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极和北极水深模型数据来源分析和对比
1
作者 胡兴猛 范雕 +1 位作者 裴宪勇 杜斌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9,共6页
极地作为我国战略发展新疆域,分析掌握其水下地形特征和水下地形数据资料类别成分对于更好地了解、探索、利用极地具有明显现实和潜在意义。依托IBCSO V2.0和IBCAO V4.2模型定量分析了南北极区域水下地形总体数字特征、不同纬度带、不... 极地作为我国战略发展新疆域,分析掌握其水下地形特征和水下地形数据资料类别成分对于更好地了解、探索、利用极地具有明显现实和潜在意义。依托IBCSO V2.0和IBCAO V4.2模型定量分析了南北极区域水下地形总体数字特征、不同纬度带、不同经度带水下地形变化特点,研究比较了极地区域不同类型水下地形数据贡献程度差异和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南极水域总体水深明显深于北极水域,而两极水域水下地形起伏剧烈程度大体相当。随着纬度增加,南极水域水深总体逐渐加深,而北极水域水深总体逐渐变浅。北极水下地形模型主要来源为插值算法获取水深数据、声学水深测量数据和融合直接测量水深建模数据,总体贡献占比达97.80%。相比北极水域,南极水域水下地形数据加入了数量庞大的重力预测水下地形数据,约占南极水域水下地形数据总量的四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南极水域 北极水域 水下地形 IBCAO V4.2模型 IBCSO V2.0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
2
作者 钟振如 《生物学教学》 1986年第2期6-8,37,共4页
在碧波万顷的南极水域中,生活着一种体型小巧,为数极多的甲壳类,这种甲壳类,挪威的捕鲸工人称之为磷虾。自一八二○年起,苏联的船员就开始对磷虾进行观察。本世纪二十和三十年代,British Discovery考察队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但是,真正... 在碧波万顷的南极水域中,生活着一种体型小巧,为数极多的甲壳类,这种甲壳类,挪威的捕鲸工人称之为磷虾。自一八二○年起,苏联的船员就开始对磷虾进行观察。本世纪二十和三十年代,British Discovery考察队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但是,真正以开发利用为目的研究只是到了一九四七年以后才开始。到了一九五八年,有关方面便决定捕捞和利用磷虾。一九六二年和一九七○年两年期间,有相当一部分船只在这一方面进行工作。自此以后,对南极磷虾的研究日趋活跃。根据初步研究的估计,在南极周围水域的磷虾资源量有10—50亿吨。每年捕捞1—1.5亿吨(相当于世界水产总量的2倍)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南极水域 捕鲸 考察队 甲壳类 中层拖网 九六 拖速 渔获量统计 一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