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谈“新南方文学”的文化地理 被引量:5
1
作者 谢有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一“新南方写作”已经是当代文学界热议的话题,但也有人认为,这个命名过于宽泛,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晰。应《当代作家评论》杂志栏目讨论的要求,本文也采用“新南方文学”这一说法,与“新东北文学”相呼应。但我认为,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学... 一“新南方写作”已经是当代文学界热议的话题,但也有人认为,这个命名过于宽泛,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晰。应《当代作家评论》杂志栏目讨论的要求,本文也采用“新南方文学”这一说法,与“新东北文学”相呼应。但我认为,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学界还会纠结于这个命名,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情,因为关于命名本身的讨论,也有利于对命名对象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文学 东北文学 杂志栏目 内涵和外延 《当代作家评论》 文学 纠结 命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地域文学”的逻辑起点、叙事空间和价值功能——“新南方文学”和“新东北文学”比较论 被引量:3
2
作者 沈杏培 陆金铭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6,共11页
近年来,随着“新南方文学”“新东北文学”“新北京作家群”“文学新浙派”等概念的提出,以“新+具体地域文学”命名的写作实践,逐渐衍生成现象级的写作风尚。我们姑且将这种写作现象称为“新地域文学”。这几年涌现的“新地域文学”,... 近年来,随着“新南方文学”“新东北文学”“新北京作家群”“文学新浙派”等概念的提出,以“新+具体地域文学”命名的写作实践,逐渐衍生成现象级的写作风尚。我们姑且将这种写作现象称为“新地域文学”。这几年涌现的“新地域文学”,不是一种简单的写作行为,而是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地方与世界、中心与边缘、新与旧、守成与创制等多种范畴的“复数”写作和思想行动。总体来看,它们以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作为叙事资源,选取恰切的文学技法与风格,从文学层面对特定地域进行展现与重构,体现出极强的地方性和当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学 南方文学 东北文学 叙事空间 作家群 叙事资源 写作行为 写作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南方文学”的写实路径与多元价值——以近年来广东非虚构文学创作为例
3
作者 王晖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3,共7页
相比较“新东北文学”,“新南方文学”或曰“新南方写作”的命名似乎更具不确定性。“新东北文学”的空间所指无疑是比较确定的——从地理版图上看,“东北”包含的范围应该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加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而“新南... 相比较“新东北文学”,“新南方文学”或曰“新南方写作”的命名似乎更具不确定性。“新东北文学”的空间所指无疑是比较确定的——从地理版图上看,“东北”包含的范围应该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加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而“新南方写作”或曰“新南方文学”的空间范围则多有释义,不完全确定。近年的研究与批评文章所涉此类概念,基本上将“南方”框定在岭南及其以南地区,甚至成为跨国界概念,将粤港澳大湾区及广西、海南和一些东南亚国家收编于此,成为“想象的文学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文学 非虚构文学 东北文学 文学共同体 粤港澳大湾区 多元价值 不确定性 研究与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南方文学”:一次文学事件的意义及其拓展的可能 被引量:4
4
作者 蒋述卓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苏轼一2021年以来,对于“新南方写作”与“新东北文学”的讨论成了文学界的学术热点,也就是说它们的出现变成了一个影响颇大的文学事件,远远超出一个所谓“文学概念”...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苏轼一2021年以来,对于“新南方写作”与“新东北文学”的讨论成了文学界的学术热点,也就是说它们的出现变成了一个影响颇大的文学事件,远远超出一个所谓“文学概念”或者“概念先行”的影响。在评论家和作家的相互呼应中,关于它们的讨论正在发酵,在文坛产生着“鲶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事件 南方文学 文学概念 冯延巳 东北文学 鲶鱼效应 学术热点 苏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与“潜游”:“新南方文学”的两种姿势
5
作者 胡行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一在阿缺的科幻短篇小说《停电了,我们去南方》中,一束来自外太空的强电磁脉冲席卷全球,使得世界永久跳闸,电力时代自此告终。人类退回到打斗争抢、尊崇食物和水的野蛮状态,而曾被人类驱逐的植物却兴高采烈,疯长、招摇着“从农村包围城... 一在阿缺的科幻短篇小说《停电了,我们去南方》中,一束来自外太空的强电磁脉冲席卷全球,使得世界永久跳闸,电力时代自此告终。人类退回到打斗争抢、尊崇食物和水的野蛮状态,而曾被人类驱逐的植物却兴高采烈,疯长、招摇着“从农村包围城市”~①。几个在北方城市抱团求生的人想要像候鸟那样,在冬天来临前去往南方,只因“基因里对温暖的渴求”~②。可由于相互倾轧,他们谁都没能去成南方,希望不仅虚妄,而且杀机暗藏。但无论如何,南方都以其特有的地理、气候,乃至文化特征,成为人类末日穷途上一个难得的生机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包围城市 外太空 南方文学 强电磁脉冲 相互倾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南方文学中的女性边缘化隐喻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欣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7-120,共4页
