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分布格局 被引量:1
1
作者 缪泸君 唐山 +3 位作者 周莉荫 任琼 况绍祥 孙志勇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2-759,共8页
2019年和2020年的4—9月,采用样带调查法对江西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开展了资源调查,系统分析了南矶保护区爬行动物群落结构、丰富度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区内共记录爬行动物2目6科11种,其中灰鼠蛇(Ptyas korros)和台... 2019年和2020年的4—9月,采用样带调查法对江西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开展了资源调查,系统分析了南矶保护区爬行动物群落结构、丰富度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区内共记录爬行动物2目6科11种,其中灰鼠蛇(Ptyas korros)和台湾小头蛇(Oligodon formosanus)为保护区物种新纪录;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为优势种,种群数量占总数的44.07%。从分布型构成上划分,季风型(E)4种、南中国型(S)4种和东洋型(W)3种。多样性分析表明,生境类型对爬行动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具有显著影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灌草丛生境最高。开展南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调查,摸清爬行动物群落结构和种群现状,对于开展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爬行动物 多样性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现状和保护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缪泸君 万松贤 +2 位作者 况绍祥 刘鹏 孙志勇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3期74-78,共5页
2019年4-9月和2020年4-9月,采用样带法对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系统分析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群落结构、丰富度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现有两栖动物1目6科11种,其中虎... 2019年4-9月和2020年4-9月,采用样带法对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系统分析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群落结构、丰富度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现有两栖动物1目6科11种,其中虎纹蛙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特有种4种,包括大树蛙、镇海林蛙、金线侧褶蛙和无斑雨蛙。2)保护区两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为0.804,均匀度指数为0.890;在地理区系上,东洋界9种,广布种2种。结果表明,南矶湿地具有丰富的两栖动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根据两栖动物群落特征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开展两栖动物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多样性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法制管理实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赵英杰 明莉 赵洋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1-215,共5页
南矶湿地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湿地,对江西省的生态调节具有极大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出的保护问题,全面探求其深层次的制度和法律管理办法,提出多层面的解决措施,为南矶湿地保护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南矶湿地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湿地,对江西省的生态调节具有极大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出的保护问题,全面探求其深层次的制度和法律管理办法,提出多层面的解决措施,为南矶湿地保护提供法律上的依据。课题组对南矶湿地保护区管理局的管理、技术、饲养、野外作业人员等21名工作人员召开访谈会和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保护区工作人员基本信息、保护区的主要人为干扰、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适用情况。结果表明: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教育水平和整体管理水平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保护区经费预算不足,湿地的人为干扰较严重等。分析认为:可通过对立法的完善以及管理制度的改进对当前问题进行解决,如引进高水平人才,增加资金投入,设立专门的纠纷协调机构,建议加快全国性的湿地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保护 法制管理 一区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泽段)湿地鸟类组成与种群特征
4
作者 王建英 张洋军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67-74,共8页
为系统掌握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泽段)湿地鸟类种类与组成特征,于2017—2023年采用样带法对保护区(临泽段)湿地鸟类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1)鸟类种类有18目37科63属90种,其中国家和甘肃省重点保护种类有8目10科16属20种;鸟... 为系统掌握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泽段)湿地鸟类种类与组成特征,于2017—2023年采用样带法对保护区(临泽段)湿地鸟类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1)鸟类种类有18目37科63属90种,其中国家和甘肃省重点保护种类有8目10科16属20种;鸟类优势种群有鸭科、鹬科、鸥科、鸻科、鹰科、鹭科等。2)鸟类居留型中,夏候鸟(S)种类>留鸟(R)>旅鸟(P)>冬候鸟(W)等其他类型。3)鸟类生态型中,古北型(U)数量>不易归类型(O)>全北型(C)>东洋型(W)>东北型(M)。4)鸟类区系类型中,古北界+东洋界型种类>古北界型种类。5)鸟类数量级中,罕见种>稀有种>常见种>优势种;6)在观察期内,湿地鸟类数量呈直线型上升趋势,黑鹳和大天鹅数量呈波浪型分布,同时黑鹳比大天鹅对人类活动的干扰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鸟类 优势种 种群特征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泽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建鸟类栖息地的湿地类型保护区设计研究——以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5
作者 高雪霏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32-36,共5页
本文以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探索营建鸟类栖息地的湿地类型保护区的设计方法与策略。通过对该保护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特征、鸟类多样性以及面临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套综合性的设计建议,包括功能分区、水体设计、生境岛... 本文以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探索营建鸟类栖息地的湿地类型保护区的设计方法与策略。通过对该保护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特征、鸟类多样性以及面临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套综合性的设计建议,包括功能分区、水体设计、生境岛设计、植被恢复设计、食源区设置等,旨在为类似湿地类型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栖息地 湿地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退化型湿地生态修复研究--以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6
