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CESat-2测高数据的南极冰下湖轮廓提取算法研究
1
作者 万佳乐 刘俊 +2 位作者 汤登晖 李超 陈丽辉 《极地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3-463,共11页
南极冰下湖演变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活跃冰下湖会随蓄、排水过程产生显著的面积和体积变化。南极冰下湖的轮廓跟踪和准确提取对于深入认知冰下水文过程和冰盖物质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ICESat-2激光测高卫星的ATL11产品数... 南极冰下湖演变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活跃冰下湖会随蓄、排水过程产生显著的面积和体积变化。南极冰下湖的轮廓跟踪和准确提取对于深入认知冰下水文过程和冰盖物质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ICESat-2激光测高卫星的ATL11产品数据,应用DBSCAN聚类算法、Graham算法和Alphashape算法,对南极罗斯冰架的伯德冰川和惠兰斯冰流的活跃冰下湖轮廓进行提取并分析湖泊水势水文。结果表明,提取的冰下湖轮廓线符合水文规律,Byrd S10、Whillans 6等湖轮廓与2022年最新报告的轮廓相近,在冰流交汇分级处存在大量积水促使湖泊的形成与扩大,且这种现象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的轮廓提取算法适用于多种形状的冰下湖点云数据,应用本算法,提高了轮廓提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Sat-2 测高数据 DBSCAN 聚类算法 GRAHAM 算法 Alphashape 算法 水势方程 南极冰 湖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冰间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生物生产力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
作者 江宁 张召儒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85,共20页
南极冰间湖在气候变化中和生态系统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回顾南极罗斯海、阿蒙森海、松岛和默茨等4个冰间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物理环境参数和气候模态对冰间湖中叶绿素a和浮游植物水华开始及... 南极冰间湖在气候变化中和生态系统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回顾南极罗斯海、阿蒙森海、松岛和默茨等4个冰间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物理环境参数和气候模态对冰间湖中叶绿素a和浮游植物水华开始及持续时间的影响,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罗斯海冰间湖是南极近海生物生产力最高的区域,占南大洋总生产力的28%;阿蒙森海和松岛冰间湖在37个南极冰间湖生态系统中单位面积的生产力最高;默茨冰间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年际变化明显。(2)海冰密集度、风速和云量等物理参数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密切相关,其相关关系的季节性和地域特征明显。海冰密集度主要通过改变冰间湖开放水域的面积来影响可到达海表的光合有效辐射;风速通过影响水体的垂直混合强度来改变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的垂向输运;云量对冰间湖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可见光强度及紫外线辐射量之间平衡的结果。(3)在部分冰间湖,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年际变化同调控南半球高纬度气候的主要模态,如南半球环状模和半年振荡等存在显著相关性。未来工作可结合长期卫星遥感观测、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进一步开展气候模态对冰间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年际变化的物理-生态耦合机制、冰间湖生态系统生产力各个尺度变异规律和机制等的深入探究,从而更好地认知极地关键海区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气候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间湖 浮游植物生物量 时空特征 环境变量 气候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南极冰架与海岸线变化监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辛 周春霞 +1 位作者 鄂栋臣 安家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02-3312,共11页
综合使用光学与微波遥感数据,提出了南极冰架变化连续监测的系统方法,包括基于MOA的冰架基准图生成,基于相似性测度的影像匹配,及基于阈值与分水岭变换的图像分割方法.使用该方法获取了2002—2011年初全南极18个主要冰架的变化数据,并... 综合使用光学与微波遥感数据,提出了南极冰架变化连续监测的系统方法,包括基于MOA的冰架基准图生成,基于相似性测度的影像匹配,及基于阈值与分水岭变换的图像分割方法.使用该方法获取了2002—2011年初全南极18个主要冰架的变化数据,并归纳了南极冰架变化的三种类别.进一步得出,近年间崩解变化为主的冰架均处于西南极,并主要集中在南极半岛;扩展变化为主的冰架集中在东南极;南极三大冰架的扩展变化明显,其中Amery冰架将在近年发生较大崩解.本研究首次获取了2002年初至2011年初每年一幅的动态的全南极海岸线数据,并得出近10年间南极海岸线扩展增加总量为5878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 南极海岸线 多源遥感数据 影像匹配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夏季南极冰气候效应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修群 黄士松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9-76,共8页
