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3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孪生驱动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水质平台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喆 叶松 +1 位作者 杨星玥 姚正利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4-180,共7页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面临着水质监测数据自动化程度不高、污染物扩散模拟效率较低、突发性水污染应急能力不足等困难,迫切需要开展数字化转型。基于数字孪生建设的总体要求,综合运用GIS、UE4、WebGL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了数字孪生水质...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面临着水质监测数据自动化程度不高、污染物扩散模拟效率较低、突发性水污染应急能力不足等困难,迫切需要开展数字化转型。基于数字孪生建设的总体要求,综合运用GIS、UE4、WebGL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了数字孪生水质平台,研发了水质浓度场静态可视化、污染物迁移扩散动态可视化和水质三维分层可视化模型等关键技术,初步实现了水质“四预”功能,切实提升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环境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推进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代化提档升级提供了技术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 水质平台 水质模拟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可调水量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许继军 张晓琦 +3 位作者 周涛 李清清 尹正杰 王永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0-799,共10页
随着新时期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高质量发展,首批建设工程引江补汉工程正式开工,为支撑未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与引江补汉工程的联合协调运行,根据引江补汉工程设计参数,提出多组丹江口水库与引江补汉工程联合调度方式,并模拟分析得到... 随着新时期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高质量发展,首批建设工程引江补汉工程正式开工,为支撑未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与引江补汉工程的联合协调运行,根据引江补汉工程设计参数,提出多组丹江口水库与引江补汉工程联合调度方式,并模拟分析得到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可调水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引江补汉工程补水水位控制线、同步优化陶岔渠首引水调度线,充分利用引江补汉工程补水来满足汉江中下游用水需求,从而置换更多坝前水量引至陶岔渠首、清泉沟等用水需求方,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丹江口水库供水与引江补汉工程补水决策的有效衔接;相比于中线一期工程现状供水调度情景,采用合适的引江补汉工程与中线水源工程联合调度方式,可在保障汉江中下游用水量需求的同时,满足下游断面最小用水量达标率至98.9%~99.2%,并提高中线受水区可供水量17.7亿~25.8亿m^(3),继而有效协调中线水源工程的中线受水区、清泉沟渠首及汉江中下游等多方用水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水量 引江补汉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供水保障 引水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华东 王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410-414,共5页
研究对象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与环境复合系统,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识别,用模糊概率──事故树分析法估计风险概率,用统计分析法和类比分析法估计风险后果,最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风险的综合评价。该工程与环境... 研究对象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与环境复合系统,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识别,用模糊概率──事故树分析法估计风险概率,用统计分析法和类比分析法估计风险后果,最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风险的综合评价。该工程与环境复合系统的主要环境风险事故是溃坝,特大洪水和破坏性地震是其主要致因,溃坝洪水将严重影响大坝下游地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主要受影响的是荆州地区和襄樊地区。为确保该工程与环境复合系统的安全,应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工程 环境风险 风险估计 南水北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调水管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晓勇 贵勤 +1 位作者 付建军 谢丹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6期258-261,共4页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管理与运营包含了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多行业和多学科的许多复杂问题,如何进行合理运行、科学调度和有效管理,是实现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最终规划目标和获得最大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管理与运营包含了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多行业和多学科的许多复杂问题,如何进行合理运行、科学调度和有效管理,是实现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最终规划目标和获得最大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的一些做法和探索性研究,分析了国内外调水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调水管理提出研究思路,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水源 调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投资计划与管理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武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0,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按照"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要求对工程投资进行控制。着重对工程的投资计划和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针对大坝加高过程中,合同工期长而有效工期短、老坝缺陷处理量大和人工费用上涨较快等不利外部条件,从...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按照"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要求对工程投资进行控制。着重对工程的投资计划和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针对大坝加高过程中,合同工期长而有效工期短、老坝缺陷处理量大和人工费用上涨较快等不利外部条件,从项目管理预算编制、投资计划、工程价差调整、重大设计变更等方面对投资控制措施进行了介绍。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水源工程的投资可控制在批复的概算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控制 计划管理 水源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招投标管理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全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34,共4页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且法规性强、情况复杂。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开展招标工作以来,公司注重招投标规范化的组织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建立了高素质的招标管理人员队伍,时刻牢记"依法、合规"的原则,做...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且法规性强、情况复杂。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开展招标工作以来,公司注重招投标规范化的组织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建立了高素质的招标管理人员队伍,时刻牢记"依法、合规"的原则,做到了优选承建单位,控制施工周期,确保工程质量,实现了合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国家投资效益的目的。总结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招标管理工作过程中一些可行的经验做法,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建设 合理分标 过程控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部部长陈雷考察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
