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对水源区的综合影响评价
1
作者 卢仪思 景来红 +2 位作者 严登明 樊新颖 张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7,共8页
为了科学识别和评价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对水源区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基于水源区工程区域概况,结合文献和规范标准,建立了一套兼顾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水能利用、社会经济的多准则层的西线一期工程调水... 为了科学识别和评价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对水源区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基于水源区工程区域概况,结合文献和规范标准,建立了一套兼顾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水能利用、社会经济的多准则层的西线一期工程调水综合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熵权法的主客观综合权重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TOPSIS法对2012-2021年西线一期工程水源区综合状况进行客观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西线一期工程水源区综合状况整体呈现改善趋势,从2017年以前的不良状态改善到2021年更为健康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水文水资源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河道最小生态径流的估算与评价 被引量:28
2
作者 门宝辉 刘昌明 +2 位作者 夏军 刘苏峡 吉利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5-138,共4页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从雅砻江支流鲜水河的达曲、泥曲和大渡河支流的色曲、杜柯河、玛柯河和阿柯河等6条河流通过'六坝七洞一渠',将40亿m3/a水调到黄河的支流贾曲.这一水量约占引水坝址河川径流的65%~70%,剩余30%~35%的水量...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从雅砻江支流鲜水河的达曲、泥曲和大渡河支流的色曲、杜柯河、玛柯河和阿柯河等6条河流通过'六坝七洞一渠',将40亿m3/a水调到黄河的支流贾曲.这一水量约占引水坝址河川径流的65%~70%,剩余30%~35%的水量能否满足河道内的生态需水,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该调水区河道内的生态需水主要是满足水生生物栖息地的需水要求,讨论了水生生物产量与水体水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河道内径流50%保证率的河道径流的30%作为最小生态径流量的方法,估算了达曲、泥曲、绰斯甲河、足木足河的水文站断面的最小生态径流量,并利用Tennant方法对估算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9月采用最小生态径流量可以使河道的流量状态处于中等水平,10~3月若河道内流淌着最小生态径流,可以使河道内水生生物及河道的正常功能处于非常好的状态,只要工程建成后采用计算的最小生态径流为河道内下泄流量,就可以保证同时满足调水河流的资源水和生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最小生态径流 Tennant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径流量与影响因子关系分析——以达曲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门宝辉 刘昌明 +1 位作者 夏军 刘苏峡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4-681,共8页
以达曲为例,利用朱倭站1961—1996年的水文资料及东谷站的降水量资料,分析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径流量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变率为0.24℃/10a,36年共上升了0.864℃,以20世纪80年代以... 以达曲为例,利用朱倭站1961—1996年的水文资料及东谷站的降水量资料,分析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径流量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变率为0.24℃/10a,36年共上升了0.864℃,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年蒸发景呈增加趋势,其线性变率为+2.78mm/10a;年平均降水量及春、冬及非汛期降水逐年增加,其中年平均降水气候倾向率达+5.2mm/10a;调水区达曲的年平均径流及春、秋、汛期、非汛期流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以春季和非汛期尤为明显。虽然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但这不是影响径流的直接因素,其增量还不足以抵消降水对径流的增加,降水是影响调水区径流量多少的主要气候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径流量 蒸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生态影响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吴春华 王晓峰 牛卫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1,共3页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项目区人口稀少,人为开发扰动程度较轻,属高寒脆弱生态系统。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实施后对该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敏感区域产生的影响包括:对生物群落的完整性影响;对湿地、自然保...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项目区人口稀少,人为开发扰动程度较轻,属高寒脆弱生态系统。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实施后对该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敏感区域产生的影响包括:对生物群落的完整性影响;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干旱河谷等生态敏感区的影响。主要结论是:工程建设对项目区区域生态完整性产生一定影响,需要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做保障;对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不会导致植物种类之间的演替变化和某些珍稀植物种类的灭绝;不会导致干旱河谷区区域气候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生态完整性 生态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坝址处径流量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门宝辉 刘昌明 +1 位作者 夏军 刘苏峡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5-161,共7页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所涉及的6条河流(泥曲、达曲、色曲、杜柯河、玛柯河、阿柯河)坝址处均无实测的径流资料,开展该地区的水文研究属于无资料水文预报问题(PUBs)。利用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C值、年际变化绝对比率P和不均匀...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所涉及的6条河流(泥曲、达曲、色曲、杜柯河、玛柯河、阿柯河)坝址处均无实测的径流资料,开展该地区的水文研究属于无资料水文预报问题(PUBs)。