美国南方文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鼎盛期,其中边缘化"南方淑女"形象不乏其人。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田纳西·威廉姆斯戏剧《欲望号街车》中的两位女主人公的高度互文性表现在人物"性征... 美国南方文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鼎盛期,其中边缘化"南方淑女"形象不乏其人。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田纳西·威廉姆斯戏剧《欲望号街车》中的两位女主人公的高度互文性表现在人物"性征"、"生存空间"以及"话语空间"的边缘化隐喻之中。对两者反差强烈的边缘化隐喻表征的互文性建构,有助于读者更深刻解读文本展现的美国"南方淑女"遭受的摧毁性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南方文学 边缘化 女性形象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南方文学中的旅行载体及其现代性隐喻 被引量:2
7
作者 田俊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25,共9页
南方是美国地理和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区域,总是与落后的种植业、内战的惨败、贵族的没落等意识联系在一起。面对以火车和汽车为代表的工业现代性的渗透,以威廉·福克纳、托马斯·沃尔夫和弗兰纳里·奥康纳为代表的南方作家表... 南方是美国地理和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区域,总是与落后的种植业、内战的惨败、贵族的没落等意识联系在一起。面对以火车和汽车为代表的工业现代性的渗透,以威廉·福克纳、托马斯·沃尔夫和弗兰纳里·奥康纳为代表的南方作家表现出了不同的应对态度,这种态度典型地体现在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对旅行载体的选择上。留恋南方庄园生活的福克纳,总是试图用马匹和马车去抗拒以汽车为代表的现代性;自幼随母亲走南闯北做生意的沃尔夫,喜欢火车的速度以及由此带来的与南方传统的现代性疏离;被残缺的身体所束缚而且笃信天主教的奥康纳,对汽车怀着赞同与否定的暧昧心情,汽车在她的笔下既是运动的便捷载体,又可能成为宗教信仰失却下的暴力犯罪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文学 马车 火车 汽车 现代性隐喻 威廉·福克纳 托马斯·沃尔夫 弗兰纳里·奥康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帕·李与美国南方文学传统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国枝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2-34,共3页
从属于美国文学的美国南方文学在其渊源及创作特色上自成一脉,形成了有别于美国其他地区主流文学的传统。通过解读《百舌鸟之死》所呈现出来的浓厚的南方地域色彩,所揭示的种族关系、孤独、平等和正义等普遍南方性的主题,以及作者将道... 从属于美国文学的美国南方文学在其渊源及创作特色上自成一脉,形成了有别于美国其他地区主流文学的传统。通过解读《百舌鸟之死》所呈现出来的浓厚的南方地域色彩,所揭示的种族关系、孤独、平等和正义等普遍南方性的主题,以及作者将道德上的严肃性与调侃式的幽默相结合的写作风格,探讨哈帕·李对南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帕·李 百舌鸟 南方文学 传统 种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泰伦对美国南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9
作者 曾传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36,共5页
美国南方文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不仅佳作如潮,巨匠叠出,而且蕴藏着强有力的规范作用和无穷尽的创新机制。面对如此强大的传统,斯泰伦在影响的焦虑中开拓进取,显示出强力诗人的风范,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挣脱了传统的束缚,超越了对经典的简... 美国南方文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不仅佳作如潮,巨匠叠出,而且蕴藏着强有力的规范作用和无穷尽的创新机制。面对如此强大的传统,斯泰伦在影响的焦虑中开拓进取,显示出强力诗人的风范,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挣脱了传统的束缚,超越了对经典的简单模仿,实现了对南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确立了独特风格,为南方文学的更新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斯泰伦 美国南方文学传统 影响的焦虑 继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美国南方文学的文学特征
10
作者 那健 许世友 +1 位作者 王凯 孙锦 《农村科学实验》 2017年第8期86-86,75,共2页
通常意义上我们探究的“南方文学”指的是出现在美国南北战争后的一种文学形式,这种文学带有一定的悲剧性,也被称为“南方文艺复兴”。1当人们提起南方文学时,他们往往不是在追溯他从何时开始作为一个整体出现,而是指20世纪30年代... 通常意义上我们探究的“南方文学”指的是出现在美国南北战争后的一种文学形式,这种文学带有一定的悲剧性,也被称为“南方文艺复兴”。1当人们提起南方文学时,他们往往不是在追溯他从何时开始作为一个整体出现,而是指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这30年之间的南方的文学。2美国南方文学具有浪漫主义、哥特式、怪诞、意识流、多角度等文学特征,是美国文学史上璀璨的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南方文学 文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克纳与美国南方文学传统 被引量:21