7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9-69,共1页
2008年9月1日至2日,水利部部长陈雷考察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 9月1日下午,陈雷乘车对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口陶岔渠首枢纽进行考察,他详细了解陶岔渠首枢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并看望陶岔枢纽的管理人员。随后,陈雷对丹江口库区、... 2008年9月1日至2日,水利部部长陈雷考察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 9月1日下午,陈雷乘车对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口陶岔渠首枢纽进行考察,他详细了解陶岔渠首枢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并看望陶岔枢纽的管理人员。随后,陈雷对丹江口库区、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进行考察。在大坝加高工程右岸施工现场,陈雷仔细了解工程建设情况,慰问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建设者,并对右岸混凝土坝段和土石坝施工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水源工程 水利部 部长 渠首枢纽工程 丹江口大坝 前期准备工作 加高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部矫勇副部长考察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
8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3-53,共1页
2005年8月10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率队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凋研时强调,要加强协调,团结一致,全力做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主体工程尽早开工建设,让丹江口水库在大坝加高后发挥更大的公益性作用,为科... 2005年8月10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率队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凋研时强调,要加强协调,团结一致,全力做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主体工程尽早开工建设,让丹江口水库在大坝加高后发挥更大的公益性作用,为科学合理调配汉江上下游、中线工程受益区的水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水源工程 副部长 水利部 前期准备工作 丹江口水库 主体工程 大坝加高 科学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陈龙 方竟 +2 位作者 姜庆虎 任博申 刘峰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61,共1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以下简称水源地)的固碳能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本文利用第二代基于个体树木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FORCCHN2估算了水源地2002-2020年的森林NEP,并分析了森林NE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以下简称水源地)的固碳能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本文利用第二代基于个体树木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FORCCHN2估算了水源地2002-2020年的森林NEP,并分析了森林NE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2-2020年水源地森林NEP在像元尺度上平均值为308.88~761.22 g C·m^(-2)·a^(-1),辐射和温度变化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水源地森林NEP在19年间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降低值为4.41 g C·m^(-2)·a^(-1),且空间变化趋势具有差异性。分析总初级生产力(GPP)、土壤呼吸(SR)、植被呼吸(VR)年际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要素的逐像元相关性,结果表明,区域东部温度上升造成的SR增长速率高于GPP;另外,西北与西南区域太阳辐射的降低导致了该区域GPP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 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FORCCHN2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畜禽粪便面源污染特征及替代化肥潜力
10
作者 龚世飞 翟自建 +3 位作者 丁武汉 张振 望甜 李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7,共14页
为全面认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分析畜禽粪便资源替代化肥潜力,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49个县(市、区)畜禽养殖量及耕地面积数据为基础,运用畜禽粪便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对2022年各县(市、区)... 为全面认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分析畜禽粪便资源替代化肥潜力,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49个县(市、区)畜禽养殖量及耕地面积数据为基础,运用畜禽粪便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对2022年各县(市、区)主要畜禽粪便来源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估算畜禽粪便资源养分总量及不同区域和畜禽种类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结果表明:水源地主要畜禽粪便总量为1534.024×10^(4) t且分布相对集中,粪便中化学需氧量(COD)的产生量最大(199.416×10^(4) t),其次为总氮(TN,8.600×10^(4) t),总磷的产生量较少(TP,1.767×10^(4) t)。18.37%的县(市、区)存在畜禽粪便污染的环境风险,其中丹凤县处于较严重风险水平,内乡县和茅箭区处于有风险水平,邓州市、丹江口市、郧阳区、旬阳市、山阳县和万源市处于稍有风险水平,其他地区均处于无风险水平。水源地单位耕地面积畜禽粪便耕地负荷量为9.235 t·hm^(-2),警报值为0.308,分级为Ⅰ级,对环境构成污染的威胁为“无”。水源地畜禽粪便等标污染负荷总量为48.165×10^(10) m^(3),且不同地区的来源结构存在差异;TP是畜禽养殖的首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占负荷总量的36.69%;其次为TN,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例为35.71%;COD的等标污染负荷比例最小,为27.60%。水源地畜禽养殖污染主要来源于猪和牛,二者对等标污染负荷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7.90%和41.77%。水源地粪肥养分资源总量为21.195×10^(4) t,理论替代化肥潜力为20.67%。不同畜禽粪便养分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牛粪便(8.86%)>猪粪便(6.50%)>家禽粪便(3.05%)>羊粪便(2.26%),畜禽粪便氮、磷、钾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16.77%、6.89%和42.23%。做好潜在风险区畜禽养殖总量管控,推动不同县域养殖结构调整,实现畜禽粪便替代化肥的资源化利用,对促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养殖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畜禽养殖 环境风险 等标污染负荷 化肥替代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
