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与中国:第30届年会 被引量:5
1
作者 唐建业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2年第3期194-202,共9页
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第30届年会为例,介绍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的基本运作与最近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在其中的作用。首先阐述了委员会会议的基本结构以及下设的遵守与执法常委会会议主要内容,如养护措施的执行与修订,非... 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第30届年会为例,介绍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的基本运作与最近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在其中的作用。首先阐述了委员会会议的基本结构以及下设的遵守与执法常委会会议主要内容,如养护措施的执行与修订,非法、不报告与不管制捕捞,渔获文件制度等;接下来分析了南极磷虾与犬牙鱼两种主要渔业的生产与管理情况,围绕与中国相关的三个议题,即两艘渔船、香港适用渔获文件制度以及IMO号等,指出中国的影响和作用,最后对2012年会议进行展望,并提出提高参会能力的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委员会 磷虾渔业 犬牙鱼渔业 中国 海洋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对我国南大洋渔业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林志锋 张敏 《海洋渔业》 CSCD 2006年第1期79-82,共4页
本文关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的背景,着重介绍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涉及的水域、管理的鱼种和公约成员国概况,阐述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对我国南大洋渔业的影响,涉及对我国远洋渔业生产的影响,对我国在南... 本文关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的背景,着重介绍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涉及的水域、管理的鱼种和公约成员国概况,阐述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对我国南大洋渔业的影响,涉及对我国远洋渔业生产的影响,对我国在南大洋作业水域渔船的法规性限制,对我国在南大洋区域与相关各国渔业合作的推动。文章对我国南大洋的渔业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分析与建议,即:开展南大洋水域海洋渔业资源调查和评估,积极参与南大洋水域的渔业管理事务,加强对南大洋作业渔船的监控和管理,促进国际渔业信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 南大洋渔业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参与南极治理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思考:以协商会议和养护会议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婉潞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1-431,共11页
自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以来,中国正式参与南极国际治理已有36年的历史。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会议是当前南极治理中最重要的两个机制,亦是中国参与南极治理的主要平台。回溯参与南极治理的历史可以发现,... 自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以来,中国正式参与南极国际治理已有36年的历史。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会议是当前南极治理中最重要的两个机制,亦是中国参与南极治理的主要平台。回溯参与南极治理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在经历学习规则、利用规则之后,正尝试创制南极治理新规则。当前,中国面临负面言论与制度性话语权较弱等挑战。我国应综合采用各种方式,尽力减弱负面言论的影响,扭转不利态势;关注中小议题,培养相关的外交人才和专家,广泛参与到各类会间联络组,逐渐获得制度性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治理 中国参与 南极条约协商会议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 制度性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海洋保护区建设及法律政治争论 被引量:22
4
作者 唐建业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70-380,共11页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框架下的海洋保护区建设备受国际社会关注。2009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建立了第一个海洋保护区,但2012年以来,罗斯海海洋保护区提案以及东南极海洋保护区代表体系提案却一直没有进展,其中涉及了南...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框架下的海洋保护区建设备受国际社会关注。2009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建立了第一个海洋保护区,但2012年以来,罗斯海海洋保护区提案以及东南极海洋保护区代表体系提案却一直没有进展,其中涉及了南极条约体系解读与海洋保护区定义等法律争论、保护区建设与地缘政治控制以及排斥其他国家渔业活动等政治争论。研究表明,虽然委员会有权建立海洋保护区,以实现养护南极生物资源的目标,但两个提案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委员会的职责范围;且这两个提案一定程度上都与提案国的南极领土主权以及渔业活动相关联,无法排除其他国家的政治关切;提案每年变化,也体现了政治妥协。因此,为真正实现按公约养护南极生物资源的目标,应切实解决相关的法律与政治关切,提高程序的透明度,扩大参与度,并认真实施对已建立的海洋保护区的研究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洋 海洋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渔业反馈式管理探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左涛 赵宪勇 +1 位作者 王新良 朱建成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4期532-538,共7页
随着近几年南极磷虾渔业的快速发展,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正在抓紧建立反馈式管理(FBM)机制,以预防和控制磷虾渔业对南大洋局部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介绍了CCAMLR南极磷虾渔业反馈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梳... 随着近几年南极磷虾渔业的快速发展,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正在抓紧建立反馈式管理(FBM)机制,以预防和控制磷虾渔业对南大洋局部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介绍了CCAMLR南极磷虾渔业反馈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梳理了反馈式管理工作开展的具体进程;侧重阐述了近期反馈式管理的两类模式策略,分析了反馈式管理关注的科学问题和基础理论、方法;提出我国渔业相关机构应积极储备科学数据和理论,参与反馈式管理建设,以适应未来南极磷虾渔业新的管理模式,促进我国南极磷虾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式管理 南极磷虾 渔业管理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渔业科学观察覆盖率管理策略和中国履约 被引量:2
6
作者 左涛 朱建成 +1 位作者 王新良 时永强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24-132,共9页
回顾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管理体系中科学观察覆盖的主要要素,以及在过去的6年中中国南极磷虾渔业执行科学观察计划的主要成果,旨在帮助中国磷虾渔船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的政策、规定。国际科学观察制度是CCAMLR管理... 回顾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管理体系中科学观察覆盖的主要要素,以及在过去的6年中中国南极磷虾渔业执行科学观察计划的主要成果,旨在帮助中国磷虾渔船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的政策、规定。国际科学观察制度是CCAMLR管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监管组成部分。它是由观察员指派、职责和方法标准、执行效果评估等组成的相对独立管理机制。科学观察员覆盖率是其实施策略的核心评价指标,它在渔船、网次以及具体观察任务3个层次都有不同的管理规定。南极磷虾渔业必须接受CCAMLR严格监管并实施科学观察。2009—2015年6个渔季,中国渔船在贯穿所有渔业活动中,按照CCAMLR要求执行最大可能全面、系统的观察覆盖。已有的23船次中,19船次执行科学观察,聘用科学观察员近30人。各渔季的观察天数覆盖率介于81%—100%(平均覆盖率为94%);渔船覆盖率介于66%—100%,6个渔季平均覆盖率为82%,超过CCAMLR的50%的要求。为应对南极磷虾渔业科学观察管理可能的调整,建议我国建立开放的科学观察培训机制,积极储备极地渔业国家科学观察员人力资源,开拓灵活简便的多重委派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渔业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 科学观察制度 科学观察员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AMLR规制IUU捕鱼的措施评估与反思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宁铂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泛滥的非法、未报告及未管制捕鱼造成了南大洋生物资源日渐枯竭。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作为该区域内最重要的渔业管理组织,相继出台了多项规制措施并在缔约国当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国...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泛滥的非法、未报告及未管制捕鱼造成了南大洋生物资源日渐枯竭。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作为该区域内最重要的渔业管理组织,相继出台了多项规制措施并在缔约国当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国际海洋法在船旗国管辖规定上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悬挂非缔约国旗帜的船舶在其管理海域内从事非法、未报告及未管制的捕鱼作业仍然无法杜绝,以至于成为现阶段管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面临的最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 IUU捕鱼 南大洋 养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