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时间尺度上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海洋热力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
23
1
作者
谷德军
纪忠萍
+2 位作者
王东晓
梁建茵
方一川
《热带气象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20,共7页
用小波变换分析了1948~2003年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序列振荡特征,并研究了Lanczos滤波器滤出的不同时间尺度上南海夏季风强度与SODA资料提供的海洋热力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度变化存在准4年的年际变化、约9年周期的十年际...
用小波变换分析了1948~2003年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序列振荡特征,并研究了Lanczos滤波器滤出的不同时间尺度上南海夏季风强度与SODA资料提供的海洋热力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度变化存在准4年的年际变化、约9年周期的十年际变化和38年左右周期的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最强,年代际变化最弱。不同尺度上的南海夏季风强度变化与海洋热力条件的显著相关区有很大的地域差异。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年际变化主要与近赤道地区的热带海洋变化有关,相关关系呈准2年变化。若前一年秋冬季节的赤道东印度洋、赤道西太平洋出现海温和温跃层深度正异常和赤道西印度洋、赤道中东太平洋出现海温和温跃层深度负异常时,对应于当年的年际尺度上的南海夏季风加强;反之则减弱。南海夏季风强度与后期海温的对应关系为:南海夏季风加强,秋季时,南海周边海区和澳大利亚东部海区海温显著负相关;冬季时,热带西印度洋、赤道中东太平洋和赤道大西洋海温出现显著的正相关。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年代变化受PDO的调制。年代际尺度上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即与全球变暖有关,也与PD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强度
不同时间尺度
海洋热力因子
前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
97
2
作者
吴尚森
梁建茵
李春晖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25-36,共12页
对4种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1951~1998年)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尽管它们在某些年份有差异,但在年际变化总体趋势上仍表现一致,并且由它们所确定的季风强弱年也基本相同。统计分析了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
对4种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1951~1998年)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尽管它们在某些年份有差异,但在年际变化总体趋势上仍表现一致,并且由它们所确定的季风强弱年也基本相同。统计分析了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弱)年,我国夏季雨带型呈Ⅰ(Ⅲ)类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6~7月)少雨干旱(多雨洪涝),广东省后汛期降水以偏涝(正常和偏旱)为主。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与夏季长江中下游区降水和淮河区降水有显著的反相关,与江南区降水和华南后汛期降水有显著的正相关。我国夏季出现的严重洪涝(如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和1994年华南特大暴雨)与南海夏季风的强度异常有关。此外,分析还表明,南海夏季风活动强弱造成的北半球东亚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经向波列型遥相关是影响中国夏季降水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强度
中国降水分布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
4
3
作者
董玉杰
冯俊乔
胡敦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0-166,共7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对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影响,利用1948~2012年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JMA)逐月的海温资料、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
为了进一步明确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对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影响,利用1948~2012年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JMA)逐月的海温资料、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比较了南海夏季风强度与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含量和SST的关系;探讨了海洋热含量影响南海夏季风强度的机制。结果表明:(1)相比于西太暖池SST,西太暖池上层海洋热含量是南海夏季风强度更好的预测因子;(2)前期冬春季的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强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尤其在3月,二者相关系数最大;当暖池热含量偏高(低)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强),赤道印度洋出现异常反气旋(气旋),印度洋上空的Walker环流分支偏强(弱),南海越赤道气流增强(减弱),最终使得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强度
西太暖池热含量
WALKER环流
越赤道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的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娇
丁瑞强
+2 位作者
吴志伟
秦箭煌
李保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2-312,共11页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信噪比(SNR)方法研究了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由潜在可预报性偏低位相向偏高位相的年代际转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南海夏季风...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信噪比(SNR)方法研究了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由潜在可预报性偏低位相向偏高位相的年代际转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和东印度洋-西太平洋(EIOWP)的海表温度(SST)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当EIOWP区域SST年际变率较大时,对南海夏季风影响较强,使得南海夏季风的外部信号增强,从而提高了潜在可预报性;当EIOWP区域SST年际变率较小时,对南海夏季风影响较弱,南海夏季风的外部信号进而减弱,潜在可预报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强度
信噪比
潜在可预报性
年代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夏季风对热带海洋海温异常强迫响应的GEFA估算
被引量:
2
5
作者
魏红成
郑彬
王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6376-6384,共9页
利用1948至2007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和扩展重建Reynolds的1948~2007年逐月海表温距平资料第三版(ERSSTv3)海温距平资料,运用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法的截断EOF方法,通过估算南海海区纬向风...
