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7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陈龙 方竟 +2 位作者 姜庆虎 任博申 刘峰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61,共1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以下简称水源地)的固碳能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本文利用第二代基于个体树木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FORCCHN2估算了水源地2002-2020年的森林NEP,并分析了森林NE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以下简称水源地)的固碳能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本文利用第二代基于个体树木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FORCCHN2估算了水源地2002-2020年的森林NEP,并分析了森林NE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2-2020年水源地森林NEP在像元尺度上平均值为308.88~761.22 g C·m^(-2)·a^(-1),辐射和温度变化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水源地森林NEP在19年间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降低值为4.41 g C·m^(-2)·a^(-1),且空间变化趋势具有差异性。分析总初级生产力(GPP)、土壤呼吸(SR)、植被呼吸(VR)年际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要素的逐像元相关性,结果表明,区域东部温度上升造成的SR增长速率高于GPP;另外,西北与西南区域太阳辐射的降低导致了该区域GPP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FORCCHN2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畜禽粪便面源污染特征及替代化肥潜力
2
作者 龚世飞 翟自建 +3 位作者 丁武汉 张振 望甜 李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7,共14页
为全面认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分析畜禽粪便资源替代化肥潜力,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49个县(市、区)畜禽养殖量及耕地面积数据为基础,运用畜禽粪便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对2022年各县(市、区)... 为全面认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分析畜禽粪便资源替代化肥潜力,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49个县(市、区)畜禽养殖量及耕地面积数据为基础,运用畜禽粪便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对2022年各县(市、区)主要畜禽粪便来源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估算畜禽粪便资源养分总量及不同区域和畜禽种类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结果表明:水源地主要畜禽粪便总量为1534.024×10^(4) t且分布相对集中,粪便中化学需氧量(COD)的产生量最大(199.416×10^(4) t),其次为总氮(TN,8.600×10^(4) t),总磷的产生量较少(TP,1.767×10^(4) t)。18.37%的县(市、区)存在畜禽粪便污染的环境风险,其中丹凤县处于较严重风险水平,内乡县和茅箭区处于有风险水平,邓州市、丹江口市、郧阳区、旬阳市、山阳县和万源市处于稍有风险水平,其他地区均处于无风险水平。水源地单位耕地面积畜禽粪便耕地负荷量为9.235 t·hm^(-2),警报值为0.308,分级为Ⅰ级,对环境构成污染的威胁为“无”。水源地畜禽粪便等标污染负荷总量为48.165×10^(10) m^(3),且不同地区的来源结构存在差异;TP是畜禽养殖的首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占负荷总量的36.69%;其次为TN,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例为35.71%;COD的等标污染负荷比例最小,为27.60%。水源地畜禽养殖污染主要来源于猪和牛,二者对等标污染负荷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7.90%和41.77%。水源地粪肥养分资源总量为21.195×10^(4) t,理论替代化肥潜力为20.67%。不同畜禽粪便养分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牛粪便(8.86%)>猪粪便(6.50%)>家禽粪便(3.05%)>羊粪便(2.26%),畜禽粪便氮、磷、钾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16.77%、6.89%和42.23%。做好潜在风险区畜禽养殖总量管控,推动不同县域养殖结构调整,实现畜禽粪便替代化肥的资源化利用,对促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养殖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畜禽养殖 环境风险 等标污染负荷 化肥替代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监测体系建设构想 被引量:2
3
作者 秦赫 潘璐 +2 位作者 彭晓然 倪雪峰 黄玄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2,共6页
构建与国家战略水源地相适应的中线水源工程水质安全保障体系是新时期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监测的新需求和新目标,提出了构建新时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监测站网、水质监测、风险防范、... 构建与国家战略水源地相适应的中线水源工程水质安全保障体系是新时期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监测的新需求和新目标,提出了构建新时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监测站网、水质监测、风险防范、科技支撑四大体系的建设构想,阐述了体系的基本内涵和要义。“四大体系”将在全面覆盖、关键预警、智慧先进、立体感知、重点监控、科技研究等方面对水质监测体系进行改造与提升,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丹江口水库 水质监测体系 水质安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水质保护 被引量:23
4
作者 翁立达 叶闽 +1 位作者 娄保锋 张万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4-25,43,共3页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现状,分析了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目前丹江口水库总体水质良好,符合水源地水质要求,但库周和上游地区水污染防治严重滞后,是水库水质的潜在隐患,应加大治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以...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现状,分析了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目前丹江口水库总体水质良好,符合水源地水质要求,但库周和上游地区水污染防治严重滞后,是水库水质的潜在隐患,应加大治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确保一库清水向北流。丹江口水库库区污染主要是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库汊区水体的污染,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水质 保护 丹江口水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中旺 李新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0-514,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21世纪初动工兴建的一项跨流域调水的特大工程,主要是解决北方地区工农业缺水、城镇供水。汉江丹江口水库为中线工程水源地。通过分析水源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较科学、合理的对策:借鉴三峡移民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21世纪初动工兴建的一项跨流域调水的特大工程,主要是解决北方地区工农业缺水、城镇供水。汉江丹江口水库为中线工程水源地。