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124092中的细胞毒活性成分 被引量:4
1
作者 解修超 梅文莉 +4 位作者 曾艳波 林海鹏 庄令 戴好富 洪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83-2186,共4页
对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发酵液的提取物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MS,NMR,^1H-^1HCOSY,HSQC和HMBC等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氨基-丙酸对甲苯酯(1)、6-Amino-3-(4-hydroxy-benzyl)-1,4-diazonane-2,5-dione(2)、正丁... 对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发酵液的提取物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MS,NMR,^1H-^1HCOSY,HSQC和HMBC等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氨基-丙酸对甲苯酯(1)、6-Amino-3-(4-hydroxy-benzyl)-1,4-diazonane-2,5-dione(2)、正丁基-α-D-吡喃甘露糖苷(3)、大豆苷元(4)和1H-3-吲哚甲酸(5).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4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具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streptomyces sp. 细胞毒活性 分离和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tauricus CWJ-107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席楠 郭文强 +3 位作者 王珊珊 何宁 袁丽杰 解云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1-895,共5页
目的从药用植物刺五加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tauricus CWJ-107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良好的天然产物。方法采用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CWJ-107进行初步分类鉴定,大量发酵获得粗提物,通过硅胶... 目的从药用植物刺五加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tauricus CWJ-107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良好的天然产物。方法采用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CWJ-107进行初步分类鉴定,大量发酵获得粗提物,通过硅胶柱层析、LH20凝胶柱层析、薄层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以抗MRSA活性导向进行目标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和质谱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利用微孔板法测定化合物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对其抗MRSA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菌种鉴定结果显示菌株CWJ-107为Streptomyces tauricus,从菌株CWJ-107的菌丝体中分离得到1个抗MRSA活性化合物107-A,经波谱解析证实其结构为糖基化蒽醌类化合物cinerubin B,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抗MRSA活性,MIC值为1μg/m L。结论从刺五加内生放线菌CWJ-107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到的107-A经结构鉴定为糖基化蒽醌类化合物cinerubin B,除此之外,本文首次报道了该化合物的抗MRSA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放线菌 streptomyces tauricus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抗MRSA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放线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gCLA4活性成分条件的研究
3
作者 张红 牛焕杰 +2 位作者 朱陶然 王惠 黄丽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9-164,共6页
为了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放线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gCLA4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条件,以洗脱液对猕猴桃溃疡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抑菌活性的强弱为评价指标,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放线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为了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放线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gCLA4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条件,以洗脱液对猕猴桃溃疡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抑菌活性的强弱为评价指标,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放线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gCLA4的发酵液进行吸附和洗脱试验。结果表明:当发酵液上样量为100mL,pH为6,洗脱流速为150mL/h,解析溶剂为φ=80%的丙酮水溶液,洗脱体积为40mL时,洗脱液的抑菌圈直径最大,吸附解析效果最好。说明,D-101大孔吸附树脂可用于分离放线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gCLA4发酵液中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gCLA4 D-101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放线菌NJ-F2萃取物的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江 林学政 +2 位作者 沈继红 王能飞 李光友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3-488,共6页
从南极第24次科学考察采集的海泥样品中分离获得放线菌NJ-F2,对NJ-F2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体外抗菌实验,并采用16S rDNA方法对NJ-F2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 从南极第24次科学考察采集的海泥样品中分离获得放线菌NJ-F2,对NJ-F2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体外抗菌实验,并采用16S rDNA方法对NJ-F2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25 mg/mL,5.0 mg/mL;而对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的MIC、MBC分别为0.5 mg/mL,5.0 mg/mL,但对真菌没有抗菌作用;16SrDNA分析结果表明NJ-F2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NJ-F2 萃取物 抗菌 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乡野生稻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PRh5抑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包建莹 张志斌 +3 位作者 肖依文 汪涯 颜日明 朱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33-1938,2008,共7页
