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南极无冰区菲尔德斯半岛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庞小平
李艳红
-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
出处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1-298,共8页
-
基金
国家测绘局十一五基础测绘基金资助项目"极地基础测绘"(1469990711109-1)资助
-
文摘
将地学信息图谱的方法引入到南极无冰区生态环境的研究中,以菲尔德斯半岛作为研究区,采用矢—栅混合数据模型确定图谱单元,通过数据挖掘对环境诸要素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分级和归纳概括,构建了地形地貌、土壤、植被、人类活动等系列单要素专题信息图谱模型和环境景观综合信息图谱模型,对图谱模型进行了空间可视化设计,定量化、定位化、谱系化地揭示了区域生态环境及其要素的空间形态结构和空间相关特征,为南极无冰区生态环境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技术途径和科学依据。
-
关键词
信息图谱
生态环境
南极无冰区
菲尔德斯半岛
-
Keywords
information TuPu eco-environment Antarctic ice-free areas Fildes Peninsula
-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
题名人类世生态地质学研究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孙立广
杨仲康
-
机构
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
-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8-967,共10页
-
文摘
地质学家和社会学家广泛关注"人类世"这一新概念,但是,对于"人类世"的时间跨度仍然存在很大争议。在结合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人类世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法:认为人类世是一个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地质时期,要探讨人类世的生态与环境演化过程,就需要寻找一种有时间序列、分辨率高、分布范围广并且与生物活动紧密相关的沉积层。选取粪土层作为过去生态环境信息记录的新载体,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探索南极生态、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问题,是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的理论基础。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是人类世生态地质学的组成部分,是沉积学与地球化学、考古学、生态学多学科交叉的结果,它的理论和方法已被成功地运用到北极和中国的南海地区,它应该放在全球的沉积学大平台上,开拓新的领域。并详细讨论了人类世生态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实例,对于了解人类世以来气候、环境和生态的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人类世
生态地质学
沉积学
南极无冰区
-
Keywords
Anthropocene
ecogeology
sedimentology
ice-free areas of Antarctica
-
分类号
X1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