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规律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景茹
何家雄
+2 位作者
龚晓峰
张新昌
黄文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1期30-37,共8页
福山凹陷纵向上可分为下部和上部含油气子系统,前者的油气运聚输导为始新统流三段深层反向断裂系统,而后者则为始新统流一段、渐新统涠洲组帚状浅层同生断裂系统。深层反向断裂系统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在福山凹陷区域北倾大单斜背景下是...
福山凹陷纵向上可分为下部和上部含油气子系统,前者的油气运聚输导为始新统流三段深层反向断裂系统,而后者则为始新统流一段、渐新统涠洲组帚状浅层同生断裂系统。深层反向断裂系统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在福山凹陷区域北倾大单斜背景下是封堵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因素;浅层帚状同生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输导、逸散为主,致使上部含油气子系统缺乏有效圈闭;因此,下部含油气子系统优于上部。横向上由于受临高断裂和长流断裂构成的断槽控制,形成以始新统流沙港组烃源岩为主的2个生烃沉积次洼,据此可以在平面上将该区划分为东区白莲和西区皇桐含油气子系统。白莲子系统烃源岩有效厚度、成熟度、储层质量等比皇桐子系统具有明显优势,勘探前景优于皇桐子系统。总之,福山凹陷纵、横向上可划分为4个相互交叉叠合的含油气子系统,且以东区白莲子系统中的下系统油气成藏条件最佳,其集中了凹陷50%以上的资源。福山凹陷油气运聚成藏遵循"源控论"规律,油气运聚多围绕生烃洼陷富集成藏,以白莲次洼和皇桐次洼为生烃中心,大致可划分出白莲子系统和皇桐子系统2个有利油气聚集的环带,在两环带叠合处的花场—桥头地区为最有利油气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油气运聚成藏
福山凹陷
南海北部湾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北部湾真鲷的捕捞现状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邹建伟
黄俊秀
+1 位作者
王强哲
杨伯华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6年第3期179-185,共7页
南海北部湾真鲷的捕捞渔具以刺网、钓具、桁杆拖网、笼壶为主。本文根据在北部湾北部渔场(北纬20°30'N以北)布置的18艘调查渔船获取的真鲷捕捞生产资料,通过统计这四种主要捕捞类型的产量及真鲷的渔获比例,评估了该海区真鲷的...
南海北部湾真鲷的捕捞渔具以刺网、钓具、桁杆拖网、笼壶为主。本文根据在北部湾北部渔场(北纬20°30'N以北)布置的18艘调查渔船获取的真鲷捕捞生产资料,通过统计这四种主要捕捞类型的产量及真鲷的渔获比例,评估了该海区真鲷的捕捞产量及结构、资源量和主要渔汛期。结果表明:2015年北部湾北部真鲷的捕捞产量为546 864 kg。其中,刺网产量为449 961 kg、钓具为62 783 kg、桁杆拖网为14 587 kg、笼壶为14 260 kg、其它渔具为5 272 kg。真鲷的最主要捕捞月份为11月和12月,这两个月的月度产量分别占全年产量的29.45%和21.38%;4~5月真鲷个体平均质量和体长的生长速率为全年最高。研究结果可为改善北部湾真鲷资源状况和捕捞管理,提高北部湾真鲷资源开发水平,促进真鲷增殖放流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评估
捕捞现状
真鲷
南海北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部湾涠西南凹陷物源方向及古地理景观分析
被引量:
33
3
作者
赵军
洪庆玉
董伟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28,共4页
南海北部湾涠西南凹陷是以下第三系沉积为主体的中、新生代幕式张裂半地堑盆地。由于该区受太平洋、欧亚及印度三大板块的共同作用 ,构造十分复杂 ,成为独特的“南中国海型”被动大陆边缘 ,沉积物源方向具有其特殊性。以重矿物资料为基...