11
作者 付柯锦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2,150,共7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水质安全,发展绿色产业与生态旅游等举措可以从根源上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基于生态旅游发展论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从优势、机遇、劣势、威胁4个方面对水源区生态旅游...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水质安全,发展绿色产业与生态旅游等举措可以从根源上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基于生态旅游发展论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从优势、机遇、劣势、威胁4个方面对水源区生态旅游创新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水源区生态旅游创新发展要遵循生态优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发展的四大基本原则,最后从七大方面论述了水源区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 创新发展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官山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张乾柱 金可 +2 位作者 吴颐杭 罗袁 卢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7,203,共10页
官山河流域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河流之一,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分析了官山河流域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不同季节河水补给来源及其氢氧同位素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官山河流域河水丰水期δD和... 官山河流域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河流之一,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分析了官山河流域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不同季节河水补给来源及其氢氧同位素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官山河流域河水丰水期δD和δ^(18)O值相对枯水期偏正,丰水期和枯水期氘盈余值(d-excess)平均值分别为12.59‰和11.30‰。官山河流域河水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与长江流域大气降水线极为类似,表明河水主要受长江流域大气降水补给影响,丰水期同位素组成偏正则主要受到降水与水岩作用的共同影响。流域内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沿程蒸发和高程效应对其影响最为显著。研究成果对官山河流域水文循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组成 补给来源 影响因素 官山河流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文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优化调度与区段水源组成分析
13
作者 李昕阳 郭旭宁 +4 位作者 李维雨 王银堂 董甲平 万新宇 刘为锋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78,共8页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成本较高以及水源组成划分不清的问题,构建了优化调度模型,对比分析了现状调度情景与优化调度情景下的供水量与抽江水量,并采用分水源统计方法分析了优化调度情景下各区段不同水文年型的水源组成。结果表明:与...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成本较高以及水源组成划分不清的问题,构建了优化调度模型,对比分析了现状调度情景与优化调度情景下的供水量与抽江水量,并采用分水源统计方法分析了优化调度情景下各区段不同水文年型的水源组成。结果表明:与现状调度情景相比,优化调度情景在特丰水年通过增加利用水源湖泊的蓄水,减少了5.0%的抽江水量,在特枯水年减少了3.6%抽江水量的同时,还能向受水区多供水671.7万m 3;在优化调度情景下,各区段供水水源均以长江水为主,特枯水年各区段均增加了长江水的占比,其中骆马湖—东平湖区段在减少了洪泽湖水和骆马湖水占比的同时增加了下级湖作为供水水源,特丰水年各区段均减少了长江水的占比,增加了洪泽湖水和骆马湖水的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调度模型 水源统计方法 水源组成 供水量 抽江水量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水碳足迹演化分析
14
作者 吉静茹 张靖文 +4 位作者 李泽君 贾丹妮 马超 雷晓辉 何立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0-641,668,共13页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引调水工程受水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用水对象水碳足迹量化评估方法,探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受水区三生水资源利用与碳排放变化情况。研究量化了2015-2022年受水区三生用水的...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引调水工程受水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用水对象水碳足迹量化评估方法,探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受水区三生水资源利用与碳排放变化情况。研究量化了2015-2022年受水区三生用水的水碳足迹,探究水碳足迹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受水区总用水量和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2022年总用水量和碳排放总量相比2015年分别增长了38.5%和3.4%;受水区生产(包括农业和工业)、生活、生态用水量分别占总用水量的73%(其中农业占比61%、工业占比12%)、15%和12%;农业部门与生态部门发挥碳汇作用,工业部门和居民生活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中线工程供水量与受水区总水足迹和碳足迹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1与0.714)。研究结果可为认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于受水区三生用水水碳足迹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受水区 水足迹 碳足迹 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文化资源禀赋和传承路径研究
15
作者 刘卫娟 李浩 张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07-312,共6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是汉江治理开发与南水北调两大水利工程的携手之地,也是汉江流域人文与新时代水源地保护与利用的交汇之地,蕴含着深厚的水文化底蕴。聚焦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文化,从文化根脉和文化发展两个视角,梳理了物质、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是汉江治理开发与南水北调两大水利工程的携手之地,也是汉江流域人文与新时代水源地保护与利用的交汇之地,蕴含着深厚的水文化底蕴。聚焦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文化,从文化根脉和文化发展两个视角,梳理了物质、行为、制度、精神4种形态的水文化资源,并从水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展示、宣传、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其现状发展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总体统筹、分类实施两个维度,按照明确和培育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探索管理新模式、养成文化行为、塑造文化公共空间氛围4个方面,总结提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文化传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化 人水和谐 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分析
