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洋和南海海温与长江中下游旱涝 被引量:83
1
作者 张琼 刘平 吴国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92-1006,共15页
作者统计分析了 1 95 8~ 1 999年 4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 5~ 8月旱涝事件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42年中旱涝月出现频次相等 ,但洪涝强度远大于干旱强度。对比分析旱涝月的环流异常和海温异常 (SSTA)发现 ,南海地区SSTA和对流层低层... 作者统计分析了 1 95 8~ 1 999年 4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 5~ 8月旱涝事件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42年中旱涝月出现频次相等 ,但洪涝强度远大于干旱强度。对比分析旱涝月的环流异常和海温异常 (SSTA)发现 ,南海地区SSTA和对流层低层经向风异常均与长江中下游旱涝显著相关 ,尤其正SSTA和涝月的关系更为密切 ,因此南海SSTA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一个强讯号。进一步分析发现 ,夏季南海SSTA与前春赤道南印度洋SSTA存在显著相关 ,可将其作为预报因子。最后得到的预报思路为 :当前春赤道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 ,则夏季南海海温异常偏暖 ,南海低空出现异常偏南风 ,异常多的水汽向我国南方输送 ,长江中下游地区易涝 ;反之当前春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冷 ,夏季南海海温亦异常偏冷 ,南海低空出现异常偏北风 ,向北输送水汽偏少 ,长江中下游易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 南海海温 长江中下游地区 旱涝 海温异常 年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温异常对华南气候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冯瑞权 吴池胜 +3 位作者 王安宇 古志明 侯尔滨 唐天毅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8,共7页
1985年5月广东省的中、南部和西南部出现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宾西法尼亚州大学联合研制的中尺度模式(MM5)成功地模拟了该月的华南气候,并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南海海温异常增暖对华南天气气候的影响。... 1985年5月广东省的中、南部和西南部出现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宾西法尼亚州大学联合研制的中尺度模式(MM5)成功地模拟了该月的华南气候,并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南海海温异常增暖对华南天气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改变了海面与行星边界层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过程,即增加了由海面向上输送的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从而引起南海及其附近地区对流层下部的月平均气温升高,气柱不稳定度增大;并在对流层下(上)部产生一个附加的差值气旋(反气旋)性环流。大气环流结构的这些改变对1998年5月广东中南部和西南部的洪涝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气候 南海海温异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南半球环状模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Ⅱ印度洋和南海海温的“海洋桥”作用 被引量:45
3
作者 南素兰 李建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7-856,共10页
用回归、合成、相关、ESVD等方法分析了春夏季印度洋、南海海温异常在春季南半球环状模(SAM)与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春季南半球环状模指数(SAMI)正(负)异常时,同期南印度洋中高纬、北印度洋海域海温出现了明显正(负... 用回归、合成、相关、ESVD等方法分析了春夏季印度洋、南海海温异常在春季南半球环状模(SAM)与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春季南半球环状模指数(SAMI)正(负)异常时,同期南印度洋中高纬、北印度洋海域海温出现了明显正(负)异常,这种海温的正(负)异常在夏季依然存在,并且北印度洋的海温异常得到加强。对印度洋和南海海域详细划分区域后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春季南半球热带外大气环流(SAM)异常可以强迫南印度洋中高纬海域海温发生明显异常。这种异常可以持续到夏季,而且表现出传播特性,即:南印度洋中高纬海温异常可以传播到北印度洋(包括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和南海海域,加强这些海域的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与夏季海温关系的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异常对应的夏季北印度洋、南海海温异常与春季SAM异常对应的夏季北印度洋、南海海温异常的形势相似,符号相反。说明印度洋、南海海温是春季SAM影响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的一个“桥梁”。基本思路为:强(弱)春季SAM可以引起南印度洋中高纬海域海温的偏高(偏低);南印度洋中高纬海域偏高(偏低)的海温从春季持续到夏季并且传播到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南海海域;这些海区偏高(偏低)的海温可以导致东亚夏季风减弱(加强),而东亚夏季风减弱(加强)是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偏少)的一种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半球环状模 长江流域降水 印度洋 南海海温 海洋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温和西南地区土壤湿度异常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 被引量:5
4
作者 高楚杰 陈海山 +1 位作者 许蓓 曾刚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82,共8页
