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东南部陆缘S3界面(中中新世末)属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利杰
姚永坚
+3 位作者
孙珍
卓海腾
赵中贤
殷征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6,共12页
南海东南部陆缘发育多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其构造-沉积响应记录了南海形成演化的丰富地质信息。中中新世末S3界面是南海东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热沉降期的重要地质界面,但目前研究尚不充分,且对其地质属性也存在较大争议。在钻井资料约束下...
南海东南部陆缘发育多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其构造-沉积响应记录了南海形成演化的丰富地质信息。中中新世末S3界面是南海东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热沉降期的重要地质界面,但目前研究尚不充分,且对其地质属性也存在较大争议。在钻井资料约束下,通过对礼乐盆地和西南、西北巴拉望盆地二维地震测线的精细解释,结合钻井岩性资料,从地震相-沉积相、构造沉降速率以及沉积中心迁移等变化角度,系统总结了S3界面的特征。该界面是区域性不整合面,可全区域追踪解释,但在研究区不同构造位置界面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在盆地边缘和岛礁发育区界面具有显著的"下削上超"不整合现象,而凹陷内多表现为整合接触,但局部伴生水道下切现象;在西北、西南巴拉望陆架和陆坡区,界面上下存在岩性和沉积相突变现象,局部由半深水-深水相突变为滨-浅海相。构造沉降分析显示,中中新世研究区以区域快速沉降为主,中中新世末(S3界面时期)沉降速率开始普遍减小,可能与南海扩张结束后深部动力机制有关。厘定S3界面的形成时间约为12Ma,认为其可能与菲律宾岛弧与巴拉望岛碰撞造成的大规模抬升事件有关。另外,研究区S3界面之上发育的富砂和富碳酸盐岩的重力流沉积体系则可能是12.5Ma以来全球海平面相对下降的直接响应,期间多次区域性的海退有利于砂质和碳酸盐岩沉积物向深水区的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地质界面
地震反射特征
下切水道
空盆构造沉降
南海东南部陆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东南部陆缘S3界面(中中新世末)属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利杰
姚永坚
孙珍
卓海腾
赵中贤
殷征欣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沙海域盆地的地层系统与深部结构研究:从南部陆缘解读南海的演化”(41576068)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南海中北部陆缘大陆破裂机制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与模拟研究”(2017A030312002)
青年科学基金“红河断裂与南海西缘断裂对接处的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4170060488)
文摘
南海东南部陆缘发育多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其构造-沉积响应记录了南海形成演化的丰富地质信息。中中新世末S3界面是南海东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热沉降期的重要地质界面,但目前研究尚不充分,且对其地质属性也存在较大争议。在钻井资料约束下,通过对礼乐盆地和西南、西北巴拉望盆地二维地震测线的精细解释,结合钻井岩性资料,从地震相-沉积相、构造沉降速率以及沉积中心迁移等变化角度,系统总结了S3界面的特征。该界面是区域性不整合面,可全区域追踪解释,但在研究区不同构造位置界面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在盆地边缘和岛礁发育区界面具有显著的"下削上超"不整合现象,而凹陷内多表现为整合接触,但局部伴生水道下切现象;在西北、西南巴拉望陆架和陆坡区,界面上下存在岩性和沉积相突变现象,局部由半深水-深水相突变为滨-浅海相。构造沉降分析显示,中中新世研究区以区域快速沉降为主,中中新世末(S3界面时期)沉降速率开始普遍减小,可能与南海扩张结束后深部动力机制有关。厘定S3界面的形成时间约为12Ma,认为其可能与菲律宾岛弧与巴拉望岛碰撞造成的大规模抬升事件有关。另外,研究区S3界面之上发育的富砂和富碳酸盐岩的重力流沉积体系则可能是12.5Ma以来全球海平面相对下降的直接响应,期间多次区域性的海退有利于砂质和碳酸盐岩沉积物向深水区的搬运。
关键词
S3地质界面
地震反射特征
下切水道
空盆构造沉降
南海东南部陆缘
Keywords
S3 interface
seismic expressions
incised channel deposits
unloaded tectonic subsidence
Sou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margin
分类号
P736.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东南部陆缘S3界面(中中新世末)属性及其意义
王利杰
姚永坚
孙珍
卓海腾
赵中贤
殷征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