作者 高雪霏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7-30,共4页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湿地保护与修复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聚焦于排水退化湿地生态修复这一重要主题,对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排水退化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制定了多目标修复方案,取得显著成效,为提高哈泥国家级...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湿地保护与修复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聚焦于排水退化湿地生态修复这一重要主题,对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排水退化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制定了多目标修复方案,取得显著成效,为提高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7
作者 汤军强 王修华 +2 位作者 范龙 杨帆 祁冬霞 《甘肃林业》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一、保护区基本情况199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尕海和则岔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晋升为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月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挂牌运行。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 一、保护区基本情况199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尕海和则岔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晋升为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月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挂牌运行。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交汇处,地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也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和长江水系白龙江的发源地。2011年9月被确认为国际重要湿地,是甘肃省首块国际重要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重要湿地 省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水系 尕海 陇南山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跨黄河 碌曲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子
8
作者 陈建琴 孙婉 +6 位作者 钱薇雅 邢雨辉 张振华 张晨岭 汪俊琦 常青 胡超超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浮游动物在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究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生浮游动物现状,研究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对保护区水域的后生浮游动物进行了4次调查.研究发现后生浮游动物62属... 浮游动物在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究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生浮游动物现状,研究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对保护区水域的后生浮游动物进行了4次调查.研究发现后生浮游动物62属112种,其中轮虫32属67种,枝角类17属31种,桡足类13属14种.后生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1636.31 ind./L,季节变化对密度有极显著的影响,空间变化对其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洪泽湖保护区共有15种优势种,优势种生态位宽度指数为0.14~0.84,生态位重叠指数为0.22~0.95,生态位重叠程度总体较高.Permanova分析结果表明,pH、水温(WT)、总氮(TN)、透明度(SD)是影响保护区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使用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水质,结果显示保护区水体处于轻度-中度污染水平.本研究可为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保护及管理等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对策探讨
9
作者 牛永乾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8期114-116,共3页
在“双碳”战略全面落实的背景下,我国各地积极开展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为提升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环境质量,简要介绍该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概况,阐述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意义,并针对该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存在的问题,提出因... 在“双碳”战略全面落实的背景下,我国各地积极开展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为提升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环境质量,简要介绍该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概况,阐述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意义,并针对该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存在的问题,提出因地制宜制订湿地保护与修复方案、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与修复监测评估机制、持续创新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手段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 生态修复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 被引量:24
10
作者 靳勇超 罗建武 +4 位作者 朱彦鹏 辛利娟 刁兆岩 陈冰 王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24-1429,共6页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基于定量化、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和水鸟多样性的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2004—2013年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基于定量化、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和水鸟多样性的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2004—2013年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组建以及对周边社区放牧和芦苇收割等管控力度的加强,近10 a来湿地保护效果良好,具体表现在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动态度指数为-0.178%),成片分布趋势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增加53.44%),破碎化程度降低;此外,保护区内水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增加较为明显,分别增加83.53%和88.50%;物种丰富度和濒危水鸟数量也呈缓慢增加趋势.构建的湿地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保护区对湿地的管护效果,建议保护区管理局进一步加强气候因素、水鸟生境质量以及辉河上游湿地的监测工作,并依据当地气候变化情况适当补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水鸟多样性 保护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的成本效益研究——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顾蓉 高军 +2 位作者 张松贺 徐网谷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7,共6页
