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环保与补偿政策解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国平 王奕淇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98,共7页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亟需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的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为出发点,运用机会成...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亟需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的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为出发点,运用机会成本法,分析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现行环保与补偿政策及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在指出现行政策提供的各项投入与水源地损失的差距之后,从提高移民补偿、增加转移支付、建立交易市场和构建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的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 生态补偿 环境保护 政策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陈龙 方竟 +2 位作者 姜庆虎 任博申 刘峰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61,共1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以下简称水源地)的固碳能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本文利用第二代基于个体树木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FORCCHN2估算了水源地2002-2020年的森林NEP,并分析了森林NE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以下简称水源地)的固碳能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本文利用第二代基于个体树木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FORCCHN2估算了水源地2002-2020年的森林NEP,并分析了森林NE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2-2020年水源地森林NEP在像元尺度上平均值为308.88~761.22 g C·m^(-2)·a^(-1),辐射和温度变化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水源地森林NEP在19年间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降低值为4.41 g C·m^(-2)·a^(-1),且空间变化趋势具有差异性。分析总初级生产力(GPP)、土壤呼吸(SR)、植被呼吸(VR)年际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要素的逐像元相关性,结果表明,区域东部温度上升造成的SR增长速率高于GPP;另外,西北与西南区域太阳辐射的降低导致了该区域GPP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FORCCHN2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兴利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左建 林云发 +2 位作者 邓山 连雷雷 王现正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27,共6页
丹江口大坝加高后,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其供水等兴利功能地位更为突出,而汉江上游降雨量的减少及梯级水库的调蓄,大大降低了丹江口水库的可调用水资源量。为充分发挥水库的兴利效益,通过对不同频率的来水进行调节计算,从供水满... 丹江口大坝加高后,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其供水等兴利功能地位更为突出,而汉江上游降雨量的减少及梯级水库的调蓄,大大降低了丹江口水库的可调用水资源量。为充分发挥水库的兴利效益,通过对不同频率的来水进行调节计算,从供水满足率、年均发电量、年均弃水量3个方面计算分析起调水位、来水不确定性和汛限水位对丹江口水库兴利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起调水位对来水频率>90%的枯水年供水效益影响较大,由150 m提高至160 m,水库供水满足率可由44.38%提高至93.42%;对来水频率<75.7%的年份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发电上,起调水位越高,年均发电量越高,年均弃水量越小,起调水位由150 m提高至170 m至少可增加发电量10亿kW·h;②来水频率越大,水库供水满足率、年均发电量均越小;水库弃水和供水短缺在来水较丰时同时存在;③丹江口水库夏季汛限水位对水库兴利效益的影响比秋季汛限水位更显著;对至少有2 a为枯水年的3 a调节周期,汛限水位对弃水量的影响最明显;④兴利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起调水位,除水库遭遇连续枯水年外,丹江口水库兴利起调水位为162 m,可满足不同水平年的供水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供水 兴利效益 起调水位 汛限水位 来水频率 丹江口水库 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栽培技术
4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5期53-56,共4页
南阳市位于河南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是“医圣”张仲景故里、淮河发源地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地处“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亚热带至暖温带过渡带,属于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南阳盆地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 南阳市位于河南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是“医圣”张仲景故里、淮河发源地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地处“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亚热带至暖温带过渡带,属于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南阳盆地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三面环山,南部开口,利于阻挡北方南下的寒流和汇集南方北上的温湿气流,为药用植物生长的“天然温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性季风气候 张仲景 南阳盆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药用植物 栽培技术 医圣 桐柏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