本文利用9层菱形截断15波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进行了7月份南极冰正常和无冰的对比试验,进而研究了南极冰的短期气候效应.结果表明:南极冰的移去首先在局地区域加热了低层空气,减弱了南极极涡,然后使中高纬度超长波发生变异尤其是使纬向... 本文利用9层菱形截断15波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进行了7月份南极冰正常和无冰的对比试验,进而研究了南极冰的短期气候效应.结果表明:南极冰的移去首先在局地区域加热了低层空气,减弱了南极极涡,然后使中高纬度超长波发生变异尤其是使纬向3波增幅.超长波的异常引起东亚季风区低层越赤道气流加强,从而增强东亚季风环流,增大中南半岛到西太平洋的降雨量和相应的对流潜热释放,结果在北半球激发了一支从东亚到北美的二维Rossby波列,使北半球大气环流发生异常.文中对这一气候效应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并认为南极冰不仅是影响南半球环流异常而且也是影响亚洲季风甚至是北半球环流异常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南极冰 气候效应 北半球 数值试验 大气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EPO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驰 姜华鹏 +1 位作者 王丛丛 许强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93-1201,共9页
运用PCR、TA克隆及二代测序技术获得了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的EPO区域基因组DNA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了基因结构与保守功能域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独角... 运用PCR、TA克隆及二代测序技术获得了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的EPO区域基因组DNA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了基因结构与保守功能域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独角雪冰鱼、伯氏肩孔南极鱼EPO基因序列分别为2727 bp和2820 bp,包括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结构,编码区全长皆为558 bp,推定编码185个氨基酸。理化性质分析得到两者的EPO蛋白皆为相对稳定的酸性可溶性蛋白。其三级结构预测结果都显示出典型的4个反相平行的α螺旋结构特征,保持了其在生物体内发挥的原有作用。多重序列比对显示,独角雪冰鱼EPO与伯氏肩孔南极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5.2%,而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在53.9%—85.5%之间。系统发育树显示,独角雪冰鱼、伯氏肩孔南极鱼的EPO基因与鱼类的同源基因聚类,系统进化情况同亲缘关系一致,表明EPO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保守性。本研究为揭示EPO基因在南极冰鱼内的遗传特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探讨EPO基因在极端低温高氧环境中的鱼类适应性进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 EPO基因 基因克隆 适应性进化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冰鱼科鱼类摄食生态学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清源 朱国平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0-227,共8页
南极冰鱼科鱼类多为南大洋优势鱼种,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也是该海域主要的商业捕捞对象。目前,对于其中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鱼种,尤其是裘氏鳄头冰鱼(Champsocephalus gunnari)、威氏棘冰鱼... 南极冰鱼科鱼类多为南大洋优势鱼种,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也是该海域主要的商业捕捞对象。目前,对于其中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鱼种,尤其是裘氏鳄头冰鱼(Champsocephalus gunnari)、威氏棘冰鱼(Chaenodraco wilsoni)以及南乔治亚拟冰鱼(Pseudochaenichthys georgianus)等已有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集中在年龄与生长、分布等方面,关于南极冰鱼科鱼类营养动力学的研究较为零散,且多集中在少数几种南极冰鱼种类上,这限制了从整体上理解南极冰鱼科鱼类在南大洋生态系统功能中发挥的作用。为此,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南极冰鱼食物组成、摄食机制、摄食差异性的研究工作,并对今后开展南极冰鱼摄食生态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相关结果可为国内外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并进一步为开展该科鱼类摄食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鱼科 南极 摄食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冰鱼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萍 张健 +5 位作者 孙利芹 井月欣 李振铎 刘奎 马季 王共明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8-934,共7页
采用常规方法分析体质量为(198±3.25)g南极冰鱼鱼骨(去头脊椎骨)、鱼肉、鱼头及鱼皮的基本营养成分、脂肪酸、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含量,分析南极冰鱼不同部位的品质情况。试验结果显示,南极冰鱼鱼肉和鱼皮均属于高蛋白原料,鱼骨和... 采用常规方法分析体质量为(198±3.25)g南极冰鱼鱼骨(去头脊椎骨)、鱼肉、鱼头及鱼皮的基本营养成分、脂肪酸、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含量,分析南极冰鱼不同部位的品质情况。试验结果显示,南极冰鱼鱼肉和鱼皮均属于高蛋白原料,鱼骨和鱼头的脂肪、灰分含量相对较高。各部位均检测出28种脂肪酸,11种饱和脂肪酸,17种不饱和脂肪酸;鱼骨、鱼肉、鱼头、鱼皮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分别占总脂肪酸的25.15%、24.87%、30.96%、31.91%(P<0.0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分别占总脂肪酸的49.50%、52.27%、37.64%、76.64%(P<0.05),其中鱼肉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尤其丰富,共占总脂肪酸的31.68%。鱼肉、鱼头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鱼骨和鱼皮均检测出16种氨基酸,缺少胱氨酸;鱼骨、鱼肉、鱼头、鱼皮的氨基酸总量差异显著,分别占干质量的35.18%、77.77%、44.24%、69.16%(P<0.05);鱼肉和鱼皮的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总量均高于鱼骨和鱼头。南极冰鱼不同部位均检测出多种矿物质元素且含量存在差异(P<0.05),鱼肉中镁、钾元素含量丰富,鱼骨和鱼头中镁、钙、锰元素含量丰富尤其是鱼骨中钙元素大量存在,鱼皮中镁、铜、锌、铁元素含量丰富。综上所述,这将为以后综合利用南极冰鱼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 营养成分 脂肪酸 氨基酸 矿物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裹浆工艺对南极冰鱼香酥鱼块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萍 孙利芹 +7 位作者 刘慧慧 井月欣 李振铎 张健 赵云苹 王共明 刘芳 刘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59-165,共7页