利用1958—2001年NOAA海温资料、欧洲中心(ECMWF)ERA40土壤湿度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00°E以东444站的降水资料,探讨了南海海温和土壤湿度异常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之间的可能联系,并初步讨论其可能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春季南海海温与... 利用1958—2001年NOAA海温资料、欧洲中心(ECMWF)ERA40土壤湿度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00°E以东444站的降水资料,探讨了南海海温和土壤湿度异常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之间的可能联系,并初步讨论其可能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春季南海海温与西南地区东部土壤湿度的异常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土壤湿度的异常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当春季南海海温异常偏高(低)时,我国西南地区东部的土壤通常出现异常偏干(湿),而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偏多(少)、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偏少(多)。进一步分析表明,春季南海海温异常偏高(低),有利于我国南部区域低层西南风减弱(偏强),西南地区东部水汽输送减少(增加),导致该地区春季的降水异常减少(增加)、土壤偏干(湿);通过蒸发反馈机制使得夏季西南地区东部地表温度偏高(低),引起副高西伸(东退)发展,最终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统计特征 相关分析 南海海温 土壤湿度 夏季降水 中国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低层风场对南海海温的影响及其与季风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林爱兰 张人禾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100,共6页
利用1960~1999年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大气低层风场资料,分析了南海海表温度与局地风场之间的关系及其季节变化特征,讨论了局地风场对南海海温的影响与季风的联系。结果表明,南海海表温度异常与局地风场异常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季节... 利用1960~1999年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大气低层风场资料,分析了南海海表温度与局地风场之间的关系及其季节变化特征,讨论了局地风场对南海海温的影响与季风的联系。结果表明,南海海表温度异常与局地风场异常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南海海表温度异常在夏季与纬向风异常呈明显的负相关,在冬季与经向风异常呈明显的正相关,这种季节变化与东亚季风特性(即盛行风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为南海海表温度监测预测提供气候背景,从而也解释了过去在大气低层风速与南海海表温度异常相关性方面不同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海温 风场 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华南3月份降水异常的可能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宏毅 林朝晖 +2 位作者 宋燕 陈红 许建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9-730,共12页
利用1951~2005年华南地区3月份的降水资料、NOAA海温资料、Nio3.4指数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南3月份降水异常与同期环流场、全球海温场的关系,从环流和海温的角度揭示了华南3月份降水异常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当华南3月份降水偏多... 利用1951~2005年华南地区3月份的降水资料、NOAA海温资料、Nio3.4指数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南3月份降水异常与同期环流场、全球海温场的关系,从环流和海温的角度揭示了华南3月份降水异常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当华南3月份降水偏多(少)时,在对流层中低层,北太平洋海区存在气旋(反气旋)性环流异常,西太平洋及南海海面上存在反气旋(气旋)性环流异常,这样的环流异常有利(不利)于东南暖湿气流与北方东部异常冷空气在华南地区形成水汽辐合,导致降水显著增多(减少)。进一步的分析表明,ENSO和北印度洋及南海附近海温是影响华南3月份降水异常的重要外强迫因子,ENSO对华南3月降水异常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低层风场异常实现的,而北印度洋及南海附近海温对华南3月降水异常的影响则是通过垂直环流场异常和低层风场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3月份降水 大气环流异常 ENSO 北印度洋和南海海温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沿海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成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彬 林爱兰 +1 位作者 谷德军 李春晖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07,共8页
利用零降水日对广东沿海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成因进行统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南海表层海温(SST)对次年夏季广东沿海地区降水有明显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个明显的年代际变异;南海SST影响广东省夏季降水的敏感区域在... 利用零降水日对广东沿海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成因进行统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南海表层海温(SST)对次年夏季广东沿海地区降水有明显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个明显的年代际变异;南海SST影响广东省夏季降水的敏感区域在不同的年代际阶段都非常靠近广东省,局地性非常明显。局地的海气相互作用对广东沿海夏季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有显著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降水日 夏季降水 南海表层海温 年代际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