利用1948至2007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和扩展重建Reynolds的1948~2007年逐月海表温距平资料第三版(ERSSTv3)海温距平资料,运用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法的截断EOF方法,通过估算南海海区纬向风对毗邻的热带海洋各海盆海温异常的响应,量化了南海夏季风对各海盆海温异常型的响应程度。发现:在夏季样南海地区纬向风对热带太平洋第一模态(TP1)、热带太平洋第二模态(TP2)、南太平洋第一模态(SP1)、热带印度洋第一模态(TI1)、南印度洋第一模态(SI1)有着显著的响应,其中,TP1响应最强,TP2的响应与TP1的响应反相,但受限于起海温强迫常小于TP1,以至于其响应振幅在常年远小于T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法
南海夏季风强度
南海
纬向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时间尺度上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海洋热力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
23
1
作者
谷德军
纪忠萍
王东晓
梁建茵
方一川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广州中心气象台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2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5054)
中国气象局实验室开放课题(CMATG2006L03)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0211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6010)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南海夏季风活动的监测及服务研究"
广东省气象局项目
文摘
用小波变换分析了1948~2003年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序列振荡特征,并研究了Lanczos滤波器滤出的不同时间尺度上南海夏季风强度与SODA资料提供的海洋热力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度变化存在准4年的年际变化、约9年周期的十年际变化和38年左右周期的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最强,年代际变化最弱。不同尺度上的南海夏季风强度变化与海洋热力条件的显著相关区有很大的地域差异。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年际变化主要与近赤道地区的热带海洋变化有关,相关关系呈准2年变化。若前一年秋冬季节的赤道东印度洋、赤道西太平洋出现海温和温跃层深度正异常和赤道西印度洋、赤道中东太平洋出现海温和温跃层深度负异常时,对应于当年的年际尺度上的南海夏季风加强;反之则减弱。南海夏季风强度与后期海温的对应关系为:南海夏季风加强,秋季时,南海周边海区和澳大利亚东部海区海温显著负相关;冬季时,热带西印度洋、赤道中东太平洋和赤道大西洋海温出现显著的正相关。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年代变化受PDO的调制。年代际尺度上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即与全球变暖有关,也与PDO有关。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强度
不同时间尺度
海洋热力因子
前兆信号
Keywords
SCS 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different time scale
oceanic thermodynamic variables
precursory signal
分类号
P46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
97
2
作者
吴尚森
梁建茵
李春晖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25-3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8040900项目第一部分资助
文摘
对4种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1951~1998年)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尽管它们在某些年份有差异,但在年际变化总体趋势上仍表现一致,并且由它们所确定的季风强弱年也基本相同。统计分析了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弱)年,我国夏季雨带型呈Ⅰ(Ⅲ)类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6~7月)少雨干旱(多雨洪涝),广东省后汛期降水以偏涝(正常和偏旱)为主。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与夏季长江中下游区降水和淮河区降水有显著的反相关,与江南区降水和华南后汛期降水有显著的正相关。我国夏季出现的严重洪涝(如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和1994年华南特大暴雨)与南海夏季风的强度异常有关。此外,分析还表明,南海夏季风活动强弱造成的北半球东亚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经向波列型遥相关是影响中国夏季降水的一个重要机制。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强度
中国降水分布
影响机理
Keywords
intensity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governing mechanisms
分类号
P425.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
4
3
作者
董玉杰
冯俊乔
胡敦欣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0-166,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1010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41330963
+2 种基金
41476017
41421005)
NSFC-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资助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项目(U1406401)~~
文摘
为了进一步明确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对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影响,利用1948~2012年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JMA)逐月的海温资料、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比较了南海夏季风强度与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含量和SST的关系;探讨了海洋热含量影响南海夏季风强度的机制。结果表明:(1)相比于西太暖池SST,西太暖池上层海洋热含量是南海夏季风强度更好的预测因子;(2)前期冬春季的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强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尤其在3月,二者相关系数最大;当暖池热含量偏高(低)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强),赤道印度洋出现异常反气旋(气旋),印度洋上空的Walker环流分支偏强(弱),南海越赤道气流增强(减弱),最终使得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强(弱)。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强度
西太暖池热含量
WALKER环流
越赤道气流
Keywords
intensity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upper ocean heat content of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Walker circulation
cross equatorial flow
分类号
P731.2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的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娇
丁瑞强
吴志伟
秦箭煌
李保生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气候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2-31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22502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IPOVAI-06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5BAC03B07~~
文摘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信噪比(SNR)方法研究了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由潜在可预报性偏低位相向偏高位相的年代际转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和东印度洋-西太平洋(EIOWP)的海表温度(SST)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当EIOWP区域SST年际变率较大时,对南海夏季风影响较强,使得南海夏季风的外部信号增强,从而提高了潜在可预报性;当EIOWP区域SST年际变率较小时,对南海夏季风影响较弱,南海夏季风的外部信号进而减弱,潜在可预报性降低。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强度
信噪比
潜在可预报性
年代际变化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Signal to noise ratio
Potential predictability
Inter-decadalchange
分类号
P46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夏季风对热带海洋海温异常强迫响应的GEFA估算
被引量:
2
5
作者
魏红成
郑彬
王伟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解放军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6376-6384,共9页
文摘
利用1948至2007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和扩展重建Reynolds的1948~2007年逐月海表温距平资料第三版(ERSSTv3)海温距平资料,运用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法的截断EOF方法,通过估算南海海区纬向风对毗邻的热带海洋各海盆海温异常的响应,量化了南海夏季风对各海盆海温异常型的响应程度。发现:在夏季样南海地区纬向风对热带太平洋第一模态(TP1)、热带太平洋第二模态(TP2)、南太平洋第一模态(SP1)、热带印度洋第一模态(TI1)、南印度洋第一模态(SI1)有着显著的响应,其中,TP1响应最强,TP2的响应与TP1的响应反相,但受限于起海温强迫常小于TP1,以至于其响应振幅在常年远小于TP1。
关键词
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法
南海夏季风强度
南海
纬向风
Keywords
generalized equilibrium feedback assessment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SCSSM) zonal wind of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分类号
P73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时间尺度上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海洋热力条件的关系
谷德军
纪忠萍
王东晓
梁建茵
方一川
《热带气象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
吴尚森
梁建茵
李春晖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
9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关系
董玉杰
冯俊乔
胡敦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的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
李娇
丁瑞强
吴志伟
秦箭煌
李保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南海夏季风对热带海洋海温异常强迫响应的GEFA估算
魏红成
郑彬
王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