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形成特征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50
1
作者 彭大钧 庞雄 +3 位作者 陈长民 朱明 黄先律 舒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8,共9页
到2001年底,已从全球六大洲18个盆地大于水深500m地域发现580亿桶油当量,90%的油气储量发现于深水浊流沉积体系,这是与近三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对深水海域的不懈探索与科学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特指广布于南海珠... 到2001年底,已从全球六大洲18个盆地大于水深500m地域发现580亿桶油当量,90%的油气储量发现于深水浊流沉积体系,这是与近三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对深水海域的不懈探索与科学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特指广布于南海珠江口盆地近海海域上第三系深水沉积物,主体位于盆地南缘珠二坳陷,属与陆架边缘三角洲体系相联系的、发育于低水位时期的深水沉积系统,其形成具有重要的地质背景,它处于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交汇地域,具对应于青藏高原隆升的沉积响应,有独特的由持续沉降所体现的纵向叠置特征,并因应于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呈幕式推进的海侵型沉积系列,构成极为理想的油气储盖组合。因此,以时间耦合、空间耦合与地球动力学耦合为扭带,用整体、系统的论点研讨与分析南海深水扇系统的形成特征,获得一球五源(缘)是南海深水扇系统的主控因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 青藏高原隆升 海平面升降变化 低水位体系域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古地貌特征与13.8Ma以来珠江深水扇 被引量:35
2
作者 柳保军 袁立忠 +5 位作者 申俊 连世勇 何敏 庞雄 舒誉 彭大钧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6-482,共7页
综合利用层序地层学和地球物理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13.8 M a以来沉积古地貌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分布及其独特的沉积特征和层序充填演化规律的分析,得出在13.8 M a以来层序发育过程中,凹陷位于宽阔陆架向海盆变迁... 综合利用层序地层学和地球物理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13.8 M a以来沉积古地貌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分布及其独特的沉积特征和层序充填演化规律的分析,得出在13.8 M a以来层序发育过程中,凹陷位于宽阔陆架向海盆变迁的陆坡区,北部发育两种类型的峡谷水道,向南海盆方向逐渐变得宽缓;盆地的古地貌背景、物源和气候变化为其主控因素的结论。同时,13.8 M a以来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的沉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特点,现今的海底峡谷发育特点基本反映了整体的沉积背景。结果表明,白云凹陷13.8 M a以来的深水沉积受海平面相对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弱,主要受古地貌背景及其变迁的控制,沉积具有继承性,与现今的沉积面貌非常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 南海珠江深水扇 层序地层学 地球物理方法 古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