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北魏文学对南朝文学的接受 |
陈未鹏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2
|
南朝文学批评与序体论作 |
刘涛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3
|
从兰陵萧氏在荆州的文学文化活动看南朝文学的新变 |
吴桂美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4
|
“南朝词臣北朝客”——陈隋间入北的南方文人及其文学活动 |
陈君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5
|
佛教净土思想与南朝崇尚洁净文风 |
李炳海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6
|
论唐诗中南朝主题的演变 |
刘青海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7
|
南朝文之赋化倾向探析 |
刘涛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8
|
北朝文学的性质与地位 |
周建江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5 |
3
|
|
9
|
刘勰文学理论的折中倾向 |
王运熙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2
|
|
10
|
间性审美风格与晚明文学现代性 |
妥建清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1
|
南朝山水文初探 |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6 |
3
|
|
12
|
论刘勰的文学主张--文心雕龙研究之一 |
黄海章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56 |
5
|
|
13
|
试论刘勰文学批评的现实性 |
吴林伯
|
《文史哲》
|
1956 |
0 |
|
14
|
从“建安风骨”到“盛唐气象”─-论“风骨”说的美学内涵和历史意义 |
孙敏强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9 |
1
|
|
15
|
《文心雕龙》“隐秀”的含义及柔美特征 |
蔡育曙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8
|
|
16
|
《文心雕龙》本体论批评 |
王欣
|
《江汉论坛》
|
1988 |
0 |
|
17
|
论刘勰《文心雕龙》在唐初之北南文风融合中所发挥的理论主导作用 |
汪春泓
|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1
|
|
18
|
刘勰《文心雕龙》的二元諭哲学思想 |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6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