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半球降水对南极海冰涛动异常的响应
被引量:
1
1
作者
窦挺峰
效存德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52,共8页
运用NCAR/CAM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结合气候学诊断方法,分析了南极海冰涛动异常对南半球降水的影响,并对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南半球中纬度降水对海冰涛动异常的响应较为显著,且异常响应的空间分布与海冰涛动类似,分...
运用NCAR/CAM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结合气候学诊断方法,分析了南极海冰涛动异常对南半球降水的影响,并对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南半球中纬度降水对海冰涛动异常的响应较为显著,且异常响应的空间分布与海冰涛动类似,分别在南美洲大陆以东大西洋和以西太平洋的广阔海域上存在两个正负值中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海冰涛动异常可以通过改变地表热通量,影响对流层中层大气,进而驱动费莱尔环流的上升支,加强或减弱费莱尔环流的强度,最终对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降水分布产生影响。在阿蒙森/别林斯高晋海外围海冰异常偏少的海域,向上的热通量增加,局地加热会使得费莱尔环流的上升支异常偏强,费莱尔环流的经向输送增强,对应其在中低纬的下沉支也偏强,局地下沉气流异常偏强则会抑制降水的生成,导致降水异常偏少。在威德尔海外围海冰异常偏多的海域,经向环流和降水的响应几乎相反,但因受西南极半岛和南美洲陆面作用的影响,对应经度带费莱尔环流对海冰异常的响应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冰涛动
费莱尔环流
降水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极海冰涛动对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爽
吴其冈
+5 位作者
刘师佐
梁涵洲
户元涛
康彩燕
包晓军
高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49-1365,共17页
南极海冰首要模态呈现偶极子型异常,正负异常中心分别位于别林斯高晋海/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过去研究表明冬春季节南极海冰涛动异常对后期南极涛动(Antarctic Oscillation,AAO)型大气环流有显著影响,而AAO可以通过经向遥相关等机制影...
南极海冰首要模态呈现偶极子型异常,正负异常中心分别位于别林斯高晋海/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过去研究表明冬春季节南极海冰涛动异常对后期南极涛动(Antarctic Oscillation,AAO)型大气环流有显著影响,而AAO可以通过经向遥相关等机制影响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东亚气候。本文中我们利用观测分析发现南极海冰涛动从5~7月(May-July,MJJ)到8~10月(August-October,ASO)有很好的持续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的可能影响及其物理过程。结果表明,MJJ南极海冰涛动首先通过冰气相互作用在南半球激发持续性的AAO型大气环流异常,使得南半球中纬度和极地及热带之间的气压梯度加大,在MJJ至JAS,纬向平均纬向风呈现显著的正负相间的从南极到北极的经向遥相关型分布。对流层中层位势高度场上,在澳大利亚北部到海洋性大陆区域,出现显著的负异常,在东亚沿岸从低纬到高纬呈现南北走向的“-+-”太平洋—日本(Pacific-Japan,PJ)遥相关波列,其对应赤道中部太平洋及赤道印度洋存在显著的降水和海温负异常,西北太平洋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存在显著降水正异常和温度负异常;低纬度北美洲到大西洋一带存在的负位势高度异常和北大西洋附近存在的正位势高度异常中心,构成一个类似于西大西洋型遥相关(Western Atlantic,WA)的结构,对应赤道南大西洋降水增加和南撒哈拉地区降水减少。从物理过程来看,南极海冰涛动首先通过局地效应影响Ferrel环流,进而通过经圈环流调整使得海洋性大陆区域和热带大西洋上方的Hadley环流上升支得到增强,海洋性大陆区域特别是菲律宾附近的热带对流活动偏强,激发类似于负位相的PJ波列,影响东亚北太平洋地区的大气环流,而热带大西洋对流增强和北传特征,则通过激发WA遥相关影响大西洋和欧洲地区的大气环流。以上两种通道将持续性MJJ至ASO南极海冰涛动强迫的大气环流信号从南半球中高纬度经热带地区传递到北半球中高纬地区,从而对热带和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冰涛动
冰气相互作用
南极
涛
动
北半球
大气环流
北半球夏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30年南极海冰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31
3
作者
卞林根
林学椿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3-244,共12页
采用NCEP的1973—2002年南极海冰密集度资料,对近30年南极海冰冰密集度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及其与南极海冰涛动指数的长期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极海冰的季节变化特点是海冰融化速度远大于凝结速度,而北极海冰融化速度...
