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对黄胸蓟马和南方小花蝽的吸引作用及诱集效率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涛 郭雅清 +3 位作者 陈晓瑜 杨风花 杨广 魏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6-1105,共10页
【目的】评估芳樟醇、茉莉酸甲酯和香叶醇3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对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的吸引作用,为利用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田间诱集南方小花蝽防控黄胸蓟马提供依据。【方法】采用Y形嗅觉仪测定980,... 【目的】评估芳樟醇、茉莉酸甲酯和香叶醇3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对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的吸引作用,为利用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田间诱集南方小花蝽防控黄胸蓟马提供依据。【方法】采用Y形嗅觉仪测定980, 10, 0.1和0.001 g/L芳樟醇、茉莉酸甲酯和香叶醇对黄胸蓟马成虫及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成虫的吸引率,测定980, 10和0.1 g/L香叶醇对南方小花蝽和黄胸蓟马成虫吸引作用的时间效应以及吸引率;并进一步在田间大棚条件测定10 g/L香叶醇诱集的黄胸蓟马和南方小花蝽的成虫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石蜡油)比,测试的各浓度茉莉酸甲酯对黄胸蓟马成虫和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的吸引率差异不显著,980 g/L芳樟醇对黄胸蓟马成虫吸引率显著提高,但测试的各浓度芳樟醇对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成虫的吸引率无显著变化;香叶醇纯品(980 g/L)对黄胸蓟马成虫的吸引率显著提高,高浓度(10和0.1 g/L)香叶醇对南方小花蝽成虫的吸引率均显著提高,但对南方小花蝽若虫的吸引率变化不显著。不同浓度香叶醇诱集的黄胸蓟马和南方小花蝽成虫数量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且980和10 g/L香叶醇在处理后2 h时诱集的南方小花蝽成虫数量显著高于其他浓度香叶醇诱集的,并且无论是否被黄胸蓟马成虫为害,980和10 g/L香叶醇处理的青椒苗对南方小花蝽成虫的吸引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与对照组(喷洒清水)比,田间大棚喷洒10 g/L香叶醇的处理组在5 h内诱集的黄胸蓟马成虫数量差异不显著,但诱集的南方小花蝽成虫数量显著提高。【结论】芳樟醇、茉莉酸甲酯和香叶醇3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对黄胸蓟马和南方小花蝽的吸引率存在差异,10 g/L香叶醇能够在5 h内有效诱集南方小花蝽成虫,但不显著吸引黄胸蓟马,这些结果为利用香叶醇诱集南方小花蝽防控黄胸蓟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胸蓟马 南方小 植物挥发物 吸引作用 诱集 香叶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小花蝽和花蓟马种群季节动态及捕食功能反应(英文)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鲁民 刘志诚 +2 位作者 孙兴全 刘力行 陈捷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1-27,共7页
2006-2007年使用吸虫器调查了田间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月季生境中花蓟马和南方小花蝽分别是植食性害虫和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南方小花蝽与花蓟马种群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 2006-2007年使用吸虫器调查了田间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月季生境中花蓟马和南方小花蝽分别是植食性害虫和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南方小花蝽与花蓟马种群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且两者变化关系密切(2006, R^2=0.586;2007,R^2=0.388)。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成虫对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为N_e=0.60×N_0/(1+0.038×N_0),理论日最大捕食量为15.79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 蓟马 月季 种群动态 捕食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菌素对南方小花蝽抑制烟蚜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姜勇 张钟宁 +2 位作者 牛长缨 邓建华 雷朝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在室内分别测定了阿维菌素类杀虫剂 1% 95 12 1乳油和虫螨克对南方小花蝽Oriussimilis的毒力 ,研究了无阿维菌素介入后南方小花蝽对烟蚜Myzuspersicae捕食效应所受的影响 ,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对南方小花蝽具有一定毒力 ,不同... 在室内分别测定了阿维菌素类杀虫剂 1% 95 12 1乳油和虫螨克对南方小花蝽Oriussimilis的毒力 ,研究了无阿维菌素介入后南方小花蝽对烟蚜Myzuspersicae捕食效应所受的影响 ,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对南方小花蝽具有一定毒力 ,不同虫态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有差异 ,卵的敏感性明显低于若虫和成虫 ;不同的阿维菌素类药剂对南方小花蝽的毒力存在差异 ,95 12 1对南方小花蝽卵、若虫及成虫的LC50 依次为 11 2 743± 3 86 13、 2 6 5 84± 1 2 139、 2 45 0 8± 1 32 6 6mg·L- 1 ,虫螨克则为 10 86 99± 3 76 5 3、 6 44 2 2± 2 85 96、 6 4738± 3 0 12 4mg·L- 1 ;阿维菌素显著降低了南方小花蝽对烟蚜的捕食量和捕食能力 ,也降低了同种个体间的竞争能力 ;阿维菌素对南方小花蝽若虫的发育速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但对发育速率与取食量的线性关系无明显影响 ,而且对存活个体成虫期的产卵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南方小 抑制 烟蚜 毒力 捕食能力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小花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骏 郅军锐 +2 位作者 刘曼 牟峰 吕召云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8-584,共7页