通过分析水源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较科学、合理的对策:借鉴三峡移民的成功经验,走"内安""外迁"并举的开发式安置移民之路;设立水源保护区,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综合治理和建设重点;增强法制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能力的提高;实施工程全面合作,统一协调工程的规划、开发、实施、管理,兼顾各地利益,实现"多赢";国家适当的扶持,确保水源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水源地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兆孝 穆宏强 陈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3-75,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搞好水源地保护,保障丹江口水库水质,直接关系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搞好水源地保护,保障丹江口水库水质,直接关系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在分析研究丹江口水库水环境现状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保护有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保护 优化水资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梁雄兵 张中旺 +1 位作者 谢海燕 宋立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54,57,71,共4页
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通过分析水源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较科学、合理的对策:借鉴三峡移民的成功经验,走开发式安置移民之路;设立水源保护区,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综合治理和建设重点;增强法制建设,提高生... 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通过分析水源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较科学、合理的对策:借鉴三峡移民的成功经验,走开发式安置移民之路;设立水源保护区,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综合治理和建设重点;增强法制建设,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实施工程全面合作,统一协调工程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兼顾各地利益;国家适当的扶持,确保水源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环境影响 环境保护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南阳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于天舒 郑拴宁 +3 位作者 朱捷缘 唐明方 董仁才 王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292-7300,共9页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南阳市为研究区,结合统计数据与遥感数据,基于GIS平台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选取了16个关键指标,从生态压力、生态状态和生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2000年、201...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南阳市为研究区,结合统计数据与遥感数据,基于GIS平台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选取了16个关键指标,从生态压力、生态状态和生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2000年、2010年和2015年南阳市-丹江口水库汇水区-水渠缓冲区3个维度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年、2010年和2015年,南阳市生态安全指数(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ESI)均值分别为48.88、49.76、50.60,丹江口水库汇水区ESI均值分别为51.52、52.80、53.70,干渠周边ESI均值分别为47.98、49.57、51.02,均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总体上南阳市生态安全水平有所改善。(2)从空间来看,南阳市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上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000—2015年,南阳市西部地区整体呈现增加趋势,而东部地区整体呈减小趋势。(3)南阳市各行政单元生态安全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2000—2015年,ESI均值最大的是淅川县,最小的是新野县,处于一般安全的区县共6个,较低安全水平的县区共6个。淅川县、内乡县、邓州市和市辖区生态安全水平有所提高,社旗县生态安全水平明显下降。(4)南阳市生态安全水平与生态状态指标的相关性整体较高,与生态响应指标的相关性较低。研究结果可为南水北调水源区其他城市的生态安全建设和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地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南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环境保护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传胜 潘良保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9年第3期52-55,共4页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达二级以上。但目前已出现局部区域入库支流和水库本身的水环境恶化趋势,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入库支流的水环境与工程对水质的高标准要求之间的差距将会拉大。因此水源地水环境保护成...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达二级以上。但目前已出现局部区域入库支流和水库本身的水环境恶化趋势,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入库支流的水环境与工程对水质的高标准要求之间的差距将会拉大。因此水源地水环境保护成为工程实施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分析工程水源地水环境保护的难点,认为经济落后、水质和生态的逐渐恶化是其水环境保护的主要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水源地 水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尹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8-21,共4页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建成通水,其水质问题备受各方关注。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分析了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总结了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丹江口水库调水水质目标与...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建成通水,其水质问题备受各方关注。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分析了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总结了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丹江口水库调水水质目标与目前的水质现状,提出了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需求,并展望了未来水源地保护的研究成果应用、实践管理与理论提升等方面的趋势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水源地 生态环境保护 科研需求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战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6,共5页
