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受水区供需现状及预测
1
作者 王冠 陈绍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9-55,共7页
以山东省受水区为研究对象,收集近年来的水资源供需数据,采用定量分析与模型预测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供需矛盾及其未来趋势。研究表明:山东省受水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综合用水量244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2%,大部分城市的人均综合... 以山东省受水区为研究对象,收集近年来的水资源供需数据,采用定量分析与模型预测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供需矛盾及其未来趋势。研究表明:山东省受水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综合用水量244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2%,大部分城市的人均综合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地水、外调水、地下水是山东省受水区的主力水源,占比约为总供水量的30%,且大部分城市用水依赖外调水和地下水。根据供需预测,预计到2035年,山东省受水区总需水量将达到216.6亿m^(3),而可供水量将减少至178.75亿m^(3),缺水量将从25.28亿m^(3)增加至37.85亿m^(3)。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显现,呕需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未来日益严峻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线工程 山东省受水区 水资源 供需平衡 缺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田家怡 陆兆华 +3 位作者 闫永利 李建庆 田静 于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9-44,共6页
采用工程沿线勘察、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法,获取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方面的数据,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13项指标体系,确立了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作出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0... 采用工程沿线勘察、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法,获取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方面的数据,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13项指标体系,确立了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作出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02年调水前,南四湖、东平湖流域生态分别为很不安全、临界安全等级,海河、沂沭河流域生态为不安全等级;调水后的2010年,南四湖、沂沭河流域生态为临界安全等级,东平湖、海河流域为较安全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 生态安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变形监测网测设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绪朋 于钦 +2 位作者 朱利超 于志龙 苏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6-142,共7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山东段主体已经建成,建设期布设的测量控制网级别较低,且在施工过程中测量基点破坏较为严重。为满足工程运行初期渠道及主要建筑物安全监测要求,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境内测设了全线统一的变形监测网。以该...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山东段主体已经建成,建设期布设的测量控制网级别较低,且在施工过程中测量基点破坏较为严重。为满足工程运行初期渠道及主要建筑物安全监测要求,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境内测设了全线统一的变形监测网。以该监测网鲁南段为例,采用GNSS方法与高等级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获取数据,系统论述了建设变形监测网的观测方案、技术指标、数据处理以及平差精度分析等内容。结果表明:高等级、高精度变形监测网的建成,为工程运行管理、变形监测提供了统一的控制基准,采用GNSS方法建设变形监测网,在作业精度、工作效率,监测连续性、实时性、受外界干扰小等方面体现出很大的优越性。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段变形监测网的测设技术可为类似大型输水工程变形监测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监测网 测量基准点 GNSS 南水北调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量分配方案研究
4
作者 聂艳华 段文刚 刘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78,共4页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量调度方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水量分配的概化模型,提出了分配方案编制模型的功能要求,进行了模型设计,建立了模型与方案编制系统的接口,以及方案编制系统的功能模块。该模型可以制订年、月、旬不同时段长度...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量调度方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水量分配的概化模型,提出了分配方案编制模型的功能要求,进行了模型设计,建立了模型与方案编制系统的接口,以及方案编制系统的功能模块。该模型可以制订年、月、旬不同时段长度的分水口门水量分配计划,并将细化的旬计划下发到实时调度模型。本模块上与日常业务处理子系统衔接,下与实时调度子系统衔接,并可以根据用水户的反馈意见滚动修正水量分配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线工程 山东 水量分配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韩庄运河工程地质研究
5
作者 李江涛 郭建斌 张以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30-32,共3页