利用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C值、年际变化绝对比率P和不均匀系数α对坝址下游的朱倭、朱巴、足木足、绰斯甲4站的实测年径流的年际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为各坝址径流年际变差系数C为0.15~0.26,表明调水区的多年径流量变化不大;年际变化绝对比率P为1.88~3.00,其中朱倭站的径流年际变化最大,最大径流量是最小径流量的3倍,绰斯甲站的最大径流量是最小径流量的1.88倍,4站的径流变化都不剧烈;径流不均匀系数α为0.58~0.75,表明该流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为均匀;利用水文比拟法对坝址处的径流进行了计算,并根据R/S分析法对坝址处径流序列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各坝址处的年径流序列的赫斯特系数均大于0.5,说明各径流序列的未来趋势具有持续性,即未来趋势与历史呈正相关,6个调水坝址中只有扎洛和克柯处的径流未来是减少的,其余坝址处径流都是增加的,这样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的河流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 水资源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水文比拟法 R/S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引水隧洞冲淤机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莎 陈忠合 李永新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20,32,共4页
研究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隧洞运行后的淤积机理及其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水体泥沙以悬移质超细泥沙为主、水土泥沙含量小及隧洞温度等对隧洞影响很大,会加速隧洞的淤积,只有当水的流速达到泥沙启动速度时,泥沙会启动而被水流带走,引水... 研究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隧洞运行后的淤积机理及其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水体泥沙以悬移质超细泥沙为主、水土泥沙含量小及隧洞温度等对隧洞影响很大,会加速隧洞的淤积,只有当水的流速达到泥沙启动速度时,泥沙会启动而被水流带走,引水隧洞不会淤积。研究结果对引水隧洞工程实践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引水隧洞 淤积 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对调出区生物影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门宝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8-21,共4页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指达—贾线,规划从雅砻江、大渡河的6条支流引水40亿m3,工程由"六坝七洞一渠"组成。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已经开始实施,西线工程正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因此,进一步认识、评价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影...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指达—贾线,规划从雅砻江、大渡河的6条支流引水40亿m3,工程由"六坝七洞一渠"组成。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已经开始实施,西线工程正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因此,进一步认识、评价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实地现场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分别从水库建成后的库区淹没、坝下游的水量减少、以及施工期间的活动等方面,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是否受到调水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水生生物 陆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对四川水电产业的影响
8
作者 李基栋 黄炜斌 +2 位作者 湛洋 沈圣 王玉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96-200,共5页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拟从雅砻江、大渡河源头分别调水56 亿m^3 、24 亿m^3 , 调水将减少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 以下简称“三江” ) 径流量.为综合分析西线一期调水对四川水电产业的影响, 从梯级电站径流、发电量、装机容量、枯水...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拟从雅砻江、大渡河源头分别调水56 亿m^3 、24 亿m^3 , 调水将减少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 以下简称“三江” ) 径流量.为综合分析西线一期调水对四川水电产业的影响, 从梯级电站径流、发电量、装机容量、枯水期平均出力、发电税收等几个特征指标入手, 通过建立梯级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来计算分析调水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补偿机制建议.结果表明: 调水将影响四川省“三江”梯级电站82 座, 减少年发电量442 亿kW·h, 减少装机容量970 万kW, 造成“三江”支流部分已规划电站失去经济开发价值, 对四川水电产业影响较大, 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水资源 水力发电 雅砻江 大渡河 金沙江 四川 水电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效益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聂常山 赵宇瑶 王延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124,共5页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是支撑黄河流域及邻近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维持的重要战略措施。根据初步研究成果,针对调水规模80亿m^3的水量配置方案,分析计算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对受水区带来的巨大效益及对调水区产生的...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是支撑黄河流域及邻近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维持的重要战略措施。根据初步研究成果,针对调水规模80亿m^3的水量配置方案,分析计算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对受水区带来的巨大效益及对调水区产生的主要影响。在充分考虑水量配置作用的基础上,采用直接市场法、分摊系数法、机会成本法、最优等效替代费用法等计算了西线一期工程对于受水区维持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效益、向黄河干流河道内配置生态水量的效益、向重要城市和能源基地供水的效益及黄河干流梯级电站增发电效益;对于调水区,主要分析了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以及对临近调水断面下游河段生态环境的影响。据初步分析估算,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平均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801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益分析方法 生态供水效益 发电效益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生态补偿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凌河 张诚 +3 位作者 金鑫 赵志轩 王刚 严登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0,共5页
