +2 位作者 郭贤培 谢珂 邵世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134,共11页
豫西南南秦岭石墨成矿带分布于淅川县小陡岭蒲堂老灌河一带,地处秦岭造山带东段南支,木家垭内乡断裂与淅川断裂之间。为查明区域石墨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床规模、矿石特征和矿床成因等,相继开展了矿产普查、预查工作,并对整个... 豫西南南秦岭石墨成矿带分布于淅川县小陡岭蒲堂老灌河一带,地处秦岭造山带东段南支,木家垭内乡断裂与淅川断裂之间。为查明区域石墨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床规模、矿石特征和矿床成因等,相继开展了矿产普查、预查工作,并对整个成矿带开展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石墨矿赋存于古元古代大沟岩组中,石墨斜长片麻岩、石墨片岩是石墨矿的主要赋存层位,矿层受地层控制明显,矿体与矿层基本吻合;②矿层多分布于成矿带西段和东段,中段较少,西段矿层多赋存于大沟岩组上部岩石组合中,中段及东段矿层赋存于中部岩石组合中;③西段矿石类型多为石墨斜长片麻岩型,少量为石墨片岩型,中段和东段多为石墨片岩型,少量为石墨斜长片麻岩型;④含碳沉积建造和区域变质作用是石墨矿床的主要成矿控制因素,成矿期为中、新元古代。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矿产勘查,在该成矿带上相继提交了小陡岭、徐家湾李家营、下大扒、柳树沟4个大型、特大型石墨矿产地;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靶区内矿产地外围均发现了规模较大的石墨矿层。综合成矿预测结果表明:豫西南南秦岭石墨成矿带远景资源量可达上亿吨,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石墨矿开采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石墨成矿带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靶区 含碳沉积建造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