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及保护该系统所产生的成本。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和专家评估法估算了保护区内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010年盐城保护区内滨海湿地生态... 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及保护该系统所产生的成本。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和专家评估法估算了保护区内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010年盐城保护区内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产生的保护成本为8.18×109元,其中管理成本为1.95×107元,机会成本为8.16×109元;保护区产生的效益为1.83×1010元。结果表明,盐城保护区获得的效益远大于其付出的成本,盐城保护区的存在具有经济学上的收益优势。因此,在盐城滨海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这种优势更多地体现为长期的综合效益,且难以用货币形式直接兑现。对待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应形成整体、长期的理念,不能因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而牺牲自然保护区,真正做到对保护区的永久保护和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成本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功能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翟金良 何岩 邓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9,24,共6页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地位 ,湿地是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功能从生态环境功能和资源功能 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中生态环境功能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维系功能、水文过渡带...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地位 ,湿地是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功能从生态环境功能和资源功能 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中生态环境功能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维系功能、水文过渡带功能和高效滤过截留作用等方面 ,资源功能主要包括水土资源环境功能、生物资源环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生态环境功能 资源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境安全保护 被引量:17
13
作者 栾兆擎 邓伟 +1 位作者 白军红 朱宝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154-157,共4页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 2 0 0 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该区保存了三江平原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是三江平原原始湿地景观的一个“缩影”,是我国重要的天然基因库之一。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人为活动的影响 ,导致该区生态环境面临...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 2 0 0 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该区保存了三江平原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是三江平原原始湿地景观的一个“缩影”,是我国重要的天然基因库之一。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人为活动的影响 ,导致该区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在具体分析洪河保护区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生境安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鹭巢特征与巢址选择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闪闪 褚一凡 +3 位作者 姜小玉 于飞 靳同霞 马剑敏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7-323,共7页
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候鸟迁徙中线的必经之路,鸟类物种丰富。目前,该湿地的人为干扰现象日益突出,对鸟类栖息和繁殖造成了影响。苍鹭Ardea cinerea是该湿地鸟类的重要代表,其繁殖活动与栖息环境密切相关。为了... 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候鸟迁徙中线的必经之路,鸟类物种丰富。目前,该湿地的人为干扰现象日益突出,对鸟类栖息和繁殖造成了影响。苍鹭Ardea cinerea是该湿地鸟类的重要代表,其繁殖活动与栖息环境密切相关。为了解干扰鸟类繁殖的主要因素、有效管理保护区、维持湿地的鸟类多样性,于2017年5—8月,采用GPS定位、样方调查等方法对保护区陈桥东湖苍鹭繁殖地内的巢特征、巢址区和对照区生态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苍鹭筑巢位置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丛有极高的偏爱;巢材主要是芦苇;巢口向上呈浅盘状,巢内径、巢外径、巢高、巢深分别为(39.00±3.28)cm、(79.10±15.39)cm、(31.00±19.80)cm和(5.00±1.43)cm。对比苍鹭巢址区与对照区生态因子发现,巢址区植被密度、植被高度和植被盖度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水深、巢距人为活动不频繁地距离和巢距人为活动频繁地距离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采用AIC信息准则法对可能影响苍鹭巢址选择的生态因子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植被状态和干扰因子是制约苍鹭巢址选择的关键因素。建议通过采取适当扩大水域面积及水生植物面积、封锁湿地中的道路、定期蓄水、处理好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等措施来改善苍鹭等鸟类的栖息环境,保护保护区鸟类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鹭 巢特征 巢址选择 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12
15
作者 牛俊英 马朝红 +1 位作者 马书钊 吴跃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2-467,共6页
2006年9月-2007年8月,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结合文献共统计鸟类16目53科247种。留鸟69种,候鸟176种,迷鸟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如黑鹳、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7种。列入IUCN受威胁物种15... 2006年9月-2007年8月,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结合文献共统计鸟类16目53科247种。留鸟69种,候鸟176种,迷鸟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如黑鹳、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7种。列入IUCN受威胁物种15种。其中极危等级1种,为白鹤。濒危等级3种,为东方白鹳、鸿雁、丹顶鹤。易危等级11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15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附录Ⅱ共39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牛俊英 马朝红 +1 位作者 马书钊 吴跃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5-906,934,共3页