以南极冰鱼为原料,研究了制作香酥鱼块最适宜的裹浆工艺。考察不同面粉与淀粉质量比、外裹粉-水质量比(粉水比)、搅拌时间对南极冰鱼香酥鱼块裹糠率、脂肪含量和综合评分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筛选出最适宜的裹浆工艺条件,得到更好的产品... 以南极冰鱼为原料,研究了制作香酥鱼块最适宜的裹浆工艺。考察不同面粉与淀粉质量比、外裹粉-水质量比(粉水比)、搅拌时间对南极冰鱼香酥鱼块裹糠率、脂肪含量和综合评分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筛选出最适宜的裹浆工艺条件,得到更好的产品品质。结果表明,裹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面粉与淀粉比例3∶2、粉水比12∶11、搅拌时间10 min,此时制作的南极冰鱼香酥鱼块裹浆均匀、外酥里嫩、综合评分为29.42±0.20分,与预测值吻合度好。此优化工艺可行,该裹浆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香酥鱼块品质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 裹浆工艺 响应面法 香酥鱼块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对南极冰异常的低频遥响应
9
作者 王成刚 沙文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9-250,共12页
运用IAPGCM模式证实了大气对南极冰异常的强迫遥响应是激发全球大气季节内振荡的重要机制,进而着重考察了候平均偏差结果的时间序列,并且通过带通滤波处理,特别分析了响应场中30-60天低频振荡的重要特征,发现:大气对南... 运用IAPGCM模式证实了大气对南极冰异常的强迫遥响应是激发全球大气季节内振荡的重要机制,进而着重考察了候平均偏差结果的时间序列,并且通过带通滤波处理,特别分析了响应场中30-60天低频振荡的重要特征,发现:大气对南极冰减退的响应是一种具有30-60天周期的低频遥响应。强迫场中的重要成分是30-60天季节内振荡,并且具有同实际大气中的低频振荡相类似的垂直结构以及传播和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遥相关波列 季节内振荡 南极冰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颜值渲染反为艺术设计羁绊:《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评介
10
作者 汤美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动漫产业,仅经短短半个世纪的发展,即已成为世界动漫界的主导力量之一,并成为日本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追本溯源,以《哆啦A梦》系列为例,我们看到,根本原因恰恰在于其艺术设计的内源性驱动,艺术设计帮助哆啦A...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动漫产业,仅经短短半个世纪的发展,即已成为世界动漫界的主导力量之一,并成为日本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追本溯源,以《哆啦A梦》系列为例,我们看到,根本原因恰恰在于其艺术设计的内源性驱动,艺术设计帮助哆啦A梦这一角色成就了超凡神奇的梦想世界,同时亦成就了所有观众心目中童年的存续与复苏冲动的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 大雄 日本动漫产业 日本文化 艺术审美 表象化 意象化 心象 后现代 机器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科学家发现南极冰原下存在复杂生命
11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72,共1页
据2010年3月17日《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华盛顿2010年3月15日电,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拍摄到南极一片冰原下163m低于零度的黑暗海洋中生存的类似虾的动物和水母,揭示了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存在复杂的生命体。他们的发现,打破了除了微生... 据2010年3月17日《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华盛顿2010年3月15日电,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拍摄到南极一片冰原下163m低于零度的黑暗海洋中生存的类似虾的动物和水母,揭示了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存在复杂的生命体。他们的发现,打破了除了微生物外在冰原深处黑暗世界中没有什么生物可以存活的推测,并对在其他星球,比如木卫二的冰层下是否存在高级生命的联想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 生命体 科学家 美国航天局 微生物 华盛顿 木卫二 水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冰每年融掉152立方公里
12
《地理教学》 2006年第4期48-48,共1页
美国宇航局和德国航天中心曾发射“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项目卫星。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科学家对该项目卫星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2002年4月到2005年8月之间,南极冰原每年融化大约152立方公里。这些融化的冰每年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 美国宇航局和德国航天中心曾发射“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项目卫星。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科学家对该项目卫星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2002年4月到2005年8月之间,南极冰原每年融化大约152立方公里。这些融化的冰每年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0.4毫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 公里 立方 美国宇航局 科罗拉多大学 海平面上升 航天中心 科学家 卫星 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南极冰上漂流寻求全球变暖的证据