南海北部湾涠西南凹陷是以下第三系沉积为主体的中、新生代幕式张裂半地堑盆地。由于该区受太平洋、欧亚及印度三大板块的共同作用 ,构造十分复杂 ,成为独特的“南中国海型”被动大陆边缘 ,沉积物源方向具有其特殊性。以重矿物资料为基础 ,根据不同稳定性重矿物被风化的难易程度及搬运过程中其含量的变化规律 ,详细研究该区的重矿物组合序列 ,认为涠西南凹陷下第三系各组段沉积物源主要来自西部 ,同时伴有西北向的点物源。在此基础上 ,结合岩石学及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分析其古地理景观 ,阐明在三期张裂幕的控制下 ,其沉积体系具有西厚东薄不对称展布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湾
盆地
涠西南凹陷
物源分析
古地理景观
沉积特征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规律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景茹
何家雄
龚晓峰
张新昌
黄文
机构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1期30-37,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1170501
2009CB219501)
文摘
福山凹陷纵向上可分为下部和上部含油气子系统,前者的油气运聚输导为始新统流三段深层反向断裂系统,而后者则为始新统流一段、渐新统涠洲组帚状浅层同生断裂系统。深层反向断裂系统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在福山凹陷区域北倾大单斜背景下是封堵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因素;浅层帚状同生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输导、逸散为主,致使上部含油气子系统缺乏有效圈闭;因此,下部含油气子系统优于上部。横向上由于受临高断裂和长流断裂构成的断槽控制,形成以始新统流沙港组烃源岩为主的2个生烃沉积次洼,据此可以在平面上将该区划分为东区白莲和西区皇桐含油气子系统。白莲子系统烃源岩有效厚度、成熟度、储层质量等比皇桐子系统具有明显优势,勘探前景优于皇桐子系统。总之,福山凹陷纵、横向上可划分为4个相互交叉叠合的含油气子系统,且以东区白莲子系统中的下系统油气成藏条件最佳,其集中了凹陷50%以上的资源。福山凹陷油气运聚成藏遵循"源控论"规律,油气运聚多围绕生烃洼陷富集成藏,以白莲次洼和皇桐次洼为生烃中心,大致可划分出白莲子系统和皇桐子系统2个有利油气聚集的环带,在两环带叠合处的花场—桥头地区为最有利油气富集区。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油气运聚成藏
福山凹陷
南海北部湾
盆地
Keywords
petroleum system
oil and 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Fushan Depression
Beibuwan Basin of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湾真鲷的捕捞现状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邹建伟
黄俊秀
王强哲
杨伯华
机构
北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出处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6年第3期179-185,共7页
基金
广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广西2014年海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效果评估"项目(201464)
农业财政项目海洋捕捞基础信息动态采集网络"南海海洋捕捞生产结构调查"项目(2015640)
文摘
南海北部湾真鲷的捕捞渔具以刺网、钓具、桁杆拖网、笼壶为主。本文根据在北部湾北部渔场(北纬20°30'N以北)布置的18艘调查渔船获取的真鲷捕捞生产资料,通过统计这四种主要捕捞类型的产量及真鲷的渔获比例,评估了该海区真鲷的捕捞产量及结构、资源量和主要渔汛期。结果表明:2015年北部湾北部真鲷的捕捞产量为546 864 kg。其中,刺网产量为449 961 kg、钓具为62 783 kg、桁杆拖网为14 587 kg、笼壶为14 260 kg、其它渔具为5 272 kg。真鲷的最主要捕捞月份为11月和12月,这两个月的月度产量分别占全年产量的29.45%和21.38%;4~5月真鲷个体平均质量和体长的生长速率为全年最高。研究结果可为改善北部湾真鲷资源状况和捕捞管理,提高北部湾真鲷资源开发水平,促进真鲷增殖放流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资源评估
捕捞现状
真鲷
南海北部湾
Keywords
resource assessment
fishingstatus
Pagrosomus major
Beibu Gulf ,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S965.23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部湾涠西南凹陷物源方向及古地理景观分析
被引量:
33
3
作者
赵军
洪庆玉
董伟良
机构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西南石油学院
南海西部石油公司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28,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南海北部湾涠西南凹陷沉积与充填机理研究"部分成果
文摘
南海北部湾涠西南凹陷是以下第三系沉积为主体的中、新生代幕式张裂半地堑盆地。由于该区受太平洋、欧亚及印度三大板块的共同作用 ,构造十分复杂 ,成为独特的“南中国海型”被动大陆边缘 ,沉积物源方向具有其特殊性。以重矿物资料为基础 ,根据不同稳定性重矿物被风化的难易程度及搬运过程中其含量的变化规律 ,详细研究该区的重矿物组合序列 ,认为涠西南凹陷下第三系各组段沉积物源主要来自西部 ,同时伴有西北向的点物源。在此基础上 ,结合岩石学及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分析其古地理景观 ,阐明在三期张裂幕的控制下 ,其沉积体系具有西厚东薄不对称展布的规律。
关键词
南海北部湾
盆地
涠西南凹陷
物源分析
古地理景观
沉积特征
油气地质
Keywords
Beibuwan, Material source, Heavy min eral, Semigraben basin, Palaeogeographic landscape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规律
张景茹
何家雄
龚晓峰
张新昌
黄文
《海洋地质前沿》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北部湾真鲷的捕捞现状研究
邹建伟
黄俊秀
王强哲
杨伯华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部湾涠西南凹陷物源方向及古地理景观分析
赵军
洪庆玉
董伟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