根据勘察和土工试验资料的分析,对韩庄运河沿线的综合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宏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之上,对其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如河道开挖、边坡稳定性、地震与土层液化、渠道渗漏与环境问题以及地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南水北调线工程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临时用地复垦实施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6
作者 陈兆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722-17724,共3页
对《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临时用地复垦实施管理办法》中临时用地复垦实施、设计、验收及移交和复垦资金管理、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南水北调工程临时用地复垦管理制度创新。
关键词 南水北调线工程 临时用地复垦管理 管理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供水价格研究
7
作者 孙涛 周冰逸 +2 位作者 方国华 李鑫 曾辕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7,共8页
调水工程的供水价格是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行、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平衡各方利益的关键因素。江苏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东线江苏段工程的供水价格直接影响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基于国家最新水价政策,结合工程实际运行情况,探讨... 调水工程的供水价格是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行、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平衡各方利益的关键因素。江苏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东线江苏段工程的供水价格直接影响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基于国家最新水价政策,结合工程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了影响工程供水价格变动的内外部因素,核算了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供水成本费用及成本水价。通过成本水价与现行水价的对比分析发现,现行水价存在供水水价未按全成本计价、基本水费未覆盖固定成本支出的问题;对生活、工业、农业用水承受能力评估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现行水价在各用水户最高可承受水价范围内,具有不同程度的上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线江苏工程 供水价格 成本水价 可承受水价 水价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优化调度与区段水源组成分析
8
作者 李昕阳 郭旭宁 +4 位作者 李维雨 王银堂 董甲平 万新宇 刘为锋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78,共8页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成本较高以及水源组成划分不清的问题,构建了优化调度模型,对比分析了现状调度情景与优化调度情景下的供水量与抽江水量,并采用分水源统计方法分析了优化调度情景下各区段不同水文年型的水源组成。结果表明:与...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成本较高以及水源组成划分不清的问题,构建了优化调度模型,对比分析了现状调度情景与优化调度情景下的供水量与抽江水量,并采用分水源统计方法分析了优化调度情景下各区段不同水文年型的水源组成。结果表明:与现状调度情景相比,优化调度情景在特丰水年通过增加利用水源湖泊的蓄水,减少了5.0%的抽江水量,在特枯水年减少了3.6%抽江水量的同时,还能向受水区多供水671.7万m 3;在优化调度情景下,各区段供水水源均以长江水为主,特枯水年各区段均增加了长江水的占比,其中骆马湖—东平湖区段在减少了洪泽湖水和骆马湖水占比的同时增加了下级湖作为供水水源,特丰水年各区段均减少了长江水的占比,增加了洪泽湖水和骆马湖水的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调度模型 分水源统计方法 水源组成 供水量 抽江水量 南水北调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江苏段对苏北地区供水模式的影响
9
作者 徐纪翔 马晶洁 +3 位作者 闻昕 代晓瞳 范杰斐 朱春光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根据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水系和工程拓扑结构与组成特点,建立了复杂平原河网地区江-河-湖-站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了动态规划逐次逼近-逐步优化混合算法(DPSA-POA),通过模拟丰、平、枯典型水文年多情景以及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建成前... 根据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水系和工程拓扑结构与组成特点,建立了复杂平原河网地区江-河-湖-站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了动态规划逐次逼近-逐步优化混合算法(DPSA-POA),通过模拟丰、平、枯典型水文年多情景以及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建成前后多工况组合下的系统调度过程,从供水总量、供水时空分布、供水峰值等方面,评估了东线二期工程对江苏省苏北地区供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东线二期工程建成后,苏北地区丰、平、枯水年可供水量分别增加约16.5亿、13.8亿、10.5亿m^(3),较现状提升约12.6%、12.5%、12.0%,连云港地区、中运河沿线和徐洪河沿线区间的供水量具有增供潜力;仅在枯水年用水高峰期(6月)省外调水量大于80亿m^(3)时会影响苏北地区供水,平水年和丰水年均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线工程 苏北地区 水资源优化调度 梯级泵站群 跨流域调水 供水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水源来水演变规律及适应性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为锋 李云玲 +6 位作者 卢庆文 李昕阳 刘婧 刘奇 陈娟 王永强 郭旭宁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2,192,共9页