13
作者 胡季平 程发泉 张吉林(校) 《海洋地质动态》 1992年第5期19-20,共2页
美苏两国的20名科学家1992年将在南极浮冰上漂流6个月。这次探险要调查南大洋如何使世界其它海洋降温及全球变暖是否会改变南大洋的作用。据来自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质实验室的该组成员Douglas Maitinson,预测温室效应模式... 美苏两国的20名科学家1992年将在南极浮冰上漂流6个月。这次探险要调查南大洋如何使世界其它海洋降温及全球变暖是否会改变南大洋的作用。据来自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质实验室的该组成员Douglas Maitinson,预测温室效应模式中的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南大洋海面冰层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 全球变暖 密度跃层 威德尔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miR-7132对红细胞发生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星星 王丛丛 +1 位作者 产久林 许强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7-593,共7页
micro RNA为短链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3′UTR序列互补在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已有研究表明,micro RNA在红细胞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南极冰鱼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仅具有无功能性血红细胞的脊椎动物。前期研究提示,独角雪冰鱼(Ch... micro RNA为短链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3′UTR序列互补在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已有研究表明,micro RNA在红细胞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南极冰鱼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仅具有无功能性血红细胞的脊椎动物。前期研究提示,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头肾中高表达的micro RNAs可能抑制着冰鱼红血球的发生。本研究针对南极冰鱼头肾中高表达的miR-7132,运用斑马鱼显微注射、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并结合靶基因预测等手段研究了miR-7132对血红细胞发生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斑马鱼胚胎注射miR-7132后,固蓝染色显示斑马鱼胚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这表明miR-7132的过表达抑制了血红细胞生成。通过转录组数据结合比对冰鱼的全基因组序列,获得了独角雪冰鱼血红细胞生成的血红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5′-aminolevulinate synthase 2,ALAS2)基因3′UTR序列。构建含ALAS2基因3′UTR序列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与miR-7132共转染293T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变化;构建包含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质粒与miR-7132共同注射斑马鱼胚胎,检测GFP荧光强度与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转染miR-7132的293T细胞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显著降低,ALAS2基因是miR-7132的一个靶基因。斑马鱼体内注射miR-7132的GFP荧光强度显著降低,且GFP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本研究揭示了miR-7132对血红细胞生成的抑制作用,miR-7132通过抑制ALAS2基因的表达而抑制南极冰鱼血红细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 miR-7132 ALAS2 红细胞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无冰区菲尔德斯半岛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庞小平 李艳红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1-298,共8页
将地学信息图谱的方法引入到南极无冰区生态环境的研究中,以菲尔德斯半岛作为研究区,采用矢—栅混合数据模型确定图谱单元,通过数据挖掘对环境诸要素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分级和归纳概括,构建了地形地貌、土壤、植被、人类活动等系列单要... 将地学信息图谱的方法引入到南极无冰区生态环境的研究中,以菲尔德斯半岛作为研究区,采用矢—栅混合数据模型确定图谱单元,通过数据挖掘对环境诸要素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分级和归纳概括,构建了地形地貌、土壤、植被、人类活动等系列单要素专题信息图谱模型和环境景观综合信息图谱模型,对图谱模型进行了空间可视化设计,定量化、定位化、谱系化地揭示了区域生态环境及其要素的空间形态结构和空间相关特征,为南极无冰区生态环境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技术途径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图谱 生态环境 南极 菲尔德斯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化南极融冰方案的海洋边界条件初探
16
作者 马浩 张作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80,共6页