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的生态补偿问题,讨论了所涉及的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依据、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等五大要素,初步提出了生态补偿的措施和建议,以期对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有所借鉴。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生态补偿 补偿要素 措施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泥石流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学军 刘希林 +2 位作者 王全才 黄志全 苏鹏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37-239,265,共4页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该区修建水利工程,泥石流是经常遇到的地质灾害问题.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区泥石流发育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气象水文和地形地貌的关系,探讨了泥石流分布规律.研究...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该区修建水利工程,泥石流是经常遇到的地质灾害问题.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区泥石流发育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气象水文和地形地貌的关系,探讨了泥石流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工程区泥石流沟数量较多,但分布不均匀;泥石流沟流域面积集中于1~5 km2,主沟长度以1~3 km居多,相对高差大多小于1 500 m;70.9%的沟谷坡度为10~30°,88.3%的沟床比降在0.1~0.5之间;泥石流分布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受地质构造和地震的制约,受地层岩性的影响, 表现出区域分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线一期工程 泥石流 形成环境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对下游水文情势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可旭 贾建伟 张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09-111,共3页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从雅砻江、大渡河上游7条河流调水80亿m3,调水河流下游的水文情势将发生变化。根据雅砻江、大渡河现有水文站网收集的水文资料,主要从径流、水位两方面研究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后对下游河流的影响。参照国际惯例和现...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从雅砻江、大渡河上游7条河流调水80亿m3,调水河流下游的水文情势将发生变化。根据雅砻江、大渡河现有水文站网收集的水文资料,主要从径流、水位两方面研究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后对下游河流的影响。参照国际惯例和现行规范标准,将调水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分为3类研究区。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对径流影响较大的时段主要为连续枯水年和每年的丰水期,调水使得一类研究区水文过程均一化,小流量常态化。调水对水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类水文情势研究分区的近坝河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近坝河段 水文研究分区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吕学军 左登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项非常宏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概述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从论证、超前期规划研究到工程实施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调水工程区地质条件、主要活动断裂及其组合特征,分析...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项非常宏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概述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从论证、超前期规划研究到工程实施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调水工程区地质条件、主要活动断裂及其组合特征,分析了可用水量、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以及工程建设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线一期工程 研究现状 地质问题 可用水量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配置及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景来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补充黄河与邻近西北内陆河地区水资源的不足,保障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按照突出重点、效益优先、先易后难的配置原则,初步拟定了调入水量配置方案。在...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补充黄河与邻近西北内陆河地区水资源的不足,保障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按照突出重点、效益优先、先易后难的配置原则,初步拟定了调入水量配置方案。在此基础上,从保障供水安全、恢复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持河流功能等多个方面,系统研究了调水的作用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生态环境 河流功能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甘肃省受水区初步规划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文 符敬东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1,共4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方案基本确定,一期工程调水40亿m3,受水区为青海、甘肃等6省(区)。主要介绍了甘肃省受水区规划的思路与方法,受水区的选定原则,初步规划的成果以及调水水资源配置所需的配套工程情况,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在甘肃省经...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方案基本确定,一期工程调水40亿m3,受水区为青海、甘肃等6省(区)。主要介绍了甘肃省受水区规划的思路与方法,受水区的选定原则,初步规划的成果以及调水水资源配置所需的配套工程情况,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在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西线工程 水资源配置 受水区 工程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水源区水资源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建伟 范可旭 张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06-108,共3页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上游,以缓解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紧迫形势。