基于1980—2020年长系列水文资料,采用多种经典统计方法分析了新形势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区长江下游、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下级湖主要水源来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除洪泽湖汛期和南四湖下级湖非汛期径流量呈下降趋势、南四湖下... 基于1980—2020年长系列水文资料,采用多种经典统计方法分析了新形势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区长江下游、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下级湖主要水源来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除洪泽湖汛期和南四湖下级湖非汛期径流量呈下降趋势、南四湖下级湖年径流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各水源其他时段径流量均呈上升趋势;骆马湖年、汛期径流量在1999年发生显著突变,南四湖下级湖非汛期径流量在2005年发生显著突变;大通站、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下级湖年径流分别存在14、16、10、13 a的主周期,根据周期规律预测,近期大通站、骆马湖将可能处于径流量偏多期,洪泽湖、南四湖下级湖将可能处于径流量偏少期;相邻水源径流滑动相关系数年际变化大,各相邻水源平均丰枯同步率和异步率分别为41.8%和21.4%。针对主要水源来水演变规律,提出充分利用预报信息调整调水计划、进行水量补偿及库容补偿联合优化调度、探索极端枯水条件下的可调水量潜力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线工程 径流 时间序列分析 调水潜力 丰枯遭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潜力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为锋 郭旭宁 +3 位作者 李昕阳 刘婧 侯煜 李云玲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潜力,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之间的源汇关系、水源与用户之间的供需关系、水源与计算单元之间的隶属关系以及输水通道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水量交换关系,建立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优化调度模型,综合考虑... 为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潜力,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之间的源汇关系、水源与用户之间的供需关系、水源与计算单元之间的隶属关系以及输水通道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水量交换关系,建立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优化调度模型,综合考虑东线工程在变化环境和极端水文事件不确定性增加情况下的调水潜力。设置了3种调水潜力分析情景,分别为沿线湖泊丰枯互补优化调度、抽江水优化调度、沿线湖泊丰枯互补与抽江水联合优化调度,分析东线工程调水潜力。结果表明:3种模式调水潜力不同,联合优化调度模式下多年平均调水潜力最大、抽江水优化调度次之、湖泊丰枯互补优化调度最小;3种模式在极端情况下调水潜力均较小,最大年调水潜力仅为0.2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线工程 可调水量 优化调度模型 调水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区径流丰枯遭遇及转移规律
12
作者 叶津辰 陈娟 +4 位作者 付茹萍 郭旭宁 李云玲 邵文伟 钟平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9-1067,共9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涉及长江(大通站)和五大湖(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下级湖、南四湖上级湖、东平湖)等水源,研究东线工程水源区径流丰枯遭遇对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通站与五大湖长系列逐月径流资料,采...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涉及长江(大通站)和五大湖(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下级湖、南四湖上级湖、东平湖)等水源,研究东线工程水源区径流丰枯遭遇对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通站与五大湖长系列逐月径流资料,采用Copula函数和马尔可夫链方法,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水源间的径流丰枯遭遇及转移规律。结果表明:大通站与五大湖径流丰枯异步概率大于0.60,利于实现长江向淮河、黄河流域调水;五大湖相邻湖泊间利于调水概率为0.28~0.37,利于实现湖泊间水量的相互补充。基于五大湖径流丰枯自转移和互转移规律成果,五大湖存在相机补水的互调节机制;以洪泽湖与骆马湖为主,两湖之间的水资源互补表现出灵活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计划可据此适时调整。研究成果可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水时机确定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线工程 径流丰枯遭遇 径流转移规律 COPULA函数 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设思路
13
作者 王新雷 唐磊 +2 位作者 杨旭 刘梅 张明希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4-100,共7页
为解决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不完善、区域数据资源共享水平不高、通信网络带宽承载能力有限、水利模型适用范围较窄等问题,提出以“三个安全”为基,围绕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管理核心任务,在... 为解决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不完善、区域数据资源共享水平不高、通信网络带宽承载能力有限、水利模型适用范围较窄等问题,提出以“三个安全”为基,围绕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管理核心任务,在全线或区间水资源配置与调度、工程运行管理、安全风险监控、应急调度等方面实现“四预”,系统阐述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平台、“1+N”业务应用系统、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规范等主要建设内容,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和跨流域、跨区域水网体系数字孪生建设提供了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线一期工程 数字孪生 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管理 孪生平台 “1+N”业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3年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水质演变趋势 被引量:1