11
作者 肖明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5-81,共7页
美国南方文学在美国南方独特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它所特有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庄园文学、边疆幽默、哥特式小说等传统对福克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福克纳把从南方文学传统中吸取的丰富的艺术营养同自己的现代主... 美国南方文学在美国南方独特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它所特有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庄园文学、边疆幽默、哥特式小说等传统对福克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福克纳把从南方文学传统中吸取的丰富的艺术营养同自己的现代主义世界观和写作手法结合起来探索和表现美国南方的社会和历史。他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这些传统的继承、扬弃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美国南方文学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庄园文学 边疆幽默 哥特式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南方文学的流变
12
作者 李亚光 脱剑鸣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6-142,共7页
在美国文学中,南方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成就远远超过美国其他地区。本文着重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南方文学在300多年中的演化和流变,尤其是在20世纪空前规模的繁荣作了一番综合性阐述。
关键词 美国南方 美国南方文学 福克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南方文学杂志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文学创作与出版座谈会举行
13
作者 杨春雪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1,共1页
2016年11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南方文学杂志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文学创作与出版座谈会在桂林举行.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艺兵,桂林市文联主席何绍连等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2016年11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南方文学杂志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文学创作与出版座谈会在桂林举行.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艺兵,桂林市文联主席何绍连等共同出席签约仪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汤文辉、南方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刘敏代表双方在战略合作协、议书上签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座谈会 签约仪式 南方文学 文学创作 战略合作 杂志社 党委副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以来南方民族文学的话语建构及其嬗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道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73-79,共7页
在"五四"以来的近百年历史中,南方民族文学的话语建构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发生了两次大的嬗变。20世纪20至40年代,南方民族文学呈现启蒙话语、民族话语、阶级话语与救亡话语的多重变奏,并开启了现当代南方民族文学的主... 在"五四"以来的近百年历史中,南方民族文学的话语建构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发生了两次大的嬗变。20世纪20至40年代,南方民族文学呈现启蒙话语、民族话语、阶级话语与救亡话语的多重变奏,并开启了现当代南方民族文学的主要主题模式。到了20世纪50至1970年代,南方民族文学的话语建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阶级话语成为主导性话语,民族话语以隐形文本结构保留在阶级话语的显形文本结构之下。进入新时期以后,南方民族文学既参与改革开放主流话语的建构,又寻求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形成了主流话语与民族话语、先锋话语、女性话语的多声部合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 南方民族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文学”、伤痕记忆与代际危机--“新东北文学”与我们的文化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岸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1,共8页
