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海区海底沉积物中孔隙水的Cl^-和SO_4^(2-)浓度异常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71
1
作者 蒋少涌 杨涛 +6 位作者 薛紫晨 杨竞红 凌洪飞 吴能友 黄永样 刘坚 陈道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54,共10页
报道了中国南海北部海区海底沉积物中孔隙水的Cl-和SO42-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圈定了孔隙水中Cl-质量浓度的高值异常区。由于水合物形成过程中的排盐效应, 会使其上覆浅表层沉积物中孔隙水的盐度增高, 因此这些氯离子的高值异常区值得... 报道了中国南海北部海区海底沉积物中孔隙水的Cl-和SO42-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圈定了孔隙水中Cl-质量浓度的高值异常区。由于水合物形成过程中的排盐效应, 会使其上覆浅表层沉积物中孔隙水的盐度增高, 因此这些氯离子的高值异常区值得进一步的勘查。对孔隙水中SO42-的质量浓度分析表明, 研究区的一些站位表现出随深度增加SO42-的质量浓度梯度发生明显的变化, 计算的硫酸盐甲烷交接带SMI界面深度均在 10m左右, 与ODP164航次和ODP204航次有天然气水合物的钻孔的SMI界面深度基本吻合, 说明这些站位深部有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 SO4^2- 孔隙水 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北部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海区软骨鱼类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分布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梓荣 陈作志 曾晓光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4,共7页
根据2006~2007年南海北部海区4季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区软骨鱼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的分布.结果表明,软骨鱼类有32种,分隶于9目17科,优势种为斑鳐、曾氏兔银鲛、褐黄扁缸、橙黄鲨;渔获率D断面最高(10.19kg/h),B断面最低(... 根据2006~2007年南海北部海区4季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区软骨鱼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的分布.结果表明,软骨鱼类有32种,分隶于9目17科,优势种为斑鳐、曾氏兔银鲛、褐黄扁缸、橙黄鲨;渔获率D断面最高(10.19kg/h),B断面最低(4.52kg/h);渔获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动,夏季最高(12.16kg/h),秋季最低(3.71kg/h),平均渔获率为7.05kg/h;密集分布于180m和140m水深处;其年均资源密度为94.00kg/km^2.文中并讨论合理利用和保护该类群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鱼类 种类组成 资源密度 南海北部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海区声速垂向及断面分布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凤芹 谢玲玲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9-62,共4页
根据南海西北部海区2012年2月实测的CTD资料计算出该海域的声速,给出了声速的垂向分布的几种类型和断面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的一些重要特征。并根据浅海声速跃层标准(ΔC/ΔH≥0.5/S),讨论了本海域声速跃层的分布状况。
关键词 声速 断面分布 垂直分布 南海西北部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图出版消息
4
作者 崔洪生 《海洋测绘》 1996年第4期59-59,共1页
由海司航保部下达,海军出版社负责编辑的《中国沿海海底地形图》全套40余幅,目前已全部进入刻绘、印刷阶段,其中黄、渤海海区已印刷出版,东海海区,南海南部海区、南海北部海区近期内将陆续出版。这套海底地形图均采用兰勃脱投影,比例尺1... 由海司航保部下达,海军出版社负责编辑的《中国沿海海底地形图》全套40余幅,目前已全部进入刻绘、印刷阶段,其中黄、渤海海区已印刷出版,东海海区,南海南部海区、南海北部海区近期内将陆续出版。这套海底地形图均采用兰勃脱投影,比例尺1:50万、全开、四色印刷,图廓采用经纬线细分,加注公里尺,每一海区均可拼接使用。图内着重反映海底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地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图 南海南部海区 南海北部海区 兰勃脱投影 地貌特征 中国沿海 东海海区 四色印刷 比例尺1 印刷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