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捕食能力较强,对田间多种小型害虫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分别对新羽化的南方小花蝽雌、雄成虫和5龄若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南方小花蝽雌、雄成... 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捕食能力较强,对田间多种小型害虫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分别对新羽化的南方小花蝽雌、雄成虫和5龄若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南方小花蝽雌、雄成虫以及5龄若虫触角均为线状,共4节,分为柄节、梗节和鞭节。触角上共有5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具弯钩形感器和耳形感器,其中毛形、刺形感器各有2个类型,耳形感器是首次在蝽类昆虫触角上发现。雌、雄成虫的触角存在性二型现象,雄成虫触角感器数量明显多于雌成虫;若虫的感器类型及数量比成虫少。不同类型的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与分布各不相同。本文以期深入了解其化学感受系统,为揭示南方小花蝽的寄主选择行为机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小花蝽液体人工饲料的饲养效果评价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士昶 周兴苗 +1 位作者 潘悦 雷朝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97-1001,共5页
为评价一种液体人工饲料的饲养效果,以棉蚜饲养南方小花蝽作对照,用液体人工饲料连续两代饲养南方小花蝽若虫和成虫,对南方小花蝽各生长阶段的生长和发育指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工饲料饲养的南方小花蝽若虫历期(22~23天)与对照组... 为评价一种液体人工饲料的饲养效果,以棉蚜饲养南方小花蝽作对照,用液体人工饲料连续两代饲养南方小花蝽若虫和成虫,对南方小花蝽各生长阶段的生长和发育指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工饲料饲养的南方小花蝽若虫历期(22~23天)与对照组(21天)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液体人工饲料可以很好的满足南方小花蝽若虫生长的营养要求。然而,用棉蚜饲养的对照组南方小花蝽成虫获得率可达到63%,而人工饲料组连续两代的成虫获得率分别仅为45%和43%。取食人工饲料的南方小花蝽成虫,在产卵前期、产卵量及寿命方面与对照组都没有显著差异,仅在产卵期方面有着显著差异,人工饲料组小花蝽的产卵期为13~16天,而对照组小花蝽的产卵期可达20天,说明液体人工饲料也可以很好的满足南方小花蝽成虫生殖发育的营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 液体人工饲料 大规模饲养 生物防治 生长发育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南方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功能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莫利锋 郅军锐 陈祥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7-193,共7页
为探明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控制潜能,开展了不同温度下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捕食的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5个温度(19℃、22℃、25℃、28℃和31℃)条件下,南方小花蝽(... 为探明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控制潜能,开展了不同温度下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捕食的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5个温度(19℃、22℃、25℃、28℃和31℃)条件下,南方小花蝽(4龄、5龄、雌成虫)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南方小花蝽各虫态捕食量的差异与猎物密度和温度有一定的关系。不论何种虫态均以22~28℃的捕食量较高,19℃和31℃捕食量较低。以瞬时攻击率和寻找效应为评价指标,发现在19~25℃,南方小花蝽各虫态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效能随温度的上升而提高,25℃时达到最高,寻找效应最好;继续升高温度,其捕食效能下降,寻找效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 西蓟马 功能反应 寻找效应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小花蝽在不同空间及笼罩条件下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莫利锋 郅军锐 田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7132-7139,共8页