采用NCEP的1973—2002年南极海冰密集度资料,对近30年南极海冰冰密集度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及其与南极海冰涛动指数的长期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极海冰的季节变化特点是海冰融化速度远大于凝结速度,而北极海冰融化速度与凝结速度基本相同。南极海冰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变化,海冰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年平均倾向率为28/10a。而北极海冰年际变化则相反,呈减少趋势,年平均面积指数的倾向率-3.5/10a。南极海冰涛动指数能代表南极地区近1/3的海水变化,是南极海冰变化的重要指数,具有10年、3—5年和2年左右的准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冰
南极海冰涛动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半球降水对南极海冰涛动异常的响应
被引量:
1
1
作者
窦挺峰
效存德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系统研究所
出处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52,共8页
基金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2012-02-02)
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CS09-07)资助
文摘
运用NCAR/CAM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结合气候学诊断方法,分析了南极海冰涛动异常对南半球降水的影响,并对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南半球中纬度降水对海冰涛动异常的响应较为显著,且异常响应的空间分布与海冰涛动类似,分别在南美洲大陆以东大西洋和以西太平洋的广阔海域上存在两个正负值中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海冰涛动异常可以通过改变地表热通量,影响对流层中层大气,进而驱动费莱尔环流的上升支,加强或减弱费莱尔环流的强度,最终对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降水分布产生影响。在阿蒙森/别林斯高晋海外围海冰异常偏少的海域,向上的热通量增加,局地加热会使得费莱尔环流的上升支异常偏强,费莱尔环流的经向输送增强,对应其在中低纬的下沉支也偏强,局地下沉气流异常偏强则会抑制降水的生成,导致降水异常偏少。在威德尔海外围海冰异常偏多的海域,经向环流和降水的响应几乎相反,但因受西南极半岛和南美洲陆面作用的影响,对应经度带费莱尔环流对海冰异常的响应较弱。
关键词
南极海冰涛动
费莱尔环流
降水异常
Keywords
Antarctic sea ice oscillation, Ferrel cell,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分类号
P731.1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941.61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极海冰涛动对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爽
吴其冈
刘师佐
梁涵洲
户元涛
康彩燕
包晓军
高艳
机构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海气系统监测与预测创新中心/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宁夏气象台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49-1365,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837206
广东省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2016ZT06G579。
文摘
南极海冰首要模态呈现偶极子型异常,正负异常中心分别位于别林斯高晋海/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过去研究表明冬春季节南极海冰涛动异常对后期南极涛动(Antarctic Oscillation,AAO)型大气环流有显著影响,而AAO可以通过经向遥相关等机制影响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东亚气候。本文中我们利用观测分析发现南极海冰涛动从5~7月(May-July,MJJ)到8~10月(August-October,ASO)有很好的持续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的可能影响及其物理过程。结果表明,MJJ南极海冰涛动首先通过冰气相互作用在南半球激发持续性的AAO型大气环流异常,使得南半球中纬度和极地及热带之间的气压梯度加大,在MJJ至JAS,纬向平均纬向风呈现显著的正负相间的从南极到北极的经向遥相关型分布。对流层中层位势高度场上,在澳大利亚北部到海洋性大陆区域,出现显著的负异常,在东亚沿岸从低纬到高纬呈现南北走向的“-+-”太平洋—日本(Pacific-Japan,PJ)遥相关波列,其对应赤道中部太平洋及赤道印度洋存在显著的降水和海温负异常,西北太平洋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存在显著降水正异常和温度负异常;低纬度北美洲到大西洋一带存在的负位势高度异常和北大西洋附近存在的正位势高度异常中心,构成一个类似于西大西洋型遥相关(Western Atlantic,WA)的结构,对应赤道南大西洋降水增加和南撒哈拉地区降水减少。从物理过程来看,南极海冰涛动首先通过局地效应影响Ferrel环流,进而通过经圈环流调整使得海洋性大陆区域和热带大西洋上方的Hadley环流上升支得到增强,海洋性大陆区域特别是菲律宾附近的热带对流活动偏强,激发类似于负位相的PJ波列,影响东亚北太平洋地区的大气环流,而热带大西洋对流增强和北传特征,则通过激发WA遥相关影响大西洋和欧洲地区的大气环流。以上两种通道将持续性MJJ至ASO南极海冰涛动强迫的大气环流信号从南半球中高纬度经热带地区传递到北半球中高纬地区,从而对热带和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南极海冰涛动
冰气相互作用
南极
涛
动
北半球
大气环流
北半球夏季
Keywords
Antarctic sea ice oscillation
Sea ice-atmosphere interaction
Antarctic Oscillation
Northern Hemisphere
Atmosphere circulation
Boreal summer
分类号
P46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30年南极海冰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31
3
作者
卞林根
林学椿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气候中心
出处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3-24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5033)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NCEP的1973—2002年南极海冰密集度资料,对近30年南极海冰冰密集度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及其与南极海冰涛动指数的长期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极海冰的季节变化特点是海冰融化速度远大于凝结速度,而北极海冰融化速度与凝结速度基本相同。南极海冰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变化,海冰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年平均倾向率为28/10a。而北极海冰年际变化则相反,呈减少趋势,年平均面积指数的倾向率-3.5/10a。南极海冰涛动指数能代表南极地区近1/3的海水变化,是南极海冰变化的重要指数,具有10年、3—5年和2年左右的准振荡周期。
关键词
极冰
南极海冰涛动
气候变化
Keywords
Antarctic sea ice, Antarctic Sea Ice Oscillation, climate change.
分类号
P731.1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半球降水对南极海冰涛动异常的响应
窦挺峰
效存德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极海冰涛动对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的影响
王爽
吴其冈
刘师佐
梁涵洲
户元涛
康彩燕
包晓军
高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30年南极海冰的变化特征
卞林根
林学椿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5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