14
作者 衣鹏 纪源 +1 位作者 钱睿智 杨咏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9,共10页
为全面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以来水源区水质状况及其演变趋势,基于水质指数(WQI)评价法,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012—2023年东线工程水源区6个监测断面水质演变趋势及主要污染成分进行分析,并基于逐步多元线... 为全面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以来水源区水质状况及其演变趋势,基于水质指数(WQI)评价法,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012—2023年东线工程水源区6个监测断面水质演变趋势及主要污染成分进行分析,并基于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识别了影响水源区WQI的关键指标,构建了最小水质指数模型,同时采用2023年WQI数据评估了该模型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WQI年均值总体呈现增大趋势,2012—2017年WQI平均值为38.0,水质评价等级为较差,2018—2023年WQI平均值为67.4,水质明显提升并持续处于良好等级;水源区水体污染物类型主要为有机物质和氮磷营养盐,农业种植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以及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造成的点源污染是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加强点源、面源污染防治是解决水源区水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最小水质指数模型具有较好的水质评价性能,有助于节约监测成本和提升评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水质指数评价法 逐步多元线性回归 南水北调线工程 水源区 江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演变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媛媛 杨亚锋 +2 位作者 杨荣雪 刘艺欣 王红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574,共9页
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的演变态势,对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以及促进工程综合效益发挥有决策参考作用。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东线一期工程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 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的演变态势,对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以及促进工程综合效益发挥有决策参考作用。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东线一期工程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和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等方面的作用,进而结合层次分析法,从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2个方面,筛选构建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工程年供水量、水质改善度、生态补水量、地下水压采量、地下水水位、水域面积、绿地面积和涵养水源等,并采用Vlse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VIKOR)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方法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即2013-2022年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的10年以来,受水区的生态环境整体复苏效果明显,近3年排序值保持在0.8以上;受降水偏枯进而影响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水位等因素影响,2019年间接生态环境效益下降29.2%,之后迅速恢复并保持稳定。在分析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演变的基础上,从工程提质增效、提高工程水质状况以及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东线一期工程进一步促进受水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东线工程及受水区生态环境保护及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决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线一期工程 生态环境效益 指标体系 VIK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黄土状土输水渠道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欧钊元 邓继昌 +2 位作者 蔡家宏 段志强 徐国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2-94,99,共4页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分布有黄土状土,主要分布在济平干渠输水渠道沿线(济南—引黄济青段也有分布)。济平干渠是山东省在黄土状土分布地区首次修建的大型长距离输水渠道,目前山东省内尚无成熟的工程实践经验。从黄土状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分布有黄土状土,主要分布在济平干渠输水渠道沿线(济南—引黄济青段也有分布)。济平干渠是山东省在黄土状土分布地区首次修建的大型长距离输水渠道,目前山东省内尚无成熟的工程实践经验。从黄土状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入手,经过与一般性黄土比较,寻找出山东境内黄土状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提出了黄土状土输水渠道一般存在渗漏、湿陷变形以及边坡稳定等问题,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成果分析研究,找出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和机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工程处理措施。通过对渠道渗漏进行的理论估算和现场渗漏试验成果对比,发现采用半理论半经验公式估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相近,验证了山东境内渠道渗漏采用公式估算的可靠性。在山东省内首次对输水渠道渗漏定量地进行了等级划分。提出采用多次预浸水,或对浅部土层采用夯实处理消除湿陷的方法,以及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板防渗和多元功能的排水设施,防渗漏、防冻胀、防湿陷的方案,对今后山东境内同类输水渠道工程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线山东 黄土状土 输水渠道 工程地质问题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多目标量子遗传算法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方国华 郭玉雪 +1 位作者 闻昕 黄显峰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1,共8页