在室内研究了5种空间异质条件下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捕食作用,并研究了笼罩条件下4种比例释放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异质下,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以瞬时攻击率和寻... 在室内研究了5种空间异质条件下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捕食作用,并研究了笼罩条件下4种比例释放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异质下,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以瞬时攻击率和寻找效应为评价指标,发现南方小花蝽在小容器中的瞬时攻击率(a')最高,为0.9204,寻找效应最好;在大容器且空间异质最复杂的处理中的瞬时攻击率(a')最低,为0.6303,寻找效应最差。在笼罩条件下,以3∶120和6∶120比例释放南方小花蝽和西花蓟马,其控制效果差;以9∶120的比例释放,5周后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74.70%和81.01%;以15∶120比例释放,5周后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95.71%和89.02%。结果显示空间越小或异质性越简单,越利于南方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若实际生产中采用9∶120的益害比例释放南方小花蝽,既可以达到对西花蓟马较好的控制效果,又相对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 西蓟马 控制效果 空间异质性 功能反应 寻找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杀虫剂对烟蚜和南方小花蝽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12
8
作者 曾广 郅军锐 +1 位作者 张昌容 杨洪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65,共7页
为筛选出对南方小花蝽安全的药剂,测定了烟田常用7种杀虫剂对烟蚜成蚜(浸渍法)的毒力及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雌成虫(药膜法)的毒性,并对南方小花蝽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无论处理24 h还是48 h,对烟蚜成蚜的毒力、南方小花蝽雌成虫... 为筛选出对南方小花蝽安全的药剂,测定了烟田常用7种杀虫剂对烟蚜成蚜(浸渍法)的毒力及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雌成虫(药膜法)的毒性,并对南方小花蝽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无论处理24 h还是48 h,对烟蚜成蚜的毒力、南方小花蝽雌成虫的毒性均是啶虫脒最高,LC50分别为0.258和0.027 mg/L(24 h)、0.164和0.019 mg/L(48 h),苦参碱最低,LC50分别30.224和28.396 mg/L(24 h)、17.106和9.334 mg/L(48 h);对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的毒性以溴氰菊酯最高,吡虫啉最低,苦参碱和阿维菌素相当,仅大于吡虫啉。综合考虑毒性和安全系数,防治烟蚜时选用苦参碱和阿维菌素能更好的保护南方小花蝽,达到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 南方小 杀虫剂 毒力测定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猎物对南方小花蝽种群增长的影响及其对二斑叶螨的控害潜能 被引量:19
9
作者 黄增玉 黄林茂 黄寿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47-2952,共6页
南方小花蝽(半翅目:花蝽科)是农田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在室内,分别用米蛾卵和二斑叶螨饲养南方小花蝽,采用生命表与功能反应方法,探讨了两种猎物(米蛾卵、二斑叶螨)对南方小花蝽种群增长的影响、评价了南方小花蝽应用前景。南方小花蝽... 南方小花蝽(半翅目:花蝽科)是农田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在室内,分别用米蛾卵和二斑叶螨饲养南方小花蝽,采用生命表与功能反应方法,探讨了两种猎物(米蛾卵、二斑叶螨)对南方小花蝽种群增长的影响、评价了南方小花蝽应用前景。南方小花蝽取食米蛾卵的年龄特征生命表的参数如下:世代平均历期T=24.3500d,雌性比率P♀=0.5250,单雌平均产卵量FPF=37.2857头,种群趋势指数(I)=9.2118,周限增长率λ=1.0955,内禀增长率rm=0.0912。取食二斑叶螨的南方小花蝽能完成发育,雌雄可交配,但不能产卵。一龄若虫的存活率为81.19%,低于其它龄期的若虫存活率(89.5%以上)。从初孵若虫至成虫死亡,平均历期为19.3716d。取食米蛾卵的南方小花蝽成虫存活率为83.33%,而取食二斑叶螨的成虫存活率为59.68%;取食米蛾卵的南方小花蝽若虫平均历期(11.0633d)短于取食二斑叶螨的(13.8950d);然而取食米蛾卵的南方小花蝽成虫平均历期(9.9750d)明显长于取食二斑叶螨的(5.7297d)。表明米蛾卵能够满足南方小花蝽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可以用来室内饲养南方小花蝽,二斑叶螨室内不能单独用于饲养南方小花蝽。南方小花蝽成虫对二斑叶螨成螨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且处置时间Th=0.0108,瞬间攻击率a=0.8253,日最大捕食量Nam ax=92.59 d-1。南方小花蝽是二斑叶螨潜在的生物防治资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 米蛾 二斑叶螨 生命表 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猎物饲喂对南方小花蝽捕食量和喜好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昌容 郅军锐 莫利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28-2733,共6页
为探讨南方小花蝽对不同猎物的捕食喜好性,室内用西花蓟马、蚕豆蚜、二斑叶螨、混合饲料(同时饲喂3种猎物)分别饲喂南方小花蝽驯化两代,研究了4种饲喂处理的南方小花蝽初孵若虫、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西花蓟马、蚕豆蚜和二斑叶螨的捕食量... 为探讨南方小花蝽对不同猎物的捕食喜好性,室内用西花蓟马、蚕豆蚜、二斑叶螨、混合饲料(同时饲喂3种猎物)分别饲喂南方小花蝽驯化两代,研究了4种饲喂处理的南方小花蝽初孵若虫、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西花蓟马、蚕豆蚜和二斑叶螨的捕食量和喜好性。结果显示不同猎物饲喂处理驯化的南方小花蝽1龄若虫对同一种猎物的捕食量和喜好性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某种猎物的捕食量因前期取食的猎物种类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均表现出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正喜好性。蚕豆蚜饲喂处理的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蚕豆蚜表现出正喜好性,除二斑叶螨饲喂处理外其余3种处理的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均表现出对二斑叶螨的负喜好性。以上结果表明4种饲喂驯化处理的南方小花蝽1龄若虫的喜好性不受前期取食猎物的影响,但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前期取食过的猎物的喜好性增强,存在一定的学习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 西蓟马 蚕豆蚜 二斑叶螨 捕食量 捕食喜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猎物对南方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昌容 郅军锐 莫利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646-5652,共7页
