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动的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袁华荣
陈丕茂
+7 位作者
秦传新
黎小国
周艳波
冯雪
余景
舒黎明
唐振朝
佟飞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35,共10页
为阐明南海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基于2011年4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2年2月(冬季)对南海柘林湾拖网调查的数据,对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动态、鱼类营养级指数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各季节调查共捕...
为阐明南海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基于2011年4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2年2月(冬季)对南海柘林湾拖网调查的数据,对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动态、鱼类营养级指数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各季节调查共捕获鱼类99种,底层鱼类占49.49%,暖水性鱼类占78.78%,肉食性鱼类占79.79%。各季节质量百分比和数量百分比优势种以拟矛尾■虎鱼(Parachaeturichthys polynema)、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等为主。柘林湾鱼类资源密度和资源尾数密度最高季节为夏季,各季节鱼类个体体质量大多小于15 g。春、秋季鱼类组成相对丰富,冬季生物量优势度最高。柘林湾鱼类以中级肉食性和高级肉食性为主,年度平均营养级指数为3.478,属于中级水平,夏季高营养级鱼类平均体质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群落结构
季节变动
营养级
南海柘林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柘林湾海洋牧场生物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马欢
秦传新
+4 位作者
陈丕茂
冯雪
袁华荣
黎小国
林会洁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64,共9页
文章以柘林湾海洋牧场海洋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分析法,对海洋生物不同组织器官灰化前后碳(C)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估算灰化前柘林湾海洋生物C质量分数,探讨海洋牧场生物碳储量。结果表明,1)灰化前柘林湾海洋牧场各生物主...
文章以柘林湾海洋牧场海洋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分析法,对海洋生物不同组织器官灰化前后碳(C)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估算灰化前柘林湾海洋生物C质量分数,探讨海洋牧场生物碳储量。结果表明,1)灰化前柘林湾海洋牧场各生物主要组织器官肌肉、骨骼/壳、内脏C质量分数均值变化分别为37.72%~47.41%、11.23%~34.91%、27.58%~33.95%,其中硬骨鱼纲、甲壳纲(虾)、腹足纲、双壳纲等固碳能力较强,但除头足纲外,总体差别不大。灰化后,主要组织器官肌肉、骨骼/壳、内脏C质量分数均值变化分别为1.83%~8.28%、1.90%~12.54%、0.62%~8.29%,其中腹足纲和双壳纲储碳能力较强;2)2013年柘林湾海洋牧场海洋生物储碳约为6.728×104t。其中人类捕捞从海洋中移除C约0.155×10~4t,占总碳储量的2.31%;沉积在海底的C约0.11×10~4t,占总碳储量的1.7%;封存在海洋内的并不断进入碳循环的C约6.46×10~4t,占总碳储量的95.98%。不同海洋生物碳汇特征不同,海洋牧场可有效提高区域碳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碳汇
碳储量
海洋牧场
海洋生物
南海柘林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动的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袁华荣
陈丕茂
秦传新
黎小国
周艳波
冯雪
余景
舒黎明
唐振朝
佟飞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出处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35,共10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3068)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资助项目(2014TS07)
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3K07)
文摘
为阐明南海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基于2011年4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2年2月(冬季)对南海柘林湾拖网调查的数据,对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动态、鱼类营养级指数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各季节调查共捕获鱼类99种,底层鱼类占49.49%,暖水性鱼类占78.78%,肉食性鱼类占79.79%。各季节质量百分比和数量百分比优势种以拟矛尾■虎鱼(Parachaeturichthys polynema)、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等为主。柘林湾鱼类资源密度和资源尾数密度最高季节为夏季,各季节鱼类个体体质量大多小于15 g。春、秋季鱼类组成相对丰富,冬季生物量优势度最高。柘林湾鱼类以中级肉食性和高级肉食性为主,年度平均营养级指数为3.478,属于中级水平,夏季高营养级鱼类平均体质量最高。
关键词
鱼类
群落结构
季节变动
营养级
南海柘林湾
Keywords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seasonal variation
trophic level
Zhelin Ba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S922.95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柘林湾海洋牧场生物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马欢
秦传新
陈丕茂
冯雪
袁华荣
黎小国
林会洁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宁波大学
出处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64,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8B02)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05020-2)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6119)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3068)
文摘
文章以柘林湾海洋牧场海洋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分析法,对海洋生物不同组织器官灰化前后碳(C)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估算灰化前柘林湾海洋生物C质量分数,探讨海洋牧场生物碳储量。结果表明,1)灰化前柘林湾海洋牧场各生物主要组织器官肌肉、骨骼/壳、内脏C质量分数均值变化分别为37.72%~47.41%、11.23%~34.91%、27.58%~33.95%,其中硬骨鱼纲、甲壳纲(虾)、腹足纲、双壳纲等固碳能力较强,但除头足纲外,总体差别不大。灰化后,主要组织器官肌肉、骨骼/壳、内脏C质量分数均值变化分别为1.83%~8.28%、1.90%~12.54%、0.62%~8.29%,其中腹足纲和双壳纲储碳能力较强;2)2013年柘林湾海洋牧场海洋生物储碳约为6.728×104t。其中人类捕捞从海洋中移除C约0.155×10~4t,占总碳储量的2.31%;沉积在海底的C约0.11×10~4t,占总碳储量的1.7%;封存在海洋内的并不断进入碳循环的C约6.46×10~4t,占总碳储量的95.98%。不同海洋生物碳汇特征不同,海洋牧场可有效提高区域碳汇强度。
关键词
海洋碳汇
碳储量
海洋牧场
海洋生物
南海柘林湾
Keywords
marine carbon sink
carbon storage
marine ranch
marine organism
Zhelin Bay of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S931.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柘林湾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动的研究
袁华荣
陈丕茂
秦传新
黎小国
周艳波
冯雪
余景
舒黎明
唐振朝
佟飞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柘林湾海洋牧场生物碳储量研究
马欢
秦传新
陈丕茂
冯雪
袁华荣
黎小国
林会洁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