从东乡野生稻中分离到一株生产较强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内生放线菌菌株Streptomyces sp. PRh5,利用活性追踪法结合正相硅胶、凝胶柱层析等色谱技术从PRh5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到4种抑菌活性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和MS等波谱分析鉴定... 从东乡野生稻中分离到一株生产较强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内生放线菌菌株Streptomyces sp. PRh5,利用活性追踪法结合正相硅胶、凝胶柱层析等色谱技术从PRh5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到4种抑菌活性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和MS等波谱分析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尼日利亚菌素(2)、13-Docosenamide(3)、诺卡胺素(4)。这表明菌株PRh5具有开发为新型抑菌生物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放线菌 streptomyces sp.PRh5 抑菌活性 次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抗生素南极海洋放线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彬 孙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64-66,共3页
对32株南极海洋放线菌进行抑菌活性实验,筛选出3株具有一定抑菌活性的放线菌,分别命名为GD-F1、GD-F2和GD-F3,其中GD-F2的抑菌活性较高;探讨了碳源、氮源、pH值等条件对GD-F2产抗生素的影响,确定GD-F2产抗生素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 对32株南极海洋放线菌进行抑菌活性实验,筛选出3株具有一定抑菌活性的放线菌,分别命名为GD-F1、GD-F2和GD-F3,其中GD-F2的抑菌活性较高;探讨了碳源、氮源、pH值等条件对GD-F2产抗生素的影响,确定GD-F2产抗生素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大豆粉或酵母膏、用天然海水和蒸馏水各一半配制培养基、无机盐浓度为改良高氏一号培养基的一半、pH值为7.0,为南极海洋放线菌的机理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洋放线菌 抗生素 分离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钩虾Gammarussp.肠道共附生菌的分离及StreptomycesxiamenensisYF008的化学成分研究
7
作者 代影 卢静容 +2 位作者 周美宏 杨帆 林厚文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南极极端生境中蕴含着发掘特殊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巨大潜力。对采自南极海域水深6000m海区钩虾(Gammarussp.)的肠道共附生微生物进行分离,并对一株有价值菌株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稀释涂布法进行菌株分离,利用形态学观察及16SrRNA... 南极极端生境中蕴含着发掘特殊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巨大潜力。对采自南极海域水深6000m海区钩虾(Gammarussp.)的肠道共附生微生物进行分离,并对一株有价值菌株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稀释涂布法进行菌株分离,利用形态学观察及16SrRNA测序进行菌株种属鉴定;综合运用薄层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HPLC)等色谱手段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波谱学和质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从钩虾中分离得到17株菌,并将其从分类学角度归属于9个属,其中细菌11株,放线菌6株。从放线菌StreptomycesxiamenensisYF008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0)E,5E-germacradiene-2,11-diol(1),N-[2-(4-hydroxyphenyl)]ethylacetamide(2),环(L-苯丙氨酸-甘氨酸)(3),环(L-苯丙氨酸-L-丙氨酸)(4),环(D-苯丙氨酸-L-异亮氨酸)(5),环(L-羟脯氨酸-L-苯丙氨酸)(6),环(D-亮氨酸-L-脯氨酸)(7),环(L-苯丙氨酸-L-脯氨酸)(8)。化合物1、3~6系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1为特殊的十元环germacrane型倍半萜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钩虾 放线菌 streptomyces xiamenensis 代谢产物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griseorubensSCSIOZY0206多酚蒽酮类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潇 张云 +4 位作者 黄洪波 宋永相 李洁 华燕 鞠建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1,共5页
从中国南海北部3563 m深的沉积物中分离获得放线菌SCSIO ZY0206,经16S分子生物学鉴定为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其发酵产物具有抗菌活性,进而以抗菌活性为指导,采用硅胶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追踪分离,得到... 从中国南海北部3563 m深的沉积物中分离获得放线菌SCSIO ZY0206,经16S分子生物学鉴定为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其发酵产物具有抗菌活性,进而以抗菌活性为指导,采用硅胶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追踪分离,得到4个多酚蒽酮类化合物,经HR-ESI-MS、ESI-MS、1H及13C NMR和HMBC谱鉴定为resistoflavine(1)、resistomycin(2)、1-hydroxy-1-norresistomycin(3)和tetracenomycin D(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放线菌 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 SCSIO ZY0206 多酚蒽酮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667中吲哚咔唑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周俊勇 黄洪波 +5 位作者 汪中文 杨民和 田新朋 张偲 张长生 鞠建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15-419,共5页
