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富蕴县沙尔布拉克地区南明水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家震 徐备 +2 位作者 庞绪勇 卫巍 王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1-236,共6页
应用岩石热解、有机碳、干酪根碳同位素、有机显微组分、镜质组反射率、饱和烃气相色谱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综合分析了沙尔布拉克地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泥、页岩露头样品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探讨了有机质的原始沉积环境... 应用岩石热解、有机碳、干酪根碳同位素、有机显微组分、镜质组反射率、饱和烃气相色谱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综合分析了沙尔布拉克地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泥、页岩露头样品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探讨了有机质的原始沉积环境和生源特征。结果表明:南明水组第二、三亚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属于好烃源岩;第二亚组的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和Ⅲ型,第三亚组的有机质类型为Ⅲ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处于高-过成熟阶段;沉积环境为强还原、高盐度的开放性水体;有机质生源以陆生高等植物为主,并有部分低等水生生物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尔布拉克地区 南明水组 烃源岩 有机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明水组和蛇绿岩之间不整合关系的确认及其意义 被引量:31
2
作者 李锦轶 朱宝清 冯益民 《中国区域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50-255,共6页
依据菊石、腕足化石资料,将南明水组的时代置于 C_1~2—C_2~1。南明水组和蛇绿岩之间的不整合表明卡拉麦里缝合带中蛇绿岩的构造侵位发生于南明水组沉积之前,这一侵位是哈萨克斯坦古板块和西伯利亚古板块碰撞的结果。笔者认为在南明水... 依据菊石、腕足化石资料,将南明水组的时代置于 C_1~2—C_2~1。南明水组和蛇绿岩之间的不整合表明卡拉麦里缝合带中蛇绿岩的构造侵位发生于南明水组沉积之前,这一侵位是哈萨克斯坦古板块和西伯利亚古板块碰撞的结果。笔者认为在南明水组露头下面有可能赋存 Cr、Ni、Cu 等隐伏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明水组 蛇绿岩 不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富蕴县下石炭统南明水组沉积相及其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庞绪勇 王宇 +1 位作者 卫巍 徐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2-688,共7页
新疆富蕴县以南下石炭统维宪阶南明水组的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扇三角洲相、滨海相、海岸平原相,其中扇三角洲相又分为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滨海相主要为临滨亚相。古流向集中于320°~340°,表明物源来自研究区东南方向,推测早... 新疆富蕴县以南下石炭统维宪阶南明水组的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扇三角洲相、滨海相、海岸平原相,其中扇三角洲相又分为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滨海相主要为临滨亚相。古流向集中于320°~340°,表明物源来自研究区东南方向,推测早古生代塔尔巴哈台褶皱带东段是研究区南明水组的蚀源区。准噶尔东北部早石炭世维宪期古构造格局可能包括准噶尔古陆东北缘由早古生代褶皱带构成的剥蚀区(隆升区)和该剥蚀区西北以南明水组为代表的晚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石炭世维宪期 南明水组 沉积相 古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富蕴盆地南明水组暗色泥岩沉积环境演化及其页岩气地质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熊小辉 王剑 +5 位作者 熊国庆 余谦 陆俊泽 周继兵 白洪海 邓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76-1486,共11页
为了查明新疆北部富蕴盆地萨尔布拉克地区南明水组多套暗色泥页岩沉积环境演化、页岩气资源前景及两者内在的制约关系,进行了有机、无机地球化学及矿物学等分析,表明南明水组暗色泥岩沉积水体早期可能受大型河流影响明显淡化,后期开放... 为了查明新疆北部富蕴盆地萨尔布拉克地区南明水组多套暗色泥页岩沉积环境演化、页岩气资源前景及两者内在的制约关系,进行了有机、无机地球化学及矿物学等分析,表明南明水组暗色泥岩沉积水体早期可能受大型河流影响明显淡化,后期开放性降低,盐度逐渐升高和恢复。暗色泥岩沉积时期气候总体温暖潮湿,中晚期温度稍有上升,较早期相对干旱,水体深度自下而上呈现由深变浅再变深的趋势,总体还原,向上还原性减弱。第2亚组生物生产率及总有机碳含量(介于0.42%-1.11%)均最高,有机质类型基本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含少量II2型干酪根,成熟度达到高—过成熟阶段。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尤其是第2亚组(黏土矿物:32%-49%;石英:33%-41%;伊利石占黏土总量:61%-77%),具备页岩气发育条件。对比分析显示,海陆交互区半咸水偏咸水的盐度条件、缺乏大型入海河流的干扰、稳定的沉积环境等更有利于产气页岩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 南明水组 富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富蕴盆地下石炭统“底砾岩”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熊小辉 王剑 +3 位作者 熊国庆 陆俊泽 杨宇宁 申华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4-264,共11页
研究表明新疆富蕴盆地早石炭世黑山头组、南明水组主要为一套滨、浅海相沉积,地层之间发育多套砾岩层,呈透镜体状,横向上延伸不远,为河流入海时形成的一系列水下河道沉积,而并非前人所认为的萨吾尔造山运动形成的构造底砾岩。砾岩层横... 研究表明新疆富蕴盆地早石炭世黑山头组、南明水组主要为一套滨、浅海相沉积,地层之间发育多套砾岩层,呈透镜体状,横向上延伸不远,为河流入海时形成的一系列水下河道沉积,而并非前人所认为的萨吾尔造山运动形成的构造底砾岩。砾岩层横向特征的对比及交错层理、波痕等古流向数据,表明地层沉积时期水体古流向总体自北西向南东(介于93°~125°),物源区位于盆地北西方向。研究区内黑山头组与南明水组之间为连续沉积,整合接触,并非准噶尔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碰撞形成的构造不整合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石炭统 富蕴盆地 黑山头 南明水组 砾岩透镜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