构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改进的多目标量子遗传算法(multiobjective quantum genetic algorithm,MOQGA),运用组合赋权方法对非劣解集进行多属性决策,提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案。在平水... 构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改进的多目标量子遗传算法(multiobjective quantum genetic algorithm,MOQGA),运用组合赋权方法对非劣解集进行多属性决策,提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案。在平水年、枯水年和特枯水年3种典型年来水条件下,相对于常规调度,优化调度的受水区总缺水量分别减少了0.89亿m3、0.87亿m3和0.08亿m3,系统总抽水量分别减少21.04亿m3、39.14亿m3和50.76亿m3。该优化调度方案能够充分利用湖泊的调蓄能力,提高各用水户的需水满足度,降低抽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南水北调线工程江苏 改进的多目标量子遗传算法 水资源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调配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方国华 赵文萃 +2 位作者 李鑫 闻昕 周冰逸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受水区的水资源调度与配置问题,以受水区总缺水量最小和泵站总能耗最小为目标,建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将南水北调工程调水与本地水资源进行联合配置,并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受水区的水资源调度与配置问题,以受水区总缺水量最小和泵站总能耗最小为目标,建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将南水北调工程调水与本地水资源进行联合配置,并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大为目标,构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配置模型。采用基本方案和节水方案进行了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降水保证率分别为50%、75%和95%3种情况下,受水区节水方案缺水率比基本方案分别下降了2.91%、3.61%和3.83%;受水区节水方案下各工程基本完成了受水区的供水任务,且优先利用了泵站单位能耗较小的运西线进行调水,说明优化调度配置方式在保障受水区用水的基础上,能够以更为经济节能的方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线工程江苏 水资源优化调度 水资源配置 需水预测 受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供水均衡性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优化调度 被引量:25
19
作者 方国华 李智超 +4 位作者 钟华昱 张劲松 闻昕 孙洪滨 黄显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8,共9页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向省内受水区输水时遭遇的供水时空不均衡问题,同时为了增加工程运行的综合效益,提高工程的供水均衡性,建立了以受水区综合缺水率最小、泵站总抽水量最小、缺水率时间标准差最小、缺水率空间标准差最小为目...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向省内受水区输水时遭遇的供水时空不均衡问题,同时为了增加工程运行的综合效益,提高工程的供水均衡性,建立了以受水区综合缺水率最小、泵站总抽水量最小、缺水率时间标准差最小、缺水率空间标准差最小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NSGA-Ⅲ算法求解优化调度模型,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与TOPSIS法的组合赋权法进行方案优选。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调度方案,优化调度方案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受水区的供水率得到明显改善,在95%、75%和50%来水频率下,综合缺水率分别下降了9.2%、8.2%和10.5%;泵站总抽水量在95%、75%来水频率下增加了21.6%、15.4%,在50%来水频率下下降了39.4%;受水区供水时空均衡性明显提高,在95%、75%和50%来水频率下缺水率时间标准差、缺水率空间标准差均显著降低,不同受水区不同时段缺水率分布范围更均匀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均衡性 NSGA-Ⅲ算法 组合赋权法 多目标优化调度 南水北调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段执行水价政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昊 徐国涛 焦璀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0,104,共4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跨越江苏、山东两省,调水距离长、价格构成因素复杂。该工程水价采用国家制定的干线口门水价和各省制定配套工程水价的方式。通过分析计算,受水区用户入户水价为6.11元/m3,远高于城市终端平均水价3.43元/m3。针对...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跨越江苏、山东两省,调水距离长、价格构成因素复杂。该工程水价采用国家制定的干线口门水价和各省制定配套工程水价的方式。通过分析计算,受水区用户入户水价为6.11元/m3,远高于城市终端平均水价3.43元/m3。针对高昂的供水价格,依据水利工程水价核算办法,结合工程通水实际情况,从水价成本核算、减免及优惠政策、执行水价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推行综合水价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水价 政策研究 南水北调线工程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