一期工程从长江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两流域上游调水80亿m3,根据调水...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上游,以缓解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紧迫形势。一期工程从长江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两流域上游调水80亿m3,根据调水区实测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调水流域降雨、地表水、地下水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为南水北调西线调水的影响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地表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 雅砻江 大渡河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景观格局分析
17
作者 王明祥 马海州 +3 位作者 韩凤清 沙占江 王振华 孙亚联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1,14,共3页
基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主要影响区景观类型分布图,应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和模型分析功能,计算热巴、阿安与仁达、珠安达与霍纳和克柯四大景观区的几种常用景观指数,分析了四大区域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四大区域景观... 基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主要影响区景观类型分布图,应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和模型分析功能,计算热巴、阿安与仁达、珠安达与霍纳和克柯四大景观区的几种常用景观指数,分析了四大区域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四大区域景观格局在总体上呈现"基底—廊道—斑块"的结构,珠安达、霍纳景观区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高于其他区域,反映出景观异质性程度高于其他区域;热巴景观区和阿安与仁达景观区各景观指数都差别不大,破碎度指数比其他两个区域要小,说明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低;克柯景观区景观优势度最大,说明该区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结构受草甸单一景观类型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压覆矿产资源评估
18
作者 王学潮 张辉 +2 位作者 刘振红 何跃福 闵永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2,共2页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的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表明:珠安达库区锑金矿点估算金资源量为1 948 kg,色曲洛若库区批准砂金储量为A+B级246 kg、A+B+C级2 134 kg、D级369 kg,其余库区均无矿产出露;仁达—珠安达线路、珠安达—霍纳线路、克曲-黄...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的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表明:珠安达库区锑金矿点估算金资源量为1 948 kg,色曲洛若库区批准砂金储量为A+B级246 kg、A+B+C级2 134 kg、D级369 kg,其余库区均无矿产出露;仁达—珠安达线路、珠安达—霍纳线路、克曲-黄河线路等的输水隧洞对矿产资源压覆不多或对矿产资源开采影响不大。对工程区压覆的矿产资源开发,应在库区淹没前选择有利地段进行强化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压覆 资源评估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环境水试验研究
19
作者 刘晓黎 宋智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2-43,45,共3页
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水质的鉴定性试验和环境水对混凝土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河流、引水线路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以淡水为主,对工程性质有影响的成分Na++K+、Ca2+、Mg2+、SO42-、HCO3-、侵蚀性CO2、pH... 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水质的鉴定性试验和环境水对混凝土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河流、引水线路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以淡水为主,对工程性质有影响的成分Na++K+、Ca2+、Mg2+、SO42-、HCO3-、侵蚀性CO2、pH值等都基本满足工程用水要求,水样不具有溶出型、分解结晶复合型和结晶型腐蚀,大多数水样也不具有一般酸性型、碳酸型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水质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聪 陈旻 +3 位作者 张陵蕾 李嘉 安瑞冬 李永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0,73,共10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缓解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但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水源区的水资源供给和分配,目前对水源区气象特征缺乏整体的认知,其内部气象变化的时空差异和敏感性也需进一步阐明。因此,基于196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缓解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但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水源区的水资源供给和分配,目前对水源区气象特征缺乏整体的认知,其内部气象变化的时空差异和敏感性也需进一步阐明。因此,基于196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对水源区降水和气温进行趋势、突变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变化趋势来看,水源区气象要素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敏感,降水量以16.14 mm/10 a的速度显著增加,接近我国平均速度的3倍;气温上升速度为0.26℃/10 a,与全国平均速度持平。从时空分布来看,水源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内分布变差系数为0.91,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72%;多年平均气温为3.62℃,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年内气温介于-16.7与16.4℃之间。同时,水源区内部气候敏感性存在差异,降水变化敏感区为水源区靠近两河口和双江口区域,清水河、石渠和色达为气温变化敏感站;敏感站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气象条件可能同时剧变,配水策略应避免风险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趋势 时空分布特征 变化敏感区 相关性分析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