运用大孔树脂柱及硅胶柱层析对南海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667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SCSIO 1667菌株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两个indolocarbazole生物碱类化合物,经质谱,1D、2D NMR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 运用大孔树脂柱及硅胶柱层析对南海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667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SCSIO 1667菌株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两个indolocarbazole生物碱类化合物,经质谱,1D、2D NMR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1)和K-252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streptomyces sp.SCSIO 1667 STAUROSPORINE K-252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纵列海鞘共附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FDZ35-2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
10
作者 梅东海 田晓清 +5 位作者 樊成奇 赵树明 杨桥 马丽艳 黄洪亮 陆亚男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3-478,共6页
海鞘共附生微生物是尚待关注的海洋微生物资源重要来源之一。本文研究了大洋纵列海鞘(Symplegma oceania)的一株共附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FDZ35-2的代谢产物,以探讨其主要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和菌株的潜在药用价值。运用多种柱层... 海鞘共附生微生物是尚待关注的海洋微生物资源重要来源之一。本文研究了大洋纵列海鞘(Symplegma oceania)的一株共附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FDZ35-2的代谢产物,以探讨其主要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和菌株的潜在药用价值。运用多种柱层析和HPLC等分离技术,从菌株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2个主要的单体化合物;经LC-MS、1H-和13C-NMR等波谱学方法和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9-甲基-β-咔啉-3-羧酸甲酯(1)和放线菌素D(2)。考虑放线菌素D生物合成可能利用培养基氮源中的氨基酸,本文还利用磷虾蛋白水解产物代替商品蛋白胨作为培养基氮源,对Streptomyces sp. FDZ35-2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能产出更多种放线菌素D的结构类似物的发酵培养基为:磷虾蛋白水解产物2.0 g、葡萄糖2.0 g、硫酸铵1.0 g、碳酸钙0.5 g、氯化钠0.05 g、磷酸二氢钾0.05 g、海水1.0 L,p H 7.8~8.0。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商品蛋白胨组相比,南极磷虾蛋白水解产物作为发酵培养基氮源所发酵产生的放线菌素D的结构类似物多样性更好,二者产生总放线菌素含量相当。这为开发南极磷虾蛋白在微生物发酵工业中的新用途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附生微生物 大洋纵列海鞘 次级代谢产物 放线菌素D 南极磷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放线菌对鬼臼毒素的微生物转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松 曾志刚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37-42,共6页
调查桃儿七根茎内生放线菌对鬼臼毒素的微生物转化,以期获得一些鬼臼毒素的结构类似物或衍生物。利用表面消毒法分离内生放线菌;采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筛选转化鬼臼毒素的内生放线菌;利用硅胶柱层析和制备HPLC分离纯化... 调查桃儿七根茎内生放线菌对鬼臼毒素的微生物转化,以期获得一些鬼臼毒素的结构类似物或衍生物。利用表面消毒法分离内生放线菌;采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筛选转化鬼臼毒素的内生放线菌;利用硅胶柱层析和制备HPLC分离纯化生物转化产物;应用波谱技术解析转化产物的化学结构;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内生放线菌进行初步鉴定。从桃儿七根茎中分离出20株内生放线菌,经筛选发现其中1株放线菌能转化鬼臼毒素,其产物为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初步鉴定该内生放线菌为Streptomyces sp.。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sp.能对鬼臼毒素进行去甲基和异构化修饰,推测其可能具有O-去甲基化酶和异构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放线菌 鬼臼毒素 微生物转化 streptomyces 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胁迫法分离那拉提土壤拮抗放线菌及活性产物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占文 张利莉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3-22,共10页
【目的】通过“生存胁迫法”分离拮抗活性放线菌,为提供潜在抗菌活性菌株奠定基础。【方法】将7株病原菌与那拉提土壤共孵育30天后,采用“生存胁迫法”和“96孔板法”分离新疆那拉提土壤活性放线菌,结合HPLC法分析拮抗菌株次生代谢能力... 【目的】通过“生存胁迫法”分离拮抗活性放线菌,为提供潜在抗菌活性菌株奠定基础。【方法】将7株病原菌与那拉提土壤共孵育30天后,采用“生存胁迫法”和“96孔板法”分离新疆那拉提土壤活性放线菌,结合HPLC法分析拮抗菌株次生代谢能力。【结果】最终分离获得29株放线菌中26株具有活性,拮抗活性放线菌比例高达89.7%。对同时具有三种指示菌抑制活性的链霉菌——TRM70003进行次生代谢产物挖掘,成功获得了放线菌素D和星形孢菌素。【结论】本研究表明,“生存胁迫法”和96孔板相结合是分离获得产抗能力较强放线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ptomyces luteus TRM70003 放线菌素D 星形孢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来源海洋链霉菌SCSIO 11863中Enterocins的分离鉴定(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Kumar Saurav 张庆波 +4 位作者 李苏梅 张文军 田新朋 李慧贤 张海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16-1220,共5页
从南海底泥样品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放线菌株SCSIO 11863。表型和进化系统分析数据表明该菌属于链霉菌属并命名为Streptomyces sp.SCSIO 11863(KC904267)。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它与白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griseolus ... 从南海底泥样品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放线菌株SCSIO 11863。表型和进化系统分析数据表明该菌属于链霉菌属并命名为Streptomyces sp.SCSIO 11863(KC904267)。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它与白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griseolus strain ABRIINW EA1145(GQ925802)有99%的相似性。对该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得到了两个结构类似化合物,分别为Enterocin(1)和5-deoxyenteroci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沉积物 海洋放线菌 streptomyces SP SCSIO 11863 ENTEROCI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