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北部边缘东部海域中生界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
27
1
作者
邱燕
温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华南大陆南缘和台湾地区发育的中生代海相地层揭示,该区晚三叠世—白垩纪时曾遭受2次海侵。从海水入侵方向分析,南海北缘东部的海区也相应地发育2套中生代海相沉积岩系。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证实,本区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和台西南盆地发...
华南大陆南缘和台湾地区发育的中生代海相地层揭示,该区晚三叠世—白垩纪时曾遭受2次海侵。从海水入侵方向分析,南海北缘东部的海区也相应地发育2套中生代海相沉积岩系。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证实,本区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和台西南盆地发育巨厚的中生界,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以暗色页岩为主,代表水体宽阔、环境稳定的深海相沉积;下白垩统岩性以砂页岩为主,代表环境变化较大的浅海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与下白垩统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该区中生代地层具有优越的生、储、盖组合和构造圈闭条件以及油气生成、聚集和保存条件,油气资源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边缘东部海域
中生界
油气勘探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海域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
被引量:
26
2
作者
王建桥
姚伯初
+1 位作者
万玲
刘振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100,共10页
南海新生代经历过大陆张裂与分离、海底扩张和地块碰撞等构造演化历史,南海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南部是碰撞挤压边缘,东部为俯冲聚敛边缘,西部是走滑边缘。在这种构造体制下,形成了许多沉积盆地。北部和西部边缘上发育着张性沉积盆地和...
南海新生代经历过大陆张裂与分离、海底扩张和地块碰撞等构造演化历史,南海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南部是碰撞挤压边缘,东部为俯冲聚敛边缘,西部是走滑边缘。在这种构造体制下,形成了许多沉积盆地。北部和西部边缘上发育着张性沉积盆地和走滑拉张盆地;在南部边缘上,其北部发育着张性盆地,南部为挤压环境下形成的盆地,如前陆盆地、前弧盆地;东部边缘上发育着前弧盆地。目前油气勘探实践证明,南海南部的油气资源比北部丰富。究其原因,南海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张性沉积盆地的烃源岩体积较小,而南部挤压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盆地的烃源岩体积大;北部的地热流较南部小,因此地温梯度也较小,故南部边缘烃源岩的成熟度比北部高;由于南部边缘处于挤压构造环境,在沉积盆地中形成了许多挤压构造,而北部边缘一直处于张性构造环境,形成的构造较少且较小;同时,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烃源岩生烃与构造形成在时间上搭配较好。因此,在南海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形成了许多大型油气田,而南海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大型油气田较少,中小型油气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油气资源
新生代
南海
海域
被动大陆
边缘
大型油气田
南海
北部
南海
南部
构造环境
烃源岩
大陆张裂
演化历史
地块碰撞
海底扩张
构造体制
拉张盆地
张性盆地
前陆盆地
油气勘探
地温梯度
挤压构造
构造形成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边缘东部海域中生界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
27
1
作者
邱燕
温宁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文摘
华南大陆南缘和台湾地区发育的中生代海相地层揭示,该区晚三叠世—白垩纪时曾遭受2次海侵。从海水入侵方向分析,南海北缘东部的海区也相应地发育2套中生代海相沉积岩系。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证实,本区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和台西南盆地发育巨厚的中生界,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以暗色页岩为主,代表水体宽阔、环境稳定的深海相沉积;下白垩统岩性以砂页岩为主,代表环境变化较大的浅海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与下白垩统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该区中生代地层具有优越的生、储、盖组合和构造圈闭条件以及油气生成、聚集和保存条件,油气资源前景良好。
关键词
南海北部边缘东部海域
中生界
油气勘探前景
Keywords
eastern sea area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esozoic
oil/gas exploration
分类号
P534.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海域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
被引量:
26
2
作者
王建桥
姚伯初
万玲
刘振湖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10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046705)
文摘
南海新生代经历过大陆张裂与分离、海底扩张和地块碰撞等构造演化历史,南海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南部是碰撞挤压边缘,东部为俯冲聚敛边缘,西部是走滑边缘。在这种构造体制下,形成了许多沉积盆地。北部和西部边缘上发育着张性沉积盆地和走滑拉张盆地;在南部边缘上,其北部发育着张性盆地,南部为挤压环境下形成的盆地,如前陆盆地、前弧盆地;东部边缘上发育着前弧盆地。目前油气勘探实践证明,南海南部的油气资源比北部丰富。究其原因,南海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张性沉积盆地的烃源岩体积较小,而南部挤压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盆地的烃源岩体积大;北部的地热流较南部小,因此地温梯度也较小,故南部边缘烃源岩的成熟度比北部高;由于南部边缘处于挤压构造环境,在沉积盆地中形成了许多挤压构造,而北部边缘一直处于张性构造环境,形成的构造较少且较小;同时,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烃源岩生烃与构造形成在时间上搭配较好。因此,在南海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形成了许多大型油气田,而南海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大型油气田较少,中小型油气田较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油气资源
新生代
南海
海域
被动大陆
边缘
大型油气田
南海
北部
南海
南部
构造环境
烃源岩
大陆张裂
演化历史
地块碰撞
海底扩张
构造体制
拉张盆地
张性盆地
前陆盆地
油气勘探
地温梯度
挤压构造
构造形成
发育
Keywords
petroleum resource
geothermal gradient
hydrocarbon-bearing
structure
Cenozoic sedimentary basin
the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54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北部边缘东部海域中生界及油气勘探意义
邱燕
温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海域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
王建桥
姚伯初
万玲
刘振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