在全面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水源地的生态足迹总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增加,生态赤字呈现先增加后下... 在全面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水源地的生态足迹总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增加,生态赤字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特点,但仍未出现生态盈余,表明水源地在研究期内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研究成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管理部门的生态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农业系统研究
12
作者 常士正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0-222,共3页
本文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如何围绕中线工程的基本要求,即在打造清水走廊,保证水质安全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构建以特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系统,是保护南水北调... 本文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如何围绕中线工程的基本要求,即在打造清水走廊,保证水质安全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构建以特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系统,是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地 生态农业 系统研究 水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化肥施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13
作者 房珊琪 杨珺 +5 位作者 强艳芳 王彦东 席建超 冯永忠 杨改河 任广鑫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36,共13页
为全面认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农业化肥施用的时空分布差异及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加强化肥施用风险管控,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县级2002—2014年化肥施用量及耕地面积年鉴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运用化肥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对水... 为全面认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农业化肥施用的时空分布差异及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加强化肥施用风险管控,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县级2002—2014年化肥施用量及耕地面积年鉴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运用化肥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对水源地化肥投入的时空变化分布特征和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2—2014年水源地化肥施用明显过量且逐年增加,净增长214.44 kg·hm^(-2),年平均增长率为3.03%。水源地化肥施用强度是发达国家化肥施用安全标准上线的2.74倍,是全国化肥施用强度平均值的1.50倍,是我国生态县建设化肥施用负荷标准的2.47倍,且区域间存在差异。水源地整体化肥施用的风险指数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02年的0.67增至2014年的0.74,增幅为10.45%。多数地区化肥施用风险程度处于中等风险水平,其中西峡县、城固县、汉滨区和邓州市处于严重风险状态,宁陕县、神农架林区和紫阳县处于安全状态。水源地氮肥施用整体处于中等风险状态,磷肥施用风险整体处于低风险和尚安全状态。研究区化肥施用负荷过高是由体制、政策、技术、观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种植模式、施肥技术及管理方式是其直接原因,而农业体制和政策是其内在原因。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化肥施用进行"控量增效"管理,如实行农业集约化经营,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农民环保意识和农技知识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技术,普及推广配方施肥及测土施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化肥施用负荷 时空特征 环境风险评价 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引水口布置研究
14
作者 封光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5-36,共2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引水口布置在设计中采用传统的坝前单一引水口布置方案。该方案受坝前水位和水库属性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引水效用难以满足实际需求;②引水机制单一,调节功能低;③水质难以保证不受污染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引水口布置在设计中采用传统的坝前单一引水口布置方案。该方案受坝前水位和水库属性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引水效用难以满足实际需求;②引水机制单一,调节功能低;③水质难以保证不受污染等。为消除局限性,引水口应采用库区上、下游配套引水布置,即双引水口布置。双引水口布置具有的优点是:①能充分满足引水量要求,提高用水效率;②有利于多库联合调配;③有利于提高引水水质;④有利于减少水源地工程造价;⑤有利于浑清调配、引洪淤灌和减少库区泥沙淤积;⑥有利于抗拒战争和自然灾害引起的溃坝事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地 丹江口水利枢纽 引水口布置 双引水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生物监测试点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兰群 冯精兰 +1 位作者 李怡帆 孙剑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为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河南库区2012年度富营养化污染状况以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按照生物监测试点要求,分别对库区3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进行了12次水质监测和2次浮游生物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河南辖区水质... 为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河南库区2012年度富营养化污染状况以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按照生物监测试点要求,分别对库区3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进行了12次水质监测和2次浮游生物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河南辖区水质为寡污-中污染状态,丹江库中心呈中营养状态,丹江和老灌河入库口水质呈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浮游生物以硅藻、绿藻、蓝藻等藻类及原生动物、轮虫和枝角类等水生动物为主.本研究为生物监测试点工作的开展积累了一定经验,为丹江口水库水质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丹江口水库 水源地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资源综合保护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李玲 曲秀华 +2 位作者 赵显正 赵广骞 胡鹏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804-3805,共2页