基于气候态的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数据,比较了气候态意义下南极附近和南极绕极流区域的海洋层结,对南极融冰问题的合理海洋边界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南极融冰所注入的淡水通量在大西洋东部和印度洋海区将沿... 基于气候态的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数据,比较了气候态意义下南极附近和南极绕极流区域的海洋层结,对南极融冰问题的合理海洋边界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南极融冰所注入的淡水通量在大西洋东部和印度洋海区将沿着表层路径到达南极绕极流区,在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的经向运动路径视淡水通量的强度而定:在融冰较为剧烈时,将沿表层路径到达绕极流区域;在融冰较为和缓时,将沿次表层路径向北运动。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估了淡水通量沿表层路径运动的临界情况,对目前大多数气候模式采用理想化淡水通量模拟南极融冰问题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南极融冰问题的模式方案选择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淡水通量 海洋层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雪冰中硝酸根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史贵涛 秦瑞 +4 位作者 马红梅 胡正毅 安春雷 姜苏 李院生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硝酸根(NO_3~–)是南极雪冰中主要的化学离子之一,过去对雪冰NO_3~–记录与气候环境信息的关联开展了广泛研究。然而,不同于雪冰中其他化学离子,NO_3~–沉积进入雪层中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沉积后过程,给定量解读雪冰NO_3~–的气候环境信... 硝酸根(NO_3~–)是南极雪冰中主要的化学离子之一,过去对雪冰NO_3~–记录与气候环境信息的关联开展了广泛研究。然而,不同于雪冰中其他化学离子,NO_3~–沉积进入雪层中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沉积后过程,给定量解读雪冰NO_3~–的气候环境信息带来了严峻挑战。NO_3~–的稳定同位素构成则为定量解译大气氮的来源、氧化剂的相对丰度等提供了有力工具,受样品量(尤其是冰芯)和含量所限,目前对南极雪冰中NO_3~–稳定同位素研究仍非常薄弱。本文综述了目前南极雪冰中NO_3~–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NO_3~–的沉积后过程和相关机制及南极雪冰中NO_3~–稳定同位素记录,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未来南极雪冰中NO_3~–稳定同位素可能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硝酸根 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山站至Dome A冰盖考察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
18
作者 温家洪 .孙波 +6 位作者 吴健平 范大凯 康建成 李院生 任贾文 效存德 黄声享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3-212,共10页
中山站至DomeA冰川学考察断面是国际ITASE计划的核心断面之一。首次利用GIS开展了该断面的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采样点的布设与管理。介绍了ADD数字地图拼接与裁剪 ,野外数据和BEDMAP数据地理坐标投影变换的方法。利用ArcView内插等高... 中山站至DomeA冰川学考察断面是国际ITASE计划的核心断面之一。首次利用GIS开展了该断面的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采样点的布设与管理。介绍了ADD数字地图拼接与裁剪 ,野外数据和BEDMAP数据地理坐标投影变换的方法。利用ArcView内插等高线方法对GPS导航仪高程数据进行了校正。沿考察路线提取了BEDMAP的冰下基岩高程和冰厚度数据 ,以及冰盖表面的坡度与坡向数据。指出应进一步开展该断面以及兰伯特冰川盆地GIS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GPS 南极数字数据库 南极冰下地形制图 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内陆盖考察 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澳大利亚的南极考察状况
19
作者 颜其德 《海洋学研究》 1983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南极大陆——这块万古长寒、神秘莫测的荒漠冰原,长期以来,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探险家,激发起他们前往寻找这最后一块大陆的极大兴趣。 早在3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天文学家亚里斯多德曾经有过一个假设。他认为要使地球保持平... 南极大陆——这块万古长寒、神秘莫测的荒漠冰原,长期以来,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探险家,激发起他们前往寻找这最后一块大陆的极大兴趣。 早在3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天文学家亚里斯多德曾经有过一个假设。他认为要使地球保持平衡,南北各端必须各有一块陆地,而且是南重北轻。否则,这个球休就会翻转颠倒过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考察 科学考察 南极大陆 南极冰 澳大利亚 大洋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冰中痕量高氯酸盐的在线富集方法
20
作者 姜苏 李院生 +1 位作者 潘广文 王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9-253,共5页
利用一维离子色谱建立了高氯酸盐的在线富集方法,以期为建立定量检测南极雪冰中痕量高氯酸盐的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奠定基础.选用高容量、强亲水性的IonPac AS20阴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以淋洗液自动发生器在线产生的KOH作为淋洗液,等梯... 利用一维离子色谱建立了高氯酸盐的在线富集方法,以期为建立定量检测南极雪冰中痕量高氯酸盐的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奠定基础.选用高容量、强亲水性的IonPac AS20阴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以淋洗液自动发生器在线产生的KOH作为淋洗液,等梯度淋洗.考虑到南极雪冰样品量十分有限,选定5 mL为富集体积,对应的富集时间为10 min.高氯酸盐质量浓度在0.5—50μg.L-1范围内,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检出限(以S/N=3计)为0.05μg.L-1.将浓度为0.5μg.L-1的标准溶液连续11次富集进样,所得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7%.以人工配制的仅含有高氯酸盐的溶液实施了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5%—10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盐 在线富集 离子色谱 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