2006年9月~2007年8月,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结合文献共统计鸟类16目53科247种。对山地、滩地、水域、人工林4种生境鸟类物种数、鸟类数量等级、多样性、鸟类群落间相似性进行了分析。滩地鸟类物种数及G指数... 2006年9月~2007年8月,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结合文献共统计鸟类16目53科247种。对山地、滩地、水域、人工林4种生境鸟类物种数、鸟类数量等级、多样性、鸟类群落间相似性进行了分析。滩地鸟类物种数及G指数(属的多样性)和F指数(科的多样性)值均最高。山地和人工林鸟类组成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多样性 G—F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雄 马正学 +3 位作者 张亚莉 鲍双玲 吴利华 马建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3,共7页
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湿地斑块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获得土壤无脊椎动物7门130类185 033只。节肢... 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湿地斑块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获得土壤无脊椎动物7门130类185 033只。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和线虫动物门(Nemata)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47.50%和26.08%;环节动物门和轮虫动物门为常见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14.95%和9.26%;扁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缓步动物门为罕见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1.25%、0.66%和0.30%。节肢动物门和线虫动物门构成了土壤动物的主体,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16个湿地斑块中,2#样地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量最多;7#样地的类群数量最多,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4.496 7)最高;14#样地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都最少。各样点土壤动物间的相似性指数在0.594 6~1之间,表明16个湿地斑块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为中等不相似到中等相似,这反映了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6个湿地斑块保护状况良好,受外来影响较少;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斑块之间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与人类活动干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底栖动物BI指数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雁 邢树威 +1 位作者 王俊才 张峥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1期323-325,共3页
对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9个采样点27个样本的底栖动物调查分析,采用BI指数进行水质评价。保护区湿地核心区检出底栖动物35种,水质评价为清洁至轻污染;缓冲区、试验区各检出底栖动物18种,水质评价为中污染至重污染。
关键词 河口湿地 底栖动物 BI指数 水质评价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推介
19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跨越同江市和抚远市两个行政区域。东临前锋农场,西与洪河农场接壤,北与鸭绿河农场相接,总面积21836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水生、湿生和陆生生物及其环境,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东方...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跨越同江市和抚远市两个行政区域。东临前锋农场,西与洪河农场接壤,北与鸭绿河农场相接,总面积21836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水生、湿生和陆生生物及其环境,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东方白鹳、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大天鹅、小天鹅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洪河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东亚之肾”,境内拥有原始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景观。至今,该保护区保持着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性和典型性。它是我国唯一一个类型齐全、生态系统完整的自然保护区,能够全面反映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景观、岛状林原始特征和水域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方白鹤 主要保护对象 同江市 洪河农场 陆生生物 湿地生态系统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恢复视角下海滨湿地景观模拟——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华兵 韩爽 +2 位作者 王娟 刘玉卿 于英鹏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47,共7页
选择盐城典型淤泥质海滨湿地区,从生态恢复的视角,模拟预测未来海滨湿地景观可能的变化结果,为海滨湿地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盐城海滨湿地是区域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在人类与自然的双重作用下,区域湿地景观变化显著。为维护区域... 选择盐城典型淤泥质海滨湿地区,从生态恢复的视角,模拟预测未来海滨湿地景观可能的变化结果,为海滨湿地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盐城海滨湿地是区域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在人类与自然的双重作用下,区域湿地景观变化显著。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发挥湿地应有的功能,以2000年和2011年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土壤水分和盐度数据,采用景观过程模型,从生态恢复的视角,对2020年盐城海滨湿地景观演变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围堰、互花米草扩张和碱蓬沼泽退化是研究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2)人工管理区,至2020年,碱蓬沼泽比现状条件下模拟结果增加了18.46倍,互花米草沼泽减少了66.04%;景观多样性指数从1.007增加到1.150,景观均匀度指数从0.626增加到0.715。(3)自然条件区,至2020年,互花米草沼泽的面积比现状条件下模拟结果减少了82.32%,碱蓬沼泽增加了19.65倍;景观多样性指数从1.082增加到1.237,景观均匀度指数从0.780增加到0.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过程模型 生态恢复 情景模拟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