丹江是汉江的主要支流,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流域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位于南阳市淅川县境内。近些年由于森林的采伐,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而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加剧了环境的恶化。针对当地环境状况,提出了优化库区周围工业结... 丹江是汉江的主要支流,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流域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位于南阳市淅川县境内。近些年由于森林的采伐,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而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加剧了环境的恶化。针对当地环境状况,提出了优化库区周围工业结构和布局、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一系列水资源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好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
17
作者 付柯锦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2,150,共7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水质安全,发展绿色产业与生态旅游等举措可以从根源上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基于生态旅游发展论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从优势、机遇、劣势、威胁4个方面对水源区生态旅游...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水质安全,发展绿色产业与生态旅游等举措可以从根源上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基于生态旅游发展论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从优势、机遇、劣势、威胁4个方面对水源区生态旅游创新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水源区生态旅游创新发展要遵循生态优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发展的四大基本原则,最后从七大方面论述了水源区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 创新发展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官山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影响因素
18
作者 张乾柱 金可 +2 位作者 吴颐杭 罗袁 卢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7,203,共10页
官山河流域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河流之一,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分析了官山河流域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不同季节河水补给来源及其氢氧同位素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官山河流域河水丰水期δD和... 官山河流域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河流之一,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分析了官山河流域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不同季节河水补给来源及其氢氧同位素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官山河流域河水丰水期δD和δ^(18)O值相对枯水期偏正,丰水期和枯水期氘盈余值(d-excess)平均值分别为12.59‰和11.30‰。官山河流域河水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与长江流域大气降水线极为类似,表明河水主要受长江流域大气降水补给影响,丰水期同位素组成偏正则主要受到降水与水岩作用的共同影响。流域内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沿程蒸发和高程效应对其影响最为显著。研究成果对官山河流域水文循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组成 补给来源 影响因素 官山河流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文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生态与经济发展系统适配性——以南阳市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伟 付柯锦 +2 位作者 李红艳 付景保 张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3-1070,共8页
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南阳市6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水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配性。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活力、经济潜力、经济响应、水生态状况、水生态压力及水生态响应8个维度出发,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 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南阳市6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水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配性。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活力、经济潜力、经济响应、水生态状况、水生态压力及水生态响应8个维度出发,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的系统适配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坎雷赋权法分配指标权重,测算2012-2022年南阳市6个县(市、区)的系统适配度,并深入分析其时空差异及变化趋势。发现南阳市6个县(市、区)在研究期间内系统适配度整体上升,表明该区域在水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6个县(市、区)间系统适配性的变化表现出较强的趋同性,这一现象与6个县(市、区)以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实际密切相关;随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南阳市6个县(市、区)的系统适配度显著提高,工程通水不仅明显改善了该区域的水资源状况,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农工业发展及经济结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揭示了南阳市6个县(市、区)在水生态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互动关系,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强调了在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带动下,区域发展要综合考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以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生态 经济发展 系统适配性 坎蒂雷赋权法 南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水源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唐萍萍 张欣乐 胡仪元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0-174,共5页
基于目标分解法构建涵盖水源保护、民生改善和脱贫攻坚等指标的水源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水源地汉中、安康、商洛、十堰四市生态补偿相关调查分析数据为基础,实证评价分析目前水源地的生态补偿绩效情... 基于目标分解法构建涵盖水源保护、民生改善和脱贫攻坚等指标的水源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水源地汉中、安康、商洛、十堰四市生态补偿相关调查分析数据为基础,实证评价分析目前水源地的生态补偿绩效情况。结果表明,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综合结果是安康〉汉中〉商洛〉十堰,这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四市都亟须实现绿色脱贫,其最大的生态补偿诉求是提高生态补偿标准、丰富生态补偿方式。鉴于此,本文从加快绿色产业开发、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固强补短等方面提出推动水源地生态补偿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汉江水源地 生态补偿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