在当下,围绕“新东北文学”和“东北文艺复兴”(也包括“新南方写作”或“新南方文学”)等概念的讨论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一种危险,即如果陷入一种过于文学史化—学科化的话语权之争中,将极大地削弱或抵消这些概念所内蕴的能动性与把握现... 在当下,围绕“新东北文学”和“东北文艺复兴”(也包括“新南方写作”或“新南方文学”)等概念的讨论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一种危险,即如果陷入一种过于文学史化—学科化的话语权之争中,将极大地削弱或抵消这些概念所内蕴的能动性与把握现实的潜能。对笔者而言,这些概念主要是提示词,提示我们寻找新的方式把握新的现实,或是一种吁请,吁请我们寻找贴切的言辞和线索,以便理解新的文学书写之中的社会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文学 东北文学 文学书写 文艺复兴 学科化 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都市文学的定位
16
作者 黄树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64-66,共3页
南方都市文学主要指以长江以南的上海、广州、香港、深圳等一些发展较快的都市为题材的文学。南方都市文学已成为我国都市文学的主体部分。一、我国都市文学发端于上海30年代初,我国还没有都市文学(或城市文学)的命名。茅盾《子夜... 南方都市文学主要指以长江以南的上海、广州、香港、深圳等一些发展较快的都市为题材的文学。南方都市文学已成为我国都市文学的主体部分。一、我国都市文学发端于上海30年代初,我国还没有都市文学(或城市文学)的命名。茅盾《子夜》的出版,被人们看作是我国都市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以南地区 都市文学 发源地 上海 广州 香港 发展历史 南方都市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产阶层:南方都市文学的审美焦点
17
作者 柯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71-72,共2页
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走向深化的时代剧变中,反映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生活、以活跃在都市舞台上的现代人为形象系列的都市文学,无疑以中产阶层为其审美焦点。中产阶层尤其应该是地处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实验区、社会变革风浪漩涡中心的南方... 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走向深化的时代剧变中,反映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生活、以活跃在都市舞台上的现代人为形象系列的都市文学,无疑以中产阶层为其审美焦点。中产阶层尤其应该是地处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实验区、社会变革风浪漩涡中心的南方都市文学的审美焦点。所谓中产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南方都市文学 审美焦点 中产阶级 现代人 社会变革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都市文学的现状及未来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墨琴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72-73,共2页
似乎有这样一种说法,任何一种思潮只要研讨会一开、专辑一出就预示着不日即成“昨日黄花”。不知道都市文学是否也循这条路?但显然我们今天开这个南方都市文学研讨会其宗旨毫无疑问是要促其发扬光大而不是加快其死亡。那么我们就有责... 似乎有这样一种说法,任何一种思潮只要研讨会一开、专辑一出就预示着不日即成“昨日黄花”。不知道都市文学是否也循这条路?但显然我们今天开这个南方都市文学研讨会其宗旨毫无疑问是要促其发扬光大而不是加快其死亡。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尽可能地帮助它绕过这个致命的暗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南方都市文学 都市文学 文学研讨 文学创作 参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都市: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一种话语
19
作者 喻季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70-71,共2页
南方由于特有的地缘优势和地域文化传统,尤其是经济生活的内涵和发达,十分引人注目;南方都市产生的生活倾向和时尚,也因此容易被人们视为时代潮流。因此,南方都市文学在生活和时尚的层面,有了先声夺人的影响力。南方都市,成为中... 南方由于特有的地缘优势和地域文化传统,尤其是经济生活的内涵和发达,十分引人注目;南方都市产生的生活倾向和时尚,也因此容易被人们视为时代潮流。因此,南方都市文学在生活和时尚的层面,有了先声夺人的影响力。南方都市,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话语就具有可能但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文学话语 南方都市 南方都市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文学:荒寒文化的存在与转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广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0-143,共4页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文化资源。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东北民族的变迁与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质及其表征形态,东北文学艺术,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亚区域文化的交融与比较,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等。研究东北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学 荒寒 转型 文化 中国文学 北方人 南方文学 支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