南方小花蝽是多种猎物的天敌,为评价西花蓟马、二斑叶螨、蚕豆蚜和腐食酪螨饲养南方小花蝽的效果,研究了南方小花蝽取食四种猎物时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取食腐食酪螨时若虫只能发育到5龄,4龄若虫累计存活率仅为6.8... 南方小花蝽是多种猎物的天敌,为评价西花蓟马、二斑叶螨、蚕豆蚜和腐食酪螨饲养南方小花蝽的效果,研究了南方小花蝽取食四种猎物时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取食腐食酪螨时若虫只能发育到5龄,4龄若虫累计存活率仅为6.8%。其它3种猎物均可使南方小花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中南方小花蝽取食西花蓟马时生长发育时间最短,繁殖率最高;取食二斑叶螨时生长发育时间最长,繁殖率最低。取食西花蓟马的南方小花蝽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猎物。用3种猎物连续饲养南方小花蝽两代,以蚕豆蚜和二斑叶螨为猎物时南方小花蝽的未成熟期、成虫的寿命、繁殖情况和生命参数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都有所不同,但以西花蓟马为食料时南方小花蝽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在供试猎物中西花蓟马对南方小花蝽实验种群的增长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 西蓟马 蚕豆蚜 二斑叶螨 腐食酪螨 生长发育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蜂蜜水对南方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昌容 郅军锐 +2 位作者 郑珊珊 赵倩 杨庭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6-99,共4页
为更好地繁殖天敌昆虫南方小花蝽,用西花蓟马同时添加蜂蜜水对其进行饲养,研究蜂蜜水对南方小花蝽生长发育、存活寿命和繁殖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蜂蜜水处理的南方小花蝽的若虫发育历期、成虫获得率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添... 为更好地繁殖天敌昆虫南方小花蝽,用西花蓟马同时添加蜂蜜水对其进行饲养,研究蜂蜜水对南方小花蝽生长发育、存活寿命和繁殖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蜂蜜水处理的南方小花蝽的若虫发育历期、成虫获得率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添加蜂蜜水可显著提高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雌成虫寿命从16.87 d延长到23.00 d,产卵量从104.47粒增加到150.25粒。说明,蜂蜜水对南方小花蝽的寿命和产卵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作为大量繁殖时的补充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 蜂蜜水 西蓟马 发育历期 生物防治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小花蝽对切花月季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猛 郅军锐 莫利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98,共4页
南方小花蝽是多种小型昆虫的重要天敌。在切花月季大棚中以2头/m2和4头/m2 2种密度释放南方小花蝽,研究其对切花月季上西花蓟马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对西花蓟马的若虫还是成虫,高密度释放(4头/m2)的控制效果好于低密度释放(2头/m... 南方小花蝽是多种小型昆虫的重要天敌。在切花月季大棚中以2头/m2和4头/m2 2种密度释放南方小花蝽,研究其对切花月季上西花蓟马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对西花蓟马的若虫还是成虫,高密度释放(4头/m2)的控制效果好于低密度释放(2头/m2),并且防治效果随着释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最高防效不到60%。对于商品价值很高的花卉而言,释放南方小花蝽可能起不到保护花卉品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 西蓟马 月季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小花蝽成虫对二斑叶螨的捕食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蔡仁莲 金道超 +2 位作者 郭建军 乙天慈 王佳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0-45,共6页
为探明南方小花蝽成虫对二斑叶螨的控制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将采自田间的南方小花蝽饲养一代,就其雌成虫对二斑叶螨雌成螨、若螨、卵3个螨态的选择性、捕食作用和干扰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成虫对二斑叶螨的选择性从大到... 为探明南方小花蝽成虫对二斑叶螨的控制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将采自田间的南方小花蝽饲养一代,就其雌成虫对二斑叶螨雌成螨、若螨、卵3个螨态的选择性、捕食作用和干扰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成虫对二斑叶螨的选择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雌成螨、若螨、卵.