16
作者 陈斌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45,共2页
由于我国国土南北跨度大,且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尤其是水资源分布差异显著,所以在1952年,毛主席在对黄河进行视察时就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是南水北调伟大构想最初模型,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建... 由于我国国土南北跨度大,且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尤其是水资源分布差异显著,所以在1952年,毛主席在对黄河进行视察时就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是南水北调伟大构想最初模型,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产生的档案资源复杂多样。加强对南水北调工程档案资源的管理,对我国其他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分布 档案管理 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乡村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演化机制
17
作者 程明洋 田从争 张东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3-626,共14页
基于“人口–土地–产业”3个子系统,构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乡村地域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究了2000—2020年乡村地域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及其演化机制,并利用平均趋势线划分了发展类型。结果表明:①乡村地域系统... 基于“人口–土地–产业”3个子系统,构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乡村地域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究了2000—2020年乡村地域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及其演化机制,并利用平均趋势线划分了发展类型。结果表明:①乡村地域系统发展水平及协调水平逐年升高,二者均呈现“东西高、中间低,高低值交错分布”的空间格局,逐渐发展成以汉中市北部县域、安康市汉滨区、丹江口库区周边县域为核心的高水平集聚区,并形成汉台区–汉滨区–邓州市横向发展轴。②乡村地域系统协调类型可划分为低协调水平–人口发展领先型、中协调水平–人口发展领先型、中协调水平–土地发展引领型、高协调水–产业发展引领型4种类型,土地和产业发展是促进乡村地域协调水平上升和空间格局分异的主要驱动力。③资源环境条件决定了初期水源区乡村地域协调度的空间格局,而在产业发展和区域政策的调控下,不断促使水源区人类活动、资源分配以及经济格局发生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系统 人–地–业 乡村振兴 丹江口水库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进 王伟 +1 位作者 田野 郭晓燚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6,共9页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环境规制通过水资源利用对区域发展质效的影响,基于2005—202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1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高...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环境规制通过水资源利用对区域发展质效的影响,基于2005—202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1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效应,该促进效应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异质性,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在用水量小的地区更加显著,而在用水量大的地区,丰富的水资源限制了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环境规制影响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显著的中介作用,水资源利用效率中介效应占环境规制总促进效应的比例为13.5%;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中具有门槛效应,当水资源利用效率超过4.3后,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高质量发展 水资源利用效率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森林涵水净水能力多尺度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简介
19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核心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森林涵水净水能力多尺度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紧紧围绕库区水资源战略安全保障需求,针对丹江口库区人为活动影响强烈、水土流失严重、面源污染突出、森林防护功能低下等关... 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核心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森林涵水净水能力多尺度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紧紧围绕库区水资源战略安全保障需求,针对丹江口库区人为活动影响强烈、水土流失严重、面源污染突出、森林防护功能低下等关键问题,经过10多年持续攻关研究,建立了区域、小流域、坡面和林分等多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协同提升的生态防护体系,有效提升了库区森林防护能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了库区森林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能力,对于保障丹江口库区水量水质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202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提升 净水能力 南水北调 中线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的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丰枯遭遇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茜茜 屈艳萍 +1 位作者 吕娟 张学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目的]基于1950—2022年时间序列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探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旨在保障跨流域调水的可行性和持续性,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调度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Mann-Kendall检验... [目的]基于1950—2022年时间序列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探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旨在保障跨流域调水的可行性和持续性,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调度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云模型以及Copula函数等方法,分析水源区和受水区降水变化趋势以及丰枯遭遇特征。[结果]①1950—2022年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分别按照年降水量34.75和39.35mm/(10a)幅度减少,水源区年降水量存在43a的主周期,受水区年降水量存在55a的主周期。②云模型隶属云图夏季降水量分布不均且离散程度较高,而冬季分布均匀且较集中。③调水不利的组合汛期和非汛期遭遇频率分别为23.15%和25.92%。[结论]水源区和受水区年降水量均呈现明显减少趋势,水源区丰枯交替变化显著;南北丰枯异步概率大于丰枯同步,同枯频率不高,有利于调水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政策和技术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工程的规划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云模型 丰枯遭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