南方小花蝽对二斑叶螨不同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在一定猎物密度范围内,南方小花蝽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猎物密度下,随着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密度的增大,其捕食作用率相应地降低,表明其捕食作用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捕食作用率E与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密度P的关系为E=0.339 0P-0.362 4,经卡方检验雌成虫的捕食作用率实测值与理论值相符,该模型方程能很好地反映雌成虫自身密度的干扰程度.分摊竞争强度I与南方小花蝽成虫密度P的关系为I=0.108 0logP-0.057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 二斑叶螨 捕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小花蝽的发育与繁殖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珊珊 郅军锐 +1 位作者 张昌容 刘丰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8-91,共4页
研究了在27℃条件下,南方小花蝽取食蚕豆蚜的发育和繁殖情况,并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计算了生命表的有关参数。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取食蚕豆蚜时的未成熟期平均为21.02d,雌成虫平均寿命为7.55d,其平均产卵量为35.55粒... 研究了在27℃条件下,南方小花蝽取食蚕豆蚜的发育和繁殖情况,并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计算了生命表的有关参数。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取食蚕豆蚜时的未成熟期平均为21.02d,雌成虫平均寿命为7.55d,其平均产卵量为35.55粒,日产卵量为6.29粒,平均产卵期5.6d。南方小花蝽的种群趋势指数为7.17,净生殖率为6.57;内禀增长能力为0.074 9,周限增长率为1.077 4,种群加倍时间为9.257 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 蚕豆蚜 实验种群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小花蝽在不同试验空间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及搜寻效应 被引量:20
16
作者 蒋兴川 桂富荣 +3 位作者 陈斌 李志华 穆静娟 李正跃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第1期20-26,共7页
【背景】南方小花蝽是一类很有利用前景的捕食性天敌,而有关其在不同捕食空间下对我国局部地区暴发成灾的重要入侵害虫西花蓟马捕食控制效能的研究较少。【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南方小花蝽成虫在不同试验空间对西花蓟马成虫... 【背景】南方小花蝽是一类很有利用前景的捕食性天敌,而有关其在不同捕食空间下对我国局部地区暴发成灾的重要入侵害虫西花蓟马捕食控制效能的研究较少。【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南方小花蝽成虫在不同试验空间对西花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选择性、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结果】南方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选择性强于成虫;在相同的试验空间,南方小花蝽成虫的日均捕食量随猎物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捕食量在猎物数量为每指形管中60头时最大,分别为15.90和19.30头;而搜寻效应随猎物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各供试条件下,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南方小花蝽成虫在小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若虫的瞬时攻击率最大,为1.2794;而在大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成虫的瞬时攻击率最小,仅为0.3506,其处理1头西花蓟马成虫的时间约需0.0402d,而处理1头若虫的时间仅需0.0242d。在相同的猎物数量下,南方小花蝽成虫在大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的日均捕食量均低于其在小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的日均捕食量。【结论与意义】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有很强的捕食效能,对西花蓟马的种群消长具有一定控制作用。本研究旨在为应用南方小花蝽防治西花蓟马积累资料,同时为西花蓟马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蓟马 南方小 捕食选择性 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小花蝽对烟蚜捕食功能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香萍 雷朝亮 +4 位作者 姜勇 牛长缨 邓建华 李天飞 宋春满 《昆虫天敌》 CSCD 1999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在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南方小花蝽成虫及若虫对不同密度烟蚜的捕食功能以及其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根据试验所观测的数据,分别按Holling 和W att所提供的模型进行模拟,并经卡方检验,其理论值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南方小 烟蚜 捕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小花蝽控制害虫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8
作者 曾广 郅军锐 张昌容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第1期71-75,共5页
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是农田生态系统中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利用其对害虫进行有效控制是当前生物防治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南方小花蝽控制能力及影响其控制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南方小花蝽控制效果的方法,以期为... 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是农田生态系统中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利用其对害虫进行有效控制是当前生物防治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南方小花蝽控制能力及影响其控制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南方小花蝽控制效果的方法,以期为小型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orius similis Zheng) 因素 控制能力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植物对南方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莫利锋 郅军锐 张昌容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6-139,共4页
为探明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控制潜能,进行了不同寄主植物下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捕食的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在5种寄主植物上对西花蓟马的捕食量大小关系依次... 为探明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控制潜能,进行了不同寄主植物下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捕食的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在5种寄主植物上对西花蓟马的捕食量大小关系依次为菜豆>辣椒>茄子>黄瓜>番茄,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以瞬时攻击率和寻找效应为评价指标发现,南方小花蝽在菜豆和辣椒上的瞬时攻击率(a')最高,分别为1.048 9和0.860 5,寻找效应较好;在黄瓜和番茄上的瞬时攻击率(a')最低,分别为0.7199和0.5687,寻找效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 西蓟马 寄主植物 功能反应 寻找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和三氟苯嘧啶对黄胸蓟马及南方小花蝽的选择毒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涛 林硕 +3 位作者 陈艺欣 杨风花 杨广 魏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95-1305,共11页
【目的】评估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和1种新型杀虫剂三氟苯嘧啶对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及其天敌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的选择毒性,为杀虫剂与南方小花蝽联合防控黄胸蓟马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吡虫啉、呋虫胺、氟... 【目的】评估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和1种新型杀虫剂三氟苯嘧啶对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及其天敌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的选择毒性,为杀虫剂与南方小花蝽联合防控黄胸蓟马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吡虫啉、呋虫胺、氟吡呋喃酮、氯噻啉、烯啶虫胺和噻虫嗪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及三氟苯嘧啶对黄胸蓟马成虫的毒力及对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的急性毒性,并评估其对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的暴露风险。【结果】供试的7种杀虫剂对黄胸蓟马成虫的半致死用量(median lethal rate,LR_(50))均低于田间最大推荐用量。氯噻啉对黄胸蓟马成虫的LR_(50)值最低(0.183 g a.i/hm^(2)),显著低于其他杀虫剂;氟吡呋喃酮和三氟苯嘧啶对黄胸蓟马成虫的LR_(50)值分别为3.066和3.949 g a.i/hm^(2),显著高于其他杀虫剂;两种烯啶虫胺制剂(2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和10%烯啶虫胺水剂)对黄胸蓟马成虫的LR_(50)分别为0.327和0.201 g a.i/hm^(2);两种噻虫嗪制剂(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黄胸蓟马成虫的LR_(50)值分别为0.970和0.685 g a.i/hm^(2);不同剂型和含量的烯啶虫胺和噻虫嗪对黄胸蓟马成虫的毒力差异显著。测试的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的LR_(50)值均低于田间最大推荐用量,而三氟苯嘧啶对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的LR_(50)值高于田间最大推荐用量。三氟苯嘧啶对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的毒性最低(LR_(50)>65.736 g a.i/hm^(2)),吡虫啉和呋虫胺次之(LR_(50)值分别为21.317和24.486 g a.i/hm^(2))。吡虫啉、呋虫胺、三氟苯嘧啶对黄胸蓟马成虫和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具有较高的选择毒性。三氟苯嘧啶和吡虫啉对农田内、农田外南方小花蝽的风险均可接受,氯噻啉和噻虫嗪均不可接受。【结论】黄胸蓟马成虫对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和三氟苯嘧啶均具极高的敏感性,其中以吡虫啉和三氟苯嘧啶对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的风险较低;三氟苯嘧啶与南方小花蝽兼容性较高,二者在黄胸蓟马的联合防控中具备良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胸蓟马 南方小 新烟碱类杀虫剂 三氟苯嘧啶 急性毒性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